更多世界遺產資訊,請關注微博@愛世界遺產
去過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西敏寺)的朋友,有沒有留意過在教堂西大門上的十尊塑像?其中最右邊是一位著少數民族頭飾的東方男性面孔,雙手捧在胸口的書上刻著八個漢字「我是真理道路生命」,說明了他的中國人身份。雕塑下方的「WANG ZHIMING」是他的名字。這位叫王志明的中國人的塑像為什麼可以被安放在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君主加冕和安葬的西敏寺大門上,他有什麼不平凡的故事?
先來看看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對英國來說有多麼重要:自1066年徵服者威廉在此加冕以來,這裡就一直是舉行君主加冕儀式的教堂。此外,眾多的皇家婚禮、葬禮、國家慶典和紀念活動也曾在此舉行。而狄更斯、牛頓、達爾文等文學科學巨匠也安葬在此。
威斯敏斯特教堂大事記:
約公元960年-第一批本篤會修道士來到索尼島,這裡就是後來的威斯敏斯特。
1065年12月28日-威斯敏斯特教堂獲得祝聖。
1066年12月25日-聖誕當日,徵服者威廉在此加冕,這也是教堂歷史上首次加冕儀式。
1245年-亨利三世開始修建保留至今的教堂建築。
1301年-加冕王座建造完成,自1308年起一直使用至今。
1400年-《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傑佛利·喬叟葬於南耳堂。自那以後,許多詩人、作家和藝術家離世後都葬在喬叟墓附近。今天,教堂的這一位置被稱為「詩人角」。
1503年-亨利七世開始興建聖母堂。
1540年-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
1560–伊莉莎白一世將大教堂定為牧師會大教堂。
1745年-教堂的西塔樓建成。
1920年-無名戰士被安葬於教堂本堂,以紀念一戰中犧牲的士兵。
1953年–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儀式在此舉行。這是首次通過電視轉播的加冕儀式。
1997年–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的葬禮在此舉行。
2002年–伊莉莎白王太后的葬禮在此舉行。
2011年-威爾斯威廉王子在此迎娶凱特。
威斯敏斯特教堂西門之上的區域從14世紀就一直留空,直到1992年教堂開始籌劃將這個空了500年的角落填滿。據建築師推斷,這個區域最初時可能想要放置英格蘭歷任君主或者威斯敏斯特教堂歷任主教的雕塑,但是種種原因最終沒能實現。在籌劃時,各界也在激烈爭吵究竟選擇誰的雕像,最終經過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批准,決定放置「20世紀十大基督教殉道者」的雕塑。1998年7月,這些塑像正式揭幕。這是整個教堂中唯一沒有一個英國人的塑像群。英國女王以及許多重要的教會人士都參加了揭幕儀式。除了唯一的中國人王志明之外,十大殉道者還包括美國的黑人民權領袖及牧師馬丁·路德·金等。
以下是十位殉道者的簡介:
聖國柏:波蘭籍天主教方濟會神父,1941年被囚禁於奧斯維辛集中營時,因為代替另一名囚犯受死而遭害。
梅思默拉:南非原住民少女,1928年15歲時因為基督教信仰被自己父母虐待並致死。
魯溫:烏幹達聖公宗教省大主教,於1977年遭獨裁者伊迪·阿明殺害。
伊莉莎白·費奧多羅芙娜·羅曼諾娃:俄國皇族成員之一,平日獻身於扶弱濟貧的慈惠事工,1918年遭俄共處決。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及牧師,196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
奧斯卡·羅梅羅:天主教聖薩爾瓦多總主教,支持革命運動,1980年在主持彌撒時遇刺身亡。
潘霍華:挺身抵抗納粹政權的德國信義宗神學家及牧師,以叛國罪,在福洛森堡集中營1945年4月9日接受絞刑身亡。
以斯帖·約翰(1929 - 1960):巴基斯坦籍女信徒,逃離父母安排的婚姻,跟著白人宣教士傳福音,1960年在寢室中遭人謀害。
塔皮迪(1921 - 1942):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期間,陪同白人宣教士躲避日軍,1942年被另一名土著殺害,兇手後來也成為基督徒。
王志明:中國雲南苗族牧師,WG期間遭受迫害,1973年在批鬥大會中被槍決而殉道。
20世紀初雲貴川結合地帶的苗族居住地非常落後,外國傳教士大約在1905年前後到達這裡開始傳教。傳教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和醫藥衛生。這些地方開始有了學校。1907 年,王志明出生在雲南省楚雄武定縣下長衝。當時,以武定灑普山為中心的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基督教傳教區,信徒多是當地苗族居民。數據顯示,從那時起至1949年,雲南少數民族中基督徒有13萬人,約佔全中國基督徒人數的20%。1913年到1924年間,王志明在武定大阱和灑普山中國內地會為當地苗族人所辦的教會學校裡接受教育,畢業後成為教會學校的教員,從教19個年頭。
1940年起,王志明任滇北地區內地會灑普山總堂傳道員,1944年被選為灑普山苗族總堂會長,並主持滇北六族總堂聯會,教會在王志明的牧養下,福音傳播迅速,據資料記載「到解放前夕,僅武定縣內,就有5500多苗、彝、傈僳族群眾受灑普山總堂之感召,信了耶穌。」此外,王志明還翻譯編纂了苗文的《頌主聖歌》,在苗族中廣為流傳。
1948年王志明被立為灑普山總堂牧師,成為當地教會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外國傳教士被驅逐出中國,王志明繼續負責當地教會。按照《聖經》的教導,他順服執政者,但拒絕參加各種批鬥活動:我的手曾為眾多信徒施洗,不可用來沾染罪惡。為此,遭受懲罰。由於信仰耶穌,政府規定他家沒有分配田地、房屋的權利。不久,灑普山教堂被關,王志明被勒令回村接受群眾監督。但他仍帶領信徒秘密聚會。在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下,聚會很快被取締,王志明被逮捕。
由於王志明在苗族中擁有極高威望,政府出於民族政策的需要,將其釋放,並安排他進入楚雄州政協籌委會。1956年,王志明以牧師身份,擔任苗族代表團副團長,進京參加國慶典禮,受到毛主席接見。此後,王志明到武定縣文化館工作,並當選第一屆州政協委員,被迫與基層民眾和信徒隔離,直到1964年四清運動,他被解除一切職位,再次回村接受監督勞動。
WG爆發後,王志明被戴上帝國主義間諜走狗高帽,被揪去萬人大會批鬥。即使如此險惡,只要一有機會,他就串聯村裡的老基督徒,半夜到山洞秘密聚會,勸告大家不要參加違背信仰的「三忠於」活動。
1969年5月10日,外地的慕道朋友來到王志明家中,要求受洗。他們離開後,王志明被捕,在獄中遭受到非人的虐待,並且長達四年時間與家人失聯。直到臨終前一天,王志明才見到家人。當時,政府要求他們對話不得使用苗語,他只留下三句話:你們要聽上面的話,要講究衛生,要注意安全。家人明白,這是雙關語:要聽上帝的話;要靈裡潔淨;要警惕魔鬼。
1973年12月29日,66歲的王志明在萬人批鬥大會上被判處死刑。行刑前,有人擔心他發動信徒造反,而用刺刀將其舌頭絞碎。他滿嘴鮮血,像殉道者斯德望一樣義無反顧。遺體運回家,由民兵看守,只許家人送葬。一名教會長老把自己的棺木送給王志明牧師入殮。
WG結束後,中央撥亂反正,王志明被昭雪,當地政府補發1300元人民幣作為撫恤。1980年,政府為王志明牧師公開平反並修建墳墓,王志明牧師成為在WG中殉道,得到公開紀念的少數基督徒。他也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傑出宗教人士」以及「優秀的民族教育工作者」。1998年,苗族教會為王志明舉行苗族教會史上最隆重的追悼會,僅詩班人數就兩千多人。
也許,神聖都是迫害和受難造就的。耶穌受難,所以成其為耶穌。信徒王志明牧師亦然。只是在中國,他並不為人們所熟知。
本文參考資料:
《二十世紀世界十大殉道者中唯一中國人——王志明牧師》
http://www.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14645
西敏寺官網https://www.westminster-abbey.org/zh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愛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