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喵的第 1127篇吐血原創
企劃人:春光
喵族碼字員:春光
編者按
一個國家電影行業最重要的是什麼?年輕電影人的儲備。
就好比是中國電影從第四代到第五代再到第六代一樣,正是有了這些電影人才構成了中國電影的歷史。
如今怎樣才能發掘和培養年輕電影人,讓他們成為中國電影的新力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國內開始出現了很多電影公司,他們與年輕電影人展開合作,製作視角獨特的作品。
為此,烹小鮮(pengxx01)特別企劃了《中國電影新力量》,獨家專訪了像「工廠大門」、「黑鰭」等多家電影公司新貴,看看他們如何為中國電影注入新鮮血液。
「我希望,工廠大門影業在未來可以成為一家平臺性的公司,國內有才的年輕導演第一站選擇的就是工廠大門」。
當被問及工廠大門影業未來的規劃時,創始人回答道。
《氣球》在平遙國際電影展首映,左為黃旭峰
今年對於工廠大門影業來說,是一個「大年」,出品的電影《春江水暖》成為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第一部華語閉幕片,緊接著該片就在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還入圍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在剛剛結束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工廠大門影業帶來了四部影片(包括兩個項目),包括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由萬瑪才旦執導的《氣球》;雎安奇導演新作《海面上飄過的獎盃》;陽子政導演的項目《飛馳的一切必將匯合》和高鳴導演的項目《回南天》。
其中入圍 「藏龍」競賽單元的《海面上飄過的獎盃》,榮獲「費穆榮譽·特別表揚獎」、「青年評審榮譽獎」、主演王學兵獲「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獎」;《飛馳的一切必將匯合》入圍了平遙創投單元,並獲得獲創投最高榮譽——陌陌青雲大獎,獲得由陌陌影業給予的50萬元人民幣現金獎勵。
近幾年,國內湧現出一批專注提供優質內容的新興電影公司,他們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鮮血液,帶來了不同的視角。導演幫將以專題的形式,獨家專訪這些電影公司背後的創始人,請他們來聊一聊對於中國電影,他們想做出何種改變。
第一期的主人公是工廠大門影業的創始人黃旭峰,從坎城到西寧再到平遙,工廠大門接連不斷帶來驚喜,讓他談談自己的「生意經」。
工廠大門影業到今年才成立了兩年,已經製作了8部電影,籤約了十幾位導演,也合作了十幾位導演。黃旭峰說工廠大門選擇年輕導演並沒有偏好,就像此前出品的《春江水暖》,靠的是內容。
右為黃旭峰,中為《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
商業或者非商業不是工廠大門影業的衡量基準,因為這兩者是大眾的認知,或是影片需要運作時的一種營銷定位。黃旭峰在介入一個電影項目的前期,會判斷內容是不是值得做,是不是有價值。
何為有價值?歸根結底就是藝術上的創新和內容的現代性。藝術上的創新是導演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電影的理解和判斷;內容上的現代性是指創作上要符合中國當下的電影特色,要有對時代的觀察和敏銳感知。
具體怎麼合作呢?一,創新性,上面提到了;二,對於導演能力的判斷,這是導演拍電影的出發點。黃旭峰會通過這兩點來確定,是不是要跟一個導演合作,或是製作一個導演的項目。
之後才是確定所做的電影項目屬性是文藝還是商業。談妥之後,就是一個適合的投資,和資源進行配比。
對於工廠大門影業的定位,黃旭峰是這麼概括的。工廠大門影業不是一個做電影的公司,也不是一家做網絡電影的公司,是一家做有趣和有價值內容的公司。
黃旭峰坦言,他很感謝公司背後的天使投資方華文映像,感謝他們認可工廠大門目前不著急掙錢的做法。
工廠大門製作的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成本控制。這是黃旭峰反覆在公司內部強調的事情。工廠大門成立至今目前為止還沒有虧本的項目。在當下的行業生態。一個電影公司能保證製作的電影不虧本,就是勝利。而工廠大門也在進行產業布局,現在逐漸形成了商業電影、藝術電影、網絡劇集等多翼齊飛的格局。在保證內容的前提下,工廠大門的項目數量會逐漸增加,當體量變大之後,可能在二到三年左右,工廠大門會真正開始賺錢,而且是達到一個規模體量。
關於成本控制,黃旭峰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當工廠大門已經確定要製作一個項目的時候,尤其是在劇本已經完成的階段。他們會已經預算控制,說白了就是算筆帳,帳算完了以後,他們會跟導演聊。算一個基本盤的帳,比如說新媒體能賣多少錢、電影頻道能賣多少錢、海外發行能賣多少錢。這三項收入加起來,應該跟所要製作電影的成本差不多,相差一兩百萬,也可以接受。
在這一階段,他們會把這個帳算給導演聽,之後就來決定製作規模,來匹配適合的人員。
至於片場超支超期的問題,當確定了基本的預算,導演、製片、攝影指導、美術指導等核心團隊成員進組之後,就是開始做功課,故事板、分鏡,嚴格分配到拍攝周期裡。這樣在拍攝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其實超支的問題是可控的,可以超到什麼程度,超不到什麼程度。
黃旭峰經常會跟他們的年輕導演聊,工廠大門能為他們帶來什麼?工廠大門並不僅為其帶來名和利。當然這兩樣是需要的,工廠大門能帶來的是為導演做品牌,和導演一起成長,幫導演找到屬於其電影風格的用戶積累。
但如果一個導演只聊名和利,工廠大門與其是沒法合作的。完成一個導演的藝術理想和作品,為其找到準確的受眾,同時把受眾擴大,完成導演品牌的建立,讓這個品牌變得更有影響力,這是工廠大門在做的事情。
黃旭峰又說道,不論創作、製片,還是宣發一體化,工廠大門都很專業。工廠大門現在建立了從開發、項目、製作、品牌等全流程的運營機制。他覺得在目前來說工廠大門可能是最適合新導演的公司之一。工廠大門現在也籤約了一批導演,他們都在寫自己的劇本。黃旭峰不排斥一個年輕導演拍廣告,但那和電影完全是兩個領域的事情,要想堅持做電影、做導演,就需要認真寫劇本。寫完劇本,工廠大門負責開發,在利益上劇本費、導演費,影片分帳等都協商好。工廠大門和所有的新導演都有分帳。
筆者問黃旭峰,有沒有想過以後工廠大門出品的電影,一出來觀眾就知道這是工廠大門的。
一定是,他回答。
他說,工廠大門是一家已經完成了1.0版本的公司,正在向2.0版本進發。什麼是1.0版本?他們已經完成了做電影的方法論和價值觀。工廠大門要做一家創造美和善意的製片廠,即使是悲傷的故事,我們也希望獲得可以微笑面對的勇氣。這樣帶著勇敢的心去堅持做電影。
就好比他們之前做過的《大三兒》、《春江水暖》,有導演的個人表達,也有和時代及當下社會的呼應。黃旭峰的要求是把所有的議題講完後,給觀眾的感受是生活可能很殘酷艱難,但還有可能性,是有希望的,而不是相反。
黃旭峰一直都有個判斷,現在不需要那麼多電影公司,也不需要那麼多電影人。他在公司裡講,像他們做的這個行業,高於平均水平,毫無意義。這個行業是1%和99%,要麼就是做1%,要麼就在那99%裡面混。
這個行業一年可以生產800部電影,有多少部電影真正是有價值的?那些沒有價值的電影為什麼要拍呢?他很不理解。
在他眼中,工廠大門是一個在內容行業裡面做內容基礎建設的公司。他們在培養人才,盡最大的能力幫助年輕創作者和行業一起成長。
他說自己的對於工廠大門的野心是從開發到融資到商務到宣發,甚至是經紀,都可以做。他希望在未來拍的電影裡,不管是文藝的,還是商業的都有這個行業的頭部內容。
他從創立工廠大門起,定位就和其他小的獨立製作公司不一樣,是按照一個有體系的、工業化的規模來做,並不是一個手工作坊。
在採訪中的最後,黃旭峰反問了筆者一個問題,工廠大門與其他公司有什麼區別。
筆者回答,對自己公司的定位很清晰,知道要什麼。
工廠大門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已經在國內新興電影公司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筆者問黃旭峰知不知道好萊塢有家電影公司叫A24,這家公司發行、出品的電影獨具特色,已經在業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他回答,知道這家公司。
筆者又問道,有沒有想過成為中國的A24?
他回答,當然。
一個有著清晰目標、科學方法,製作「有價值」內容,還不虧錢的電影公司,也難怪可以在2019年如此引人注目。
現在中國電影行業需要像工廠大門這樣的公司,就像黃旭峰所言,「基礎建設」很重要,他就在精心維護著中國電影的這些幼苗,讓這些年輕導演在未來可以代表中國電影。
這也是為什麼把工廠大門作為這個專題第一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