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早期的太空站之所以壽命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箭燃料的消耗,當燃料消耗完後,太空飛行器將沒有額外的動力來推動自己,來維持自己所處的軌道,只能被動依靠地球的引力並最終會在宇宙塵埃和引力的作用下墜毀。簡單的說就是太空飛行器的壽命取決於剩下多少燃料。所以後期的空間站都是可以補充燃料的,通過這種方式,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了。
-
最後的絕唱,卡西尼開始墜落探索土星神秘地帶
在完成對土衛六的最後考察後,卡西尼號探測器將在太平洋夏季時間2017年4月26日凌晨2點(北京時間4月26日下午5點),墜入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的神秘領域,而這個偉大的使命或將被命名為「 Grand Finale」(終場演奏)。然而,在踏上最後壯烈的「墜落土星」之旅前,卡西尼號已經花了數月時間,探索了那些其它太空飛船從未涉足過的地方。
-
卡西尼號之死啟示錄
作者萬凱2017年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Cassini)在經過20年的太空之旅後,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一頭撞向土星,在土星大氣中燃燒殆盡,化為一顆流星。我認為卡西尼號留給人類最重大的一個啟示就是:凡是卡西尼可以到達的地方,其他機器人都可以到達?機器人的足跡可以遍布整個太陽系嗎?如果這是真的,那未來的太陽系必將會是機器人的世界。而機器人的這些足跡本質上就是人類的足跡,這意味著人類的足跡一定會遍布整個太陽系的每個角落。
-
太陽系最偉大的謝幕: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一生
現根據最新發生的情況修訂後重發距離地球14.88億公裡外太陽系最偉大的謝幕已然上演(該距離為地球與土星的實時距離,為2017年9月15日計算得出;下面的樂曲源自NASA視頻《Cassini Mission - NASA Saturn Mission Prepares for Its 『Grand Finale'》的配樂,請佩戴耳機點擊播放後繼續閱讀本文
-
探索土星13年後 「卡西尼」號墜入茫茫太空
在星際飛行13年之後,「卡西尼」號沒有足夠的動力改變航行方向,為了避免它墜入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土星衛星上,科學家們決定讓它在土星大氣層中墜落隕滅。圖為藝術家繪製的「卡西尼」號探索土星的概念圖。 美國宇航局官網指出,「卡西尼」號飛船上的燃料不足,如不作出與其「告別」的決定,最終會導致太空飛行器操作失控。
-
再見 | 卡西尼
「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卡西尼」號是一艘前往土星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由美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的名字命名。太空飛行器於1997年使用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在前往的星際航行途中,曾兩度飛越金星,一次飛越地球與木星,於2004年按計劃順利進入環繞土星轉動的軌道,釋放攜帶的「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土衛六,並開始對土星大氣、光環和衛星進行歷時4年的科學考察。卡西尼號雖然是第四艘前往土星的空間探測器,但卻是第一艘環繞土星的探測器,目前計劃在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層,並在結束前傳送回最後的圖像。
-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致敬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
在太空飛行器靠近行星後,行星的運動會改變太空飛行器的引力勢能,行星的部分動能將被轉化為太空飛行器的動能也就是說經過引力彈弓後的太空飛行器的速度會發生改變。所以這種引力彈弓效應本質上就是消耗行星的動能來為飛行器加速或減速,我們大家也不要擔心行星的動能被以這種形式消耗掉從而停止公轉了。
-
專訪葉永烜 | 後卡西尼時代的土星探測
上周,著名華人天文學家葉永烜老師做客國家天文臺,作為土星系統探測計劃——「卡西尼-惠更斯號計劃」的提出者,我們特別邀請到葉老師,做了這個小訪談,共同探討關於「卡西尼」的八卦、土星的秘密、未來的計劃等等等等…… ▉
-
卡西尼號踏上謝幕之旅,拍下震撼土星照片
20年前離開地球飛向土星的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終於迎來了它的謝幕之旅,它正在逐漸墜向土星。在這場死亡俯衝的過程中,卡西尼號為人類拍下了最後一批的震撼土星圖片。這幅圖展示了土星的光環以及大氣。自今年4月26日起,卡西尼號開始進入了22圈的「謝幕軌道」。
-
卡西尼「走了」 人類探索宇宙才剛剛開始
近日,向我們告別的就是一位為土星而生的星際使者——卡西尼號!而這之中,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Titan)引發了行星科學家們的強烈興趣。於是,作為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的卡西尼探測器計劃被提出,並經過15年的醞釀和研製後走入浩瀚的宇宙,開始了堅定且無畏的土星探索之路。在穿越了35億千米後,2004年7月1日,卡西尼進入環繞土星運行的軌道,開始了土星的探測活動。惠更斯號也在2005年1月14日成功潛入土衛六。
-
卡西尼號的土星之旅:毅然前行,壯烈獻身
13年後,它投入土星,消失在土星的大氣中。 這是一場詩意的旅行,它沿途捕捉了許多太空美景;同時又是壯烈的,在生命的終點它化作土星上空轉瞬即逝的絢爛焰火。 這是卡西尼-惠更斯號的一生。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搭乘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
-
土星探索者卡西尼號墜毀在即!再記錄下土星奇幻景觀!
人類從未停止對於我們所在宇宙的探索。但是迄今為止,人類連太陽系也並未能完全搞清楚。雖然人類無法近距離接觸這些星球,但是地面上的人們將人造探測器送入太空,通過它們,人們了解了更多關於這個宇宙的真相。卡西尼號探測器就是人類探測器中的明星之一,它於1997年發射,2004年抵達土星,繞土星已長達12年,工作時長是原計劃的3倍之多。發射它的美國宇航局已經宣布卡西尼號的燃料即將耗盡,將在今年9月前後墜入土星大氣層,目前已經是卡西尼號的最後階段,但是卡西尼號依然不辱使命源源不斷的向地球傳回更多令人驚嘆的畫面!今年3月,它就傳回了一個奇特角度的土星和它的光環。
-
土星光環間的地球 卡西尼號太空船的最後傑作
土星光環間的地球 卡西尼號太空船的最後傑作2017-04-24 14:37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姜維責任編輯:lixianggan> 【PConline 資訊】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船即將於土星大氣層結束其使命,不過在這之前,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了它所拍攝的最後一批照片。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在這八年中,它完成了幾次衛星飛行,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進入土星系統的迷人一瞥,這使科學家得以目睹以前從未觀測到的現象。其中包括新衛星的誕生,新衛星的發現,以及在土星兩極發現巨型颶風。圖註:卡西尼號還在土星北極發現了一個獨特的六角形風暴。
-
卡西尼號揭秘土星大家庭 星星背後的物理(十六)
實際上,荷蘭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1695年),在天文觀察中有不少重要的發現,特別是他用自製望遠鏡對土星的觀測功勞不小:他發現了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以及繼伽利略發現土星有「耳朵」之後,第一次正確地用「圓盤形狀」來描述這個獨特而美麗的光環。
-
卡西尼號太空船的最後傑作!土星光環間的地球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船即將於土星大氣層結束其使命,不過在這之前,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了它所拍攝的最後一批照片。 這些照片拍攝於今年4月12日,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中央位置出現了一個如灰塵般大小的白色圓點,而這個圓點就是從土星位置看到的地球,畫面中的其餘部分呈現出的則是土星的行星環。
-
「卡西尼號」近距離與土星打招呼 它留下了什麼?
卡西尼號(Cassini)是卡西尼恵更斯號探測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惠更斯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我們經常說機器是為人類工作的,機器是沒有生命的,機器的最終命運是損壞,最後徹底消失。但是機器往往又是最能震撼我們的內心。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但是在它墜毀之前它最後一次拍攝了一張土星的圖片。它一直在為土星探測做出它的貢獻。在最後的時刻還在做出它的最後一份努力,雖然它沒有生命,但就是這樣才會深深的震撼我們的內心。
-
「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後,為何安排它墜毀土星?答案讓人害怕
經過近萬年的探索,地球絕大部分的秘密已經暴露在了人類的面前,對於地球的好奇開始慢慢減弱,此時得益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無垠的宇宙開始成為了人類好奇心的承載地。為了對未知的宇宙進行探索,科學家們發射了許多探測器,這其中就有「卡西尼號」探測器。
-
這正是卡西尼號墜毀土星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當探測器結束了大結局並開始進入土星的大氣層時,這對任務團隊來說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時刻。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的地點是白色的,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儘管任務已經結束,科學家們仍在忙於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
-
「卡西尼」號數據顯示土星並非一直有環—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土星環是土星的標誌,但這個環何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