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 卡西尼

2021-01-20 中國國家天文


我是「卡西尼」


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

「卡西尼」號是一艘前往土星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由美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的名字命名。太空飛行器於1997年使用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在前往的星際航行途中,曾兩度飛越金星,一次飛越地球與木星,於2004年按計劃順利進入環繞土星轉動的軌道,釋放攜帶的「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土衛六,並開始對土星大氣、光環和衛星進行歷時4年的科學考察。卡西尼號雖然是第四艘前往土星的空間探測器,但卻是第一艘環繞土星的探測器,目前計劃在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層,並在結束前傳送回最後的圖像。


卡西尼縫卡西尼號拍攝的卡西尼環縫,可以在中央偏右看見惠更斯縫。卡西尼縫介於A環和B環之間,寬達4,800公裡,在1675年就被喬凡尼·卡西尼在巴黎天文臺用折射望遠鏡所觀測,從地球上看它只是土星環中薄薄的暗區。


以卡西尼名字命名的環縫內,還有很多小成員


卡西尼環縫家族大合照



「卡西尼」的旅程

▼ 


1997年卡西尼號從地球出發,啟程前往土星


卡西尼」號前往土星的徵程

為了順利抵達土星,卡西尼-惠更斯號空間探測器曾多次進行重力助推。它曾兩次飛掠通過金星,之後再一次飛掠通過地球,並飛掠通過木星,並最終到達土星。


2004年卡西尼進入土星軌道


2005年「惠更斯」探測器著陸土衛六


確認土衛六存在液體


卡西尼拍攝到土衛二的 冰氣噴流


靠近土星風雲


22次穿越土星環



谷歌搜索的卡西尼號離別紀念主題動畫


壯士一去兮



我是卡西尼。

再見了,夥計們。

視頻字幕 / 馮中  編輯 / 懷塵


中國國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微信號:chineseastronomy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國家天文臺主辦。

本刊面向廣大公眾,關注天文與人文相結合,

提供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收藏價值兼備的天文學內容及文化生活。

中國國家天文願與你一同守望宇宙星辰。

新媒體投稿:cinastronomy@163.com   

紙刊訂閱請洽:1591082531

相關焦點

  • 再見!探索土星13年後 「卡西尼」號墜入茫茫太空
    再見!,最終與美國宇航局(NASA)失聯,就此結束了13年土星探索的「卡西尼」時期。在星際飛行13年之後,「卡西尼」號沒有足夠的動力改變航行方向,為了避免它墜入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土星衛星上,科學家們決定讓它在土星大氣層中墜落隕滅。圖為藝術家繪製的「卡西尼」號探索土星的概念圖。  美國宇航局官網指出,「卡西尼」號飛船上的燃料不足,如不作出與其「告別」的決定,最終會導致太空飛行器操作失控。
  • 再見卡西尼!為什麼要去遙遠的土星尋找生命?
    卡西尼探測器發現它的表面雖被水冰覆蓋,但在南極地區有很多孔洞,從這裡它把自己的海洋連續不斷地噴向太空,迄今為止已經找到了超過100個這樣的冷火山。事實上,它噴出的海洋構成了一整條土星環:天文學家早就通過計算發現土星的E環不穩定,本應該在幾十萬年之內就分崩離析,它能存留至今必定有持續的新物質輸入。卡西尼證明,這些物質絕大部分就是土衛二的噴泉。
  • 「卡西尼號」近距離與土星打招呼 它留下了什麼?
    卡西尼號(Cassini)是卡西尼恵更斯號探測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惠更斯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但是在它墜毀之前它最後一次拍攝了一張土星的圖片。它一直在為土星探測做出它的貢獻。在最後的時刻還在做出它的最後一份努力,雖然它沒有生命,但就是這樣才會深深的震撼我們的內心。照片的名字叫做「再見,土星」。卡西尼號探測器一直在為人類了解土星做出它的貢獻。
  • 星際探測器卡西尼號偉大而悲壯的一生
    在這些探測器中不得不提「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它用其偉大而悲壯的「一生」,在人類航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為了紀念偉大的天文學家卡西尼,卡西尼號探測器以他的名字命名。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中,它高7米,直徑3米,重6.4噸,上面攜帶了27種當時最先進的科學裝置以及一個專為探索「土衛六」而設計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卡西尼號計劃由多達17個國家參與,是人類攜手共同進軍太空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卡西尼號的使命是環繞土星飛行,並對土星的衛星及土星本身進行全方位近距離考察,並把數據傳回地球。
  • 聽懂了唐漢霄的《卡西尼》,卻悟不透這人生的意義
    1.初聽不知曲中意 《卡西尼》創作的靈感來源:2017年9月,二十世紀最後一艘行星際探測的大飛船「卡西尼號」燃料將用盡,科學家遠程控制其衝向土星,焚毀於土星的大氣層中。
  • 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所攝照片:令我震驚說不出話
    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時刻所攝照片:令我震驚得說不出話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時刻所攝照片:令我震驚得說不出話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卡西尼號探測器奮力抓拍了土星的最後一張馬賽克合成圖片,標題為「再見,土星」 。  我無法用語言描述這張照片的崇高與壯麗。如果你能用全屏看看這張照片,也許也會和我一樣震驚得說不出話。  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火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它的一生中完成了多項壯舉,如投放探測器、發現土衛六表面的液體甲烷海洋、以及土衛二的羽狀噴流等。
  • 卡西尼「走了」 人類探索宇宙才剛剛開始
    近日,向我們告別的就是一位為土星而生的星際使者——卡西尼號!它的設計包括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命名的繞行土星的飛船「卡西尼」號和以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命名的登陸土衛六的太空飛行器「惠更斯」號。據悉,這兩位科學家都對土星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卡西尼發現了4顆土星衛星,並發現了土星光環之間的環縫(卡西尼縫, Cassini Gap);惠更斯則在1655年發現了土衛六。
  • 地球啊,請別為我哭泣:卡西尼號焚毀前最後的22圈
    卡西尼號上的雷達對分布在土衛六北極地區的碳氫化合物海洋和湖泊拍攝了最後一組新的雷達影像,本周科學家將對這些影像進行分析研究。這些雷達影像覆蓋的地區,此前被卡西尼號上的相機拍攝過,但從來沒有被雷達掃描過。
  • 「卡西尼號」太空飛船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
    「卡西尼號」太空飛船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除了「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號」太空飛船也正在對泰坦實施科學調查,來看看它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吧!泰坦是處於「卡西尼號」太空飛船的運行軌道中,大小唯一足夠能使「卡西尼號」太空飛船獲得意思非凡的重力助推飛行的土衛星。「卡西尼號」太空飛船以精準的領航和點的定位飛越泰坦,將會實現對飛行軌道形狀的測定。這次任務的策劃方法與「伽利略號」宇宙太空飛船利用其與木星的大衛星(蓋裡列奧衛星)的相遇來定形其成功的木星系科學之旅的方法十分相似。
  • 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與土衛之間的那些事,必需了解!
    最後一次卡西尼號調整軌道墜入土星,也是為了避免和土衛六相撞,那樣可能就會讓探測器上攜帶的地球生命給土衛六造成生物入侵。2004年聖誕節那一天,卡西尼惠更斯號到達了土衛六的附近這一次惠更斯號會脫離獨自進入土衛六進行觀測,惠更斯號外觀就像是一個貝殼,如果加上一條尾巴的話,還會像流著藍色血液的海洋生物,它和卡西尼號分離開之後直到2005年的1月14日才抵達土衛六準備著陸。
  •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在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後,卡西尼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預定任務。按理說,我們已經可以和11歲高齡的卡西尼說拜拜了,但卡西尼號續的能力著實讓人感嘆。此時的卡西尼仍然狀況良好,在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後又繼續續了9年時間,卡西尼號為何會如此長壽呢?
  • 多圖欣賞: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和它的衛星們
    卡西尼拍攝到的土衛六的三種不同景象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到的土衛六的三個景象表明不同波長的光照下,同一地點的外觀是不同的。土星家族的土衛八2004年新年的晚上,卡西尼號在距土衛八這顆冰封衛星的最近點10分鐘的航程處,捕捉到了這一夢幻般的景象。
  • 太陽系裡的旅行者,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壯麗終章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新,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卡西尼號探測器直到2008年,以5000米的距離再一次飛掠土衛二的時候,對它噴出的羽狀物進行了更仔細的探查,發現其中有很多的碳氫化合物,這一項發現讓土衛二具有生命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
  • 卡西尼號在撞上土星之前,飛船捕獲了太陽系中最上鏡的行星的圖像
    這位名叫卡西尼(Cassini)的無畏探險家,在土星軌道上度過了13年的大部分時間,並研究了土星和地球上許多衛星。該飛船不僅在土星大氣中發現了奇形怪狀的風暴,還在土星周圍發現了新的小衛星,觀察到間歇泉從一個名為「土衛二」的小衛星中噴出的水,並識別了大氣中的碳,甲烷,乙烷和氮等物質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
  • 紀念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奇妙世界
    歡迎大家收看波波說科學,波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明確一下卡西尼同志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自然就是要探測土星了。根據原來的設計方案,卡西尼要環繞土星76圈並利用身上背的各種探測設備和長槍短炮對土星的大氣、磁場、輻射以及內部結構進行探測。第二個任務是繼承當年卡西尼大師的遺志好好研究土星環和各個衛星,尤其是土星環的物質成分以及分布還有幾個大衛星上的情況。第三個任務是把小弟惠更斯號安全送往目的地土衛六並作為中間信使,把惠更斯號的發現傳回地球。
  • 「卡西尼」自述:你們都在說永別,我說親愛的地球別哭
    你們都在說:永別了,卡西尼。與地球的遙遠距離,讓你們在83分鐘後的美國太平洋時間15日凌晨4時55分(北京時間15日晚7時55分)才得以聽到我最後的聲音。穿越時空的無線電信號,在時空中長久迴響。說再見,並不容易。
  • 堅持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卡西尼,為土星而死的卡西尼
    憑藉一架改良的高性能天文望遠鏡,卡西尼發現了火星和土星的自轉周期、與胡克同時發現了大紅斑,還有土星環中的暗縫(至今仍被稱為卡西尼環縫);老年時,他分別花了多年時間觀測月球的表面特徵、繪製詳盡的月面圖,還有研究黃道光,直到 86 歲完全失明,次年逝世。 但他實在是位保守的科學家。
  • 卡西尼號的新發現
    這句話非常適用於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儘管它不是人,卻勝過大多數人。1997年發射升空,2004年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前不久(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終於走到傳奇的終點,一頭扎向土星懷抱,焚毀於土星大氣,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雖然卡西尼號與我們就此別過,但其在生命最後時刻收集並傳回地球的海量數據卻值得科學家們長久研究。
  • 卡西尼號:壯麗終章
    在這之前,卡西尼號將會燃燒最後的能量,繼續開拓前所未有的神秘領域:探索土星環、土星大氣層和外層結構。卡西尼項目組給這場最後的戰役起了個炫酷的名字——The Cassini Grand Finale(卡西尼號的壯麗終章)。
  • 告別卡西尼號探測器!
    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就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會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他所看到的景象,完成他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的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它是1997年發射升空離開地球的,那個時候他還叫卡西尼惠更四號探測器。這是因為它是有兩個探測器合體的。卡西尼號是環繞土星軌道飛行的軌道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