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兩個小時,從十一個維度,量出一所學校的辦學高度?

2020-12-04 新校長傳媒

作為教育媒體人,個人曾經很長時間都在打磨一個「小技能」:怎樣用較短的時間,從一所學校外顯的形象,去洞察她的內在邏輯、辦學思想、師生狀態、辦學質量······這當然是一個專業記者必備的「基本功」——看見高度,才投入深度採訪。

事實上後來發現,幾乎所有的教育圈內人, 獲得這個「基本功」都意義重大:校長老師參訪同行標杆,專家學者把脈研究對象,領導部門評估區域學校,新老教師報考中意單位,家長孩子奔波擇校······我們都希望自己不僅僅是「坐下聽」,更重要得學會「自己看」。

那麼,如果你僅有兩個小時,究竟應該從哪些維度,以及拿著一把怎樣的「尺子」,來「量出這所學校的辦學高度」?一些建議供你參考。

校門口的觀察

當你站在學校門口,可以靜靜地停留一會兒。你只是看見了自我宣示的「氣派」,密集彰顯的文化,還是發現了很多貼心的功能?

比如有沒有經過周密考量設計的家長等候區?師生進出校門的流線是不是合理,過程是不是有溫度?客人拜訪學校的手續是不是既嚴謹又周到?

如果發現這裡擁有集學校信息查詢、辦學解讀、家長閱讀、簡短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家長或來訪等候區,你一定要首先高看這所學校一眼。

校園裡的細節

進入校園,泛泛地走一圈,可以觀察辦學者的匠心:學校植物是怎麼配置的,或者至少是怎麼管理和「教與學功能化」的?是整齊劃一單調無趣,還是追求多樣生態,成為課程資源,從而步步驚喜?

校園裡的裝置、雕塑、展示、細節,是不是只有學校設計師的氣息,還是通過設計,大量呈現學生的痕跡,留下老師的策劃,讓校園成為「師生夢想的種植園」?

校園裡的功能設計,是追求讓師生產生親近感,喜歡在園子裡走走停停,隨處便於「有心境地坐下」;還是僅有「宏大敘事」,讓人望而生畏,從而把師生的心都趕出校門外?

空間的布局

走進一幢幢大樓,好的學校空間布局究竟長什麼樣呢?沒有一定之規,但有運用高下。

除班級教室外,其它學校空間是否能做到分類很清晰,文化能呼應,功能較完整:灰空間、公共劇場、混合學習空間、專業主題空間、學科空間、運動空間、教研空間、休閒空間······

其次觀察空間布局的智慧:課堂與課堂的轉換是否便捷,時長是否合理;不同的學習形態哪些該相鄰布局,哪些該有效區隔;如果學校空間不夠,大多數空間能否非常便捷而有序地實現多功能運用······

重要的,是觀察每個功能空間有沒有呈現「基於學校內部研究的生長性」,是否凸顯著一門或者幾門特別有專業水平的課程型學習場景,或者與功能相匹配的文化、布置與應用管理;空間與空間是否聯合構成並詮釋著學校的辦學目標;如果學校有學科教室,每個學科教室是否有獨特的學科味兒,有濃濃的專業前沿氣息。

部門的設置

去辦公區,順著導視牌,數數學校有多少個部門,以及部門是什麼名稱。

如果還是傳統的結構:校長室、教學處、德育處、教務處、後勤處······在學校結構性機制性變革上,可以從心裏面打個低分。

如果部門結構完全或部分重組,請用這些指標來評量一下:這樣的機構設置是否融合併減少了傳統層級管理?是否從功能上強調了對專業研究的推進與賦能?是否在形態上追求服務一線是第一責任?是否具備激活教師主動性、呼應學生能動性的特徵?是否從流程上更加高效有序,節約了全體師生的時間精力?

當然,有時間可以進入各職能部門,看看他們牆上的年度或者學期工作計劃、改進目標、流程設計。

校長的辦公室

校長一般不能決定自己辦公室的大小,但常常可以決定它的內部該如何規劃,位置在什麼地方,品味有什麼取向。所以校長的辦公室也是學校的「名片」,折射了作為學校領導者的修養、學識、審美甚至辦學觀。

比如有的校長辦公室古典有禪意,有的現代而智能,有的就是個平等而放鬆的研討區,有的更像一個小型的書庫;有的校長辦公室完全充斥著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仿佛隨時都在熱烈地歡迎學生到訪;有的校長辦公室處在學校裡每個人都要經過的地方;有的校長辦公室就在學生會旁邊,以表示學校是「雙重領導」;有的校長乾脆沒有掛牌辦公室,他在校園裡需要出現的地方流動辦公······

教師的辦公區

好的教師辦公區是學校動力的核心區,文化生態的集散地。

我們要觀察的是,這裡是不是集老師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於一體?是不是公共透明的開放式辦公?有沒有便捷的教研教學資源供給?

大多數老師是不是能旁若無人地在忙著專業的事情?有沒有常常使用的灰空間討論區?是不是有讓人呆著舒服、益於身心健康的場景與設施?在每個教研組或者年級組,是否總有不少從老師們自己頭腦裡拽出來的創意表達、文化外顯?

班級的溫度

班級教室裡藏著教育質量與內涵最真實的秘密,所以我們需要重點打量。

在這裡,每個班級長一個樣子嗎?還是每間教室都有不同的名稱、布局、自我表達?在這裡,班級的走廊外牆,是學校統一設計的色彩與畫面,還是大部分由學生自己管理的「創作陣地」?在這裡,課表的長相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樣子,還是打破了時長,超越了學科,甚至每周都會長得不一樣,每個教室也會不一樣?

在這裡,課桌是沉重的長方形,還是輕便而易於小組拼裝的異形?在這裡,所謂「黑板」多半已經是多功能一體機,然而,它有沒有大多數老師對不同功能交替使用的痕跡?

課堂的樣態

隨機選擇一間教室聽一節學科課程,當然,在今天「滿堂灌」已經不多,在生動中兼顧多數孩子,已經是幾乎全部學校老師的課堂自覺。

我們需要著重打量的是,這裡的課堂在怎樣生動?是每個孩子在做符合老師期待的「個人表達」,大家都在舉手,答案卻總是指向標準答案;還是老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卻熱情地鼓勵真實的意外,允許超越知識點的奇思和妙想,推動孩子們呈現「學有矩,思無涯」的狀態?

學生的表情

如果可能,去學生多的地方呆一呆。

當然,和學校校長、老師一起更好。看看孩子們與校長老師的關係是否友好?是否平等?是否親密?是否敢於給校長或者老師當眾提提意見?

學生在任何有組織的活動中,是不是投入甚至沉浸的表情?學生在自由休閒的時間裡,是不是積極而真實的狀態? 學生在學科課堂上,是不是放鬆而專注的樣子?

圖書館的氛圍

圖書館是一定要看的地方:

這裡是門可羅雀,還是人來人往?這裡除了大量的書,還有沒有大量的堪稱經典或者貼近時代的好書?這裡的學生書架是不是學生夠得著的高度?這裡的桌椅是一兩個樣子,還是有七八種自由閱讀的方式?

這裡有沒有融合功能的班級學習點、討論區以及與圖書館資源相關的課程?這裡有沒有電子借閱系統?這裡有沒有發布遊戲化閱讀任務······

食堂的功能

食堂是吃飯的地方,參觀時只需要看一點:除了吃飯,食堂裡還能幹點啥?比如有的學校把國內、國際新聞放在吃飯時間同步播出;有的開闢出中西餐禮儀的情境訓練空間;有的把24節氣食育健康課放在這裡;有的把師生月度同餐制、校長下廚特別獎等活動在這裡設立專區······

以上觀察,如果一半以上的答案是理想的,那麼恭喜你,你應該遇見了一所真正面向師生未來、變革行動富有成效的學校。

需要提醒的是,在學校裡走訪這些節點,要保持「視學校條件不同而程度各異」的心態。但一切行為努力的方向總是「雁過留痕」——透過外在的痕跡,我們可以去洞悉一個完整的系統,藉以看見她的辦學理念、治理架構、專注程度、研究深度、資源匹配、課程情境、學習方式、流程細節、知識邊界、教師行為等,從而有效判斷學校校長和全體教師,究竟站在什麼樣的「高度」辦學,以及這所學校的未來潛力。

當然,這些歸納並不完美。很多學校常有自己獨特的精彩,和基於獨特優勢的生態。所以評價一所學校,也需要前置類似「多元智能」的思維,也許,你就可能在這些情境之外,發現不同學校裡更多不同的教育價值彰顯。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庫總裁,新校長雜誌社總編輯

責編 | 張磊

排版 | 麥田希

相關焦點

  • 林格:鑄魂——什麼是辦學理念?怎樣提煉學校的辦學理念?|開講
    對於我們的中小學校來說,也需要這樣的「魂」,可以叫辦學理念,也可以叫校訓,叫什麼不重要,總之要有一個可以傳承、人人認同的「魂」,我們暫且把它叫做「共同價值」,在這個共同價值的驅動下,一所學校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完成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
  •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與分析
    (二)工具與方法 本調查使用課題組自行設計的《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校長卷)》實施調查,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中職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共包含59個客觀選擇題和1個開放題;第二部分為中職校長及任職學校背景信息調查。 第一部分是問卷的主體,包括內部滿意度和外部滿意度兩大維度。
  • 宇宙有十一個維度,其他維度生命是什麼形態?我們只能推測
    宇宙有十一個維度,其他維度生命是什麼形態?我們只能推測文/蒼宇最近幾年一個詞火了起來,並被大眾所熟知,那就是「二次元」。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由三個「維度」構建的,既「長、寬、高」,廣泛上被認作另外一個維度的「時間」其實是偽概念,時間本質上是指物體的運動,不能腦補到「維度」裡面。而前面談到的「二次元」,也並不是指「二維」,虛構作品中的角色們也有長寬高的概念,所以「二次元」也是三維空間。
  • 宇宙分為十一個維度,而地球只排倒數第三,我們是否能上更高維度
    曾經就有科學專家們用維度將宇宙劃分成了十一份,並且我們的地球在所有的維度當中只佔到了三維度,那麼我們的人類文明是否是屬於低級文明呢?而到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發現地外文明。至少是在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當中,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探索到他們的領域。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兩地辦學,是同所學校嗎?畢業證書一樣嗎
    提到中國地質大學,很多人會想起中國地質大學「最值錢」畢業禮物刷屏一事,不過並不是所有2020年畢業生都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畢業生就沒有。中國地質大學在北京、武漢兩地辦學,分別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科學解釋10個維度以及維度帶來的可能性
    其他的理論則認為它們的解釋更接近維度本身。M理論認為有十一個維度,而波色弦理論提出有26個維度,甚至可能有無限個維度。但是,你只需要到達第十維,即可獲得無窮大的無限可能性。不過我們人類的腦袋很難理解到那個地步。
  • 好學校 | 創客小空間換來辦學大空間——安化縣長塘鎮克明學校開展創客教育小紀
    一邊是一所距離縣城60多公裡的偏遠農村學校,一邊是當下最熱火的創客教育。如果將它們聯繫在一起,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四維空間的入口都找不到,為何科學家卻敢斷定宇宙有十一個維度?
    ,可是至今為止人類依然沒有找到四維空間的入口,甚至對四維空間的概念還沒搞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卻提出了宇宙的最高維度是十一維,也就是我們整個宇宙空間裡面分為十一個維度,那麼問題來了,人類連四維空間的入口都找不到, 科學家為什麼斷定宇宙中擁有高達十一個維度呢,他們的依據是什麼?
  • 科學解釋10個維度以及維度帶來的可能性
    M理論認為有十一個維度,而波色弦理論提出有26個維度,甚至可能有無限個維度。但是,你只需要到達第十維,即可獲得無窮大的無限可能性。不過我們人類的腦袋很難理解到那個地步。當存在兩個分開的點時,第一維度就存在了,兩個點共同展現出位置。它只是一條線,也就是長度。還沒有其他事情發生。在第二個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相連的點,現在有了高度,組成了一個正方形。它也可以組成一個有三個點的三角形。
  • 開放式辦學激活「一池春水」
    新校區建設為開放式辦學奠定硬體基礎  筆者:開放式辦學作為一種機制的創新,依賴於優質的辦學基礎。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優質辦學基礎是什麼?它與開放式辦學有什麼關係呢?  劉延明:首先,每個學校的辦學歷史不同,其依賴的辦學基礎也不同。對於我們學院而言,新校區建設是開展開放式辦學的最重要基礎。
  • 刺桐中學: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有一種花叫刺桐花 有一座城叫刺桐城 有一個港叫刺桐港 有一所學府叫刺桐中學 刺桐中學 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 我市又添一所新學校
    大冶湖畔又要添一所學校了。記者從杭州啟贏教育集團獲悉,這所學校是我市與該集團共同打造的外國語學校——黃石外國語學校(杭州啟贏教育集團黃石學校)。目前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之中,計劃2021年9月1日正式開學。
  • 象山只有這些民辦學校有正規辦學資質!
    中國農業大學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學家指它呈現出「高度適應感染人類的所有基本特徵」。《聯合早報》報導稱,研究人員發現,G4具有高度傳染性,可在人體細胞中複製。試驗表明,人類暴露於季節性流感所獲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對這種病毒人類可能幾乎沒有免疫力。
  • 杭州採荷第二小學吳樹超校長分享前沿辦學理念 繪製未來社區學校...
    作為浙江省僅兩名的名校長代表,杭州市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吳樹超受邀成為本次高級研修班成員之一,吳校長向全國各地的骨幹校長們推介了採荷第二小學的《締造未來社區學校共同體新範式》(以下簡稱「未來學校」),共同暢想共建、共享、共融的未來社區學校共同體新範式:共建校社暢通的物理空間、共享校社互通的虛擬空間、共融校社融通的精神空間。
  • 科學家都未能找到,為何說有十一個維度?
    科學家都未能找到,為何說有十一個維度?在尋找未知的過程中,我們勇往直前。面對無法解決的困難,除了失望和挫敗,我們帶來更多的信心去尋找答案。然而,在探索宇宙的路上,我們找到了讓我們感到非常失望的答案。我們沒有發現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也未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痕跡。整個探索過程對後人來說是件好事。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們會發現真相和答案。
  • 集團化辦學何去何從
    湖南日報記者 張福芳    近日,長沙市教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一石激起千層浪,名校樓盤會漲價嗎?名校教育集團退出後,會影響該學校的教育質量嗎?    長沙市教育局為何出臺《意見》?長沙教育集團化發展經歷了什麼?未來怎麼發展?
  • 關於印發《關於集中開展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的實施...
    學校要對照治理重點逐班開展自查自糾,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定期在校園網站或校務公開欄中向家長公布自查表及整改情況,主動接受監督。責任督學要加強對學校辦學的日常監督,制定計劃對所負責學校進行100%隨機督查並寫實記錄。區教育局機關人員,按照《海州區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及機關幹部聯繫學校》的分組安排,對區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全方位、不定期、拉網式督查。
  • 雄鷹學校:為外來務工子女撐起一片天——廣州市越秀區雄鷹學校辦學...
    據了解,雄鷹學校位於在素有「南方教育高地」之稱的廣州市越秀區,由羅帝番、莊勝飛依法合資創辦,是一所主要招收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的民辦學校。辦學23年來,歷任校長勵精圖治,新老教師薪火相傳,一批又一批菁華學子從雄鷹出發,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 新學年,松江新開辦4所公辦學校,哪一所離你家最近?
    新學年,松江新開辦4所公辦學校,哪一所離你家最近?新學年,松江將新開辦4所學校(校區),採用辦分校、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讓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高起點辦學,更好地滿足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校的願望。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松江雲間學校
  • 匹配襄陽城市高度 提升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層次
    襄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積極採取措施補齊高等教育短板。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湖北文理學院遷建、武漢理工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襄陽示範區建設和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建設。今後將繼續努力從這兩方面入手,一方面不斷提升我市本地高校的辦學水平,另一方面爭取引進更多知名高校到襄陽辦學,進一步提升我市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