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御用美女翻譯,精通8國語言,英文演講88年後驚豔了網友

2020-12-04 語魚分享

她是東西文化的夜明珠,最有國際範兒的公主--——德齡公主

前陣子,一個1930年拍的視頻在網上火了。晚清的這位格格全英文演講,讓網友們深深折服:

「慚愧!汗,我的英文竟然不如一位清朝的公主。」

1930年,德齡公主英文演講且不說,這位穿著花盆底鞋的格格,英文水平有多溜,單單說這演講的思想觀點,古不輸今,豔驚四座!

被暴擊的網友們不甘心,深挖了一下格格的背景,瞬間為自己找到了臺階:她從小在國外長大,父親是外交官吶。

其實,精通8國語言、內外兼修的德齡公主,最讓人「豔羨」的身份是:慈禧最喜愛的貼身翻譯。最有國際範兒的「公主」,妥妥的御前紅人!

一、海外旅居的少女時代

裕德齡,筆名德齡公主,是首位以英文寫作的華人女作家,1886 年出生於武昌。其父裕庚是漢軍正白旗人,本姓徐,光緒優貢生,彼時的學霸一枚,八旗才子,紅極一時。

裕庚

裕庚赴任武昌後,因涉外能力突出,妻子又是法國人,備受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賞識。德齡在荊州、沙市度過了

無憂無慮的童年和青少年時光。在其《清末政局回憶錄》中,敘寫了與兄弟姐妹學習嬉戲的場景。

裕庚(左前)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籤署了《馬關條約》,標誌著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有外交經驗的裕庚被朝廷派使日本,年僅9歲的德齡,至此開始了隨父海外旅居的生活。

德齡四兄妹與父親裕庚

在日本的德齡學會了日文、英文、日式插花和舞蹈。而當3年後,當一家人踏上巴黎的土地,才讓少女時代的德齡,真正領略了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

多少個黃昏,她在塞納河畔徜徉,看落日餘暉在水波中粼粼跳動,聽歸燕在巴黎聖母院的尖頂上鳴叫。

多少個清晨,她沿著香榭麗舍大道去學校,看凱旋門下的城市漸漸甦醒,聽梧桐樹在晨風中戀人般低語。

她喜歡羅浮宮的金碧輝煌,艾菲爾鐵塔的舉世無雙,仲馬父子的小說,德彪西的音樂,鄧肯的舞蹈,印象派的德加、塞尚······

德齡的舞蹈老師:現代舞創始人伊莎多拉·鄧肯這一切,對德齡來說,多麼不可思議,又多麼難以忘懷。多年以後,她還在書中屢屢提及。

1903年,當大清帝國駐法公使裕庚,攜兩個寶貝女兒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時,17歲的德齡滿懷著遠離巴黎的惆悵,和對祖國的好奇與興奮,憧憬與不安,她無法想像這次回國,對於自己和她的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二、慈禧的御前女官

長達六年出使海外的生活,不但使德齡深刻感受了西方文化,也使她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和淵博的學識。出落的青春靚麗、又多才多藝、性格開放西化的德齡姐妹,甫一入京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

德齡

一方面,時值庚子巨變的痛還盤旋在紫禁城,慈禧急切地想進一步了解西方。同時也非常需要一個擅長西方社交禮儀的人,替慈禧打開各國駐華使節的「夫人社交」,以期討好各國列強。

另一方面,慈禧對裕庚在海外任職期間,一直未能將流亡海外的革命先驅孫文抓捕歸案非常不滿,甚至懷疑裕庚與孫文見過面,對大清存有異心。

裕庚

慈禧將德齡兩姐妹留禁在宮中當自己的貼身翻譯,封為御前女官,簡直是一石二鳥。但天真單純的德齡姐妹異常欣喜,以為自己報效祖國的時候到了。

德齡(右側)與妹妹容齡(左側)

由於深受太后的喜愛,在慈禧70大壽時,賜封德齡為「和碩郡主」,容齡為「山壽郡主」,這就是「德齡公主」(在外國人眼裡「郡主」就等於「公主」)筆名的由來。

慈禧左側是德齡,右側是容齡受德齡姐妹的影響,慈禧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也開始接受西方的衣著和生活方式。以前,慈禧的化妝品全是宮中自製,但德齡入宮後,慈禧慢慢對西方人化妝品有些了解,當德齡向她推薦法國染髮膏時欣然同意,使用後還讚賞不已。

慈禧的御用攝影師,德齡的哥哥:勳齡

慈禧對西服也頗有好感,還曾讚譽其亭亭玉立,飄飄如仙。她還特別恩準德齡可以穿西服,這在大清歷史上算是又破了例。

然而入宮不久,德齡驚訝地發現,當時中國的落後和壓抑遠超乎她的想像。儘管她被宮廷的華麗和慈禧的寵愛所打動,但清宮陰暗的一面像退潮後的沙灘,逐漸在她面前展露出來。

在德齡姐妹的種種努力下,清宮中掀起了藝術革命,如同一縷春風,照進了陰暗的宮闈。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作為慈禧的紅人,德齡招致宮眷們的妒忌。她們故意製造種種麻煩,難為和嫁禍德齡。但是德齡為了感化慈禧,決定堅守皇宮。她向慈禧講西學的優越之處,勸減殘酷的刑罰,希望接受改革建議。

德齡與慈禧眾宮眷

德齡見多識廣的勸諫慢慢觸動了慈禧,漸漸開始採納她的意見。那時得德齡堅信,哪怕小小的改變集腋成裘。

然而有一天,光緒問德齡:「皇爸爸會喝咖啡,會照相,也會用法國化妝品了,她也想過維新了,可是她還是一樣要殺人,殺那些比她想得遠、走得快的人,你相信中國能真正變法嗎?」

德齡竟無言以對。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慈禧痛恨改革,只要活著就不會去改革。

德齡傷感地說:「那時清政府還沒想去改革,在許多事情上,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去改革朝廷。」

慈禧觀音照

三、「逃離」紫禁城

德齡痛定思痛,決心離開清宮。如果不及時抽身,腐朽的清宮會像沼澤一樣淹沒她。

1904年秋,德齡偶然聽到慈禧欲將她許配給榮祿之子巴龍,裕德齡滿心不願,但她深知慈禧的脾氣,於是就求到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

彼時,作為光緒的英文和西洋文化老師,德齡與光緒交情匪淺。春節臨近,光緒派德齡到天津,以替自己為太后採辦西洋稀罕年貨盡孝心為由,暫且拖延賜婚日期。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德齡離開清宮的時候,殘陽正照在萬壽山上。當轎子穿過一道道宮門在身後重重地關上,她想起光緒曾希望

她和妹妹勸說慈禧實行維新,不由得百感交集:大清帝國也正如這一輪殘陽,已經行將沉沒了。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後來在上海的父親裕庚患病,她便直接由天津轉道去了上海。1907年2月裕庚病逝後,慈禧曾多次召裕德齡回宮,裕德齡以"守孝"等理由一拖再拖,從此,再未踏入紫禁城半步。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德齡的努力,最終也沒讓慈禧成為改革支持者。「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古老的、保守的國家,她堅持古老的制度。當然,老一代人喜歡這樣,因為這對他們有利。

如果他們沒有看過任何好的東西,他們將不會知道世上還有這麼好的東西。

我不會因為革命者發起了這場革命而責怪他們,我自己也會這樣做的,我痛恨舊式的風俗習慣。」

四、旅美華裔女作家

1907年5月21日,德齡與美駐滬領事館副領事懷特結婚,隨後移居美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中文。

裕德齡和前夫懷特

在美期間「應親友的要求和催促」,寫下《清宮二年記》,詳述了自己宮廷內 兩年生活的所見所聞。這本書的出版讓「怪老頭」辜鴻銘 為之拍手叫好。

他按捺不住喜悅之情,撰文《評德齡著〈清宮二年記〉》,一改主張婦女「三從四德」的人生信條,熱情稱德齡為「新式的滿族婦女」,並推崇道:

「這部不講究文學修飾、樸實無華的著作,在給予世人有關滿人的真實情況方面,要遠勝於其它任何一部名著。」

辜鴻銘的大力褒獎,激發了德齡寫作清廷題材作品的興趣。以此肇始,她先後用英文寫了回憶錄《清末政局回憶錄》《御苑蘭馨記》,以及紀實文學《瀛臺泣血記》《御香縹緲錄》等,總計達七八十萬字。

她用極具天賦的文字,向世界展現了她眼中的清朝,在中西方引起強烈反響,因此有人稱她是華人文學的祖師母。

抗戰期間,在宋慶齡發起的保衛中國同盟「一碗飯」運動中,德齡曾追隨於左右,致力於抗日軍民籌集經費和物資。

1944年11月22日,德齡在加拿大死於車禍,歿年58歲,一代才女埋骨他鄉。

1934年12月23日,48歲的德齡公主「我走了,當我登上輪船回首大清,我的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此時此刻是幸福還是痛苦。雖然我的祖國多災多難千瘡百孔,但是無論我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將注視著你,祝福著你,

我的親人我的祖國,每時每刻······

電視劇《德齡公主》劇照

她風華絕代的一生,窺見了沒落王朝在歷史煙雲中最後的掙扎,親歷了中國封建君主制被社會變革思潮衝擊的劇烈震蕩。「中西合璧」的她,給清宮大內帶來了一次次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用她的筆,記錄了那個真實的年代。

當無數正牌公主被遺忘時,不是公主的「德齡公主」,卻依然被世人仰望。

米歇爾·歐巴馬曾說:當他人沉淪墮落,我們振翅高飛。

總有一些人,

從未曾放棄心中

承載的信念和責任,

也從未曾因事不關己而繞行他路。

這個世界因有了他們

而更加美好,值得留戀。

啟蒙泰鬥伏爾泰曾告訴我們:

生活是條沉船,

但我們不要忘了

在救生艇上高歌。

是的,我們不要忘記了:

當世界在下沉時,

而我們要向上而行。

相關焦點

  • 她是慈禧的御用翻譯,精通多國語言,但可惜遠嫁美國晚年被車撞死
    視頻中一位穿著滿清服飾,穿著「花盆底」鞋的中年女性,用一口流利英文介紹了當今中國目前狀況以及文化,希望更多西方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新的一面。發音之標準,語言之流暢,即便用現代人角度去看待,也是十分驚豔!而這位演講者也並非尋常人,畢竟那個年代能說一口流利英文也絕非普通家庭。她正是曾擔任慈禧太后、出身滿清貴族的裕德齡。
  • 德齡「公主」:慈禧「夫人社交」的御用人選,曾用英文發表演講
    精通八門語言的她,沒有對慈禧的賜婚聽之任之,反而嫁給了外交官。她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德齡公主"——裕德齡。大臣之女——"德齡公主""德齡公主"並不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公主,她的封號僅僅只是"和碩郡主。"老外是分不清群主和公主的區別的,在他們眼裡,群主和公主是無異的。
  • 精通多國語言的十大華人明星
    莫文蔚 精通英文、法文、意文,粵語、普通話也不錯莫文蔚能歌善舞,是香港影、視、歌多棲明星,在義大利念高中,英國念大學,還是英國倫敦大學的高材生,精通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粵語、普通話說得也不錯。莫文蔚憑獨特氣質及精通多國語言,使她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出盡風頭,還在好萊塢施展拳腳。
  • 德齡公主英語演講驚豔網友,清朝人原來這麼學英語的?
    一段德齡公主的全英文演講在網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演講視頻拍攝於1930年,當時德齡公主44歲。在演講中她表示,當今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她希望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世界的和平。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她們的父親裕庚是清朝貴族,外交官,曾經駐日駐法長達六年,德齡在長年的旅外生涯中,精通八門外語,當然,也沒丟下自己的母語。  當時的清廷,尤其是皇室,需要注入一些像德齡姐妹這樣新鮮的血液,尤其是在跟國外使節的女眷們打交道時,這些時髦開明的格格或郡主,確實是不可或缺的外交溝通渠道。  按照當時的條件而言,確實沒有比這批十九世紀八零後格格更合適的人選了。
  • 美女學霸錄製全英文抗疫演講,收穫數十萬中外網友點讚
    美女學霸錄製全英文抗疫演講,收穫數十萬中外網友點讚 2020-02-29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晚清宮中,權力最大的當非慈禧莫屬,關於她的回憶也最能引起後人的興趣。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這位清朝美女名叫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被封郡主,又稱德齡公主或德齡郡主。
  • 手機如何語音翻譯多國語言,這兩種方法務必收藏
    隨著時代在進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經常遇到翻譯問題。有時候你會發現即使自己精通某一門外語,也是不夠的。那麼有沒有在手機上就可以語音翻譯多國語言的方法呢?答案是一定有,因為小編要為大家分享兩個超級簡單的方法。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她就是清朝最後一位公主,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彪悍、最有名的公主,說她彪悍是因為她連慈禧太后的面子都不賣,要知道慈禧太后那可是個狠人,不管是在朝政上還是在後宮裡,慈禧太后都是說一不二的獨裁者,然而就是這樣,她也完全不怵,她就是德齡公主。德齡公主是清朝最美公主的,滿清正白旗出身,少年時隨父先後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精通多國語言。
  •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如果小編突然問諸多網友你們認識一個叫季承的嗎,肯定很多人會一臉懵圈的直搖頭,但是如果小編再問問大家是否聽聞「國學泰鬥」季羨林先生,大家肯定是一臉敬佩連連點頭。
  • 慈禧的後代長相秀氣,精通書法和樂器,網友:比慈禧太后美多了
    中國掌權的女性不多,但是能因掌權成為女皇帝的只有武則天了,那麼歷史上還有一位非常有名氣的女性掌權人,就是慈禧太后,歷史上對她的評價有好有壞,但是更多的是負面評價。慈禧兇狠殘暴,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吧。晚年的慈禧臉部抽搐,只要誰看到這一幕,就會被處死。
  • 考入全世界最好的大學,精通8國語言,王思聰不只是王健林的兒子!
    如果你真的認識王思聰,就知道他絕對不僅僅是王健林的兒子,他的能力絕對超過目前中國99.99%的年輕人。在進入倫敦大學之前,王思聰就讀於英國的溫徹斯特公學,這是英國最好的貴族學校,進這所學校也並不容易,至少需要會四種語言。實際上,王思聰從小就在國外讀書,精通8種語言,水平很高。王思聰15歲那年,他曾經在日翻英動漫組當過日文翻譯。這個字幕組的也是水平非常高的一個。王思聰進入這個字幕組的也說明了他的能力。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歷史給了機會,她本人又很有才,尤其是在觀察方面和文字方面極具天賦,因此,想不在中國文化上留下精彩一筆都很難。
  • 人工智慧PK翻譯專家 搜狗英文搜索、翻譯APP亮相
    那麼,不精通英文卻對英文信息有需求的普通用戶,如何才能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搜狗英文搜索產品負責人趙絢給出了答案。搜狗英文搜索產品負責人趙絢現場介紹英文搜索垂直頻道趙絢指出,中文資訊只佔全球信息的10%,各領域最前沿的學術信息、購物資訊、時尚知識等大量優質內容都集中在英文世界。
  • 八國聯軍進城,慈禧西逃,路上吃缸豆靠嚼玉米杆解渴!
    義和團嚴重影響到了列強在華的利益,他們開始找藉口,說清政府排外,他們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於是在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由英美俄法德意日奧八國組成了八國聯軍,以保護各國使館為名,對我華發動了新一輪的瓜分侵略戰爭。
  • 八國聯軍軍官睡了慈禧鳳床,還刻下一句洋文嘲諷,群臣無人敢翻譯
    1840年英國發動的鴉片戰爭讓清朝籤訂了第一個屈辱的條約《南京條約》,進入到了我國的百年屈辱時期。而慈禧太后掌權之後依舊以天朝自居,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忽視國家的發展。在甲午戰爭時期還大搞排場操辦自己的六十大壽;為了壓倒國內的義和團運動準許外國軍隊進入天津。
  • 南譯學子榮獲「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季軍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日12時34分訊(王靜)12月20日,2020「外研社•國才杯」大學生英語挑戰賽決賽圓滿落幕。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張梓康同學憑藉過硬的綜合實力,從全國52萬參賽者中披荊斬棘,脫穎而出,最終榮獲本屆挑戰賽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季軍。
  • 多國總統翻譯親自教你:普通人如何擁有超棒的英語演講水平?
    微博上的TED演講話題熱度 只是有人用TED練聽力,有人用來漲知識,聰明的人還會用TED練口語和演講。 CCTV-4英語主持人趙亮也發現了這點。
  • 網友吐槽地鐵站名英文翻譯 看得懂才是硬道理
    >   長沙地鐵1、3號線日前公布中英文站名後,網友們是這樣評論的:   @大衛:南門口=nanmenkou,侯家塘=houjiatang,這個翻譯太沒味了吧?   1網友說   音譯加意譯最靠譜   日前發起網絡調查,請網友們針對長沙地鐵1、3號線共45個站名的英文翻譯「是否靠譜」進行投票。
  • 媒體盤點兩會美女翻譯:「魔鬼訓練」煉成高翻
    兩會美女翻譯有「三張」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以來,全國兩會總理記者會上,為總理擔任翻譯的除了張建敏(2003年)、費勝潮(2006-2009年)和孫寧(2013年)幾位男士之外,其餘戴慶利(2004年)、雷寧(2005年)、張璐(2010、2011、2012、2014年)幾位均為女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