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2020-12-03 圖說戰史風雲

有時候,宮廷生活是普通人永遠也想像不出來的。趙飛燕能於水晶盤上起舞,(注1)皇族們一餐飯食的價值,可能足夠普通人家一輩子的花用。從清朝滅亡到如今也僅僅過了百年多的時光,今天的人十分有幸,能從當時流傳下的各種回憶錄和訪談中,窺得封建宮廷浮光掠影的一角。

晚清宮中,權力最大的當非慈禧莫屬,關於她的回憶也最能引起後人的興趣。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這位清朝美女名叫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被封郡主,又稱德齡公主或德齡郡主。她的父親是滿清的外交官,育有兩子兩女,其中兩個女兒都非常有名,一是長女德齡,一是幼女容齡。她們像兩朵花蝴蝶一樣,出現在晚清的宮廷之中,也出現在眾多人或口述或親筆寫下的回憶之中。有傳言甚至稱,德齡之於光緒,不亞於當年的珍妃。(注2)

跟妹妹裕容齡一樣,德齡的童年是被各種新事物包圍的。父親多次出使日法等國,母親更是地道的法國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德齡自然接觸了很多的西方思想。她不僅長相俊俏,而且具有非凡的口才,精通八國外語,並因此深受長輩歡迎。在清末,已經有很多外國學校在國內開設,德齡就在那裡學習和成長。年長一點之後,父親裕庚因公事前往日本和法國,也帶上了這兩姐妹。她們在那裡學習各種新潮的事物,德齡更是拜過現代舞之母鄧肯為師。(注3)幾年後回國,這兩姐妹不僅能說流利的外語,而且還很熟悉西方的各種禮儀。慈禧此時正迷戀各種西方的東西,了解到兩人返回的消息,就立即將他們召到了皇宮伴駕,成為「御前女官」。

關於裕德齡(筆名德齡公主),很多回憶慈禧的書中都能發現她的存在。雖然並非正統的公主,但是長時間陪伴慈禧左右,讓她擁有了很多正統公主都沒有的榮譽。德齡之所以能被慈禧所喜愛,不僅是因為她聰明伶俐,還因為她掌握了多國外語以及西方的交際能力。每當西方外交官訪問時,德齡都會應慈禧的心意前去拉攏他們,並往往攻無不克。(注4)1905年,父親裕庚病逝,德齡以服孝的名義離開了宮中,從此再未返回,此後多年生活在國外。清廷覆滅後,德齡用英文寫下了《清宮二年記》,她的書籍在西方國家十分受追捧。1944年,這位滿清歷史的見證人之一在加拿大因一場意外車禍去世。

根據回憶錄中的說法,慈禧洗澡時十分鋪張。德齡在宮中時,曾帶領宮女為慈禧沐浴過。慈禧洗澡需要用到四個宮女。在此之前,她們必須經過一系列培訓,學習怎樣伺候太后沐浴。首先要早早準備好沐浴所需的東西,然後四人便跪迎太后前來。慈禧洗澡需要用到的一切都很講究,比如洗澡及洗澡的專用椅子都是用金龍鑲嵌的。洗澡時,慈禧基本上自己不動,全程由宮女服侍。周圍準備著幾百塊繡金浴巾,每條毛巾只用一次,過水用過之後,直接全部扔掉。慈禧幾乎每天都這樣洗澡,也無怪乎今人指責她過於奢靡的生活方式。

百年過去,當年的人物和事跡都早已煙消雲散。如今我們也只能從這些回憶中,窺得清廷生活那奢靡耗費的一角了。慈禧的各種言行和生活細節,似乎也通過這些文字躍然紙上。以小見大,如此的奢靡和浪費,晚清的覆滅,是否早在很久之前便註定了呢?

注1:出自《漢書·外戚傳》

注2:出自信修明《老太監的回憶》

注3:出自德齡《童年回憶錄》

注4:出自德齡《在太后身邊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慈禧太后是誰?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她是慈禧的御用翻譯,精通多國語言,但可惜遠嫁美國晚年被車撞死
    視頻中一位穿著滿清服飾,穿著「花盆底」鞋的中年女性,用一口流利英文介紹了當今中國目前狀況以及文化,希望更多西方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新的一面。發音之標準,語言之流暢,即便用現代人角度去看待,也是十分驚豔!而這位演講者也並非尋常人,畢竟那個年代能說一口流利英文也絕非普通家庭。她正是曾擔任慈禧太后、出身滿清貴族的裕德齡。
  • 慈禧御用美女翻譯,精通8國語言,英文演講88年後驚豔了網友
    晚清的這位格格全英文演講,讓網友們深深折服:「慚愧!汗,我的英文竟然不如一位清朝的公主。」1930年,德齡公主英文演講且不說,這位穿著花盆底鞋的格格,英文水平有多溜,單單說這演講的思想觀點,古不輸今,豔驚四座!
  • 慈禧身邊的一位女官,比慈禧還漂亮,名動巴黎的蝴蝶皇后
    慈禧身邊的一位女官,比慈禧還漂亮,名動巴黎的蝴蝶皇后裕容齡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她出身富貴,尤其是有傾國傾城之貌,才藝雙全。她在十三歲的時候已經赫赫有名,人們稱她為「蝴蝶皇后」。當時,裕容齡鍾情於一位才華橫溢的男子,但是,卻有人四處流傳她和慈禧身邊的一名太監糾纏不清。
  • 她13歲成「東方蝴蝶舞后」,慈禧親賜爵位,晚年雙腿被廢悽涼辭世
    引言荀子在《勸學》中寫下了「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名句,告誡我們堅持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品德。無論是學習文化知識,還是其他技能,都需要鍥而不捨地努力,才能取得一定成就。在近代史上,就有這麼一位舞蹈大家,在各個地方學習優秀舞種,十幾年如一日學習舞蹈,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認可。
  • 德齡「公主」:慈禧「夫人社交」的御用人選,曾用英文發表演講
    精通八門語言的她,沒有對慈禧的賜婚聽之任之,反而嫁給了外交官。她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德齡公主"——裕德齡。大臣之女——"德齡公主""德齡公主"並不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公主,她的封號僅僅只是"和碩郡主。"老外是分不清群主和公主的區別的,在他們眼裡,群主和公主是無異的。
  • 鹹豐10年的英語教材,距今150多年,英語單詞用漢語拼音標註
    …」從近期現世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字樣、距今150多年的英語教材來看,曾紀澤所創的「西洋字調合併法」英語學習法,即英語單詞讀音用漢字注音之法,在清末已經並不鮮見了,雖然不是十分可取,但對於晚清的英語學習者而言,勝在實用。
  • 清朝英語教材:漢字標讀音 奇怪發音為晚清「普通話」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
  • 光緒也會說英語?百年前的英語課本曝光,英文單詞用漢語諧音標註
    猶記得小學時候,在英語教材上那密密麻麻的中文漢字諧音註解,什麼「應得利息」(English)、「福仁德」(Friend)、「俺不能死」(Ambulance)等等等等,都是當時用來記憶英語單詞時候用過的諧音註解。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歷史給了機會,她本人又很有才,尤其是在觀察方面和文字方面極具天賦,因此,想不在中國文化上留下精彩一筆都很難。
  • 英語成為世界混合語 受「中國式英語」強烈衝擊
    在此背景下,光緒皇帝下決心學習英語。當時,宮中有個女官叫德齡。她是清政府駐法、美等國公使裕德之女,曾隨父寄居歐洲多年,對英語十分精通,思想也很開放。後來,德齡隨其父母回國後入清宮,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令其服侍身邊,並做英語翻譯工作。德齡還當起了光緒皇帝的英語老師,每天教光緒學習一小時英語。光緒從來不誤課,有時因急事而誤了課,也必能抽時間補上。
  • 150多年前,中國人怎樣學英語?鹹豐十年的英語教材也玩諧音梗
    即英語單詞讀音用漢字注音之法,在清末已經並不鮮見了,雖然不是十分可取,但對於晚清的英語學習者而言,勝在實用。 其實,最近現世的這本明確提示了「唯學者自揣摩之」的晚清英語課本,可以說代表了近代大量存在的用漢字為英語單詞、短語、句子注音的英語學習法,由此形成了比較典型的「洋涇浜」英語等混雜口語,以滿足中外貿易的需要。有外國傳教士直言不諱地指出:「發音很糟糕。」那麼,當時正規的英語學習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原標題: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英文做慈禧翻譯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歷史給了機會,她本人又很有才,尤其是在觀察方面和文字方面極具天賦,因此,想不在中國文化上留下精彩一筆都很難。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可以說,對當時晚清王朝「缺人」「缺錢」「兵弱」等弊病,慈禧比起那些晚清政壇上滿嘴高調的清流,以及飽食終日的「王爺」們,確實要明白得多。那是不是可以說,倘若慈禧再能「長壽」幾年,大清就能多撐幾年?當然不是 首先一個要明確的真相是,「有眼光」「有手腕」的慈禧,始終也沒改變一個痼疾:有權任性。 她的「任性」,單看她「庚子國難」後狼狽的逃亡路,就叫人唏噓不已:明明是扔下京城,被八國聯軍打得西逃。可她逃跑這一路上,依然維持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 全球語言監督主席表示:「中國式英語」強烈衝擊英語
    原標題:英語成為世界混合語 受「中國式英語」強烈衝擊近日,教育部網站披露了已經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其中提到,英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而進行社會化一年多考。幾乎一夜之間,全國多地開始「拿英語開刀」。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
    那是不是可以說,倘若慈禧再能「長壽」幾年,大清就能多撐幾年?當然不是。首先一個要明確的真相是,「有眼光」「有手腕」的慈禧,始終也沒改變一個痼疾:有權任性。她的「任性」,單看她「庚子國難」後狼狽的逃亡路,就叫人唏噓不已:明明是扔下京城,被八國聯軍打得西逃。可她逃跑這一路上,依然維持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 晚清動物園初建趣史:慈禧曾親自選取動物種類
    晚清中國的使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歐美考察政俗,因此,端方等人將動物園與圖書館、博物院、公園並置,視其為「導民善法」,頗得當時西方動物園理念之精髓。端方還於出訪的過程中選購了不少動物,為籌辦萬牲園奠定了基礎。據1907年《大公報》記載,端方在外洋養獸園選購各種禽獸共計五十九籠運送回京。除此之外,清廷亦敕令各省上供特產的動物,慈禧及一些高官也向動物園贈送了自己的收藏。
  • 德齡公主英語演講驚豔網友,清朝人原來這麼學英語的?
    在晚清的時候,慈禧太后的身邊終於出現了一個讓慈禧欣賞的人,她就是東西文化的夜明珠,最有國際範兒的「公主」——裕德齡。慈禧對裕德齡非常喜愛,讓裕德齡享受公主般的優待,裕德齡筆名為「德齡公主」後人也都這樣稱呼她。
  • 慈禧寵愛的公主,曾用英文向世界宣傳中國,最後慘死美國街頭
    在一次回京述職的過程中,德齡的母親受到了慈禧的邀請,進宮覲見。從海外歸來的德齡,憑藉自己獨特魅力受到了慈禧的欣賞。慈禧雖然常年居住在皇宮之中,但是對西方世界還是十分好奇,經常會邀請德齡進宮給自己解悶兒,久而久之德齡就成了宮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