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零下10℃,揚州慈姑進入採收季……

2021-01-15 揚州發布

目前正是慈姑的採收季,雖然天氣嚴寒,氣溫降到了零下9-10度,但在揚州近郊的一塊塊慈姑田裡,不少慈姑種植戶都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勞作,頂著寒風採集慈姑。寒凍季節冰水中採集慈姑,種植戶是啥感受?今年的慈姑產量如何?批發價格如何?記者深入田頭採訪了這些種植戶。

沿著道路前行,在施橋、沙頭鎮境內記者不時會看到慈姑種植戶在寒冷的冰水中忙碌的場景。在沙頭鎮晨星村的一塊慈姑地裡,記者採訪了正在寒風中忙碌的陳慶華。

今年49歲的陳慶華與妻子在當地承包了100多畝的慈姑田,他請的兩名農民一個在泥水中撿拾慈姑,身後的一個個大塑料盆裡裝滿了剛剛撿拾上來的慈姑;一個在田邊上分揀慈姑,攤在田邊的塑料布上堆滿了小山樣的慈姑。而陳慶華則將已經挑選好、洗乾淨的慈姑裝袋。狹窄的田頭上,已經整整齊齊碼放了10多袋等待出售的慈姑。

「天寒地凍,天氣這麼冷怎麼還在這裡忙碌?」記者與陳慶華拉開了話閘子。

「收購商打來電話,下午就要到田頭來收購,不幹不行啊!」陳慶華笑著告訴記者,他早晨6點天一放亮便到田裡忙活了,雖然氣溫低,剛開始有點冷,但忙開了就不怎麼感到寒冷了。「過去用鍬挖,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也低,一天幹不了2分地,有時還會挖壞慈姑。現在科學了,都是用高壓水龍頭衝,不僅人輕鬆了,速度快效率高,1天能幹1畝多地。」

「今年慈姑產量怎麼樣?批發價格高嗎?收成怎麼樣?」記者與陳慶華交談說。

「去年夏季氣溫高,氣候影響了慈姑的生長,畝產量不怎麼高,平均2000多斤一畝。與最高時3000多斤一畝相比,產量上有差距。但今年的價格高,過去田頭上的收購價格只有8毛一斤,今年收到1.8元一斤,價格翻番,因此今年的整體收入要比去年高。」陳慶華和記者聊著天,手上的活卻絲毫沒有減慢,不一會一袋慈姑便裝好碼放在田頭,他開心地說,有了好收成,今年可以過個好年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陳慶華老家在阜寧,原來是個泥瓦匠。10多年前,他看著別人種植慈姑致富,便也幹上了這一行,先在施橋,後在沙頭。靠著陳慶華和妻子的辛勞,他們一年的慈姑收入有10多萬元,日子過得很甜美。現在一家都居住在揚州,孩子也在瓜州中學讀高中,成為新揚州人。「希望明年既能豐產,也能豐收,這樣大家都能提高收入,生活也會越來越好。」陳慶華開心地說。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區桃花湖村:「小黃姜」迎來大豐收 姜...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區桃花湖村:「小黃姜」迎來大豐收 姜農採收露笑顏 2020-11-24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2020年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開啟「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回憶40年來依靠種地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歷程時感慨萬千:「我們農民的小康生活夢想很簡單,種地容易,賣糧也容易,我們合作社的成員們基本實現了!」  通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 手機裡的小康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村裡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去城市打拼,期待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在「大哥大」亮相之後沒多久,從城裡回來幾個腰掛尋呼機的青年。各式尋呼機流行了一陣,就被翻蓋的、直板的各種非智慧型手機取代。後來,智慧型手機普及,人們的選擇更加多樣了。手機外觀變化的背後是移動通信的迭代。
  • 慈姑的栽培技術,需要知道的八個事項,值得一看
    長江流域於3月中下旬備秧田,4月上旬取留種頂芽或球莖在溫室或大棚催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田育秧,6月中旬至7月上旬起秧定植,秋季開始採收。2.晚水慈姑一般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者稱晚水慈姑。江、浙地區栽培晚水慈姑面積很大,多以早稻為前茬,於6月下旬至7月下旬取貯藏的種用球莖播種育苗,苗齡約30天,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2月以後採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房屋翻新 住得舒心
    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根據部署,此次主題採訪報導把視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將圍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普通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展現廣大群眾為過上好日子的拼搏與奮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攻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小康故事,小康人生;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 寶應曹甸:「慈姑之鄉」慈姑香
    只見那一畦畦、一塊塊、一片片碧綠的慈姑,秋風吹過,滿田的慈姑葉便會發出「沙沙沙」的響聲,那一朵朵茉莉似的慈菇花把「慈姑之鄉」點綴得更加美麗。 寶應種植慈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代《隆慶志》《萬曆志》、清代《康熙志》《道光志》以及《民國志》的物產種類中均有慈姑種植的記錄。清代被列為朝廷貢品。1979年版的《農業辭典》列下舍慈姑為地方優良品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臨川多舉措發展燈芯草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臨川多舉措發展燈芯草產業 2020-11-04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走訪金斯瑞 感受企業氛圍
    近日,南京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該系列發布會邀請中央駐寧媒體、省屬媒體、市屬媒體、網絡媒體和外宣媒體等參加,宣傳報導南京市不斷書寫「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的生動實踐,進一步營造積極推動建設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
  • 「沙畫繪小康」小康點亮生活 看貧困戶李雲鵬如何綻放生命之花
    此前報導:【沙畫繪小康】小康承載初心兵哥陳堃源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沙畫繪小康】小康屬於人民井岡山神山村的華彩蝶變【沙畫繪小康】小康源自奮鬥支月英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滿面愁容變成了一臉笑容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全面反映我市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非凡歷程,展示我市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營口新聞微信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多維度、全方位、多視角展示我市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生動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咱村裡有漂亮的水衝廁所啦!」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咱村裡有漂亮的水衝廁所啦!」現有4家改廁企業、10支施工隊伍施工。下一步鎮政府將全力推進改廁任務,確保在8月底完成全部任務。針對不同群眾制定改廁政策,在摸清農戶實際需求基礎上,分類施策,精準施工,讓群眾滿意。並發揮各村主動性,建立改廁補貼機制,積極動員農戶參與改廁工作。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雖小,展現的是鄉村振興的民生和文明;如廁事微,卻關乎農民生活的體面與尊嚴。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  生態修復——  廠房變綠廊 包袱成財富  「觀音閣下月泉軒,溝深水淺白鷺閒。道盡幕燕大美景,風景獨好故園田。」
  • 馬斯克: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矩陣模擬」中
    馬斯克還說,模擬的論據是非常充分的,同時也提醒了我們不要嘗試加快文明進化的速度,否則會讓界限產生模糊,讓文明走向終結。「這兩件事中的一件將會發生。因為我們存在著,所以我們很可能是處在模擬之中。」如果同是量子特性的,那我們通過量子加密就有可能實現「套娃」,把自己轉移到另一個模擬世界中,從而逃脫「造物主」的監控。
  • 單子葉植物慈姑,既容易培養,花又跟水仙花一樣好看!
    慈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裡,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可以吃。其實大家都不會知道,早在很久以前這個植株就已經很出名了,根據本草綱目所記載: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子,故以名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博湖:沙漠駱駝馱起牧民「增收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博湖:沙漠駱駝馱起牧民「增收致富夢」 2020-11-25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掃把「扎」出新生活
    如今,該村把扎掃把做成了產業,小小掃把「扎」出了阿亞格曼幹村村民的小康新生活。  小掃把成了「小寶貝」  「以前扎掃把是為了家用,現在這可是我過上小康生活的寶貝。靠扎掃把,我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10月12日,扎了20多年掃把的阿西木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技術超越神話」的時代
    ▲ 《生活大爆炸》片段劇中,謝耳朵曾對倫納德說:「量子力學讓我滿心歡喜。」(Quantum physics makes me happy.)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力學」,翻譯自英文「quantum mechanics」。日本學者則將其譯為「量子物理」。曹則賢老師解釋道,中文裡的「子」意味著小,比如我們說孩子、桌子、椅子......因而,「量子」可以理解為一個小的量,當我們在談「量子」時,其實是在談「這個量接近一個存在它的最基本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