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冪零矩陣是高等代數最核心的東西

2021-02-15 數學考研李揚

冪零矩陣是矩陣論極為重要的知識點, 這是因為任何方陣都可以相似於一個若爾當形矩陣, 而每一個若爾當塊都是 aE+J 的形式, 這裡 J 表示對角線元素為零的若爾當塊, 它是最重要的冪零矩陣.  也就是說: 掌握了矩陣 J 的性質, 結合相似, 我們可以得到所有方陣的性質. 這其中包括計算 A^n, 或者 f(A), 矩陣秩的各種性質, 最小多項式, 初等因子, 不變因子, 哈密頓-凱萊定理以及著名的不變子空間的直和分解問題(分水嶺)等等. 

首先, 要充分了解 J 的運算性質, 這可以通過基本矩陣的性質得到: 

知道了矩陣 J 的性質, 那麼對任意一個多項式 f(x), 我們可以一瞪眼兒寫出來 f(J) 的樣子. 對於對角線上非零的若爾當塊, 那麼結合二項式展開就有如下的結果:  

接下來看每日一題, 這裡用到了上面說到的 J 的性質. 而其中的例題 57 涉及到了兩個重點, 一個是 AB=BA, 那麼對任意的多項式 f(x), 都會有 f(A)f(B)=f(B)f(A), 另一個是 tE+A 處理不可逆矩陣的手段. 另外, 關於若爾當標準形的更進一步結論, 揚哥在後期推送中會進一步講解. 

最後, 一個值得強調的事兒是: 冪零矩陣還有一種等價定義, 即下面命題 4.7: 

充分性的證明過程中, 用到了下面例題的結果, 利用範德蒙行列式的性質, 這種解答方法很好理解: 

另外, 也可以根據牛頓公式解答上面的命題, 這裡葵花寶典上說的比較好: 


關於牛頓公式的應用是很多的, 例如下面的數學競賽題目, 如果用牛頓公式可以快速得到答案(1/24): 

最後結合冪零矩陣的等價定義, 分享一個常見的題型: 

高等代數精彩知識點連結: 

伴隨矩陣的一些問題

逆矩陣的應用

秩一矩陣的性質

秩不等式總結

線性空間的和與交

數構成的線性空間問題

實函數線性空間的問題

線性方程組的應用

線性方程組的解法

打洞原理

拆分法

範德蒙行列式的變形與應用

行列式的多項式方法及範德蒙行列式的證明

行列式定義的應用

多項式的分解問題

帶餘除法的應用

單位根的性質與應用

艾森斯坦判別法的證明與應用

點擊閱讀原文, 報名揚哥數分高代輔導課程. 高等代數強化講義, 你真的應該用一下. 

相關焦點

  • 線性變換是高等代數的半壁江山, 那什麼是線性變換的半壁江山呢?
    因為不變子空間不好用矩陣的語言進行說明, 同時矩陣和線性空間也沒有不變子空間的概念. 說拿下線性變換就等於拿下高等代數的半壁江山, 而不變子空間也是線性變換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半壁江山多數可以用矩陣進行說明). 另外, 值得強調的事兒是: 揚哥的分水嶺(連結)其實也說的是不變子空間(根子空間)的直和分解問題. 當然, 除了分水嶺, 還有很多關於不變子空間的題目, 其中主要是關於核與值域的題目.
  • 矩陣中的 Kronecker 積, 了解一下!
    其實這就是矩陣張量積的一個特殊例子. 作為拓展, 我們來看下面 Kronecker 積, 它的基礎性質留給大家自己證明. 上述的 (8) 就是上面強化講義例題 6.7 用到的結果, 同時, 也可以發現: 上三角矩陣的 Kronecker 積仍未上三角矩陣; 對角矩陣的 Kronecker 積仍未對角矩陣, 並且對角線元素也是容易求的
  • 從此, 實對稱矩陣, 實反稱矩陣, 正交矩陣殊途同歸
    回想在學習了正交矩陣的簡單性質以後, 我們得到了實對稱矩陣的正交相似標準形: Gram 矩陣與柯西-布涅科夫斯基不等式45. 矩陣若爾當標準形求法匯總44. 一個向量生成的不變子空間問題43. 可交換問題的進一步說明42. 行列式因子的重要應用41. 矩陣分解匯總40. 高等代數NB的分水嶺(3)39. 高等代數NB的分水嶺(2)38.
  • 一個方程組證冪零矩陣的常識性結論|首都師範大學, 很美
    這兩天一直在準備高代強化講義的後期完善工作, 今天聯繫列印店列印, 預計明天可以把貨發出去(除非籤名籤不完, 最晚後天發).
  • 高等代數教學筆記4:矩陣 V
    利用相抵的定義和分塊矩陣乘法不難得到.矩陣的秩是矩陣的非常重要的不變量, 有很多的應用. 首先我們利用標準形和秩給出矩陣相抵的若干等價條件.利用矩陣的秩, 我們很容易給出矩陣可逆的另一個判別法則.問題並不難, 不過其中隱含了很多東西, 例如如下提到的 (I)-(VII) 共七個方面的問題.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高等代數》考試大綱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歡迎轉載,分享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高等代數》考試大綱本《高等代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和系統科學等學科各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高等代數是大學數學系本科學生的最基本課程之一,也是大多數理工科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多項式、行列式和線性方程組、矩陣及其標準形、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線性變換和矩陣範數。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有較強的運算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一、考試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高等代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高等代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考研《高等代數》考試大綱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試大綱>專業課大綱>正文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考研《高等代數》考試大綱 2015-08-18 09:3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高等代數教學筆記4:矩陣 III
    期中過後, 之前講過的矩陣乘法估計也忘了不少, 上周餘下的兩節課就舉了一些矩陣乘法運算的例子. Lie 括號矩陣運算是一個全新的內容, 對初學者而言比較難懂, 但這是一個寶藏, 既可為以前的數學提供全新的簡潔的觀點, 也為現代數學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 更為其他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 上2011年海理工大學《高等代數》考研大綱公布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試大綱>正文上2011年海理工大學《高等代數》考研大綱公布 2012-11-25 20:50 來源:華慧網 作者:
  • 逆矩陣, 有技巧
    由此定義, 我們可以得到 A 可逆的充要條件為 |A|≠0, 並且也可以得到 A^{-1} 存在時必唯一, 即但是通過伴隨矩陣計算 A^{-1} 顯得太過繁瑣.我們知道矩陣沒有除法, 但是在強化講義上, 揚哥分享了求逆的分式思想, 這本質上是一種錯誤的方法, 是絕對不能寫在答題紙上的! 但對於某些題目, 這種思想有助於我們快速得到矩陣的逆.
  • 2011年浙江理工大學學術型碩士高等代數考研大綱
    考試科目:高等代數 代碼: 912  考試基本要求:  考察考生掌握《高等代數》的基本內容和方法的熟練程度。  考試基本內容  (一)多項式  帶餘除法、最大公因式、互素的概念與性質;不可約多項式、因式分解定理、重因式、實係數與復係數多項的因式分解,有理係數多項式不可約的判定;多項式函數、多項式的根、有理係數多項式的有理根求法。
  • 求投影曲線與矩陣秩為1推送要變原創了!!!
    (1)只有兩個特徵值,0(n-1重),跡(1重)(2)如果跡為零,則這個矩陣不可以對角化,你能寫出來它的若而當標準型嗎?(3)如果跡不為零,則可以對角化.對角型就是特徵值啦!(4)矩陣的k次方等於跡的k-1次方乘以矩陣本身.(5)由(4)知道秩為1的冪零矩陣的跡就為零,從而就不可以對角化.
  • 其實矩陣並不陌生,完全可以從中學知識「遷移」
    可參考要想學好微積分,吃透「極限」概念是必要條件這次寫一下高等代數或者線性代數應該怎麼理解「矩陣」等抽象的概念。線性代數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概念,行列式和矩陣,且兩個概念有些相似性;行列式本質上是一種運算,而矩陣是一個數組,可以被看成有多個行或列向量組成。
  • 北京大學2010年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試題及解答
    於是今天就先寫點東西,我看的書不是很多,絕大內容都看完了的書只有那麼幾本。數學分析的教材只看過張築生的《數學分析新講》,Walter Rudin的《數學分析原理》影印版,陳紀修等人編的《數學分析》,做過的習題書有林源渠、方企勤編的《數學分析解題指南》,謝惠民等人的《數學分析習題課講義》,裴禮文的《數學分析中的典型問題與方法》。
  • 線性代數中矩陣的秩不等式總結,考試經常考,這樣學習拿高分!
    學習矩陣秩的定義(1)從矩陣的子式出發來定義:設在矩陣中有一個非零的r階子式,且所有r+1階子式的值均為零。考研加油矩陣的秩不等式(1)矩陣A的秩等於矩陣A的轉置的秩,也即矩陣的行秩=列秩。證明思路:一個矩陣經過一系列初等變換,都可以對應到一個標準型,而標準型的非零行數就是矩陣的秩。
  • 李開復:創業中的冪定律
    就是大者是大的嚇死人,小的微不足道,這是一個冪定律。在投資上來說,冪定律是什麼意思呢?這些並沒有錯誤,但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有幾點不一樣,第一個這個圖裡的假設是我們生產更多產品的邊際成本不是零,而我們在網際網路領域往往是非常接近於零。
  • 2014年考研線代數習重點解析之核心考點
    對於低階的數值型行列式來說,主要的處理方法是:找1,化0,展開,即首先找行列式中最簡單的元素,利用行列式的性質將最簡單元素所在的行或者列的其他元素均化為0,然後再利用行列式的展開定理對目標行列式進行降階,最後利用已知公式求得目標行列式的值。對於高階的數值型行列式來說,它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三角化;二是展開。
  • 通用的冪次解極限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簡單介紹了一種基於泰勒公式的冪次解法,其實該解法具有很高的應用性,當然我們計算的前提條件依然是這個極限是存在和基於泰勒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