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塵肺病好幾年才去維權 確認勞動關係之訴是否受一年仲裁時效限制?

2020-11-29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8日電 確認勞動關係糾紛是否適用一年的仲裁時效的限制,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觀點。不過,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勞動爭議案件時明確指出,確認勞動關係之訴,不屬於時效適用範圍。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一項的規定,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的受案範圍。同時,該法第二十七條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朱逸聰對記者表示,對於勞動者來講,在工作中受傷之後,要想獲得工傷賠償等權益,首先得要確定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但確認勞動關係是否屬一年仲裁時效限制,司法實踐中有不同的觀點。

「有觀點認為確認勞動關係之訴屬確認之訴,根據民法理論,確認之訴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故確認勞動關係之訴也不應受仲裁時效期間限制。但也有觀點認為,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朱逸聰律師說,特別是農民工等群體,比如患了塵肺病之後好幾年才去維權,這就會面臨這一問題。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一些法院針對這一問題確實存在截然不同的判決結果。此外,還有一些地方發文明確勞動者申請仲裁確認勞動關係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例如,去年12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會議紀要》 明確,依據《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勞動者申請仲裁確認勞動關係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不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今年3月底,在審理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與王某勞動爭議時認定,確認勞動關係之訴,不屬於仲裁時效適用範圍。

王某表示,自2008年3月入職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開辦的北京市清水第一煤礦(該煤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礦企業已於2012年12月25日註銷)後,一直從事井下採掘工作,疑似患有矽肺,需要確認勞動關係後進行職業病診斷鑑定。清水第一煤礦雖然沒有與他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為他繳納社會保險,並按月發放工資,雙方依法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係。

為此,王某在2019年7月2日向北京市門頭溝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確認與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之間存在勞動關係。該仲裁委不予受理後,王某又向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19年12月,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確認王某與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開辦的北京市清水第一煤礦於2008年3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

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不服一審判決,認為王某要求確認勞動關係的請求已經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不應得到支持。此外,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主體應該是勞動者和用工單位,北京市清水第一煤礦已經註銷,其只是該煤礦的開辦單位,並非勞動爭議案件的適格主體。

今年3月底,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時認定,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在撤銷或歇業後,應當由其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作為被訴人參加訴訟活動。根據已查明的事實,北京市清水第一煤礦已經辦理註銷登記,北京清水企業管理中心作為其主辦單位,系該案的適格被告。另外,該案系確認勞動關係之訴,不屬於時效適用範圍。於是,該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工人日報 楊召奎)

相關焦點

  • 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1年,1年的仲裁時效可以中斷
    我是杭州鄒祺明律師,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1年,1年的仲裁時效可以發生中斷。仲裁時效發生中斷的意思是,在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發生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過權利、向國家有關部門請求過救濟或者用人單位之前同意履行義務的情形時,過去的仲裁時效清零,這些情形消滅後開始重新計算1年仲裁時效。
  • 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仲裁時效及計算方式
    鑑於未籤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中的一倍不屬於勞動報酬,而是對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懲罰。因此鄒本新主張的二倍工資不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四款關於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的特別規定,而應適用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關於仲裁時效的一般規定,即仲裁時效為一年,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 要熟悉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不然即使產生了加班,也拿不到加班費
    而二審法院認為,加班工資屬於勞動報酬,對於加班工資的仲裁時效,應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的規定,即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的期間的限制;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因此,一審法院對華某加班工資的仲裁時效適用法律不當。
  • 如何提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
    一,提請勞動仲裁時效勞動人事爭議中請仲載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一年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 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二,受理程序按照屬地管理,就近及時原則,應先到基層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鎮街或企業)中請調解,若調解不成功,再向區(縣)上申請仲裁。
  • 勞動仲裁時效過了,就是神仙也沒辦法,行使權利須及時!
    所以行使權利要及時,法律也規定了相應的時效制度來督促當事人來儘快行使權利,不要浪費法律資源!根據勞動法以及相關規定,勞動仲裁的時效一般是一年,如果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權利將不會得到保護!但事後公司拒不履行其承諾,王忠志又提起勞動仲裁,但此時案件已有兩年之久,故而仲裁委以已過仲裁時效為由駁回了他的申請!仲裁以後,王忠志不服,就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過審理後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 何為仲裁時效,看了此文,你會了解得更透徹
    四、仲裁時效具有特殊性,所謂特殊性,是指法律規定的仲裁時效僅適用於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對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一、維護勞動關係的穩定。時效制度的作用就在於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從而結束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的不穩定狀態,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來,從而維護了勞動關係的穩定。二、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因仲裁時效完成後,權利人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權,因此仲裁時效就起到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於勞動爭議儘快解決,維護勞動關係的穩定。
  • 36個常見勞動爭議問題,這裡有答案!
    如強調採用「合同+人格從屬性+要素式」方式綜合審查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明確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具體情形、為已付出實際勞動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提供恰當有效的工傷保障救濟途徑、規定勞動關係確認之訴的仲裁時效起算點、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在裁審中的適用等等。
  • 吉林高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二)
    3.關聯企業混同用工情況下勞動關係如何認定?有關聯關係的用人單位以交叉、輪換等方式使用勞動者,勞動者要求確認勞動關係的,參照下列原則處理:(1)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要求按書面勞動合同確認勞動關係,應予支持。
  • 【2020-82】<以案釋法>工傷事故索賠艱難,錯過勞動仲裁怎麼辦?
    由於吳某未在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的時效已過,吳某遂向龍勝縣人民法院起訴。>工人吳某在受傷後及時進行了工傷認定,但由於未及時申請勞動仲裁,錯過了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勞動仲裁。但勞動者錯過了仲裁時效不代表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
  • 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引糾紛 訴前調解達協議
    >今天介紹的這起訴前調解案件涉及勞務派遣以及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補償義務的相關法律關係。案情介紹康女士是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不久前,她受公司委託來到薩爾圖法院申請立案,起訴用人單位——我市的一家油田企業。這家企業提前解除了和員工的勞動合同,按照法律規定理應進行賠償,但卻遲遲沒有支付79萬多元的賠償款,35名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仲裁結果是康女士所在的勞務派遣公司有先行支付賠償款的義務。
  • 為什麼勞動爭議案件企業敗訴率高達80%?
    6、什麼是勞動爭議申請的時效?如何計算的?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向法院等部門要求權利的時間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時效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開始計算,即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犯之日起開始計算。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待遇,未能提供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的,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對構成工傷不持異議的除外。符合人身損害賠償條件的,應向其釋明可以另行提起侵權之訴。堅持主張工傷待遇的,駁回其訴訟請求。17、確認勞動關係爭議的申請仲裁時效應如何確定?
  • 普法貼:勞動用工應當知道的100個勞動爭議問題(51~100)
    88.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是多長時間?答: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 江西勞動爭議案件裁審有統一標準了
    實體方面,針對網絡平臺經營者與相關從業人員之間是否成立勞動關係的問題,《解答》採用「合同+人格從屬性+要素式」的綜合審查方式作出了詳細規定;程序方面,《解答》針對辦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和審理的程序銜接問題進一步明確,對確認勞動關係的仲裁時效、勞動者主張未休年休假工資補償的仲裁時效及其起算點,當事人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後再次提起訴訟如何處理,以及對仲裁中未提供而在訴訟中提供的證據如何處理等問題作出具體規定
  • 要素式審判模式下常見案件抗辯焦點———勞動爭議篇
    一、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勞動關係是審查勞動爭議案件的基礎,主要是針對沒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否存在關係以及所形成的關係屬於承攬、勞務還是事實勞動關係的定性。二、是否超過了仲裁時效,時效問題是仲裁和訴訟過程中必要的抗辯焦點,勞資關係固有的不平等性及較短的訴訟時效,導致在很多勞動爭議案件中都必不可免的涉及到時效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 仲裁:你有證據證明勞動關係嗎
    那在這些案件中有這樣一類情況,就是員工要麼和公司沒有籤過勞動合同,那要麼就是確實是籤過,但是籤完就被公司拿走了,而且還有的單位從來沒有給員工繳過社保。那這樣的情況之下,勞動者想要去維權,就會缺少勞動合同、社保繳納證明這樣一些強有力的證據,維權的難度就會變大。
  • 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團隊:律師,建構和諧勞動關係
    李梅提出以下請求:1.確認與山東某集團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係要求解除勞動關係;2.要求確認此次事故傷害構成工傷,並要求公司承擔工傷保險待遇。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基於各種考慮,沒有和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那如果不籤勞動合同,將產生什麼用工風險呢?
  • 最高法:未經充分調查核實,勞動監察把投訴推向勞動仲裁,違法!
    勞動者未選擇申請仲裁,而是選擇投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經調查查實的證據證明,用人單位確實存在未依法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賠償金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責令用人單位改正或者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理決定;只有在經充分調查核實,仍無法查實相關事實時,才可以告知投訴人申請勞動仲裁加以解決。
  • 確認勞動者與關聯企業勞動關係,應當考慮緊密程度
    2015年3月17日,王某海向北京市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確認其與金某公司存在勞動關係,並要求該公司向其支付未籤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加班工資、工資差額等款項。該委支持其請求後金某公司不服,訴至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
  • 山東七大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末位淘汰」可獲經濟補償
    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5年度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這是我省勞動人事爭議案例指導制度建立後發布的第一批指導案例,內容涉及經濟補償金、年終獎仲裁時效、競業限制等七類爭議,社會關注度較高。
  •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58條最新意見
    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後,實際用工為個人或與之有關聯關係的單位,對勞動者承擔的民事責任,參照勞務派遣的相關規定。 28.勞務派遣合同期限約定一年,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