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有道:怎樣選擇合適的助聽器?

2020-11-28 騰訊網

首先要看看什麼人使用。因為助聽器是需要專業驗配的,要根據每個人的聽力情況,以及是否有中耳炎等其他耳部疾病,還有使用環境情況、使用者的靈活程度等來選擇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功率。

現在在國內銷售的各大品牌的只要是正品都不錯的。

如果是助聽器價格方面因為助聽器的聲音壓縮處理技術、反饋管理技術、降噪 、方向性技術、移頻技術、藍牙技術等功能的不同以及頻段多少和通道數目不同價格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最後選擇助聽器的時候會根據用戶的聽力情況、對美觀和功能要求以及經濟承受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來決定。並不是越貴越好,而是合適最好!

最後售後也要考慮, 因為助聽器需要平時需要保養調試,而且聽力情況和使用環境是會有改變的 。當使用效果不好時要到門店去做調試。也可能是聽力下降要重新檢測聽力後調試。所以找一家靠譜的,售後好的助聽器機構,你可以自己到門店去試聽和看看對比再決定。

相關焦點

  • 耳鼻喉科:耳聾患者應該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很多耳聾的患者都不知道該如何提高聽力水平,其實對於先天性耳聾或者老年性耳聾的患者來說,使用醫療器械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目前耳聾患者經常使用的兩種醫療器械就是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但是很多耳聾患者並不了解這兩者的區別。
  • 聽力不好到底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聽力不好到底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 搭載智能晶片及聽覺運動傳感器的助聽器亮相北京
    ↑1月5日,索諾瓦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衛在發布會上介紹新款助聽器。當日,瑞士索諾瓦集團旗下峰力品牌新款內含智能晶片的奧笛·天朗助聽器亮相北京。該款助聽器搭載新款智能晶片,提高了聲音處理及運算速度,提升聲學性能。
  • 孩子該如何選配助聽器
    嬰幼兒最早3個月時間就可以確診是否存在聽力問題,再針對聽力損失的程度考慮選擇佩戴助聽器還是植入人工耳蝸。當聽力損失不太嚴重時,通過助聽器來滿足言語康復需求,就儘早佩戴助聽器。如聽力損失過大時,需要醫生進一步評估是否能植入人工耳蝸。由於近年來技術發展,不同種類為適應兒童聽覺、語音和身心發育特點的助聽器被不斷推出,大大拓展了聽障患兒助聽器的選擇範圍。
  • 關於老年人合理佩戴助聽器的6大問題?
    最近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有12%的55-74歲的老年人存在十年以上的聽力障礙,但只有3%的老年人選擇佩戴助聽器。這項結果表明助聽器的佩戴遠沒有達到需求。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少會存在聽障的朋友或者家人,我們需要佩戴助聽器嗎?如何佩戴助聽器?
  • 關於助聽器的幾個小知識
    人類的聽覺語言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需要從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聽覺中樞、言語中樞的共同參與,任何一個環節的損傷都可以造成聽力損傷,進而影響到言語功能,從而對社會交往、生活質量產生影響。而助聽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聽力損傷進行補償。寬泛地講,雙耳聽損到一定程度,都應儘早佩戴助聽器。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第一,可以網上查詢助聽器,但不要網上買助聽器。 想必很多人已經吃過這個虧了,某寶助聽器幾百塊一個,挺便宜的,馬上買一個來給家裡老人試試。結果老人戴著並不舒服,覺得很吵,還是聽不清,於是助聽器就放角落裡面積灰了,這幾百塊也打水漂了。
  • 聾兒何時戴助聽器進行語言訓練?
    如果是傳導性耳聾,早期治療,聽力多可恢復,如果是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多數是不易恢復的,只有通過助聽器解決聲音放大的問題。 早期配戴助聽器,是指在半歲以前或耳聾3個月左右能為聾兒選配合適的助聽器。過了12歲再戴助聽器,多數得不到成功的言語康復。
  • 配助聽器前
    配助聽器不會扭轉聽力下降的趨勢,只是放大聲音。  「一般來講,配助聽器沒什麼禁忌證,極輕度耳聾患者暫時不需要配助聽器;突發性耳聾更需要積極治療,以暫不使用助聽器為宜。」高明說。    ●配助聽器前先到醫院測聽力    一些老年人認為助聽器不能戴,越戴越聾。高明主任說,這完全是一個誤區。
  • 助聽器驗配可以嗎?
    02 不合適的助聽器會損傷聽力 >需要而不用助聽器,會加重聽覺困難,加速聽覺退化過程。 據有關統計表明,有聽力損失的人群如果沒有及時的給予驗配合適的助聽器,5年左右言語分辨能力將會有明顯下降
  • 助聽器的危害及影響助聽器是不是越戴越聾
    另外,助聽器本身是有聲音的,所以長期佩戴助聽器,尤其是助聽器噪音比較大等等,可導致神經性的聽力下降,加重病情惡化。。  常期配戴助聽器有沒有副作用呢,會不會像戴眼鏡的度數越來越高視力也越來越差,一樣呢?下面是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戴助聽器有副作用  其實老年人正確使用助聽器是有副作用的,助聽器其實就是一個擴音器工具。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 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人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轉的,聽障患者應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人的正常聽力是在0~20分貝,而在20~90分貝之間的聽力損失人群是可以佩戴助聽器的,超過90分貝,助聽器補償有限。一般一個耳朵正常,一個耳朵出現聽力損失的,是不太適合佩戴助聽器的。患有急性中耳炎的患者,耳朵會疼、且經常流血、流膿的,也是不建議佩戴助聽器的。患有波動性聽力的患者,即耳朵時好時壞,原則上說在三個月內,如果聽力還是不穩定,也是不適合佩戴助聽器的。
  • 助聽器通道數越多越好嗎?我該如何選擇?
    很多人在選配助聽器時,都會習慣比較一下助聽器通道的多少。詢問價格的時候,驗配師也常常會告訴我們,多一個通道多一千塊錢哦! 難道,助聽器的好壞取決於通道數的多少嗎?通道數越多,助聽器越好嗎?
  • 戴上助聽器,你會感受到聲音的「多彩」
    立冬以後的天氣明顯感覺冷了很多,樹枝被風吹得搖搖擺擺,滿地的樹葉似乎也想找一個溫暖的地方躲一下,瘋狂地到處亂跑,看著這樣的天氣,感覺今天應該不會有人諮詢助聽器,可是就在這時,進來一對母子,東瞅瞅西看看,問知來意,原來是兒子想給母親配個助聽器。
  • 數位訊號助聽器_數位訊號處理在助聽器上的應用 - CSDN
    我們已經知道聽覺科學是一門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很快的一門學科,它所研究的對象以人的聽覺為中心,現在我們將介紹和討論科學家和聽力學家更關心的是怎樣將聽覺科學運用到中國人的聽覺和言語實際中去。  漢語是具有特徵化的音調性語言,與其他以拼音字母為主的語系,如斯拉夫語系等具有很明顯的語音學差別。這種差別不僅僅在語言特徵上非常明確,在具體使用時,區別也很大。
  •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
    聽覺障礙、耳聾,離大家並不遠。2019年世衛組織曾發布數據稱,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 ( 12~35歲之間) 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聽覺障礙可能除了影響社交,還可引起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甚至導致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對於幼兒,更有可能因聾致啞,影響一生。
  •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的詳細區別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本質區別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餘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
  • 配助聽器前,你最應該關心的8個問題
    基於不同的功能、外形等,助聽器的價格通常從幾千到幾萬不等,具體需要根據弱聽人士的聆聽需求、美觀需求等進行選擇。 對於雙耳都有聽力損失的人來說,建議雙耳選配助聽器,以更好解決弱聽人士的聆聽困擾和避免聽覺剝奪的影響。 2、我應該選哪種類型的助聽器?
  • 耳朵聽不清了,是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
    助聽器是一種供聽力障礙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助聽器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五個時期:原始集聲助聽器時代、碳元素助聽器時代、真空電子管助聽器時代、電晶體和整合電路助聽器時代以及數字助聽器時代。助聽器實質上是一個電聲放大器。聲信號經過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到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