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尺寸大型化和形態柔性化...

2020-12-03 同花順財經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暨消費電子博覽會的重要板塊,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於11月22日在合肥開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出席主論壇並發表演講。劉文強表示,在存量競爭的背景下,尺寸大型化和形態柔性化成為當前顯示產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大陸新型顯示產業保持正增長

劉文強指出,在過去十幾年中,新型顯示產業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規模持續擴大,營收增長相對較快,但進入2018年,智慧型手機和電視市場逐漸轉變為存量競爭階段,再加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總出貨面積2018年達到2.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以上,營收規模1236億美元。在存量競爭的背景下,尺寸大型化和形態柔性化成為當前顯示產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全球電視面板出貨平均尺寸在過去幾年中增長較為迅速,摺疊手機、彎曲腕錶、捲曲電視等產品在2019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陸續上市,市場的反映非常熱烈。

劉文強認為,在市場的帶動下,顯示產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各種技術競相發展。這是2019年業界比較的熱點技術,從中不難看出,液晶技術並沒有停止進步,OLED加速完善,新興技術也在摩拳擦掌,未來的新型顯示產業將是多種技術互補的競爭格局。在競爭格局方面,隨著市場和技術的發展,新型顯示產業傳統的「三國四地」格局悄然發生變化,呈現出區位特色分化,錯位發展的態勢。日本是最早將液晶面板投入商用的國家,雖然近年來面板產能逐漸收縮,但憑藉在相關領域的長期投入和技術積累,在上遊材料和設備方面優勢仍然明顯,具有較大的話語權。韓國作為當前顯示產業的引領者,將AMOLED作為其保持領先地位的重要選擇,目前佔有AMOLED9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國臺灣地區繼續深耕TFT-LCD技術,同時在MicroLED技術上持續發力,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技術研發產業鏈。我國大陸地區近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顯示產業的重要國家之一。

劉文強表示,近年來,中國大陸新型顯示產業始終保持正增長,整體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多年超過全球產業增長速度。2018年,中國新型顯示全行業營收規模約3553億元,其中顯示面板營收2677億元,全球佔比27.4%。過去5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7%。在產業集群方面,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以北京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以合肥、上海、南京和崑山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廣州、廈門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以及重慶、成都、武漢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的四大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

劉文強強調,伴隨產業規模的壯大,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TFT-LCD領域,氧化物和低溫多晶矽TFT-LCD面板生產能力進一步成熟,超高清、大尺寸面板製造工藝水平顯著增強,累積專利接近5萬件,海外專利佔比超過20%。AMOLED領域,京東方為華為供應了全球首款摺疊屏5G手機Mate X的柔性面板,我國企業在柔性顯示技術上已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產業應用呈現多樣化發展格局

劉文強說,從總體上來看,新型顯示的主打方向還是在手機、電視。智慧型手機市場近年來走向成熟,競爭日益激烈,屏幕成為競爭的焦點,差異化發展是各家手機企業競相追逐的重點。新技術普及速度不斷加快,全面屏產品在手機市場從問世到普及率超過50%僅用了9個月,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劉海屏」「水滴屏」「瀑布屏」也得到了手機企業熱烈追捧。摺疊屏作為產業發展的下一個熱點,將手機與平板電腦合二為一,不僅極大提升了智能終端的使用範圍,同時也將成為引領產業轉型的方向。電視應用是新型顯示市場權重最高的應用之一,是多種顯示技術競相追逐的目標市場,從現有格局來看,高畫質化、低成本化是電視液晶、OLED、雷射等大屏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智慧城市、智能網聯汽車以及虛擬實境等行業的興起,新型顯示產業的應用範圍得到進一步拓展,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格局。

從產業投融資來看,日韓等國也在加速新型顯示領域的投資。其中OLED成為各國投資重點。2019年,三星宣布了110億美元的投資,LG Display也宣布了70億美元的投資,兩者的投資重點均放在了大尺寸OLED方面。

劉文強認為,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呈現積極的投資戰略,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全產業累積總投資已超過1.2萬億元,預計到2022年,全產業已規劃產線全部投產後,總產能將超過2億平方米/年。

此外,政策對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持面板產業發展的一系列相關政策,做好了頂層設計,通過規範布局,動態調整,對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和推動工作。

從四方面推動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於新型顯示產業未來的發展,劉文強從技術方向、應用方向、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四點建議。

技術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超高清顯示面板創新,加快超高清顯示器件開發和量產。突破曲面、摺疊、柔性等關鍵技術,加快推進柔性AMOLED量產進程。發揮產能優勢,開發對比度好、顯示效果優的新興技術,推動產業邁向高質量競爭軌道。注重新興技術的研究和儲備,加強Micro LED等新技術的專利、標準建設,推動實現產業化。

應用方面,建議深化面板企業與終端企業的合作交流,對現有的新興領域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以重大的活動或者國際賽事為抓手,擴大應用場景,加大滲透力度。

創新方面,建議顯示企業要加強與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的結合,尋找創新發展路徑,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開發新應用,打造新市場。

高質量發展方面,建議要打通兩條鏈,分別是橫向和縱向的。橫向,打通新型顯示生態協作鏈,加快共性和前瞻性技術的突破;縱向,打通從材料、設備、零組件到終端的製造供應鏈,鼓勵以面板企業為龍頭,採用市場化手段帶動上遊企業發展。最後,要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產業合作,加強人才引培力度,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來源: 中國電子報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營收和出貨面積位居世界第一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暨消費電子博覽會的重要板塊,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於日前在合肥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顯示美好生活」,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是全球顯示產業領域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力強的盛會。
  • 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11月召開 激發計算產業新動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曹慧泉,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繼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等領導以及百餘家媒體記者出席發布會。大會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主持。
  • 中國移動研究院召開5G天線產業技術研討會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長丁海煜在致辭中指出,5G是移動通信體制的又一次變革,對天線產業而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卻也蘊含著重要的機遇。  關於基站天線形態與演進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鄧偉指出,5G時代,基站天線面臨空間不足和性能提升的雙重挑戰。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關專家來校調研工業網際網路工作
    西工大新聞網3月27日電(葉晨光)3月26日上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和工業科技研究所副所長張義忠到我校調研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相關工作開展情況。我校物聯網創新研究院(籌)籌建負責人段渭軍教授、科學技術研究院高新技術部副部長屈馬英、部分學院相關領域10餘位專家學者及科研院有關人員參加座談交流。座談會由段渭軍教授主持。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10:24:39 1月5日,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 產業大咖齊聚成都 共話柔性電子領域發展新機遇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承辦,整場活動匯聚了政府領導、中科院院士、科研院校、骨幹企業、聯盟協會、創新創業者等柔性電子多方力量,通過比賽路演、資源對接、頒獎典禮、主題報告、創新中心揭牌等形式多樣的配套活動,為成都高新區在柔性電子領域的生態布局再添高端、落地、親商、利商的品牌建設標籤。
  • 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迎來突破 國內金屬掩膜板打破日韓壟斷
    山東奧萊電子總裁隋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奧萊電子經過5年的研發,突破了金屬掩膜板核心關鍵技術,有望打破日韓壟斷,填補國內產業空白。」據悉,金屬掩膜板(Mask)是OLED生產所需要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比紙還薄,需要定期更換,且生產成本較大。
  • 產業觀察員海霞播報——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與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
    當天下午,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產研院)院長才泓冰、執行院長史卓琦一行率隊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參觀調研,與五院總體部的關暉總師,軍民融合辦公室徐浩博士、孔鵬博士等專家就衛星產業鏈和衛星遙感綜合應用及合作進行座談交流。才泓冰和關暉分別介紹了產研院和五院的發展歷程和職能。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傅志華副院長接受央視採訪,解讀財政電子票據改革
    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傅志華接受央視採訪,解讀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傅志華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12021年1月1日起,公眾可直接使用財政電子票據報銷根據財政部最新消息,《財政部關於修改的決定》(財政部令第104號)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首日重磅活動,論壇聚焦產業政策及行業應用難點,解讀技術和標準新趨勢,推動新基建與汽車、電子、通信等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實現核心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擴大內需,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蓄勢賦能。
  • 中國工程院發布電子信息工程發展十四大趨勢 國產傳感器快速發展
    1.集成電路過去五十年集成電路產業遵循摩爾定律持續高速發展,現階段電晶體微小型化的平面布局逼近物理與工藝極限,產業技術演進趨勢放緩或變軌。三維電晶體結構技術發展,晶元級集成技術誕生,系統構造和新材料新工藝技術進步,以及光電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持續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和物理形態的變革。7.
  •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哈工大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付強
    楊廷雙會見省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哈工大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付強 本報訊 9月6日,市委書記楊廷雙在牡丹江駐哈爾濱辦事處會見了省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哈工大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付強一行,雙方就在牡建立分支機構和進一步深化對接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 3年集聚空天信息產業企業30家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揭牌
    杭州日報訊 近日,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了「土特產」,而成功研製「嫦娥五號」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杭州的合作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12月17日—18日舉行的2020空天信息大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正式揭牌。
  •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 )突出以商引商,邀請上下遊配套企業走進鹽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發展體系,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昨天,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出席大會致辭並表示,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新基建布局和5G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產業必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將是鹽城變中尋機、轉型致勝的戰略選擇。「我們將聚力高端引領、著力補鏈強鏈、發力創新創造、全力做強載體,不斷催生更多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 重磅丨中國工程院發布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1月5日,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此次發布的十四大趨勢是: 1.
  • ...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業亮:拓展賽道 力爭引領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發展
    指導信息領域和半導體產業的新概念和思路,如「馮·諾依曼」架構、「摩爾定律」、類腦計算、量子晶片等概念,均由西方國家率先提出,中國在創建主導領域發展的概念與思路方面仍然有較大差距,沒有形成核心技術專利。核心技術專利在國外,導致我國在高端技術領域發展上難以佔得先機。
  • 深圳先進電子材料院落戶寶安,助力寶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電子材料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擔建設的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平臺之一,也是首家落戶寶安的應用型基礎研究機構。早在2019年4月舉行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先進電子材料高峰論壇上,寶安區就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籤署了共建電子材料院的合作協議。同年5年,電子材料院迅速揭牌成立,並順利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宣告開始運作。
  • 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原標題: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11月17日,鄭州高新技術
  • 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吳希明調研氣動院能力建設工作
    9月2日至3日,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吳希明帶隊到氣動院調研。氣動院黨委書記李晨,副院長於彥澤、卜忱、崔曉春,專務李周復等領導陪同。9月2日,吳希明副院長一行五人在哈爾濱院區參觀了低速風洞群,聽取了氣動院在直升機領域的技術進展及規劃匯報,並對後續發展給予指導,希望氣動院重視旋翼飛行器的發展趨勢,融入研究院旋翼機創新團隊,開展試驗技術研究,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支撐未來裝備研製和產業發展。
  • LCD開闢新賽道 發展柔性有多難?
    「將LCD柔性化的OLC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LCD在柔性顯示上的劣勢,成為OLED的替代產品。OLCD能為柔性顯示終端提供大尺寸、高亮度和長壽命的顯示技術。」惠科股份董事長助理白航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如果柔性OLCD能夠以更低成本快速實現產業化,將對OLED的發展帶來一定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