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聲學遇見凝聚態(四)--聲學超材料研究的一點思考

2021-01-18 子魚說聲學

相關課題組介紹


這一節會介紹一些從事聲學超構材料和拓撲結構方向研究的課題組以及他們的工作。受篇幅和筆者閱歷所限不太可能介紹的很全面很細緻,希望各位讀者海涵,並歡迎大家提出意見和建議。


從文獻搜索結果來看這類工作大部分由華人所貢獻,所以本節也以介紹華人課題組為主。首先要說明的是,因為電磁波和聲波的相似性,也可以設計類似的超構材料(或者有時叫光子晶體)來調製光波。實際上光學超構材料的誕生是比聲學要早得多的。很多做聲學超構材料的課題組其實最開始都是做光學的,然後順便想嘗試一下看看聲學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現象。

比如香港科技大學的陳子亭教授

(http://www.phys.ust.hk/ctchan/),

南洋理工大學的張柏樂教授(https://www.ntu.edu.sg/home/blzhang/index.html)

以及紐約城市大學(CUNY)的Andrea Alu

(http://www.alulab.org/)

等等。以陳子亭教授為例,比如[1]就是教授今年親自撰寫的關於拓撲光子晶體的小綜述。[2]從聲學的角度介紹了拓撲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3]討論了光學和聲學晶體中的狄拉克錐和類狄拉克錐(即價帶和導帶在費米面相接觸的點,其附近的色散關係是近似線性的,能帶含有狄拉克錐的材料稱為狄拉克半金屬,比如比較著名的單層石墨烯)。


另外要提到的一位港科大佬就是沈平教授

(http://sheng.people.ust.hk/?page_id=271)。

他年輕時候專攻凝聚態中的石墨烯和碳納米管,並以此成名;後來方向多樣化,聲學,光學,軟物質都有涉及。我本科的畢業設計就是在他組裡做的和聲學超構材料相關的工作。(在此安利一下沈老師的學生創辦的聲學公司『靜音科技有限公司』(https://acousticmetamaterials.org/),專注於高效吸聲聲學超構材料設計,據師兄說那邊聲學人才比較缺乏,有意者可直接聯繫)沈平在聲學超構材料方面與陳子亭教授合作較多,比如2000年發在science 上的這篇[10]算是聲學超構材料比較早期的文章之一。另外,沈平和浸大的馬冠聰教授合作的這篇綜述[4]從聲學超材料的理論基礎(彈性模量和聲學共振等)開始,隨著超材料的各種應用一直介紹到源自凝聚態的拓撲絕緣體等概念的引入對材料研究帶來的可能的新思路,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很多做聲學拓撲超材料的課題組都來自港科一脈。比如之前提到的馬冠聰是陳子亭的學生,他也對很多凝聚態中的概念進行了模擬,比如一維的SSH模型[2]和Zak相位[5],非阿貝轉變[6],非厄密系統等等。另外還有武漢大學的肖孟教授,劉正猷教授,邱春印教授;華南理工的李鋒教授、陸久陽教授等,都對聲學拓撲和光學拓撲有所研究。


除了港科這一大派系之外,其他學校當然也有散在的從事聲學拓撲結構研究的課題組。比如之前提到的張柏樂和Andrea Alu,以及華中科大的祝雪豐教授。還有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的盧明輝教授(https://lbgm.nju.edu.cn),物理學院的劉曉峻教授和程營教授。最近劉曉峻和程營和西班牙馬德裡卡洛斯三世大學的Johan Christensen 教授合作比較多,發了關於聲二階拓撲絕緣體[7],贗自旋激發的拓撲角態[8]以及非厄密二階聲拓撲絕緣體[9]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非厄密系統在凝聚態領域最近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方向,因為非厄密意味著系統與外界有能量交換,這是比封閉系統更符合客觀事實的設定。


夾帶私貨的暴論


以下內容皆為個人觀點,隨時準備被大佬打臉。


首先,對凝聚態研究範式的模仿以及概念的借用無疑可以為聲學超材料的發展提供新思路,並藉此優化一些和應用相關的聲學器件的設計,比如[8]中作者借用魯棒性比較好的邊界態進行聲學成像並檢驗了有缺陷情況的穩定程度。不過筆者也認為,現在這個研究領域的發展依然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筆者搜索到的大部分文章依然基於在聲學超構材料中通過精巧的設計去尋找那些在數學或凝聚態物理中已知的拓撲現象。換句話說,或許在聲學體系中確實可以觀察到電子光子體系下不容易看到的現象(就像固體材料中以準粒子形式實現了現實中不存在的馬拉約那費米子一樣),但是這個領域暫時並不能給出比較好的預言,無論是數學方面還是凝聚態方面,是無法『反哺』的,就像固體中就算可以有馬拉約那費米子,那和真正的高能粒子物理也沒啥關係。其實坦率說就算是應用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8]筆者也基本沒看到相關的文獻。也難怪筆者聽說凝聚態大佬文小剛教授曾經對這個領域嗤之以鼻,怒斥其為『蹭熱點』。筆者能夠理解文教授的不滿是基於聲學拓撲研究大概率是無法反哺凝聚態的,不過也不能因為此而忽略它對於聲學的價值。概念的跨界借用在科學研究中其實也是很常見的事。即使是凝聚態也沒少從其他地方借鑑,比如數學中的拓撲概念, 量子場論中的粒子產生與湮滅的概念等等。筆者依然期待這類研究可以助力新型的聲學器件的產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jemand,南京大學物理學本科畢業,亞琛工業大學物理學碩士在讀,大概以後是會去做聲學相關的工作,以上。


引文

[1] C. T. Chan, Optoelectronics, 13(1),2-3 (2020).

[2] G. Ma, M. Xiao, and C. T. Chan, Nat. Rev. Phys. 1(4), 281-294 (2019).

[3] J. Mei, Y. Wu, C.T. Chan, and Z.Q. Zhang, Phys. Rev. B, 86, 035141 (2012).

[4] G. Ma, P. Sheng, Sci. Adv. 2(2), e1501595 (2016).

[5] M. Xiao, G. Ma, Z. Yang, P. Sheng, Z.Q. Zhang, and C.T. Chan, Nat. Phys. 11(3), 240-244 (2015).

[6] Z.G. Chen, W. Tang, R.Y. Zhang, G. Ma, arxiv:2008.00833 (2020).

[7] Z. Zhang, H. Long, C. Liu, C. Shao, Y. Cheng, X. Liu, J. Christensen, Adv. Mat. 31(49), 1970344 (2019).

[8] Z. Zhang, B. Hu, F. Liu, Y. Cheng, X. Liu, J. Christensen, Phys. Rev. B 101(22), 220102 (2020).

[9] Z. Zhang, MR Lopez, Y. Cheng, X. Liu, J. Christensen, Phys. Rev. Lett. 122 (19), 195501 (2019).

[10] Z. Liu, X. Zhang, Y. Mao, Y. Y. Zhu, Z. Yang, C. T. Chan and P. Sheng, Science 289, 1734-1736 (2000).


往期特別推薦文章列表


相關焦點

  • 聲學超材料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見習記者姚聯合)近期,中科院力學所微重力重點實驗室王育人團隊在如何利用單相材料通過簡單結構實現雙負特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原標題: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舞者同臺起舞,動作一致時,妙不可言。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聲學材料的一個世紀
    其中,拓撲態是近年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三維體系中光/聲拓撲態引人注目,其潛在的優勢是提供一個二維拓撲表面用於操控光/聲的傳輸,實現一些如折射、成像等一維波導無法實現的拓撲現象和功能。在空氣聲學拓撲絕緣態研究中的挑戰源於其自旋為零的縱波特性,其解決的途徑之一是利用人工微結構的空間對稱性為聲構造一對人工自旋。
  • 研究人員發現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布裡斯託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使用包括機載橫截面成像、聲學力學和折光儀在內的一系列分析技術,發現蛾翼上非常薄的鱗片層已經演化出非凡的超聲吸收特性,從而為躲避蝙蝠的回聲探測提供了隱形的聲學偽裝。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
  • 【學術報告】「聲學超材料的低頻振動與噪聲控制及仿生應用研究...
    報告會簡介報告人:吳九匯教授時 間: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 上午 9:30地 點:友誼校區 航海學院 505會議室主 題:聲學超材料的低頻振動與噪聲控制及仿生應用研究內容簡介: 聲學超材料由於具有負的質量密度和彈性模量,通過設計使其能夠成為一種聲隱身材料,因而是目前振動和噪聲領域普遍關注的熱點研究話題。
  • 研究:聲學超材料可制隱形鬥篷
    中國研究者們製造除了了一種可調諧,密度接近於零的薄膜超材料,能夠有效地重建聲波的量子隧穿效應聲音穿過密度接近為零的薄膜的示意圖。最近,中國南京大學的科學家們用聚乙烯膜研製出了一種材料,可以實現上述效果。他們的最終產品,如在本周發表在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的《應用物理雜誌》中的論文所述,是一種有效密度接近於零(DNZ)的聲學「超材料」。這項工作可能會賦予傳輸網絡一些人們夢寐以求的性質,如實現尖銳拐角的高傳輸,高效的切波分裂和聲波隱形。
  • 聲學材料的一個世紀(下篇)
    其中,拓撲態是近年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三維體系中光/聲拓撲態引人注目,其潛在的優勢是提供一個二維拓撲表面用於操控光/聲的傳輸,實現一些如折射、成像等一維波導無法實現的拓撲現象和功能。在空氣聲學拓撲絕緣態研究中的挑戰源於其自旋為零的縱波特性,其解決的途徑之一是利用人工微結構的空間對稱性為聲構造一對人工自旋。
  • NASA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 NASA利用雷射製冷造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舉報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
  • 突破了牛頓第三定律的拓撲力學超材料
    儘管拓撲物理學首先在凝聚態物理學中出現,但現在這些思想已經傳播到許多其他領域,包括光學、光子學、以及聲學、和其他力學系統。這意味著某種不可逆性,從而不再對每個動作都產生同等相反的反應,而力學系統則無法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解釋說:「人們使用一些涉及到的實現來繞開這個障礙,儘管系統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像不可逆的量子態那樣開始響應,但很難避免這些輔助自由度帶來的不必要的額外影響。在這裡,研究人員通過在控制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
  • 用聲學超材料給聲音做一個「變焦鏡頭」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和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通過採用「聲學超材料」以與光學鏡片相同的方式來操縱聲音。Wejednc該研究小組展示了第一款動態超材料設備,其變焦目標是用於聲音的變焦鏡頭,被稱為「Vari-sound」。研究小組還建造了一個準直器(一種產生平行光束或輻射的設備),能夠從標準揚聲器以窄的定向束的形式發射聲音。
  • NASA創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2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對於在2016年底將首次亮相空間站的特殊儀器來說,是個關鍵性的突破。冷原子實驗室的目標,是研究在特殊儀器中產生的超冷量子氣體。
  • 《聲學超構材料術語》團體標準通過專家審查
    2020年9月24日,由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組織評審,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南京光聲超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普信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聲學超構材料術語》團體標準,以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了專家審查會。
  •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打開APP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科技日報 發表於 2020-11-30 11:32:35 布裡斯託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使用包括機載橫截面成像、聲學力學和折光儀在內的一系列分析技術,發現蛾翼上非常薄的鱗片層已經演化出非凡的超聲吸收特性,從而為躲避蝙蝠的回聲探測提供了隱形的聲學偽裝。
  • 探訪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新聞—科學網
    探訪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
  • 波士頓大學「超材料」透光通風卻能隔聲?
    不過,降低這些噪聲被人所感知到的強度,倒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話題。這不,來自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工程系和醫學院的四位科學家,最近就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理論上,這個聲學超材料圓環能夠把本來要穿過它的聲波,朝著聲源的方向「反彈」回去。
  • 聲學材料的一個世紀(下篇)|科學|拓撲|帶隙_網易訂閱
    《科學》等雜誌對此做了亮點評述;發現了聲波異常透射效應及聲表面倏逝波,拓展了聲波亞波長材料與器件的研究領域。這些發現在這個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為聲功能材料與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中,拓撲態是近年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三維體系中光/聲拓撲態引人注目,其潛在的優勢是提供一個二維拓撲表面用於操控光/聲的傳輸,實現一些如折射、成像等一維波導無法實現的拓撲現象和功能。
  • 聲學三維狄拉克點及其向外爾點的轉變
    研究背景隨著凝聚態拓撲材料研究的深入,聲子晶體和光子晶體中能帶的拓撲結構和其特殊的性質成為了國際研究的前沿熱點。此外,第一類狄拉克點處於一般絕緣體和拓撲絕緣體(弱拓撲或晶體拓撲絕緣體)相之間,還有可能繼承拓撲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或稜態。研究人員首先在受螺旋對稱性、電磁對偶性或六重旋轉對稱性保護的光子晶體中實現了第一類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其中在受電磁對偶性保護的光子晶體中發現了螺旋拓撲表面態。在聲子晶體中,由於聲學體系缺少自旋自由度,第一類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及其螺旋拓撲表面態的實現更具挑戰性。
  • 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能躲避蝙蝠回聲探測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