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養魚能種稻,「魚稻共生」有這麼多益處……

2020-12-04 上遊新聞

一方良田既可養魚、又能種稻,對於農戶和養殖戶來說,正是開闢生態經濟新空間的好機會。近日,北碚區聯合西南大學開展的「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試點取得初步成效,「一田多產,一水多收」的生態種養模式,未來或將大有可為。

今年以來,北碚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目標,組織農技人員做好相關農業服務,依託境內優良的水質、土壤等自然資源,在當地柳蔭鎮開展稻田綜合種養應用模式試點,促進水稻生產實現綠色高產高效,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

「今年4月到8月,北碚區與西南大學深入開展校地合作,進行魚稻共生養殖技術試點。該項目在30畝養殖水面種植了3畝水稻,改善水質,治理養殖尾水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畜牧水產科副科長董勇表示。

在明通村種養殖戶王學倫的魚塘,記者看到,魚塘水面上稻浪隨風湧動,魚塘邊幾名工人正在收割成熟的水稻。喜獲豐收的王學倫開心地給記者算起了一筆帳:「今年做魚稻共生,稻穀畝產可達800斤,直接收入約4000多元。同時,魚增產1000斤左右,大概能增加8000元左右的收入。此外,這種模式可減少魚藥、肥料的使用,這一項又能省下6000多元。」

藉助環西南大學生態圈,「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也完成了科技成果轉化。該模式既可以藉助魚消滅水稻蟲害,防除雜草,對水稻起到良好的生態防病蟲效果,進而達到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又可以讓魚的糞便為水稻提供天然養分,減少化肥使用量,真正做到生態環保。

西南大學漁業資源與保護學實驗室科研助理盧群介紹:「水稻生長過程中,以水體當中的營養作為養分,既能改變養殖水體環境,又能實現魚稻雙豐收。」

據悉,北碚區接下來將繼續與西南大學深度合作,對「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的增收成果、淨水效果等進行綜合評估,並將在北碚區內其他涉農街鎮繼續開展試點,逐步推廣。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皓 通訊員 齊宏

相關焦點

  • 北碚區聯合西南大學開展「魚稻共生」試點
    新華網重慶8月19日電(齊宏)一方良田既可養魚、又能種稻,對於農戶和養殖戶來說,正是開闢生態經濟新空間的好機會。昨(18)日從重慶市北碚區了解到,北碚區聯合西南大學開展「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試點取得初步成效,「一田多產,一水多收」的生態種養模式,未來或將大有作為。
  •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2017-11-29 08: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據村支書彭澤介紹,今年該村採取的一種發展新模式——「魚稻共生」,也就是「稻田養魚」,讓全村人均增收2000餘元,並壯大集體經濟1.5萬餘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因地制宜&nbsp實施「魚稻共生」  河溝村,位於良安鎮的一個偏遠山村,路途遠,城難進。
  • 「魚稻共育,鴨稻共生」鮮米,從田間到舌尖
    稻田與魚共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近幾年由於綠色環保意識的加深,這種稻魚共養,鴨稻共生的模式在尋甸漁樂谷稻花香基地重現。傳承先祖千年前發明的綠色生態種植技術田間養魚,稻穀為魚提供氧氣和有機物質魚在田間吃食稻花、小蟲和雜草魚糞成了水稻的肥料魚養稻,稻養魚,稻壯魚肥,自然天成稻田還是那個稻田,現在養出的魚卻比以前大了不少。
  • 魚菜共生-基礎知識
    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便是這個概念下研發出來的的整合系統。      魚菜共生,又稱養耕共生、複合式耕養,指的是結合了水生動物中的糞便和水中的雜質分解過濾,主取氨(尿素)成份供應給飼養箱上的蔬菜,同時蔬菜的根系把飼養箱內的水淨化供給水生動物使用,結合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互利共生生態系統。
  • 鹽城鹽鹼地頭年種稻實現「超高產」 畝產破千斤
    「新墾灘涂第一年種稻,畝產破千斤,部分田塊有望突破700公斤。滄海變良田,條北只用一年,創下沿海灘涂大面積快速高效改良的成功範例,堪稱奇蹟。」正帶領農業專家踏田考察、核驗理論測產的著名農學家、水稻栽培學家凌啟鴻說。
  • 熱帶魚怎麼選,你家魚缸能養多少魚,養魚還有這麼多小技巧!
    導語: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把養魚作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活動。養魚能讓人心情舒暢、改善人際關係、提升事業財運、點綴室內裝飾等。觀賞魚的購買以及養魚技巧的講究很多,現在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熱帶魚的選擇、魚缸水的選擇及養魚的相關技巧吧!
  • 水草缸能養哪些魚?你該怎麼草缸養魚?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魚缸的水草和魚類混養關係是相對的、辨證的,但是共生的時候也有主次之分。魚是消耗者,水草是生產者,水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三者構成一個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的小生態環境。
  • 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
    原標題: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 早在15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在原標題: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早在15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在稻田中養魚的方法來祛除病害
  • 梁平區禮讓鎮川西漁村「稻魚共生」雙豐收
    2019年,得知禮讓鎮川西村在招業主發展養殖業,龔來兵頗為心動,綜合考察下來,決定發展稻魚共生的種養殖業。春耕時節一到,龔來兵選用口感香糯的豐優香佔水稻種子,一塊田90%的面積種水稻,10%的面積養魚,目前稻田裡養殖了黃辣丁、羅非魚、鯉魚、鯽魚共四種魚類。  在龔來兵的稻田裡,140多畝水稻已收割了90%,剩下的因為稻田水未放幹,收割機無法進去收割,只能人工採收。
  • 魚缸種類這麼多,哪種過濾效果好?養魚高手告訴你
    魚缸種類這麼多,哪種魚缸過濾效果好? 養魚高手告訴你新手養魚的人在剛開始看到魚缸的時候,自己就開始發愁了。不知到要怎麼買魚缸,看到眼前這麼多的魚缸,給人造成眼花繚亂的錯覺。在買的時候一定要理智,還要了解相關的知識。
  • 木海養魚:古法養魚的妙處和智慧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使用佔地面積較小,擺放方便又物美價廉的玻璃缸養魚,一則觀賞效果好,另外過濾便捷,但玻璃缸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如隔溫效果較差影響魚舒適性,大幅度早晚溫差甚至會導致其患病等。按照金魚世家唐博釗先生的理解,玻璃缸養魚最大的不足還是因為它失去了自然和原始,失去了中國文化的底蘊。
  • 海缸共生生物大全:管蟲還能揍海星?!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海缸中能飼養的共生生物。
  • 魚米共生!開化楊林農民在水稻田裡養魚,好處竟然這麼多
    鄭啟秀告訴記者,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魚兒排洩糞肥,翻動泥土可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 市民自製魚菜共生系統 實現循環利用還可陶冶情操
    杜先生門前的魚菜共生系統,不時有市民駐足圍觀。佛山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鄭澤聰攝影報導:十幾排廢棄塑料瓶、兩個金魚缸加上排水管道…..這些簡單的材料便可製作出一套微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今日,在南海南桂西路四街的杜先生的家中,記者看到這套魚菜共生系統,發現不僅可以養魚種菜,還可以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樂趣。
  • 為什麼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中國科學家取得重大發現,或有...
    早在1888年,德國科學家就發現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可以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成植物需要的氮素營養。然而,100多年來,「為什麼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該領域的研究者。這可能是豆科植物共生結瘤固氮的前提事件,回答了「為什麼豆科植物能結瘤固氮」這一科學問題。氮元素是蛋白質與核酸等生命體的基本組成元素,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物質合成與代謝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空氣中氮元素豐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因此,農業生產不得不通過大量施用氮肥來提高作物產量,人工合成氮肥不僅耗費大量的能源,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汙染。
  • 這麼多方法都能飼養孔雀魚,你還不會?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孔雀魚的文章養魚老道也寫過不少,今天又有魚友提出孔雀魚能有多少種養殖方法的問題。養魚老道在此再為大家總結一下吧。三、綠水養殖法孔雀魚是雜食性魚類,喜歡一些花花草草,綠水養殖對於孔雀魚的發色和營養均衡都很有幫助,只是觀賞性稍微能差點,但是孔雀魚卻能夠生長得更好。
  • 為何養魚要是單數?對生活有何影響?「養魚說」告訴你
    這個時候很多魚友養魚會問到一個問題,養多少條比較好呢?魚的數量有沒有講究啊?瘋瘋人告訴你,有的!而且還有科學的講究。首先咱們從稍微靠近風水學的方面來解讀,單數是因為這個說法:一般好事成雙,單數多了一個,意為「多餘」,延伸為:年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