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高速已貫通,G7物聯網公路才剛起步

2020-12-08 中國經濟導報網

  物聯網十年鋪路

  今年是G7創業的十周年。

  2010年底,G7第一個產品出爐時,同名的G7高速公路還沒動工。今天,這條從京城一路到美麗的新疆、2500公裡長的高速公路已經貫通,但G7的物聯網之路好像才鋪了一小段。

  好在G7這十年鋪設的物聯網公路,每一寸都不多餘。有了這樣的路,讓我們看到:

  一家快遞公司分散全國的所有車輛,可以在一個系統裡調度;

  一家牛奶廠的酸奶從工廠到用戶手中,全程溫度實時監控,確保酸奶的溫度時刻保持在4度;

  一家化工廠的車隊,360度安全感知全年零事故;

  一個物流公司的幾百個駕駛員,用發動機數據改善駕駛行為,油耗降低10%;

  一個長途司機,即便開到遠在國境線偏僻縣道的無人值守加油站,也可以不用現金,用二維碼記帳就能加滿質量可靠的油品。

  ......

  這些事情大多都是G7第一個在中國實現的,基於同樣的原理:依託物聯網技術,提升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這需要把硬體、軟體、算法、數據、服務、運營整合在一起來突破現狀。過去的十年,就是我們先後找到7萬個客戶,把這樣的事情做了七萬次。

  回首十年創業,G7經歷的挫折和失敗比成就和自豪多得多。而所有的教訓都指向一個點:我們往往會因為眼前的發展機遇而陷入急躁,對技術轉化為價值所需要的積累還缺乏耐心,對未知領域還缺乏敬畏。而最終,事實都會告訴我們,好產品沒捷徑,永不停歇持續改進,永不滿足深入挖掘,就是物聯網技術創造生產力的唯一正確姿勢。十年磨一劍,慢就是快。

  好在這十年裡,G7沒幹別的,就是堅持物聯網改變物流效率和安全這一個方向,這讓我們一不小心,成了全世界連接卡車數量最多、覆蓋物流要素最全的產業物聯網技術平臺。

  2020年8月2日21點15分30秒的G7物聯網平臺

  有結果的技術、有靈魂的團隊、有格局的朋友圈

  2017年以來,G7開始加速發展,平臺流水從億飆升到了百億的數量級。這一方面是源於在物聯網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和業務的規模效應。更重要的是G7的體系開始形成更有力量的良性循環。

  首先,G7一直堅持「物聯網創造生產力」的理念。為了克服物聯網技術鏈條長、迭代反射弧漫長的獨特困難,我們對服務模式做了徹底的升級——從「按使用付費」升級到「按結果付費」。用兩三年時間,我們成功創造了安全管家、網絡貨運及智能裝備三大核心業務。這種技術與價值結果直接閉環的服務方式,極大提升了G7方案、數據及算法的迭代速度,也大幅度提升了G7的客戶價值。

  能夠完成這種基因重構級的重大升級,完全是因為創業團隊的重大升級。新一代的創業夥伴組合是耐心又厚道的一群人,我們共同創造了彼此坦誠相待、鄙視平庸、鄙視斤斤計較、敢走夜路、相互激發極限突破、胸懷產業未來格局的團隊氛圍,這種氛圍又進一步吸引不同領域有靈魂的領導者和有堅持的專家源源不斷走進G7,大家一起做有長期價值的事情。

  內外一致,我們以交十年朋友而非做一兩筆交易的認真心態來與人相處,讓我們擁有了多年來持續堅定投資G7的傑出股東,一起設計創造未來的全球頂尖戰略夥伴,以及七萬多個信任G7跟我們一起不斷探索物聯網新價值的長期客戶。

  G7要做的事很難,但有靈魂的團隊,極限追求有結果的技術,真心結交有格局的朋友圈,讓G7不斷迎難而上。

  未來五年產業升級的主旋律: 物聯網與交易交付的深度集成

  過去十年,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消費習慣和物流效率。用戶上午在電商平臺下單,下午就能送到。但這種改變遠未波及擴散到大部分基礎產業,許多產業的運營水平還相當原始。在廢品回收站的一噸廢鐵,要晃晃悠悠走上至少40天才能運到鋼鐵廠;儘管許多礦井的自動化已經武裝到牙齒,但煤礦老闆至今仍要拿起桌上的望遠鏡,觀察遠處坑口排隊的貨車長龍是一公裡短還是五公裡長,以此來決定明天該限產還是漲價;儘管政府安全監管不斷加碼,貨車通過密集的國道仍然是當地老人孩子最大的安全威脅,重卡司機依然是中國危險程度最高的職業之一......

  G7的過去十年,經歷了物聯網為產業服務的孕育過程。而今天,物聯網的服務能力已經成長到開始加速改變這一切。

  未來五年,供應鏈將與物聯網深度集成。產業夥伴間複雜的交易確認、貨物交付、支付結算的全過程都可以被實時數位化,供應鏈的資金周轉效率將會從按月計變成按小時計,物流交付效率會從大量依賴人重複簡單勞動到以AI自驅動為主。

  未來五年,物聯網將滲透到各種物流中的工具資產,車輛、箱體、託盤等都將逐漸轉化為擁有聯網、計算、學習能力的智能裝備,直接與企業的運營管理系統連接在一起,為企業提供平臺化的即插即用的智能資產服務,大大改善資產效率。

  未來五年,物聯網數據及算法的不斷積累,運輸安全的決定性因素將逐漸從司機轉移到AI上。每年數萬人的龐大傷亡數字將降低一個數量級。

  未來五年,產業升級的主旋律就是物聯網與交易及交付的深度集成。但技術革命從來不會自動發生,G7永遠應該是那個突破極限、跨越最難障礙走出第一步的人。

  翟學魂

 

 

  2020.8.2 夜

 

相關焦點

  • ...全文)_戴爾 G7遊戲本(G7 7588-D1865W) _筆記本新聞-中關村在線
    點擊連結,馬上購買屬於你自己的戴爾G7https://www.dell.com/zh-cn/shop/本周限時特惠/全新g7高端遊戲本白色-快速遞送/spd/g-series-15-7588-laptop/g7%207588-d1865w
  • 高德地圖發布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
    交通運輸大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IoT)平臺。  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公路養護裡程495.31萬公裡,佔公路總裡程98.8%。  事故車盒是一款面向交警執法者、高速救援單位的物聯網產品,方便管理者將交通實時信息與高德地圖聯動,在處理道路事故現場時自動定位,一鍵上報,大大提升實時路況準確度和處理交通事故的效率
  • 武漢四環線年底貫通 為湖北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呂作武)作為武漢市最大的交通工程,武漢四環線將在年底成功貫通,這意味著武漢將邁入四環時代。11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工程接近尾聲的東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公路大橋,進行實地探訪。
  • 雲南玉楚高速朋多隧道單幅貫通
    雲南玉楚高速朋多隧道單幅貫通(王龍 攝)雲南玉楚高速朋多隧道單幅貫通(王龍 攝)12月12日上午9時16分,由中鐵建工集團玉楚高速TJ-7標承建的國家高速公路品質工程示範線——玉(溪)楚(雄)高速公路朋多隧道左幅順利貫通
  • 中國最後的通縣公路——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貫通
    新華社西藏波密12月15日電題(記者葉輝、覺果、柴益東)15日上午10時,施工了700多個晝夜的中國最後一條通縣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成功貫通,被稱作「高原孤島」的藏南小縣墨脫即將正式納入全國公路交通版圖。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
    公司做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基本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各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具備基本功能,支撐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發展,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公司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具備強大功能,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
  • 華為發布MSCoIP物聯網方案 落地交通和智能樓宇
    8月22日,在華為MSCoIP物聯網解決方案媒體見面會上,華為企業網產品線路由器SPDT總經理李先銀接受搜狐IT採訪時表示,華為2012年剛剛進入物聯網領域,在交通、電力和智能樓宇方面已有落地應用。「進入大數據時代,物聯網前景看好。」李先銀說。  何謂物聯網?
  • 物聯網平臺有哪幾種類型
    物聯網系統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硬體、軟體、用戶界面和網絡。   物聯網平臺將四個部分連接成一個內聚性、可管理和可解釋的系統。該平臺有助於使數據攝取、通信、設備管理和應用程式操作流暢、統一。   不僅如此,物聯網平臺還為您提供了一個構建框架,使您不必從頭開始創建物聯網系統。
  • 下個月主線貫通!武漢即將邁入四環時代!
    2017年6月,西四環通車運營;2019年5月,青山長江大橋實現全橋貫通;今年5月6日,南四環開通運營。目前,青山長江大橋已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東四環和北四環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通車進入倒計時。東四環:主線全線貫通從東四環北湖收費站入口可以看到,路面瀝青已鋪設完成,整座收費站裝修一新,工人正在安裝標識標牌。
  • 蚌五高速項目老山隧道全隧順利貫通
    近日,中建七局交通公司蚌五高速項目迎來了關鍵性節點——老山隧道實現雙洞貫通。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是一條連接豫皖蘇三省的交通大動脈。老山隧道是皖北地區唯一一座公路連拱隧道,也是一座上、下行合建的四車道高速公路連拱隧道,全長498米,於2019年7月16日開始施工,2020年12月17日實現左洞貫通,12月31日實現雙洞貫通。自隧道開工以來,項目部科學部署、精心組織,嚴格控制開挖進尺,加強工序銜接;實施超前地質預報,並將其納入施工工序管理,確保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規範現場施工,確保現場施工安全質量。
  • G7翟學魂:貨運物流被IoT重構,卡車流量能反映GDP|MEET2021
    亮點G7物流物聯網平臺,涵蓋了幾乎物流過程中所有跟效率、成本、安全相關的事。技術賣給別人不是增加了成本,而是確實改善了原來的狀態。G7要做的,是改變一種商業關係:在中國第一次把貨運卡車租給客戶。物流數據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未來5到8年的時間,物流行業的能源、裝備、生產力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 擬2021年底前部署完成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工程——「行雲工程」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並已在我國極地科考、地質災害監測、林業監測等領域開展行業示範應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 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窄帶物聯網)連接數已經破億。
  • 今起,麗江到永勝40分鐘、到香格裡拉1.5小時……高速...
    「現在,我們又迎來了麗江人民期盼已久的華坪至麗江高速公路(麗江至永勝段)勝利通車,這是麗江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  對於華麗高速,崔茂虎如此評價:這是一條雄奇美麗之路,是一條脫貧致富之路,是一條文化旅遊之路,是一條民族團結之路,是一條開放發展之路。
  • 高德發布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 支持交警聯動地圖一鍵封路
    11月9日,高德地圖在2020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IOT)平臺。據官方介紹,針對道路作業生產事故多、信息發布慢、觸達範圍窄、管理效率低等行業痛點,該平臺通過全系列IOT硬體產品和智慧交通物聯網軟體平臺,用軟硬一體的數位化能力幫助道路交通從業者(交警、道路養護工、道路施工方)工作更安全更高效。首先是硬體方面,高德帶來了一隻會自動採集信息的「智慧錐桶」。
  • 「馬太效應」之下的物聯網市場,要如何是從?
    年底,往往是交成績的時刻,但對於今年的物聯網產業而言,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掙錢了嗎?」成為物聯網產業最為常見的一句話。在年初疫情的幹擾下,各行各業提到發展布局時,都會說到一句:今年確保不虧就已經很好了。
  • 雲南施鏈高速火仙山隧道右幅順利貫通
    雲南施鏈高速火仙山隧道右幅順利貫通 原標題: 1月15日,雲南施鏈高速公路項目部傳來好消息,在歷時200多天艱苦施工後,火仙山隧道右幅順利貫通,項目建設實現重大節點突破。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物聯網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是 AI、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發展的 重要抓手。物聯網大賽道中如何選擇優質細分賽道?我們認為現在的時間點處 於物聯網從起步期向高速成長期過渡的階段,此階段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依 然是連接層硬體設備的快速起量,而物聯網蜂窩模組作為物聯網連接層的重要 產業鏈環節,具有很大的潛力。
  • IBM物聯網白皮書:設備民主,去中心化、自治的物聯網
    物聯網將會改變這一切。為什麼物聯網需要重新啟動到目前為止,第一波物聯網專注於高價值應用。這些應用在監控飛機引擎、自動化智能表和遠距離健康護理管理領域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功。但是在許多領域對物聯網的需求起步緩慢:只有30%的重工業裝備實現了網絡化和只有10%的智能電視用於收看網際網路節目。
  • 地震帶上修高速 烏蒙山區致富路 都香高速A2標最長隧道貫通
    茨院隧道左洞貫通在都香高速A2標茨院隧道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熟練地操作掘進設備,機械發出震耳的轟鳴聲,施工場面熱火朝天。繼左洞貫通1個月後,茨院隧道右洞於6月5日順利貫通,標誌著都香A2標5座隧道全部貫通,為茨院鄉三座大橋的架設提供有力保障,也大大縮短了茨院、小寨兩個鄉鎮的行車距離,為今年實現昭金段前40公裡通車目標加快了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