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斯坦·賈德談《蘇菲的世界》 哲學鼓勵人們永不停止地提問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我們永生了下一代怎麼辦?

  ◎唐山

  提起喬斯坦·賈德,人們馬上會想到《蘇菲的世界》。

  那本書被譯成64種語言,全球銷量達5000萬冊。它讓賈德成了「著名作家」,也因此給他貼上兒童作家、哲學普及作家的標籤。

  太多人問賈德:那本書的主角為什麼是個女孩呢?

  有時賈德會這樣回答:因為在我們挪威只有兩個性別,主角要麼是女孩,要麼是男孩。

  其實,賈德的文學花園裡不只有蘇菲,還有漢斯(《紙牌的秘密》的主角)、法蘭克(《瑪雅》的主角)、皮爾(賈德最新小說《傀儡師》中的主角,中文版即將出版)等,他們或單純,或悲苦,或孤獨,或扭曲……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世界,一邊是童話王國的明媚,一邊是成人生活的黑暗。而將二者統御起來的,只有哲學。

  因為哲學,我成為我。

  然而,在這個工具理性日漸壓倒價值理性的時代,哲學正加速被邊緣化。隨著算法越來越像思想,人工智慧不斷擴展疆界,則哲學的意義何在?明天我們還需要哲學嗎?

  對於這些問題,賈德也沒有答案,只能繼續觀望,但他依然保持著一份好奇。好在,這份好奇很哲學。

  《蘇菲的世界》與「蘇格拉底」幾乎同時降生

  北青藝評:您當年寫《蘇菲的世界》時,想過它後來會這麼暢銷嗎?

  賈德:沒有。如果想到的話,我會給這本書換個名字,比如叫《西方哲學史》之類。那時我不太了解中國哲學、印度哲學等,所以沒涉及這些內容,畢竟只是寫給挪威讀者的,沒想到全球這麼多讀者看它,這使它的缺憾變得很明顯。

  北青藝評:為何想起寫這麼一本小說?

  賈德:是的,當時我正好要給學生教哲學課,需要備課,就把這個故事寫了出來。我當時跟太太說,我寫這麼一本書,也許可以掙點錢,我太太后來說,你比較現實。

  非常幸運,我很喜歡寫故事。比如我來到北京,如果有人給我講北京的知識、北京人是怎麼生活的之類,我聽後會很感興趣,但一轉眼就忘了,可如果有人給我講一個北京的故事,我就會一直記住它。人類的大腦是專門接收故事的,而非接受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的。

  北青藝評:為何在車庫裡寫完這本書?

  賈德:那時住在鄉下,我們家房子有點小,我有兩個兒子,他們要佔兩間房,我沒有專門的工作間。恰好車庫裡面有間空房子,是做木工的地方,我就把它改造成辦公室了。

  每天白天加上晚上半宿,也就3個月,就把《蘇菲的世界》寫出來了,當時真的很有生產力。

  快寫完時,聽見車庫房頂上總發出聲音,以為是小老鼠,後來跑到閣樓上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貓,貓媽媽生下它不久,卻把它丟下,帶著它的兄弟姐妹搬走了。

  我太太收留了這隻貓,在針管中裝上牛奶餵它,後來它把我太太當成媽媽,我們給它起名為「蘇格拉底」。

  在車庫裡,我寫了好幾本書,除了《蘇菲的世界》,還有《紙牌的秘密》《聖誕的故事》和《西西莉亞的世界》。

  「蘇菲」是智慧 而哲學就是「愛智慧」

  北青藝評:您有兩個男孩,卻在《蘇菲的世界》裡寫了一個女孩的故事。

  賈德:我此前寫《紙牌的秘密》中的主角就是個男孩,那裡面有我對兒子們的觀察,所以到《蘇菲的世界》時,我決定寫一個女孩。如今我有孫女了,知道成長中的女孩會怎麼想,可那時我還不知道,所以這挺有挑戰性,非常有趣。

  「蘇菲」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的索菲亞,意為「智慧」,而哲學就是「愛智慧」。《蘇菲的世界》是寫哲學的,自然要以「蘇菲」為主角,而這又是個女孩的名字。

  北青藝評:在今天,讀者們其實不太關注哲學了。

  賈德:但哲學仍然非常重要,不管你學什麼,哲學都很重要。如果你是挪威人,你就會明白,我能寫出《蘇菲的世界》並非偶然,因為挪威有哲學傳統。

  從中世紀起,歐洲所有大學中的七大學科(包括天文學、哲學、數學、音樂等),只要你從事一般性研究,就必須學習哲學,這是基礎學科。可惜如今歐洲除了波蘭、挪威之外,其他國家都已取消了這個制度。

  比如丹麥,原來是有哲學課的,可1968年學生抗議,結果就廢除了。再比如法國,高中裡有哲學課,但只是主題討論,沒有哲學史。要知道,哲學史是我們文化上的根,不能光談哲學,還要了解哲學的歷史和傳統。《蘇菲的世界》就是通過對哲學史的介紹,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身份。

  哲學鼓勵人們永不停止地提問

  北青藝評:在這個強調專業技能的時代,還有必要學哲學嗎?

  賈德:人一生下來就有好奇心,孩子們會問很多關於哲學的問題,比如什麼是愛、什麼是正義,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問這些問題,其實,成人也應該問這些問題。哲學鼓勵人們永不停止地去問,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我覺得挪威現行的教育體系非常好,如果你是學生,至少要讀半年哲學。你可以想像一下,當我20歲時,如果我生病了,去找醫生,他和我讀過同樣的哲學課,我們交流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同樣,我去找律師,律師也和我讀過同樣的哲學課,雖然我還是不懂法律,但我們會合作得更好。

  我覺得,小學老師特別應該學哲學,這樣他們就能用「哲學的做法」來對待孩子們。

  北青藝評:什麼是「哲學的做法」?

  賈德:我現在已不是教師了,原來當教師時,教的是中學,在教小學生方面沒太多經驗。我認為的「哲學的做法」就是老師要學會講故事,通過故事來傳遞哲學思考,此外要善於提問。

  在自然科學領域,許多猶太人贏得了諾貝爾獎,有人問為什麼他們這麼成功,一位獲獎者就說:可能是因為我們上學時,同樣的問題,老師要我們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提問,不光學生要以不同的方式來提問,老師也會用不同方式向學生提問。

  舉個例子,比如學生問老師:你相信世界上有壞人嗎?老師可能會反問:你怎麼想?驅使學生來定義一下壞人的定義是什麼。

  真的很遺憾,現在教師進修學校不再教哲學史了,很多小學老師已不懂「哲學的做法」。所以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進行哲學啟蒙,即鼓勵孩子保持開放的態度,鼓勵他們保持好奇心,多問問題。

  我兒子8歲時問我:你相信嗎,宇宙裡其他星球上還有其他生命?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我就說:那你想像一下,宇宙裡各星球都有自己的生命,那會怎樣?我兒子想了想,驚嘆道:「哇!」

  我接著說:那你再想像一下,宇宙裡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又會怎樣?我兒子想了想,又驚嘆道:「哇!」

  雖然我沒有具體回答他的問題,但是通過這樣的討論,他對宇宙和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類應學會接受死亡

  北青藝評:相對於哲學,人們可能更關注科技進步,比如最新的新聞說,一些公司正在研究長生不老的技術。

  賈德:我不相信人能永生,就算真能做到,也是非常自私的想法。我們永生了,下一代人怎麼辦?現代醫學發展確實很快,專家告訴我,如今人類在醫學上每20年便有5%的進步,這實在太了不起了。但人類本是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中存在的,我們之前有人佔用,我們佔用的只是現在,未來應該由別人佔用,他們也是人類中的一部分,我們也要多考慮一下他們。

  北青藝評:按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中的說法,未來可將人的思想、情感等數據化,只要將其輸入電腦,我們不就永生了嗎?並不佔用後人的資源。

  賈德:那依然是自私的,每代人都有從頭再來的權利,不應剝奪。

  我不太相信後代願意保留電腦中的我們,那樣一代代下來就太多了。德國哲學家尼採曾對歷史主義發出警告,他說人類和歷史的關係,就像蛇吃了兔子,因為兔子太大了,導致蛇也失去了自然的狀態,無法自由活動了。

  死亡確實是讓人悲傷的事,但我們要學會面對它並接受它。

  北青藝評:如果我們能在電腦裡永生,可能也不壞吧?

  賈德:我不知道是不是真能把自我意識拷貝到電腦裡去,也想聽聽您的看法。

  北青藝評:就算電腦真有自我意識,恐怕我們也判斷不出來。

  賈德:就是啊,就算電腦衝我喊「我是你的朋友」,我也不知道這是程序的結果,還是它自己的想法。機器能不能產生思想,現在科技可能還沒達到這一步。幾個小時後,我會上飛機,飛機把我從北京載到奧斯陸,這真的是一個奇蹟,比馬可·波羅那個時代先進很多了,可對機器來說,只是在自動執行指令,並不是自主的體驗。

  北青藝評:如今大家都很關注「阿爾法狗」,它把專業棋手逼上絕路,未來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人呢?

  賈德:不知道啊,機器確實已經取代了人們的一些勞動。不過我挺喜歡看電子書,雖然大家一直在說,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但在挪威,目前只有2%的書是電子書。

  在英語中,自拍和自私相近

  北青藝評:您對新技術很感興趣,曾在小說中預言網際網路的出現。

  賈德:那本小說叫《賈德談人生》,原名叫《時間掃描機》,那是我1984年寫的,讓我自豪的是,我不僅預測到了網際網路,還預測到了智慧型手機等,我確實預測挺準確的。

  對於未來如何,人們討論的不多,但我們實實在在生活在一個不太穩定的世界中,這不僅源於世界政治的問題,也源於人類思維的問題。

  現在年輕人把大量時間都用來看手機,睡覺前先看看自己臉書上有沒有更新,再給自己來張自拍。你知道嗎?自拍這個詞在英語裡,和自私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一個人沉浸在自拍中,就會忘了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忘了我們的生態系統。

  確實,我的手機裡有很多信息,有我寫的所有的書,還有我的2000多張照片,可我餓了,我也沒法吃我的手機啊?我仍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應該多關注身邊環境的問題。

  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多麼寶貴,在全宇宙當中可能只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們又是高級生物,有宇宙意識的生物,所以我們應承擔起全局性的責任。

  我的小說中藏著一個彩蛋

  北青藝評:在哲學之外,您在小說技術上,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賈德:是的,我對數字很敏感,在書中會置入一些神秘數字。比如《紙牌的秘密》中有52個古怪人物,書的結構也是52章,《瑪雅》後面有52張紙牌,因為我是1952年出生的。此外,我還寫過一本書,叫《將軍》,裡面正好64章,與西洋棋盤的格數一樣,而我本人是8月8日出生的。

  我可以首次披露一個秘密,在《瑪雅》裡,我嵌入了一個很長的數字,那是一段密碼,比如3代表C(字母表上排在第3位),4代表D,那麼,這串數字拼出來就是「恭喜你,你是獲勝者」。《瑪雅》講的是進化論,按照進化論,每個活到今天的人都是勝利者,所以我在這裡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彩蛋。

  北青藝評:在小說中,您會把自己寫進去嗎?

  賈德:肯定有我的影子,但那是投射在哈哈鏡上的影子。

  比如《傀儡師》,講了一個非常孤獨的人的故事。在挪威,葬禮就像婚禮一樣,人們會聚在一起,聊聊與逝者的交情,小說的主人公很孤獨,為了與人交流,他就去參加各種陌生人的葬禮,到處編故事。

  這個孤獨的人7歲前過得非常快樂,在上學前,他在一次遊戲中贏得了一個手偶。後來爸爸離開了媽媽,他很受同學歧視,在學校裡受欺負,所以只好和自己的手偶對話,因為手偶代表了7歲前充滿陽光的童年。

  然而,手偶口無遮攔,比如孤獨的人帶它見到一個心儀的女孩,手偶會直接說「你太太美了」,然後下一句會說「你結婚了嗎」。

  我有家庭,有朋友,所以不太孤獨,但我們都是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又赤條條地走,孤獨感是人人都有的體驗。如果說手偶是小說主人公的一個自我,那也可以說,主人公也是我的一個扭曲的自畫像。

  北青藝評:您在寫作時,會考慮讀者怎麼想嗎?

  賈德:沒有,我寫小說時只考慮編輯怎麼想,因為他通過了才算數,他讓改哪兒就得改哪兒,先得把編輯對付過去。直到書即將出版了,才會突然想到,評論家們會說些什麼啊,那時心裡會很緊張。

  也要允許孩子反抗一下

  北青藝評:如果能穿越回去,您最想和哪位哲學家聊天?

  賈德:一個義大利記者也問過我這個問題,不過他說的是如果我死了,我最想見到哪位哲學家。所以我對這個問題有準備,我最想見的人有三個,即蘇格拉底、耶穌和如來佛。

  蘇格拉底是謎一樣的哲學家,他自己沒寫任何一個字,我們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描述才了解他的思想,他開創了以思辨為基礎的哲學。

  至於耶穌,我覺得他是一位很重要的道德哲學家,他也指導了我的生活,但他也沒寫一個字,都是別人在描述他。

  如來佛也是謎一樣的人,他也沒有寫任何字,但他對生命的轉瞬即逝有深入了解,而且他也是位很好的心理學家,明白人類如何受自己的欲望驅使,能跟他喝一杯綠茶也不錯。

  北青藝評:這麼多年過去了,如果今天再給蘇菲一些建議的話,您會說什麼?

  賈德:可能會勸她不要太多想自己的責任,也要讓自己夢想一下,且儘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人有時需要自私一點,也要問問什麼對我有利,不要只想著幫別人。當然,幫別人是很好的,但我們有時覺得別人需要幫助,可結果卻沒幫到別人,反而給自己帶來傷害。人要有一種正常的自私,給自己留一點空間。聽話當然是個好事,遵從也是好事,但15歲的女孩不能光聽話,也要允許她反抗一下。

  北青藝評:最後一個問題,那隻叫「蘇格拉底」的貓後來怎樣了?

  賈德:這個問題好回答,我對貓過敏,身上起了很多紅疙瘩,沒辦法,只好將「蘇格拉底」送給別人,不過那時它已足夠大,我們有段時間沒見面了。我們後來發現問題,它是只母貓,叫「蘇格拉底」不太合適,就給它改成蘇格拉底妻子的名字,叫粘西比(歷史上著名的潑婦)。

(責編:溫璐、李巖)

相關焦點

  • 哲學啟蒙之《蘇菲的世界》
    世界從何而來?關於哲學,大部分人的印象應該是晦澀、難懂,但喬斯坦·賈德用一種簡潔、易懂的故事,介紹了人類的哲學史。喬斯坦·賈德是誰?他是挪威國寶級作家喬斯坦賈德,被評為「全球十大作家」之一。《蘇菲的世界》早在1991年就出版了,距離現在已經有28年,至今全球銷量突破了3億冊。因為寫出了這部現象級的超級暢銷書,作者喬斯坦·賈德也獲得了超高的版稅。
  • 《蘇菲的世界》作者:我們依舊是自然的一部分
    喬斯坦·賈德,1952年生於挪威,擔任高中哲學教師十餘年。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賈德談人生》,迄今出版了19部作品。長篇小說《蘇菲的世界》已被翻譯成64種語言,全球銷量4500萬冊,被譽為「二十世紀百部經典之一」,奠定了賈德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  《蘇菲的世界》中,喬斯坦·賈德以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講故事手法,吸引了整個世界。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生命怎樣演化?
  • 《蘇菲的世界》是本小說嗎?不,它其實藏著一個哲學世界!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介一本書,它就是喬斯坦·賈德所著的《蘇菲的世界》,乍一聽這個名字好像是一本小說,其實不然,它其實是一本哲學書,一本與讀者深入對話交流的書。先說一下本書的作者喬斯坦·賈德,1952年生於挪威,擔任高中哲學教師多年,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來,已成為挪威世界級的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成為挪威、丹麥、瑞典和德國的暢銷書。目前,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
  •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老師
    《蘇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的喬斯坦賈德,是一位在大學裡教過多年哲學的老師,是一位鑽研哲學的著名作家。 本書是一本透過一名十五歲少女的視角來認識和解讀哲學的小說,是一本帶著趣味而又不枯燥的小說,更是一本梳理古今哲學思想和發展史的小說。
  •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內容概要
    當然,是我自己的文章)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教育的天堂,充滿了成年人不能理解的內容
    《蘇菲的世界》是用小說的形式來展示的哲學作品,這部作品通過一位哲學導師向一個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過程,揭示了西方哲學的歷史。有人說他們不明白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也許是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這卻是通俗易懂的哲學,具體的讓筆者來為你介紹。
  • 哲學很難嗎?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舉個例子,當孩童的你在思考著自己是從哪來到這個世界時,你其實已經敲響了哲學的大門。世間因為哲學而精神失常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對於我們這些大多數人來說,了解哲學的真正意義,也僅僅是為了開闊眼界,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著更多更深的理解罷了。如果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那後續再深入研究了。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願望,你會發現,其實很難實現。
  • 這本小說是導師向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哲學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作者主修的課程就是哲學和神學,因此這本小說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小說的主人公是14歲的少女蘇菲,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其不尋常的來信,信中的內容全都是些哲學問題。比如: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是通過這樣書信的方式,蘇菲從每封信中都能學到一個時期的哲學問題,或者了解到一個著名的哲學家。然而這本書的實際內涵,卻是反哲學的,作者他希望讀者能夠跳出哲學觀,擁有更加清醒的自我認識。
  • 哲學類書單推薦,讀完這五本,您要是再不入門,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首先需要表明的是,這裡說的哲學類書籍,僅限於西方哲學,國學類書籍想必是不需要再多做介紹的,朋友們應該是很清楚的了。哲學專著不適合剛剛對哲學發生興趣的讀者,就連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也有點太艱深了,那會嚇跑讀者,讓讀者誤以為哲學既枯燥乏味又沒有任何用處,好在下面介紹的這幾部哲學入門類書籍,讀起來都比較輕鬆又能使人一窺哲學門徑。
  • 哲學很難懂?7本簡單有趣的哲學入門書推薦!
    蘇菲的世界豆瓣評分:8.8作者: [挪威] 喬斯坦·賈德 除了漫畫,小說也是讓哲學變「親切」的好方式。在各種哲學入門書中,《蘇菲的世界》可以說知名度很高了。14歲的挪威女孩蘇菲過著平凡安靜的生活,直到某天她收到兩封奇怪的信,一封寫著「你是誰?」,另一封寫著「世界從何而來?」類似的信件不斷寄來,蘇菲由此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哲學學習之旅。
  • 蘇菲的世界我的哲學老師
    於是開始了我的哲學之旅。說實話這本書真的深奧,就是到現在我還沒有理解蘇菲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第一次閱讀,一大堆富有哲學的名詞,一大堆匪夷所思的情節。以我當時的閱讀能力真的困難,初中就看了那麼一次。並從學校帶回了家。第二次閱讀,這時我一個人在家。倍感無聊,剛剛好桌子上靜靜地躺著一本孤獨的蘇菲的世界。我不忍心書就這麼荒廢了(其實是不忍心錢)。
  • 名著導讀|《蘇菲的世界》最好的哲學啟蒙書
    世界從何而來?在翻開這本書前,你思考過這兩個問題嗎?、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秘的信。上面寫著「世界從何而來」。蘇菲,這個14歲的小女孩,她像所有的青少年一樣,對這個世界有好奇,也有疑問。所以這封信成功引發了她的好奇心,她接受了「這神秘的課程」。
  •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明辨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
    ——蘇格拉底由於你太習慣這個世界,所以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蘇菲的世界》哲學歷來是一個晦澀難懂的詞彙,而哲學學科歷來不是人們的「寵兒」。《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嘔心瀝血之作,使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西方哲學發展史,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哲學世界的魅力。作為一部新型的哲學小說,其中關於人的本源和人性的本質的解讀,可以讓讀者在哲學的世界中獲益匪淺。作者以小說的形式,描述了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可以稱作是一本披著小說外衣的西方哲學史。
  • 當哲學遇上科幻與懸疑,不一樣的哲學科普書《蘇菲的世界》!
    當然也會有的人非常興奮地強調,你們都走開,這本書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要知道,啟發人對哲學的興趣和告訴別人哲學知識,這兩者的差距是很大的。當然對於我個人而言,這種低齡化的啟發用處不大,所以對我而言不過這本書另有大好處——就是它的神奇架構。
  • 《蘇菲的世界》:成為優秀哲學家,你需要這個條件!
    ▲書的部分封面或許,你對這部作品早有耳聞,可因為它富有一些哲學意味而望而卻步。其實,這本書十分適合沒有讀過哲學課程的人。同樣地,蘇菲也十分困惑。如果想要知道答案,僅僅困惑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恰好也是成為優秀哲學家的條件。一起猜猜這個條件是什麼吧!成為優秀哲學家的條件
  • 想進入西方哲學的智慧殿堂?這10本哲學入門書,你必須得看!
    《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 如果你對哲學有興趣,《蘇菲的世界》或許是入門最好的選擇
    說起哲學,大部分讀者要望而卻步了,在你眼裡哲學可能和抽象、晦澀這些詞彙聯繫在了一起。當讀到《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的時候,確實令我無比歡暢地,說歡暢,是因為這書,讀起來,我實在是沒把它當哲學書,一口氣就看完了。哲學很難嗎?哲學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嗎?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蘇菲的世界》哲學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只有成功人士才能讀懂
    導讀:讀完《蘇菲的世界》,讓人感覺到了哲學的偉大,它是一種思想,是了解一件事從開始到結束的發展規律。毛澤東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所以創立了新中國;愛因斯坦理解了哲學思想,提出來萬物相對論……我一直不喜歡哲學,因為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不切實際的學問,而且生澀難懂,但讀了《蘇菲的世界》以後才發現,其實我從來就不了解哲學。「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