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2017中國網絡視頻年度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網絡視頻學院獎——「金蜘蛛」獎項獎典禮,內容為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教授的主題分享——從技術驅動邏輯來看網絡視頻發展的價值空間與標準判斷。
我們都知道影響中國傳媒業發展的其實有三大基本維度,一個就是政策規制,第二是市場產業,第三就是技術。技術對於我們這個社會,對於我們傳媒領域的影響,我們這麼多年發生如此重大的改變,很多都是因為技術革命和革新所帶來的。我發言當中的一個關鍵詞叫做標準,因為明確標準就有了衡量的尺度,還有行動的自覺。比如說隨便舉一個例子,大家現在都說大數據的可視化,大家覺得這是現象級的一個東西,是一種技術。但是這種技術用什麼樣的標準區判斷它或者不好。其實在我看起來,大讀書可視化技術做的好不好,關鍵在於它是否能夠通過這樣一個技術把過去抽象,理性的這樣一種成份能夠有效的轉化為一種情感的情緒的打擊力量。如果用這樣一個標準去判斷它的話,你就會知道什麼樣的大數據可視化做的好,什麼樣大數據可視化的產品做不得好,這是標準的價值。
因此,在我看來,在今天確立我們判斷一個傳播形態,一個產品,一個技術好和不好,應該像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那恐怕在我們很大程度上,我們需要一個判別的標準。
三年多以前,諾基亞總裁在被微軟兼併,新聞發布會上有一個經典的判斷,他籤完字嘆了一口氣,好像我們也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這讓在場很多人不勝唏噓。從諾基亞自身角度沒有做錯什麼,他把技術線上,那個產品線上,那個質量線上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做到了最好,但是為什麼一夜之間幾乎它就突然死亡了呢?如果從技術自身的邏輯,產品自身的邏輯,服務自身的邏輯來說,我們看不清楚,到底是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在產業界很多人對於突然死亡,那種斷裂式的創新,那種過去延續性,持續性的創新,難以為繼,敢到困惑不解。
其實我們要說的是時代、天道已變,而這個天道的變化,是從上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開始發生的,我們都知道人類從建立社會之後,最大的一個夢魘,就是物質短缺,所以不管什麼時代,人類社會最要解決的一個最高級的,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解決物質短缺,發展經濟,增加物質財富。但是到了上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這樣一個任務得到了徹底的總體上的解決,就是現代文明和現代技術已經使人類已經徹底擺脫缺吃少穿的格局,增加這種物質財富,已經不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目標了。
而這恰恰就是一個歷史發展的轉型時期的到來。當我們沒有認識到這種轉型時期到來的時候,人們還是簡單的用增加財富增加人們幸福感的時候,就出現了社會諸多的不滿,比如說六七十年代歐美社會發生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各種各樣反亞文化的和反人類的現象。比如說邪教的出現,吸毒,性解放等等,很多很多的這樣一種亞文化現象層出不窮,事實上都是對於社會發展目標所出現的運作狀態的不滿。
70年代以後,西方的政治家學者終於搞清楚我們的社會發展有一個巨大的轉型了,就是以人為本。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我們中國共產黨的話來說,就是看老百姓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歡迎不歡迎。就是對人的發展,人的需求的滿足在這個尺度上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如果我們以這樣一個新的以人為本的尺度衡量一個技術,一個產品,一個節目形態,我們就有了非常清晰的一個指標。我們就對那些突然死亡的那些形態,比如說像諾基亞這樣它其實已經跟人的需求的滿足已經漸行遠,所以當他達到一定的脫離的張力的時候,它的死亡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有了標準,對事物發展有了一個新的判別標準,就是——以人為本。
對於傳媒領域而言,任何一個新的傳播形態的出現從這個標準來講,有三個。
第一個就是對於社會的流動性有否增加。
因為社會的流動性,是這個社會得以健康持續,有發展的一個基本標準。一個板結化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危機的社會,是一個停滯的社會,是一個愚昧的社會。只有源頭活水來,在社會流動當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的、文明的、線上的發展。社會流動性是我們作為一個傳媒領域產品的一個最重要的訴求、目標。
我跟英國學者交流中國歷史看法的時候,他們講到過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什麼呢,為什麼中國的封建社會能夠長達兩千多年,而這在全世界的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就是說中國的封建統治者為什麼能夠如此有效地將自己的制度體系延續這麼多年,常盛不衰,他們一定有其中的秘訣,而在這些英國學者看來,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我們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建立了一個能夠吸取天下讀書人作為知識分子的一種有效的形態,那就是科舉制度,因為有了科舉制度,天底下哪怕窮鄉僻壤的秀才們,只要按照這個路徑走,就有可能功名及第,有可能轉化自己的社會地位等等,其實這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夢想而已,但是有了這樣一個東西,封建統治者就有了一個巨大的有效的馭民術、維穩術,導致中國常盛不衰,這是社會流動的一個力證。
第二是否增加人在這個社會當中的空間自由度。
網際網路給我們這個社會最大的東西是賦能,使我們能,使我們有權利,使我們有能力,這是網際網路帶給這個社會最大的價值和貢獻,這是所謂的新媒體賦權、賦能,這是擴大人們行為的自由度、把握的自由度,它使我們過去所不能的東西,在網際網路條件之下變成了能,這樣的東西就是有未來的巨大發展價值的東西。
第三就是能夠使人們有一種抓手,一種把控力。
我們知道今天是一個變動的社會,知識不斷的更替,我看到一個數字,當一個大學生到大學四年畢業的時候其中有至少25%的知識已經沒有用了,或者被證明是錯誤的,知識的這樣一種更替如此迅捷,使人們充滿一種焦慮或一種無序、失序感,增加人們社會控制的手段,這樣一個形態就是有價值的技術,有價值的傳播形態,這就是我們對於今天新的傳播形態的一種判別的標準。那麼我們來看網際網路視頻,網絡視頻在這個方面到底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網絡視頻是什麼東西,其實它很重要的就是一種最具有社會衝擊力,並且是這個社會最具影響力的一種傳播形態,交給了普通的老百姓。
我們分兩頭說,第一就是說它是最有影響力的東西。
為什麼最有影響力呢?視頻這樣一個東西,過去都是少數人,少數集團有錢有權的人才能應用和控制的一種手段,而今天由於這個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哪怕我們有幾百塊錢的智慧型手機,有wifi、4G環境,可以將自己的視頻跟全世界進行分享。這是一個巨大的革命性的改變,這樣一種最具影響力傳播語態平民化,造成社會對話,社會信息流動,並且導致相應的意見流動,社會流動,它的板結化現象的巨大的解封,這是巨大的具有社會價值的東西。
那麼第二,就是說為什麼今天它是一個時代最重要的一種傳播形態。
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成過去的文字時代,理性判斷時代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視覺時代和關係情感判斷時代。於是當前,各有各的道理,有多少人群就有多少道理,因此在這種道理難以走遍天下的時候,其實在人們要接受一個道理之前,人們就有了一個前提性基礎性的判斷,這個前提性基礎性的判斷就是情感判斷、關係判斷,我們是不是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個戰壕的夥伴,只有關係認同,情感的基礎上,才有溝通的可能,才有認同的希望。因此在這個社會當中,實現社會共識形成,達到社會最大公約數,這種訴求人們情感的傳播形態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為什麼說視頻是一種訴求人們情感和關係的一種傳播形態呢?我們都知道默多克作為世界媒體大亨,他說過一個句話,一個電視節目好不好,一個標準就是看看能不能讓人興奮起來,激動起來,甚至生氣。如果不能使人們情緒有所觸動,有所改變,作為一個電視節目,它是失敗的,是不成功的,而我們在十年前做的一項認知神經傳播學的研究,可以證實,同樣的內容用報紙的方式作用的認知,和用電子媒介的、電子信號的方式作用於人的大腦,雖然內容形式完全一樣,但是介質不一樣的時候,傳輸信號不一樣,在腦部產生的反應也不一樣。電子信號傳遞出來的就是一個很散漫的,刺激強度大,腦洞程度比較淺,面積很大,在情感情緒層面,而印刷媒體它這種信號呈現出來的是人們的理性的深度腦洞源的狀況,這是兩種不同的作用人的理性和情感狀態的兩種傳播媒介的形式。今天強調一種關係認同和情感共振的時候,視頻這樣一種傳播語言就變得特別的重要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視頻它能夠形成社會的流動性,那麼除了剛才講的社會的板結化現象,用流動性緩解,還有社會的細分來帶來的跨界的這樣一種溝通。
我們知道社會現在越來越細分化,知識細分化,各個領域細分化,這種細分化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我認識一個數學家,說今天數學家之間進行溝通的時候,都變得異常的困難。像我們傳播學者一樣,即使這樣,我們有一些傳播學者在一起對話的時候,像聽天書一樣,彼此領域差的太遠。在細分化的情況之下,我們面對的社會實際,所面對的問題是一種綜合的糾結在一起的方式,全部附加在你的身上,需要一種跨界的一種能力,把各種各樣的專門知識,專門信息能夠統和在一起,這樣的一種流動,跨界的流動,其實也是今天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而視頻作為一種介質,促進社會流動性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第三就是所謂的個性化的這樣一種定製,或者叫流量的變現。
我們都知道我們看很多很多的短視頻、直播,對那些內容,我們有的人覺得一地雞毛,乏善可陳,任何一種內容,像任何一種形式一樣,像VR技術一樣,像付費也好等等,其實都是一種技術形態,社會形態,標準形態之下的一種形式。包括內容本身,也是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在今天的情況之下,具有巨大的價值,這就是麥克盧漢上世紀60年代所指出的,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媒介即信息,今天我們都明白了。但是緊接這句話,任何內容,任何形式都是一種媒介。換句話說,他除了內容自身的價值訴求之外,他再聚合人,連接人,連接人和環境,連接人和人,人和外界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中介價值,其實我們收費跟不收費,就是對人群的一種篩選和聚合。我們任何一個哪怕很low的內容吸引過來的看客可能就有不同的品行,不同的性質,這個社會在流量變現過程當中,需要千奇百怪,重重疊疊,豐富多彩的場景來實現這種需求和供給的對接,而這樣的一個場景,我們今天可以很肯定的說,它在視頻,短視頻直播這樣一種形態當中能夠呈現出更多的豐富多彩的對接的節點,因此對我們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內容價值,還有場景價值。我們面臨巨大流量的變現,只要我們對於構建起來的新的場景,實現這樣一種數據分析之下的分類和激活使用,我們變現的路徑,盈利的模式,就有一個發展的巨大空間。這就是我們講到的這種視頻、短視頻未來發展當中的一個巨大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