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照片《大眼睛》來了 通過希望之鏡映出影像的力量

2021-01-21 紅網

1月16日,《解海龍·希望之鏡》社會紀實攝影展在謝子龍攝影博物館開幕。

展覽集中展出了解海龍的近70幅經典紀實攝影作品。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月28日,面向社會大眾持續開放。

解海龍的攝影作品。

紅網時刻1月16日訊(記者 胡邦建 王娟娟 通訊員 龍世星)您還記得30年前那幅「希望工程」影像標誌《大眼睛》嗎?這張由解海龍拍攝的照片感動了全中國,也改變了成千上萬的貧困孩子的命運,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如今,《大眼睛》來長沙啦。

1月16日,《解海龍·希望之鏡》社會紀實攝影展在謝子龍攝影博物館開幕。展覽集中展出了解海龍的近70幅經典紀實攝影作品,旨在通過一幅幅珍貴的視覺文獻,引導大眾思考農村教育的社會問題。

十年,兩萬多公裡,中國128個縣,這些數字背後是沉甸甸的使命。解海龍用相機記錄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狀況,希望通過照片去改變貧困孩子的命運。此次展覽中,謝子龍攝影博物館共呈現近70幅經典紀實攝影作品,用黑白調的影像回顧幾十年前的教育困境。展覽現場通過對老舊教室的還原,讓觀展者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貧困學生們的艱苦求學環境。同時,通過呈現解海龍的攝影作品、手稿文獻、採訪視頻,讓大家感受到一個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中國攝影家。

「我和我的攝影夢永遠在路上。」解海龍在關於希望工程攝影的自述中,寫下了這樣一句動人的話。攝影像便有了溫度,有了堅定而強大的力量。收藏中國現當代影像記錄是一種傳承,通過時間的沉澱,影像被賦予了強大的力量。正如此次在謝子龍攝影博物館呈現的《希望之鏡》一般,當希望遇上鏡頭,所攝影像便有了溫度,有了堅定而強大的力量。

收藏經典攝影作品,把擁有著強大力量的中國攝影藝術推介至全球,謝子龍攝影博物館以此為己任,成立了「典藏中國」項目,以推介、收藏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品為目標,以推動中國攝影藝術進入國際視野為願景,通過不斷地梳理、展覽、收藏,致力於建構一個屬於中國攝影史的收藏體系。謝子龍攝影博物館「典藏中國」項目收錄並展出了解海龍的攝影作品。

「他還以一個攝影家的實踐,為所有嚴肅的中國攝影家提示了一個方向,那就是作為一個攝影家的基本人道主義價值觀。」謝子龍攝影博物館理事副館長、「典藏中國」項目策展人李歷松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為城市注入正確的價值觀,讓人們在謝子龍攝影博物館感受到影像藝術中希望的力量。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月28日,面向社會大眾持續開放。

相關焦點

  • 解海龍帶著他的「大眼睛」來長沙了
    :10:00-11:30活動及直播地點:謝子龍影像藝術館3F 5號展廳掃碼觀看直播-你一定看到過大眼睛女孩兒這張照片,那雙烏黑透澈的大眼睛,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讀書」的心聲,感動了全中國,這張照片不僅成為「希望工程」深入人心的影像標誌,也改變了成千上萬的貧困孩子的命運
  • 希望工程「大眼睛」攝影師解海龍:四十年,堅持讓手裡的相機有溫度
    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三合中心學校的課堂上,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攝影志願者的他拍下了一個手握鉛筆、抬頭聽講的女孩子的照片,那雙明亮清澈的眼睛又大又黑,撲閃孩童的天真和對知識的渴望,好像會說話一般,擊中了每個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的心靈,後來被選為了希望工程的標誌,人們親切地稱為「大眼睛」。轉眼三十年過去了,解海龍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結緣,改變了幾百萬少年兒童的命運,也改寫了他自己的人生。
  • 還記得那張「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嗎?這裡有照片背後的故事
    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三合中心學校的課堂上,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攝影志願者的他拍下了一個手握鉛筆、抬頭聽講的女孩子的照片,那雙明亮清澈的眼睛又大又黑,撲閃孩童的天真和對知識的渴望,好像會說話一般,擊中了每個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的心靈,後來被選為了希望工程的標誌,人們親切地稱為「大眼睛」。轉眼三十年過去了,解海龍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結緣,改變了幾百萬少年兒童的命運,也改寫了他自己的人生。
  • 還記得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嗎?因一張照片被國人記住,如今現狀如何
    俗話說,大眼睛的女孩招人疼,對眼睛特別大、特別水靈的女孩,大家總會莫名喜歡,可卻有這樣一個女孩,她的大眼睛只會讓人看著十分的「心疼」。不知道大家還記得29年前,一個小女孩在課桌上望向鏡頭的那張照片嗎?就是那張希望工程的宣傳照片。
  • 【影像記錄】「希望之花」花開似錦
    來參加公益活動,他高興著呢!」車小橋說。1989年,時任淶源縣政協副主席的車志忠收到了來自桃木疙瘩村小學張勝利和呂成山的求助信,信中「我很想上學」幾個字,揪著車志忠的心,隨即他開始為貧困地區失學兒童各方奔走。1989年10月,我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的基金——希望工程,在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發起下建立,並逐漸成為我國影響力最為深遠的公益事業。
  • 日本「希望號」衛星實驗艙觀測實驗:拍攝地面上看不到的壯美影像
    設在該國際空間站上的設施之一是日本實驗艙「希望號」。「希望號」是日本為了利用微小的重力環境和宇宙放射線等開展科學實驗,以及利用廣闊的視野、高真空、豐富的太陽能等宇宙暴露環境來觀測天體和地球並開展科學實驗而建設的。若田將在駐站期間的2013年11月7日~2014年5月14日,實施或預定開展20項實驗和觀測。
  • 「影像記錄」「希望之花」花開似錦
    1989年10月,我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的基金——希望工程,在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發起下建立,並逐漸成為我國影響力最為深遠的公益事業。張勝利、呂成山等13名同學重返校園,成為希望工程的首批受助者,「希望之花」在太行山深處悄悄綻放。
  • 我在現場|多年以後,希望我的照片能把人們帶回到這一年
    2020年1月,我開始參加各種疫情有關新聞發布會並記錄封城、解封前後等特殊環境下的影像;完整記錄兩山醫院從開工建設、建成,到收治首批病人,再到首批患者治癒出院,最後到完成使命清艙關閉的影像全過程。▲這張標註了日期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
  • 深埋地下的神鏡之謎:鏡從何處來
    而銅鏡背部同心圓的線圈間填以密集的短線,正好與之結構類同。後來,銅鏡傳到西北甘青地區,其背面的紋飾在同心圓圈紋基礎上,又發展出葉脈紋、盤蛇紋、角星紋等,構成了早期西北紋飾銅鏡特殊的構圖樣式。安陽殷墟婦好墓的4件銅鏡均為紋飾鏡,其中2面為葉脈紋、1面為同心圓短線紋、1面為盤蛇紋。一目了然,它們都屬於早期西北銅鏡裝飾風格。
  • 情系「希望工程」 奏響「愛心樂章」
    ——第24屆美國音樂公開賽山東賽區選拔賽概述  6月14日下午4時,煙臺市青少年宮樂海劇院琴聲悠揚、掌聲不斷,由煙臺團市委和煙臺市文學藝術聯合會等聯合主辦的《希望工程頒獎音樂會》在這裡拉開帷幕。為答謝煙臺市民對廣大琴童的關心和厚愛,向失學兒童和家庭困難兒童伸出援助之手,獻上一份愛心,煙威廣大師生齊心協力、共獻愛心,舉辦「希望工程」頒獎音樂會,目的是讓山東琴童在愛心活動中感受到學習音樂不光為自己帶來希望和快樂,也要注重培養琴童的社會責任感,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愛心、責任心和奉獻中健康成長!
  • 點亮教育希望之光,三星希望小學助力西部教育
    多年以來,教育脫貧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從政府到基層,從教育系統到企業,都在貢獻著自身的力量。中國三星自2004年以來,已在全國28個省(區、市)共計興建了168所希望小學,並為6600餘名貧困地區教師進行了「三星智慧教師培訓」,將「鄉村小學科普教育」項目惠及41所三星希望小學的100個班級,以彌補城鄉教育間的鴻溝。
  • 特聘專家助力濟南記憶影像保護工程:重溫濟南風華展望城市未來
    「古城保護見證歷史」濟南記憶影像保護工程典藏作品展在籌備過程中得到了一些專家學者的大力幫助。他們在濟南歷史文化研究領域各有建樹,或提供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或分享了老影像背後的感人故事。在11月30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現場,周長風、荊強、牛國棟、賈祥雲、張崇元、李瑞勇6位專家學者被聘為濟南記憶影像保護工程特聘專家。
  • 「菱鏡劇場不止於秀」 專訪策展人及藝術家
    菱鏡劇場的空間裝置製造選用虛擬和真實相對應的方式,進行了一場「真實和虛擬」的沉浸劇幕,進入的每一個觀眾和作者本身都是一個「角色的設定」。千變萬化的鏡面,也折射出人生百態,通過鏡面找到自我,探索自我更多的可能性。千變萬化的菱鏡映射著每一個我們,而在多樣鏡面之中呈現的很有可能是未曾發現的自己,透過鏡面去探尋更多真我。
  • 菱鏡劇場|Mirror Theater藝術展
    千變萬化的鏡面,也折射出人生百態,通過鏡面找到自我,探索自我更多的可能性。千變萬化的菱鏡映射著每一個我們,而在多樣鏡面之中呈現的很有可能是未曾發現的自己,透過鏡面去探尋更多真我。而由數扇菱鏡組成的拱形門,設定是一個從虛擬走向真實的路徑。走進拱形門便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通往劇場。
  • 菱鏡劇場不止於秀丨 專訪策展人及藝術家
    菱鏡劇場的空間裝置製造選用虛擬和真實相對應的方式,進行了一場「真實和虛擬」的沉浸劇幕,進入的每一個觀眾和作者本身都是一個「角色的設定」。千變萬化的鏡面,也折射出人生百態,通過鏡面找到自我,探索自我更多的可能性。千變萬化的菱鏡映射著每一個我們,而在多樣鏡面之中呈現的很有可能是未曾發現的自己,透過鏡面去探尋更多真我。
  • 吉林省發起 「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
    吉林省發起 「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和因疫致困青少年特別行動 作者:張爽    編輯:王佳堯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榜樣的力量 前行的希望」主題幫教活動舉行
    本次活動以「榜樣的力量 前行的希望」為主題,在監區內外分設會場。主題幫教會上,張連珍充分肯定江蘇監獄及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依法防疫、確保安全的顯著成效,對未成年服刑人員提出殷切希望。她說,要汲取愛國力量,努力自新而進。
  • 新的一年之希望
    所以今天的文章,寫點不一樣的,因為希望永遠在。 一隻暗綠繡眼利用植物纖維築成一個小小的巢,接下來它的生活重心就都在這個巢上和巢中了。巢,意味著新生命即將誕生。這次推送會出現一些巢片和親鳥哺育幼鳥的照片,這類照片一般不會在繁殖季節發,以避免給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信息。
  • 為什麼很多動漫人物都是大眼睛小嘴巴?
    攝影師:趙莉為什麼很多動漫人物都是大眼睛小嘴巴?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 呈現科技與藝術視覺盛宴
    場外觀眾通過搜狐視頻自媒體號@搜狐無人機觀看了直播盛況。張朝陽在現場致辭時表示:「關於這次活動,首先,堅持必出經典,無人機影像大賽進行到第六屆,漸入佳境,作品越來越好,盛典也越來越成功。堅持也是搜狐的精神。今年很不容易,尤其是疫情下的武漢和中國,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年度來呼喚,堅韌的力量,我們要感受中國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