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菱鏡劇場不止於秀」活動正在仁和新城展出。本次活動的策展人為張紅雷,策展機構為APNC ENERGY,參加活動的藝術家為甘健、施政、RMBit與能火。
菱鏡劇場的空間裝置製造選用虛擬和真實相對應的方式,進行了一場「真實和虛擬」的沉浸劇幕,進入的每一個觀眾和作者本身都是一個「角色的設定」。千變萬化的鏡面,也折射出人生百態,通過鏡面找到自我,探索自我更多的可能性。千變萬化的菱鏡映射著每一個我們,而在多樣鏡面之中呈現的很有可能是未曾發現的自己,透過鏡面去探尋更多真我。
活動現場
而由數扇菱鏡組成的拱形門,設定是一個從虛擬走向真實的路徑。走進拱形門便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通往劇場。真實的人生和虛擬的戲劇在此交匯,人生如戲,劇場是我們生活中的縮影,即使是幕後人員,總有一天生活就需要你登場,去尋找內心深處未被發現的自我,不斷地去探索未來新世界。
當走到劇場中央,360°環繞的巨屏呈現在眼前,聲光色相融合,來自新媒體藝術前沿的的4位全國頂級新媒體藝術家們,用他們的全新藝術作品,在菱鏡劇場大屏內打造一個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沉浸式劇幕,以充滿魔幻感的視覺衝擊去打破「自我的設定」。
活動現場
從藝術家的眼中了解更多菱鏡劇場
策展人、裝置藝術家張紅雷認為這次給仁和新城帶來「Dream Theater |菱鏡劇場」這個作品的創作初衷是想用沉浸式藝術場景的打造用場域視感氛圍的方式結合時尚形成一個動靜相融的感覺,形成一次真正的藝術與時尚的完美跨界裝置。展覽被設定在公共空間,既有自我藝術語言的表達,在場景中以半開放的形勢包容每一次的時尚活動,又有觀眾置身其中的考量。
活動現場
張紅雷談到:「我們希望藝術可以是融合生活融合日常的,甚至裝置在創作的時候也有更多人性關懷在其中,整體裝置的互動體驗我們希望觀眾可以在置身作品當中的時候通過作品的感覺於空間於作品甚至自我進行一場對話,空間裝置製造整個虛擬和真實相對應的方式,好像是一場『真實和虛擬』的沉浸劇幕,如夢境般帶有一種未來感。進入的每一個觀眾和作者本身都是一個 『角色的設定』,從整個裝置主體進行討論,從真實走向虛擬的過往,每一個門的設定是一個從虛擬走向真實的路徑,而設定本身是每一個參與者對自我認知的鏡像。此次跟仁和新城的合作我們也被仁和新城勇於創新和融合的精神打動,也希望到來的每一個觀眾在其中找到一種向內的力量,無論是面向未來或面向更向前的自己都可以找到自我審視,自我強大與自我突破的勇氣。」
活動現場
新媒體藝術家眼中展出作品想要傳遞的藝術理念和對藝術與時尚的跨界理解
施政:這次展出的是一件聲音影像(Audio-Visual)作品 Nimbus(2015),此類型創作結合聲音與影像,在觀看時需要將他們視為一個整體,聲音可以是影像的一種迴響,同時影像是聲音的某種觸發源。Nimbus 雖然在視覺上描繪了一片不斷變化的 「雲氣」,但它的另外一部分也通過聲音得到了體現,從這層關係上看,聲音和影像就如同一體存在的兩面。
此外,對我來說藝術創作一直也是一個分享的過程,藝術家都會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最開始是從 Second Life 這個虛擬社群去理解虛擬世界的,所以從那之後的創作總會有帶有某種 「漫遊者」 的視角,每當我創作一件新的作品,或者說構建一個新的 「世界」 時,就會有一種身處 「沙盒」 的感覺。試著把這個 「沙盒」 想像成一個透明的玻璃容器,我既能透過這個容器觀察現實世界,又能通過鏡像反觀自己,我想這其中現實和虛擬的疊加狀態正是我想藉由這次的作品分享給觀眾的。
藝術界與時尚界的從業者們始終有從彼此的創作和想法中汲取靈感,我也希望可以通過跨學科的合作與互動得到更多創作上的啟發。
能火:無智幻想 這個作品是我對機器的思維的幻想。現在這樣的合作也不算跨界了吧,感覺兩者在現代已經結合得很緊密了。
人民幣特:這件作品呈現的是我們對於數據空間具象化的想像,由此引發關於人與虛擬空間關係的思考。藝術與時尚的跨界結合可以給觀眾帶來新的藝術體驗場景,也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動機和傳播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甘健:這次希望能在常規的商業消費環境中使用的聲音與對應的視覺創造出一塊具有不同密度與質感的區域。在這個當下時代很多原有的界限都開始模糊和重建,我在基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挑選相對適合的作品,願意看到更多的嘗試和可能性。
菱鏡劇場的更多可能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新媒體藝術展,它還是:
一個[藝術秀場],多個全球頂尖品牌上演一場「冒險」的時尚大秀。
一個[藝術現場],藝術跨界戲劇的表演將不時的在這裡發生。
一個[音樂現場],展覽期間更有場潮人聚集的音樂派對。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