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自噬機制可充當「清道夫」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細胞自噬機制可充當「清道夫」

昨日,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頒布揭曉,今年獎項授予了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作出的貢獻。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大隅良典的發現有助了解細胞如何自行循環回收,研究人類身體如何適應飢餓和對感染作出反應,他的發現對研究癌症和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重大幫助。

阻止細胞損傷凋亡

細胞自噬,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並回收利用的基本過程。通俗地說,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細胞損傷和凋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院長程金科教授解釋,細胞自噬,是把細胞內「壞掉」的一些成分進行「清道夫」式的清除,是細胞內一些成分和結構更新的正常途徑,「細胞應對外界的一些壓力比如營養缺乏時,自噬通過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從而維持細胞的生命。同時,自噬還可降解被細胞吞噬進來的外界物質,包括一些死亡的細胞和一些脂類物等,從而對機體起到保護作用。」

不過,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觀察到並提出「細胞自噬」後,人們對細胞「自己吃掉自己」的過程並不了解,而且當時的研究並不多。直到90年代,大隅良典的實驗在釀酒酵母中發現了自噬的關鍵基因,他闡明了酵母中自噬的機制,並展示了在人的細胞中也有相似的複雜機制。「他的發現對預防和治療與自噬相關的疾病包括腫瘤及神經類疾病有重要意義。」程教授說。

自噬異常誘發疾病

自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細胞生物學現象,實際上還有許多有關自噬的問題科學家們還並沒有完全了解,所以自噬是目前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

程金科說:「當自噬出現異常時,將誘導疾病發生,比如腫瘤、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和神經性疾病等均與自噬有關。因此,了解自噬發生的機制對於保障健康和防治疾病有重要意義。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科學家在進行自噬相關方面的研究,包括清華大學的俞立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鐘清教授等在自噬形成的機制及調控的分子機制方面均有傑出的工作。這些工作將對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噬現象及與疾病的關係有重要的作用。」

業內專家感到意外

不過,儘管大隅良典是最早開始研究細胞自噬機理並取得重要成果的科學家,但他並不是這一領域唯一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因此,今年諾獎單獨授予大隅良典也令業內科學家有些意外。幾年前就有研究機構曾預測諾獎將授予闡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的科學家,除大隅良典外還曾提到密西根大學生物化學家丹尼爾·克利昂斯基教授、東京大學研究員水島升。

此外,最早將細胞自噬的過程與人類疾病聯繫起來的美國科學家貝絲萊文教授的呼聲也很高,她率先克隆了第一個哺乳動物自噬基因Beclin 1 ,並發現這個抑癌基因是通過調節細胞自噬的過程來實現其功能的。(記者 易蓉)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後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只有在進入人體後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餘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

相關焦點

  • 細胞自噬的機制
    vid=406020細胞自噬的機制 細胞自噬在腫瘤的生成和癌症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情況下,自噬功能的不全或缺失會導致腫瘤等疾病的發生,而對於因自噬功能超過基準造成的病變則佔極小部分。那麼,我們應如何看待「細胞自噬」這種現象呢?主講人:劉偉: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 ...19)我校專家發現小分子藥物triptolide誘導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在線發表了我校生命學院雷鳴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riptolide induces protective autophagy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CaMKKβ-AMPK signaling pathwa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DOI: 10.18632/oncotarget.6783), 發現小分子藥物triptolide誘導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 自噬作用可影響幹細胞活化
    細胞自噬作用可再循環其「結構部件」,並在其營養不足時產生能量。當這種保護機制被運作時它似乎也協助幹細胞被激活。相關報導發表在《EMBO》雜誌上。該研究表明,當幹細胞從靜止狀態開始活動時就會在它們的代謝活動中產生一種快速的戲劇性變化,而自噬誘導似乎是這些代謝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幹細胞能夠應對蛋白質和DNA等大分子合成需要營養和「結構部件」的應激需求,蛋白質和DNA含量也由於細胞的快速增長而上升。自噬作用中細胞器被專門的液泡雙膜所包繞。
  • Nature:癌細胞壓力和細胞自噬存在關聯
    這些應激壓力來自很多方面,例如細胞環境中的過氧化物刺激、細胞核變異,同時細胞之間的接觸抑制消失導致細胞分布過密而供氧和能量物質不充分。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癌細胞在應激環境下會激活細胞內應激壓力反應相關的信號通路來維持細胞代謝的動態平衡,通過這種策略可以保持細胞的持續存活。而細胞內的自噬作為一種主動性的細胞應激壓力反應方式,對於腫瘤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 細胞自噬到底是什麼?
    細胞自噬,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並回收利用的基本過程。通俗地說,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細胞損傷和凋亡。
  •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阻斷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
    required for autolysosomeformation」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SARS-CoV-2病毒編碼的輔助蛋白ORF3a通過阻斷HOPS複合物介導的SNARE複合體組裝,從而抑制自噬溶酶體形成的機制。
  • 近期細胞自噬領域重要研究進展一覽
    【2】Diabetes:IL-6可通過自噬和抗氧化應答保護β細胞doi:10.2337/db17-1280眾所周知,細胞在耗氧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活性氧簇(ROS),而ROS能夠通過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誘導細胞凋亡甚至導致細胞壞死。之前研究表明活性氧簇(ROS)的產生也是糖尿病中導致β細胞功能失調的關鍵因素。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責編 | 逸雲細胞自噬是一種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物質降解機制,參與自噬過程的蛋白被稱為自噬相關蛋白已有研究表明H2S通過獨立於活性氧的方式負調節擬南芥細胞自噬,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Abscisic Acid-Triggered Persulfidation of the Cysteine Protease ATG4 Mediates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by Sulfide 研究論文,揭示了H2S通過過硫化修飾抑制ATG4a蛋白酶活性,從而負調控細胞自噬的機制
  • Cell:調控細胞自噬的一個關鍵分子機制
    由管坤良教授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找到了調控細胞自噬的一個關鍵分子機制,細胞自噬是指細胞在惡劣條件下確保其生存的一種基本應激反應。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稱為AMPK的酶,不僅參與了細胞的傳感和能量調控,而且在細胞自噬酶作用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7日的Cell雜誌在線版上。
  • 靠它拿下諾貝爾獎:細胞自噬機制究竟是什麼?
    當癌症病人接受了放療及化療後,自噬系統可能救活奄奄一息的癌細胞,使癌症無法根治。有時,自噬系統會為了生物體的整體利益,將病變細胞去除,但它偶爾又會熱心過度,去除一些重要細胞,完全不理會這樣做是否符合生物體的整體利益。過去10年,研究人員對自噬作用的機制已有了深入了解。基於這些認識,我們對細胞的運作機理更為了解,科學家也可能因此設計出控制自噬作用的藥物。
  • 專家解讀: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為何摘得諾獎?
    10月3日下午五點三十分,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的名字出現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的首頁——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因其發現細胞自噬機制最終被他一人獨自收入囊中。 近幾年來,細胞自噬一直被視作得諾獎的熱門而屢屢出現在各類諾獎預測名單中。
  • 科學網—首次發現m6A修飾調控細胞自噬重要機制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劉豔玲)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崔雋和任間課題組研究發現,m6A去甲基化酶FTO能夠去除自噬相關基因修飾
  • 【中國科學報】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美國時間7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通過介導細胞自噬受體蛋白(OPTN)的泛素化修飾,促進細胞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
  • 科研人員發現自噬調控間充質幹細胞免疫功能及其機制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自噬調控間充質幹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機制。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是一群成體多能組織幹細胞,不僅有跨胚層分化的能力,並具有其它幹細胞不具有的免疫調節功能,已被用於治療重症肝病、糖尿病和神經損傷等疾病。
  • The EMBO Journal:自噬作用可影響幹細胞活化
    2014年10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細胞保護機制和其肌肉乾細胞激活之間的關聯細胞自噬作用可再循環其「結構部件」,並在其營養不足時產生能量。科學家們在EMBO雜誌報告說,當這種保護機制被運作時它似乎也協助幹細胞被激活。「我們的研究表明,當幹細胞從靜止狀態開始活動時就會在它們的代謝活動中產生一種快速和戲劇性的變化,」Thomas Rando說。
  • 人副流感病毒誘導細胞自噬機制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張歌) 記者從科技部網站獲悉,為了解析和探討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誘導自噬的類型和作用機制,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陳明周課題組經過大量的病毒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發現人副流感病毒誘導了線粒體自噬
  • Devell Cell:科學家揭示細胞中線粒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2019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線粒體損傷時,其就會通過向細胞蛋白發送信號促其降解的方式來避免進一步出問題,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斯陸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胞誘發上述過程的分子機制,即線粒體自噬過程(mitophagy),在攜帶破碎線粒體的細胞中,兩種名為
  • Cell:揭示一種引導細胞垃圾進行自噬的新機制
    2019年4月6日訊/生物谷BIOON/---細胞通常很擅長識別不會正常發揮功能的組分。它們不斷地進行自我清理---從它們自己的東西中挑出不再有用的東西,比如受損的或多餘的細胞器,不能摺疊的蛋白。但是,當細胞無法識別垃圾時會發生什麼?
  • 什麼是細胞自噬呢?
    細胞自噬雖是一個很生疏的名字,但它或許會給腫瘤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種細胞內的分解代謝機制。簡單來說,細胞自噬可以讓細胞重組,修復和再生,以達到細胞的再循環和再利用,這對人體抗衰老的意義非常重大。
  • 細胞自噬……咋回事兒?
    3自噬的生物學功能細胞自噬負責細胞的自我淨化,通過降解和重複利用細胞內老舊蛋白和細胞器,生命體藉此維持蛋白質代謝平衡及細胞環境穩定。無論是正常細胞還是腫瘤細胞,都維持一定基礎水平的自噬活性。細胞利用溶酶體降解自身受損的細胞器和大分子物質,對細胞內的蛋白質和細胞器進行管理和質量控制,可調控長壽命蛋白質、過氧化物體、線粒體和內質網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