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私營公司首次參加俄航天集團火箭製造招標工作
© Sputnik / Kirill Kallinikov俄國家航天集團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6%這是私營公司首次參與俄國家航天集團火箭製造招標。此前只有一次,另一家私營公司「達烏利亞」參加了該集團設備製造工作。該公司製造了兩顆小型衛星,它們在進入軌道後無法運行。除了「宇宙航向」公司,參加火箭製造招標的還有「聯盟」號火箭的製造商俄「進步」火箭航天中心與「質子」號和「安加拉」號火箭的製造商俄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
印度十年航天規劃瞄準火箭復用和先進推進系統,扶持私營航天
印度十年航天規劃瞄準火箭復用和先進推進系統,扶持私營航天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2021-01-07 17:18
-
中國火箭差在哪?被印度搶走訂單,被國際市場排擠「出局」
中國的火箭就曾被印度搶走了大單,還漸漸被國外市場所冷落,那中國到底差在哪?事實上,我國在火箭領域的技術並不差,首發時間位居全球第五,在最開始,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火箭能在世界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但是後來的結果告訴我們,中國的火箭逐漸被排擠出了國際市場,曾經中國還為了奪得市場份額,把捷龍系列的火箭發射成本壓至5000美元/kg,要知道就算只是長徵系列的火箭發射成本也在8000美元/kg,可見成本有多低,但是在此之前印度已經把成本壓到5000美元/kg。
-
印度私營企業到底多大本事?載人航天項目迫在眉睫的問題全靠他們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印度竟然提出對相關項目要交給印度私營企業來負責研發,由印度航天局一共確定,17個項目,邀請研究人員以較低的成本在本地開發,包括:為太空人提供食品和藥品,航天服的生命支持系統,可充氣的棲息地以及用於太空飛行器的防輻射和熱防護技術。
-
小火箭:自行車拉火箭,教堂改廠房——傳奇的印度航天史
剩下的,就是開足馬力搞建設了! 研究太空技術,火箭發射場是必不可少的。 維克拉姆博士開始在印度各處尋找理想的發射場。 但是,這小漁村,上哪裡找大房子?
-
14億中國人,我們的「馬斯克」在哪裡?馮侖:他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在回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馮侖一直都在問自己:我們有14億人,但我們的「馬斯克」在哪裡?夢想人人都有,但像馬斯克那樣達到即將達到夢想彼岸的人,馮侖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遇到。一個大學生把剛成立的公司估值1個億,他是自信過了頭?還是認為投資人會跟著他發瘋?沒想到,還真有「瘋子」上門!社會上很多民間投資者紛紛向胡振宇伸出橄欖枝,但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能賣給我一張(宇宙飛船的)船票嗎?我想預訂一張。」
-
美私營企業成功發射運載火箭 模擬衛星進入軌道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能發射火箭,它通常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不是一家公司的事。但我們做到了!———美國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沒有政府支持,沒有任何已有的硬體,沒有俄羅斯的引擎,沒有洲際飛彈的發動機,從無到有自行設計的「獵鷹1」號運載火箭,在世界標準時間9月28日23時15分成功將一顆模擬衛星送入地球軌道。
-
SpaceX公司與NASA做生意 16億美元為空間站送貨
該公司接到的訂單包括為商業運營商、外國政府和研究機構發射衛星,訂單價值超過了10億美元。美國空軍最近也做出了一些改變,這樣SpaceX在競爭大型軍事和間諜衛星的發射合同時將更加容易。SpaceX是爭取NASA資金支持以研發私營載人飛船的多家企業之一。按照這些企業的計劃,載人飛船有望在2015至2020年期間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軌道。
-
中國火箭慢慢被外國「淘汰」,訂單連印度都能搶
要知道,我們的火箭已經開始慢慢被其他的國家所淘汰了,之前甚至還被印度給搶過一次訂單,相信大家也都很好奇,我們的火箭跟印度比起來,究竟差在了哪裡呢?,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時代慢慢的發展,我們的火箭居然被其他的國家給淘汰掉了,而淘汰的原因則是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火箭發射成本太高了,雖然我們把成本從8千美元/千克減少到了5千美元/千克,但價格仍然很高,而印度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把火箭的發射價格給調低了。
-
印度蒙德拉20億美元獲得澳艾博特角港99年運營權
資料圖片:澳大利亞艾博特角港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4日訊(王紅娟)法新社報導說,印度最大的私營港口運營商蒙德拉港務公司(Mundra)星期二以近20億美元報價贏得澳大利亞艾博特角港 法新社的報導中說,這筆交易全部以現金支付,這是有史以來印度港口運營商在海外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蒙德拉港務公司承諾將艾博特角港貨物中轉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蒙德拉港務公司的所有者Adani集團(Adani Group)發表聲明說,公司在時間長達6個月的競標中擊敗了幾家國際競爭對手,其中包括一家中國香港的港務公司。
-
印度航天局明年將發射飛船的重型火箭 居然是用不鏽鋼造的
,準備投資14億美元,預計在2021年將印度的太空人送入太空。要執行載人航天項目,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要擁有可靠的火箭。印度人公開的說法,是他們的第三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已經重新設計,將會攜帶印度太空人進入太空。只不過,僅僅從材料方面,印度太空飛行器就存在非常嚴重的缺陷。
-
看看這7種火箭的價格對比,哪裡還有什麼價格戰?獵鷹完全就是碾壓啊!
,稱NASA暗中支持馬斯克在火箭發射上搞傾銷,雖然馬斯克商業發射一次只要6200萬美元,但給NASA發射每次卻要高得多,相當於NASA在補貼馬斯克,搞掉其它競爭對手。1、美國太空梭:載荷22.7噸,單次發射價格4.5億美元,每公斤載荷19824美元;2、歐洲空間局阿麗亞娜5:載荷16噸,單次發射價格1.65億美元,每公斤載荷10313美元;3、俄羅斯聯盟號-FG:載荷6.9噸,單次發射價格5000
-
印度為何有著迷之自信?細看新德裡和北京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中國和印度是幾千年的老鄰居了,歷史上古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並駕齊驅,都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但是發展至今兩國的差距卻越來越大。我們今天來看看兩國差距到底有多大,順便再來欺負一下它。而印度的總人口卻與我國相當,因此人均GDP是我國的五分之一。第三,再看城市發展的差距。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臉面,也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從首都就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印度首都新德裡佔地面積1500平方公裡,人口2500萬,GDP2000億美元。
-
我們的自信來源於吃穿住行
,人均國民總收入實現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自信來源於自己的吃穿自行的水平。疫情期間,很多美國家庭竟然拿不出1000美元的存款應急,我們覺得不可思議!
-
印度的自信來自哪裡?新德裡和北京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2019年,印度GDP總值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或許是被這樣的好消息衝昏了頭腦,不少的印度人都認為,他們的首都新德裡和我們中國北京相比,幾乎沒有什麼差距,在某些方面甚至更為發達,這就讓三弟和很多觀眾一樣感到十分困惑。為什麼印度人總是有一種「迷之自信」呢?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
印度普遍認為他們比中國發達,他們的自信是哪裡來的呢?
了解印度的人,或者去過印度旅遊的人,應該都知道印度人是迷之自信的。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比他們發達。說到中國的時候,他們總是會提及,若是再過一些年,印度不發展中國就快趕上他們印度了。 換一句話來說,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感覺中國不如印度發達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對自身認識的不足呢?
-
被印度搶走大量火箭訂單,中國到底輸在哪裡?原來大家都被誤導了
眾所周知,印度自主建造能力確實一般,甚至還鬧出不少笑話,但是該國在航天領域確實擁有一定的實力。中國失去部分火箭訂單後,本以為是被印度「搶」走的,真實情況是什麼呢?在國際商業航天市場中,相比起歐美國家,印度佔的份額很小。
-
中國火箭無人問津,印度火箭卻供不應求,哪點不如人家?
近幾十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航空領域的進步很快,已經有了很多的中國製造,中國火箭的名聲也曾傳遍整個世界,現如今,中國火箭在國際上面的訂單卻很少,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而印度火箭卻賣的十分火爆,幾乎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SpaceX到底想幹什麼?
5月30日,一枚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SpaceX的「龍飛船」太空艙送入軌道。更大的意義在於,這是SpaceX公司作為一家私營公司,首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任務。這是太空探索新紀元的開始,還是一個由商業公司領導的新紀元。今天凌晨,龍飛船已經順利對接國際空間站,將兩位太空人送達目的地。
-
中國火箭公司成立 「太空旅遊」20萬美元或可成行
李洪介紹,長徵火箭迎來新起點,意味著中國火箭的商業化時代正式來臨,商業航天必將引發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系列變化。 解讀 「太空旅遊」不是夢 20萬美元或可成行 據新華社電「三車計劃」創新商業航天火箭發射新模式;服務全球商業航天,挑戰萬億藍海;「航天+」打造太空經濟複合體……。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未來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