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小甲蟲靠腹部充氣呼吸

2021-01-08 科學網

 

本報訊 為了彌補龐大身軀帶來的不便,大多數大型昆蟲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呼吸方式:像肚皮舞娘那樣張馳腹部排出二氧化碳,同時將氧氣經由氣管套管送入其餘的細胞。但在很長時間內,科學家以為只有大型或特別活躍的昆蟲才會採取這種主動呼吸的方式。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偽步行蟲(Zophobas morio)的小蛹也會同樣的腹部張馳法。但這是為了幫助呼吸嗎?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用高功率X射線成像技術觀察了昆蟲呼吸導管何時萎陷——主動呼吸的一個明確現象。他們還測量了偽步行蟲蛹腹部泵氣和體外氣體交換的速率以及血淋巴(血)壓。正如預想的那樣,它的腹部泵氣導致血壓升高、氣管萎陷、二氧化碳排出——換言之就是呼吸。

但研究團隊近日在《生物學快報》上報告說,偽步行蟲蛹張馳腹部只有37%是因為呼吸。其他情況下並沒有出現氣管萎陷或氣體交換,這讓研究人員相信「充氣術」可能還有其他功能:主流看法各種各樣,有的說是幫助體內氣體混合,有的說是促進血液循環。(唐鳳)

《中國科學報》 (2015-07-07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靠「小氣泡」也能生活在水中?盤點陸地生物的水下生活
    在水蜥蜴扁平的頭頂有一個內陷的"小水坑",裹住這個"小水坑"的是一個小氣泡。水蜥蜴就是藉助這個氣泡在水中呼吸。並且在呼吸吐納間氣泡既不會破裂,也不會漂流頭頂。屁股帶個氣泡的水甲蟲既然有把氣泡放在頭頂的,那麼有沒有把氣泡放屁股上的呢?當然有,它就是水甲蟲。跟蜥蜴不一樣的是,水甲蟲既沒有鼻孔也沒有肺,而是用一種叫做氣門的呼吸孔換氣。
  • 印度6歲男孩遭夥伴拿空氣壓縮機噴嘴塞直腸充氣,腹部膨脹死亡
    據印度媒體Mumbai Mirror7月29日報導,印度6歲男孩與小夥伴玩耍,遭對方用空氣壓縮機插入直腸向身體充氣,導致男孩死亡。派出所巡視員桑賈伊·舒克拉(Sanjay Shukla)說,這名去世的6歲男孩名叫阿斯坎哈·亞達夫(Askanha Yadav)。
  • 甲蟲腹部培育生長的翅膀提供了神秘起源的另一個線索
    據外媒報導,通過在甲蟲腹部培育翅膀,科學家們已經接近解開昆蟲翅膀起源的奧秘了。昆蟲翅膀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任何化石可以告訴科學家關於今天生物的祖先(不像許多哺乳動物留下骨頭殘骸)。
  • 投彈甲蟲蟾腹逃生—新聞—科學網
    動物已經進化出各種各樣的策略來阻撓其捕食者,避免成為其口中之餐,但亞洲投彈甲蟲在被吞食後,卻仍可以孵化出逃跑計劃
  • 汽車也「壓不死」甲蟲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當昆蟲學家第一次告訴Jesus Rivera,一種不起眼的黑甲蟲能在被汽車碾過之後倖存下來時現在,這位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博士發現了這種甲蟲成功的秘密。 《自然》10月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了鐵定甲蟲(Phloeodes diabolicus)的外骨骼如此堅硬的原因。研究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何巨大的擠壓力也壓不死鐵定甲蟲,或在航空等建築和工程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鐵定甲蟲是一種棲息在橡樹上的物種,主要發現於北美西海岸。
  • 放屁甲蟲是什麼?
    放屁甲蟲是什麼? 2020-10-26 0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有一種小甲蟲
  • 甲蟲誘捕器來嘍~
    甲蟲頭殼堅硬,頭式一般為前口式或下口式。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釐長。最大的像天牛,有二十公分長。甲蟲其實兜蟲,也可理解為金龜總科,那麼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腮金龜、糞金龜等等,也可都列在金龜總科內,也就是說此類都可以稱其為"兜蟲"。
  • 壓不死的鐵錠甲蟲,為什麼這麼強?
    鐵錠甲蟲有多硬?植物學家最有發言權。做鐵錠甲蟲標本,固定在木板上,用針是不行的,扎不透,得動用電鑽。鐵錠甲蟲靠堅硬的外殼(外骨骼)保護自己,縮進殼裡,不怕野獸咬猛禽啄,甚至汽車壓過,也安然無恙。最近,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團隊實測了鐵錠甲蟲的抗壓能力 [1]。
  • 甲蟲用酒灌溉真菌花園—新聞—科學網
    甲蟲用酒精種真菌。圖片來源:KATJA SCHULZ 沒有人喜歡發黴的桃子,所以一些農民通過在酒精中浸泡這些果實阻止真菌生長。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蟲道真菌。使用這些真菌的甲蟲可以在「花園」中用乙醇培育出這些菌。一項新研究表明,酒精不僅能幫助這種真菌生長,而且還能抑制與真菌爭奪資源的微生物「雜草」。 食菌小蠹通過靠鑽進樹木和正在生長的真菌生存。它們更喜歡受到重壓或枯死的樹,因為會有更多乙醇在樹木組織中流動。這些乙醇是植物自然加工而成的。
  • 腹部劇痛才發現是蜈蚣鑽進衣服 男子呼吸困難險喪命
    近日,42歲的張滬林(化名)在打掃衛生時不慎被蜈蚣鑽進衣服咬傷腹部,當日下午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家人緊急呼叫120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搶救。7月23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天氣潮溼蜈蚣頻繁出沒,該院急診科最多時一晚上就可收治2、3例蜈蚣咬傷病患。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甲蟲新物種 外形酷似駝峰—新聞—科學網
    圖一、陳睿刺足大花蚤 Spinotoma ruicheni Hsiao & Huang, 2017 大花蚤科是外形駝峰狀的寄生性甲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花蚤科甲蟲化石紀錄是在內蒙古道虎溝化石層生物群發現的距今約1.65億年的中侏羅紀時期的媧皇始源大花蚤 (Archaeoripiphorus nuwa Hsiao,
  • 這麼小的氧氣瓶竟能在水下呼吸十分鐘,還能用打氣筒充氣?
    現在國內已經上市一款便攜性潛水小氣瓶,有了它潛水遊泳非常方便。妹子們也能輕鬆的充氣充滿氣瓶可以讓我們在水下停留10分鐘,而10分鐘對於初學者來說,已經足夠用了。若潛水的地方有潛店,你也可以通過大瓶為smaco充氣,用下面這個轉換頭即可方便的完成操作。
  • 呼吸與腹部都是概念,再次強調本質感受。(小參內容請配合此文)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再次地強調智慧法的練習原則,避免行者們閱讀小參內容時可能產生的誤解。布達文薩無論在短期禪修還是30日禪修的首日,都會介紹和強調智慧法練習的原則是努力親近實質,努力避免概念。之前的文章中布達文薩講過,「腹部」是概念。
  • 雞冠花與小甲蟲
    正在盡興地拍照時,突然發現一隻小甲蟲闖入鏡頭。雖然,一貫對甲蟲類有著複雜的感情,是恐懼和厭惡並存的那種。小甲蟲仿佛知道了我的心思如果是真的「雞冠」,這個小甲蟲還敢這樣「目中無雞」嗎?我先對焦甲蟲然後對焦花朵,把甲蟲虛化當作陪襯。
  • 樂清小夥深山養甲蟲 建國內首屈一指的甲蟲養殖館
    7年後,他們已擁有138個品種的甲蟲,活體數量超過10000隻,半年銷售達18萬元。  「牧野蟲社」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甲蟲養殖館  一間小平房,白牆上畫了4隻色彩斑斕的巨型甲蟲,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深處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裡便是黃賽和劉海東合夥經營的「牧野蟲社」。
  • 魔高一丈:食蝗鼠與噴毒甲蟲的生存競爭
    昆蟲專家艾斯納(Thomas Eisner),正在沙漠裡研究一種偽金針蟲屬(Eleodes)的甲蟲E. longicollis。E. longicollis是一種黑色的甲蟲,體長約3釐米,被人觸摸之後,它會擺出一副奇怪的姿勢:腦袋著地,身體傾斜,屁股朝上舉。這是偽金針蟲屬的典型防禦姿勢。也算得上小有名氣。
  • 淺談甲蟲飼養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花費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究甲蟲,並且用五十年的光陰換來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養蟲經驗,所以我認為這六十多年的努力並不是白費的,希望能夠給入門讀者帶來我這七十年研究出的精華!儘管這八十年的研究很辛苦,對於我來說還是很快樂的,雖然我只是一個十六歲的甲蟲愛好者。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教,提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
  • 腦袋充氣只為捕獵—新聞—科學網
    鵜鶘鰻魚通過將頭部充氣捕食獵物。
  • 走進奇妙的甲蟲世界:佔地球四分之一動物物種
    在節肢動物中,甲蟲無疑是最為成功、最為多樣也是最被低估的一類。世界上的甲蟲種類達到驚人的40萬種,而據科學家估計,等待被發現的甲蟲可能還有350萬種。換句話說,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動物物種屬於甲蟲。記住,是四分之一!
  • 汽車也壓不扁的甲蟲?科學家揭示鐵定甲蟲堅硬外殼密碼
    汽車也壓不扁的甲蟲?生活在北美西海岸的鐵定甲蟲素有「惡魔鐵甲」稱號,它們擁有堅硬的外骨骼,能經受住捕食者的擠壓、野外徒步旅行者的踩踏,甚至被汽車碾過都可安然無恙。10月21日,一項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解釋了鐵定甲蟲的外骨骼如此堅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