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
近日,在江蘇揚州舉行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研討會」暨科技部「十一五」支撐重點項目「我國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檢測和預測關鍵技術研究」進展會上,我國5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有望使上述長期以來進展緩慢的技術難題得到突破。
-
環境影響識別與確定環境目標和評價指標
1.確定環境目標:針對規劃可能涉及的環境主題、敏感環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約因素,按照有關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和標準擬定或確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環境目標,包括規劃涉及的區域或/和行業的環境保護目標,以及規劃設定的環境目標。規劃涉及的環境問題可按當地環境、自然資源、全球環境三大類分別表述。
-
「技術分享」關於土壤調查、監測、評價等29個問題匯總
答覆:一般而言,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包含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內容,通過國家環評信息報送平臺提交的環評文件,即完成了3號令要求的報送和公開任務,無需再增加重複工作量。2019年7月1日前,若未執行HJ964,可將調查內容作為環評文件附件。
-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指數發展預測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國內外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與借鑑隨著對創新認識的不斷加深,全球研究機構和各國政府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以創新、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等為評價對象的國家創新能力評價的實踐。其中,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英國國際商學院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共同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開發的科技競爭力(CST)評價指標,以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國家創新指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的「中國科學技術評價指標」等國內外機構發表的指標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引用。各機構的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及特點如表 1 所示。
-
小康社會及現代化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一、社會指標的意義和作用 社會指標是反映各種社會經濟現象狀況的,是衡量和監測社會發展的一把尺子,是一種量化工具,每個指標反映一定數量的社會現象,由於社會經濟指標有幾千個。
-
研究| 如何建立我國醫保信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從醫保運行管理維度分析,筆者認為應又分為兩個維度:一是醫保信用綜合評價監測指標(以下簡稱監測指標),設計該類指標的目的是為了刻畫和表述醫保信用情況的識別和結果的提取;二是醫保信用綜合評價警情指標,警情指標是根據監測指標值,確定信用的級別或狀態,並以此為依據確定信用主體信用積分的增減變動。
-
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特色與創新
一、立足中國國情,依據課程標準研發指標和工具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同於國際大型教育測評項目,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開展,監測指標體系和工具全面體現國家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結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準確掌握國家課程標準執行和落實情況。
-
"灘淺海工程地質環境調查監測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圓滿結束
2020年7月4日,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組織召開了由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灘淺海工程地質環境調查監測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評價會。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1.科技計劃全面部署實施,各項任務進展順利 (1)「科技興環保戰略」正式確立,三大建設工程不斷推進。2006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出臺了《關於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確立了科技興環保戰略。環境科技創新工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工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工程取得明顯進展。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推動落實排汙單位汙染源自行監測主體責任,2.3萬家重點排汙單位與國家平臺聯網。建成63個生態監測地面站,環境一號A/B/C衛星組網運行,高分五號衛星成功發射,初步形成天地一體的生態狀況監測網絡。運轉效能明顯提高。
-
評價得分計算:確立權重的方法
筆者將給我們講述確立權重的方法,通過分析遇到問題的多面性來決定結果。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需要確定各部分權重來得出最終結果的問題;例如商品的排序,可能需要考慮成交量、好評率、收藏量、轉化率等因素;例如個人信用分,可能需要考慮身份特徵、消費能力、人脈關係、行為偏好、信用歷史等因素,而其中每個因素,又可能需要多種指標來衡量。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的...
1.科技計劃全面部署實施,各項任務進展順利 (1)「科技興環保戰略」正式確立,三大建設工程不斷推進。2006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出臺了《關於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確立了科技興環保戰略。
-
全文|《鋅冶煉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徵求對煤炭採選業等5個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為貫徹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指導和推動企業依法依規實施清潔生產,我委委託技術單位研究編制了《鋅冶煉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徵求意見稿)》。
-
三部委發布《汙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行業 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本指標體系起草人:王煒、李豔萍、王建利、張欽凱、楊奕、史彥偉、幸毅明、楊麗麗、張青玲、周銘、葉新、溫勇。 本指標體系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提出。 本指標體系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
-
教育部:評價科研水平不以SCI等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
其中要求,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等等。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藥研發」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評價學術論文聚焦標誌性學術成果,採用「計量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中國期刊與國外期刊相結合」的「代表作評價」方法,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規定代表作中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國期刊論文,突出標誌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
-
統計局提出衡量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4大指標
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記者李柯勇、邢靜)國家統計局國家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分析報告》,從技術創新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4個一級指標: 一是潛在技術創新資源指標,包括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數、企業工業增加值、企業產品銷售收入等項。
-
實現程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的新視角與指標構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並且將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著力點,這就要求我們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進行監測。
-
甘肅省城市化發展監測評價體系研究
為此,有必要將建立一套「統籌」指標對城市化發展水平進行監測。從這樣一個基本的思路出發,城市化發展評價即是為監測城市化進程的協調性提供了充分的經驗論據。指標體系的現實意義 促進城市化、加強統籌協調發展成為一項重大國策,構建城市化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就是要為監測
-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必須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採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確立的指標必須是能夠通過觀察、測試、評議等方式得出明確結論的定性或定量指標。系統性原則。指標體系要綜合地反映區域資源環境系統中各子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強度和方向等方面的內容。綜合性原則。
-
...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
一、基本原則 (一)遵循國家,體現廣州特色。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和國家要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總綱進行頂層設計,系統科學地構建指標體系,確保國家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得到全面落實。同時,結合廣州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點和突出問題,建立符合廣州實際、具有廣州特色的綜合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