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對極地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

2020-09-06 深圳市海洋學會


談到極地,普通人會感覺非常遙遠,千裡冰原,天寒地凍。你是否能想像,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的夏季可能就沒有冰了,原來在海冰上行走的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由於海水升溫,亞北極的生物種類可能一路遷移到南極,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8月31日晚,一場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在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的直播間展開,多國學者就這個關係人類未來命運走向的話題展開討論。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劍鋒在論壇上介紹了全球氣候變暖對極地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


什麼是極地海洋生態系統

據何劍鋒介紹,南極和北極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海冰,無論在南極還是北極,冬季還是夏季,都有海冰的存在,極地生態系統和海冰密切相關。

在南極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物是南極的大磷蝦,磷蝦和海冰密切相關。南極磷蝦主要是吃小微藻,它會吸引魚類聚集,有了魚以後就會有其他生物,比如海豹和鯨進行捕食,還有鳥類,磷蝦支撐著整個南大洋的生態系統。

北極的冰更密一些,冰裡有很多的微型藻類,浮遊生物吃藻類,魚吃浮遊生物,海豹又吃魚,構成了北極的生態系統。在北極生態系統中,海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冰底密密麻麻地生長著很多藻類,這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主要食物來源。北極冰下生物量非常豐富,海冰的融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比南極更明顯。


氣候變化影響極地生態系統

據何劍鋒介紹,極地也有氣候變化,特別是北極,升溫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以上,南極主要在少部分區域有明顯升溫。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做的研究,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的趨勢在兩極表現得最為明顯。

他稱,目前,北極的海冰正呈快速下降的趨勢,基本上每10年會減少約6.3%。研究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到夏季基本上會不再有海冰。「原來北極熊在海冰上行走,完全沒有冰後會變成怎樣?這是我們要面對的新課題。」何劍鋒說。

何劍鋒介紹,南極的升溫在局部區域,但在西南極的區域,由於海水升溫導致冰架融化,預計在2300年,這個區域可能會被打通。「這意味著海冰融化的速度比原來增加了3倍,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信號。全球海平面增加的趨勢是非常快的,這不僅影響極地區域,對全球的影響都非常大。」他說。

針對氣候變化對極地生態系統的影響,何劍鋒稱,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了南極最主要的生物群落,這會導致南極無冰棲息地的增加,海冰的減少會導致磷蝦的分布更加聚集,會對整個生態系統影響巨大。而北極升溫後,一些亞北極的魚類會遷移到南極,海水升溫可以導致海洋生態系統根本性的改變。

「我們能做什麼?這需要全球人類的共同努力,單靠一兩個國家是做不到的,因為每個國家在南極和北極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全球共同努力,才可能有更好的認識,制定更好的政策保護極地生態系統,實現極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何劍鋒說。

他呼籲,「氣候變化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小了,希望全球的科學家能夠一起合作,也希望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可以一起合作,拯救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


文章來源: 新華網 陳聽雨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IPCC第二工作組第四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07: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指出:氣候變化和其它因素的綜合作用可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是如何產生相互作用的    簡單地說,氣候變暖使水汽蒸發量加大而導致洪澇、乾旱,破壞了地表下墊面狀態使生態環境惡化,生態系統又反饋變化,使地球水圈的水循環的周期縮短(延長)而導致洪澇、乾旱頻繁發生和強度加激。因此,生態系統根本無法進行自然的遷移,致使原生態系統內物種的重大損失。
  • 探尋北極海洋環境與全球氣候變化關係
    中國自1999年組織實施首次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先後實施了5個航次的北冰洋區域多學科綜合考察,重點開展極地環境研究,系統觀測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尋極地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提高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助益良多。
  • 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深處未能倖免,或將影響海洋生態
    海水的熱容量很大,其巨大的熱容對地球氣候狀況具有重要影響。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球上大量的海水吸收了進入氣候系統的大約93%的熱量。這些巨大的熱量會對海洋產生影響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們探測到南大西洋最深處已經出現變暖趨勢。顯然,全球變暖甚至開始滲透到海洋的最深處。
  • 氣候變暖對環境和人類有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麼做?
    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將看到氣候變化造成的五大影響:一、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出現高溫天氣會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極地冰蓋不斷融化,使海洋裡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溼地。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災難。
  • 極地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生態變化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水文學者日前聲稱,北極和南極的冰層和凍土受到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但是由於地形和地質狀況不同,南北極冰雪消融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極地,尤其是北極地區升溫的速度快於其他地區。
  • 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
    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全球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水溫升高水溫影響上,會使海洋水溫提高,儘管是極小的數字,也會給海洋生態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
  • 氣候專家解析嚴寒天氣寒潮頻發將終結全球變暖?(圖)
    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改變,氣候將由「暖」轉「寒」。  什麼原因導致最近頻繁出現寒流和暴風雪?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改變了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氣候專家丁一匯,就人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
  •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企鵝學園舉行科普公開課
    8月29日,孩子們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企鵝館內觀看企鵝。 當日,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企鵝學園舉行「關愛極地動物,呵護兩極生態」科普公開課,向少年兒童介紹極地動物的種類、習性和分布,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給兩極帶來的危害等科普知識,培養孩子們關愛極地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全球變暖有哪些影響?有哪些危機?
    ——博科園  全球變暖,地球表面、海洋和大氣的逐漸加熱,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將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2013年9月27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了一份關於氣候變化的重大報告,儘管氣候變化引起了政治上的爭論,但科學家們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確定人類活動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
  •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海洋是一個龐大的熱能儲庫,自工業革命以來,超過90%的人為溫室效應能量進入了海洋內部,而滯留在地表的不足10%的熱量引發全球1.3ºC的升溫和越來越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如果海洋把這90%熱量還給地表,引發的氣候效應將難以想像。2015-2016年的超級厄爾尼諾活動再次改變大洋狀態,之後全球地表溫度又開始新一輪的大幅拉升(圖1)。
  • 都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何寒潮還來得這麼兇猛?
    新華社發近日,寒潮成為了網友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少人也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新聞裡不是常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專家聲音氣候變暖導致氣候更加不穩定實際上,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從極地的強大高氣壓到赤道海洋的低氣壓之間出現氣壓梯度,大氣便由氣壓高的地方向氣壓低的地方流動。而由於地球的自轉,風沿地表作水平運動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在北半球向右偏轉成西北風。北半球冬季的氣候正「受控」於中緯度地區的西風帶。在極地的「冷」與赤道的「暖」之間,形成跨半個地球的「溫度梯度場」,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南北溫度梯度。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人口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逐漸變大了,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就會直接影響到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3、水汙染嚴重。全球有10%的河水收到了汙染,但是人們的用水量卻在急劇增加,汙染的水越來越多,需求量卻越來越大,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  4、有毒物品、廢料汙染。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科學家使用新的觀測手段,通過實驗驗證:現有的氣候模式是如何影響全球變暖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航天局的AQUA衛星上大氣紅外探測器( AIRS )所捕獲的最新數據,對大氣最低層的10公裡範圍內的溼度進行精確測量,結合全球觀測的溫度變化,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建立一個對水蒸汽、二氧化碳和其它大氣變暖的氣體的排放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獲得全面的更多的了解。
  • 科學家發現減排使北大西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成為海洋吸熱的中心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和氣溶膠,造成地球系統能量收支不平衡,全球正在加速變暖。地貌由綠變黃、森林大火蔓延、冰雪融化導致海平面高度升高……大多數進入地球系統的總能量通過海氣界面熱通量形式被海洋表層吸收,進而被海洋環流運輸、遷移並存儲在海洋內部。海表吸熱是影響區域和全球氣候的關鍵因子,其變化對地球各圈層均有影響,能夠調節全球變暖速率。
  • [決策者說]鄭國光: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鄭國光:應該是這樣,在這個評估報告裡面有六種排放的情景,最壞的一種排放情景就是人們按照現在的生活方式,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大概未來一百年,到21世紀末,它的溫度將上升最高,可以上升6.4度,最低的一個,就是說現在人們控制排放,這個標準可能因為氣候系統有個慣性,可能在未來一百年,21世紀末,它可能增加的溫度是1.1度,1.1度也是超過了過去一百年氣溫上升的0.74度,所以人們不能夠忽視全球變暖對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一些影響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熱點解讀以熱點事件為背景,主要考察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對水循環、工業、農業、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2.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1.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對海平面和海岸帶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具體影響如下圖所示: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