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通明大量夜蛾遷飛入京 警惕大規模植物蟲害發生

2021-01-14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

8月11日消息:8月3日,凌晨五點鐘左右,負責王府井大街環衛工作的老張和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他打掃到新東安廣場的時候,一幕情景突然讓他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只見新東安商場的牆壁、玻璃門以及附近的露天水吧等處,都出現了一種身長約1釐米的黃色蛾子,密密麻麻的鋪列著,讓人感到不適,有工作人員猜測說,可能是昨晚,商場的照明設施全部打開,外立面牆上有十幾名「蜘蛛人」在做清潔工作,這是蛾子降臨的主要原因。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同一天的早晨,紅廟地區的居民吳先生在樓下的牆上發現,上千隻灰蛾子爬在牆上一動不動。並且姚家園居民徐女士也稱,昨天她看到樓外牆上有很多蛾子,附近的轎車上也爬著許多蛾子。此外,記者從紅橋、花鄉等地居民了解到,這幾天他們均發現了大量蛾子。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大量的飛蛾進入到北京城區內?

    「從形態以及習性來看,初步可以斷定是夜蛾。」農業大學著名害蟲防禦專家張青文告訴《北京科技報》,夜蛾是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昆蟲。共2萬多種,體形呈三角形,粗壯,個體在蛾類屬於中等偏大,一般是暗灰褐色。

    「夜蛾的主要特點是喜歡趨光,並且它還具有遷飛性的特點。」張青文說,夜蛾的成蟲和幼蟲都是夜晚活動,只要有火光或是有燈光的地方它就喜歡往那裡飛,而在整個遷飛的過程中,它們可能會遇到很強的燈光的時候,或是遇到蝸旋的氣流,也就是出現降雨的時候夜蛾都會選擇在此停留。

    此次大批夜蛾進京的主要原因究竟在哪兒?張青文分析,前幾天的北京正好有一些降雨,而正巧也趕上了夜蛾遷飛,於是大批的夜蛾就選擇了北京「落戶」,「但這可能並不是夜蛾大批襲京的主要原因。」張青文分析認為,為了籌備奧運會,北京市內很多大型場所都是燈火通明,如此大強度的照明設備一定會對夜蛾形成一種巨大的吸引。

    而目前令張青文擔心的並不是大批夜蛾進入北京市區,他比較擔心的是一旦這批夜蛾在北京城區內進行產卵怎麼辦。張青文說,夜蛾基本上都是害蟲,並且很多重要的害蟲都是屬於夜蛾科的,例如:粘蟲、小地老虎、黃地老虎、棉鈴蟲等都是著名的作物害蟲。並且夜蛾還有周期性大暴發的特性,因此對莊稼和植物的危害非常大,它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鋪天蓋地的過來就會把莊稼和植物破壞掉。

    張青文指出,這些夜蛾飛到城區會非常麻煩,因為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批夜蛾停留的植物是否是它們的寄主。因為夜蛾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旦餓了,什麼植物都會食用。目前,這些夜蛾是否會對北京城區的樹木、

草坪

花卉

造成大面積的危害?張青文稱並不能馬上進行判斷,因為有的夜蛾是廣食性的,也就是說它可食用的植物非常多,也許此次入京的夜蛾可能並不是單一的一個品種,「如果一旦是廣食性的夜蛾的話,會對北京市區內的許多植物造成危害。」並且夜蛾科的昆蟲繁殖能力非常強,往往一隻夜蛾能產100多粒卵。

    張文清建議說,目前當務之急就是一定要做好監測工作,看這批夜蛾的種類,因為夜蛾在初期的危害性還不會太大,最初夜蛾會在植物上進行產卵,而5天到1周後卵才能變成一隻成年夜蛾,但是一旦成為夜蛾它就會開始對植物進行大規模的破壞。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遷飛時間會比今年提前一代,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的遷徙引起了我國農業部門的高度緊張。草地貪夜蛾是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昆蟲,又稱秋粘蟲,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已在近100個國家發生。它可以導致作物苗期受害,減產10%~25%,嚴重時造成絕收。
  • 專家:警惕蝗蟲群遷入境
    沙漠蝗每天可隨風飛行達100~150公裡,再加上當前北半球正處於冬春交界期,大部分植物處於生長幼期,葉子較少,單個地區的植物可能被瞬間消滅,蝗群會迅速轉移到另外地區,這又會加快蝗蟲的遷飛速度。有專家指出,考慮到2019年1月在雲南爆發了草地貪夜蛾危害,在國內定殖越冬後,草地貪夜蛾將可能在今年全面爆發。而如果兩種蟲害疊加爆發,將會是種植業的災難。
  • 全國大範圍進入多雨期,警惕斜紋夜蛾爆發!
    斜紋夜蛾存在於葉片背部通常斜紋夜蛾在植物的中間部位的葉片上產卵,一個雌蛾可以產8-17個卵塊,每塊約有300粒卵,2-7天的時間就會被孵化成幼蟲。斜紋夜蛾的卵塊4齡幼蟲期為暴食期斜紋夜蛾的四齡幼蟲期為暴食期,食量佔整個幼蟲的90%以上,是整個生長期對作物危害最大的時期。因此在進入暴食期之前及時進行預防才可以及時減少蟲害損失。
  • 堪比蝗蟲的草地貪夜蛾來了,農藥減量還扛得住嗎?
    來自南美州的草地貪夜蛾再度入侵中國,短短8個月就侵襲農田246萬畝。圖片來源:Alamy今年2月開始在東非大量繁殖的沙漠蝗蟲漂洋過海進入中東和南亞,並有向東亞進軍的可能性。這使得正處在新冠疫情之中的中國公眾格外警惕,掀起了討論熱潮。然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3月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再度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才是更加緊迫的威脅。
  • 我國歷史上危害最大的四類害蟲,草地貪夜蛾上榜,危害不斷升級!
    第一點,就是草地貪夜蛾蟲災預警。草地貪夜蛾,到了6月份,很有可能入侵到東北和內蒙地區!現在,就由識農魏老師給大家分析草地貪夜蛾的傳播路徑和防治方法!首先,先給大家講講歷史上發生過的重大蟲害。1. 蝗蟲。蝗蟲在我國歷史上危害嚴重,以前經常能看到蝗災報導。蝗災一旦發生,甚至會出現「人相食」——也就是人吃人的現象。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編者按 草地貪夜蛾,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幼蟲能取食350多種植物。今年1月11日,草地貪夜蛾首次在我國被發現,隨後迅速從雲南擴散,已經入侵全國25個省份,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對玉米、甘蔗、高粱、香蕉、水稻等多種作物造成影響。
  •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草地貪夜蛾入侵廣州花都 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工作人員檢視玉米田玉米飽受摧殘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通訊員花宣攝影報導:自今年1月,起源於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 「害蟲剋星」是怎樣煉成的——記中國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蟲害防控...
    團隊成員在田間調查害蟲發生情況。趙勝園攝/光明圖片「雲南南部是一個重要的季風通道,很多遷飛性害蟲都是從這裡飛入國境,其中就包括『超級害蟲』——草地貪夜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兼副院長吳孔明說,「正是因為我們的農業科研工作者在這裡常年駐守,我們才能屢屢及時研發出對重大入侵性農業病蟲害的防控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大科技支撐。」1.
  • 入滇「么蛾子」一晚飛100公裡 雲南組建「終結者」團隊滅它
    4月2日,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介紹,2020年1月以來,全省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面積為34.97萬畝,累計防治面積43.69萬畝。 防蟲 建立一周兩報蟲情調查報送制度 早在3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明確表示,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我國。
  • 雲南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 邊境站點蟲量突增
    中新社昆明3月12日電 (陳靜)記者12日從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方網站「全國農技推廣網」獲悉,雲南省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近期邊境站點出現蟲量突增現象。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屬雜食性害蟲,其寄主植物廣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麥、蕎麥、棉花、燕麥等80餘種植物。2019年首次入侵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見蟲面積約1600萬畝。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這場蝗災從2019年年中開始發生,是東非25年最嚴重的一次,目前擴散至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可以說是距離中國一步之遙。 蝗軍壓境,會不會給我國農業和糧食安全造成影響?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
  • 太空看地球璀璨夜景:世界各地燈火通明
    而當在夜間地面燈火通明,並且天空中沒有任何雲層遮擋時,這樣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而當在夜間地面燈火通明,並且天空中沒有任何雲層遮擋時,這樣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紅海,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地區    歐洲    中國東北,日本和朝鮮半島    北美洲 ...
  • 中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2020-11-03 05:15:20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抗藥性對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 警惕!這種害蟲危害大!綜合防治看這裡
    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湖北省為害多種農作物草地貪夜蛾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2019年5月8日,首次發現入侵湖北省仙桃市,主要為害玉米,造成嚴重損失。2020年草地貪夜蛾將遷入早,發生量大,在玉米上為大發生;玉米紋枯病為偏重發生;玉米螟、粘蟲、蚜蟲、大小斑病、灰黴病為中等發生。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中國江蘇網訊 草地貪夜蛾是今年由境外侵入我國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
  •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05-15 文 金羊網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花宣自今年1月,起源於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全國已有11省(區)52個市(州)230個縣(市、區)查見玉米受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超過12.74
  • 我科學家破解 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抗藥性對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 權威發布:202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2019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發生平穩,輕於近年。據初步統計,全國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43億畝次,防治面積60億畝次。 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在我國華南、江南等地玉米產區發生1,620萬畝,防治面積2,271萬畝次,沒有造成明顯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