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8月3日,凌晨五點鐘左右,負責王府井大街環衛工作的老張和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他打掃到新東安廣場的時候,一幕情景突然讓他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只見新東安商場的牆壁、玻璃門以及附近的露天水吧等處,都出現了一種身長約1釐米的黃色蛾子,密密麻麻的鋪列著,讓人感到不適,有工作人員猜測說,可能是昨晚,商場的照明設施全部打開,外立面牆上有十幾名「蜘蛛人」在做清潔工作,這是蛾子降臨的主要原因。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同一天的早晨,紅廟地區的居民吳先生在樓下的牆上發現,上千隻灰蛾子爬在牆上一動不動。並且姚家園居民徐女士也稱,昨天她看到樓外牆上有很多蛾子,附近的轎車上也爬著許多蛾子。此外,記者從紅橋、花鄉等地居民了解到,這幾天他們均發現了大量蛾子。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大量的飛蛾進入到北京城區內?
「從形態以及習性來看,初步可以斷定是夜蛾。」農業大學著名害蟲防禦專家張青文告訴《北京科技報》,夜蛾是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昆蟲。共2萬多種,體形呈三角形,粗壯,個體在蛾類屬於中等偏大,一般是暗灰褐色。
「夜蛾的主要特點是喜歡趨光,並且它還具有遷飛性的特點。」張青文說,夜蛾的成蟲和幼蟲都是夜晚活動,只要有火光或是有燈光的地方它就喜歡往那裡飛,而在整個遷飛的過程中,它們可能會遇到很強的燈光的時候,或是遇到蝸旋的氣流,也就是出現降雨的時候夜蛾都會選擇在此停留。
此次大批夜蛾進京的主要原因究竟在哪兒?張青文分析,前幾天的北京正好有一些降雨,而正巧也趕上了夜蛾遷飛,於是大批的夜蛾就選擇了北京「落戶」,「但這可能並不是夜蛾大批襲京的主要原因。」張青文分析認為,為了籌備奧運會,北京市內很多大型場所都是燈火通明,如此大強度的照明設備一定會對夜蛾形成一種巨大的吸引。
而目前令張青文擔心的並不是大批夜蛾進入北京市區,他比較擔心的是一旦這批夜蛾在北京城區內進行產卵怎麼辦。張青文說,夜蛾基本上都是害蟲,並且很多重要的害蟲都是屬於夜蛾科的,例如:粘蟲、小地老虎、黃地老虎、棉鈴蟲等都是著名的作物害蟲。並且夜蛾還有周期性大暴發的特性,因此對莊稼和植物的危害非常大,它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鋪天蓋地的過來就會把莊稼和植物破壞掉。
張青文指出,這些夜蛾飛到城區會非常麻煩,因為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批夜蛾停留的植物是否是它們的寄主。因為夜蛾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旦餓了,什麼植物都會食用。目前,這些夜蛾是否會對北京城區的樹木、
草坪、
花卉造成大面積的危害?張青文稱並不能馬上進行判斷,因為有的夜蛾是廣食性的,也就是說它可食用的植物非常多,也許此次入京的夜蛾可能並不是單一的一個品種,「如果一旦是廣食性的夜蛾的話,會對北京市區內的許多植物造成危害。」並且夜蛾科的昆蟲繁殖能力非常強,往往一隻夜蛾能產100多粒卵。
張文清建議說,目前當務之急就是一定要做好監測工作,看這批夜蛾的種類,因為夜蛾在初期的危害性還不會太大,最初夜蛾會在植物上進行產卵,而5天到1周後卵才能變成一隻成年夜蛾,但是一旦成為夜蛾它就會開始對植物進行大規模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