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腦灰質體積或可決定節食自控力

2021-01-13 環球健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6月5日報導,法國的一項研究表示,大腦中灰質體積可能會決定你節食時有無自控力。

需要健康飲食的節食者如果缺乏自控力的話,可能會停止追尋更深遠的減肥秘訣。節食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自身體內,在於他們的大腦結構。

根據5日發布的一新研究,人類大腦內前額皮層結構的不同可能會解釋為什麼相比其他人,有的人能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選擇。法國科學家研究了123名平均年齡30歲的健康者的數據資料,通過研究,測驗參與者的節食決策過程和食物調控。他們得出結論:前額皮層較大的人,可能對自己的飲食有更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前額皮層是腦內會影響決策的部分。

由法國一家醫院的利亞納施密特(Liane Schmidt)及其同事所撰的報告中寫道:「節食是調整飲食選擇,食用健康飲食,減少食用不健康食物。人們實現和維持這一調整的能力有很大差異,但其原因尚不明確。研究顯示,背側前額皮層和腹內側前額皮層中灰質多的人,更善於飲食自我控制。」該研究的作者表示,大腦結構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這些腦區會趨向於提高節食自控力和對抗肥胖的能力。報告中說:「研究結果顯示,飲食調節成功不僅是由於動機和注意力的短暫波動,還因為神經相對穩定的變化。」

該研究的負責人、肥胖症專家尼克菲萊(Nick Fuller)說,該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參加試驗者都身體健康。研究中也缺少參加者的生活方式信息,而他們的生活方式會影響他們的飲食習慣和他們自控潛力。他解釋道,該研究引起了人們對大腦的注意,人們往往忽視大腦在減肥中所起的作用。菲萊說,該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神經可塑性。

他說,簡言之,你可以通過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來改變你大腦中灰質的量。因此,如果自控力差是你飲食不健康和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的話,你會如何鍛鍊自己的自控力,改變自己的大腦結構?菲萊說:「形成新習慣,摒棄舊習慣需要持續的積極行為,因此你可以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當作生活的常態。」

菲萊說,打破舊習慣,開始積極的習慣需要大約66天的時間。他說:「這並不會在一夜間改變。如果你面前有塊蛋糕,你需要反覆告訴自己不要吃那塊蛋糕來形成新的習慣,因為蛋糕會讓人上癮。」他也強調,每個人體重增加的原因不同,有沒有一種對所有人都適合的減肥方式。體重的增減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人而異,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說:「我們不希望人們把他們的大腦作為他們體重增加的替罪羊。但是,飲食心理應當是實現減肥計劃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如果隨著時間推移,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變糟的時候。」(實習編譯:侯亞紅 審稿:田瑞哲 )

相關焦點

  • 自控力強不強 與大腦灰質多少有關
    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神經科學》(JNeurosci)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對更健康的食物作出選擇時,大腦中前額葉皮層兩個部位灰質較多的人似乎會有更強的自制力。它可以表明一個人對飲食的自控力大小,比如吃胡蘿蔔而不是紙杯蛋糕。前額葉皮層位於前額的正後方,被認為參與了人的計劃和決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前額葉皮層的兩個特定部位,稱為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腹側前額葉皮層,這兩個部位都與自我控制有關。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分析了之前三個實驗的數據,這些實驗收集了關於大腦灰質數量的信息。
  • 科學研究表明,正念靜觀可以改變大腦灰質體積,延緩衰老速度!
    多虧腦科學研究的不斷增長,我們現在知道靜觀也會對大腦灰質產生物理性的影響。 由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功能整合神經科學中心的科學家進行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通過對靜觀者大腦和非靜觀者大腦的核磁共振成像進行對比,他們發現靜觀導致了大腦下部灰質的實際變化:靜觀使灰質生長。
  •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2020-01-05 17:24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 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
  • 新研究發現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腦組織由灰質和從灰質細胞延伸出來由神經纖維或髓鞘構成的白質組成,灰質體積似乎與各種技能和認知能力有關。
  • 研究表明:一個人大腦中的灰質越多越無私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大腦內頂葉和顳葉結合處有更多灰質的人更無私。這項研究首次表明了大腦解剖、大腦活動和利他行為之間存在著聯繫。  為什麼有些人很自私,而有些人非常無私呢?以往的研究表明,性別、收入或教育等社會類別難以解釋利他行為的差異。
  • 研究發現大腦灰質影響疼痛感知
    新研究發現,負責處理內部思維和注意力的大腦區域中灰質較多的人對於疼痛的感覺比其他人來的弱。  大腦包含灰質與白質,其中灰質主要負責信息處理,而白質負責連接大腦各個不同的區域。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特定大腦結構發生細微的變化,特別是控制思維和注意力的區域出現了變化以後,人的疼痛感覺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 跨性別女性的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
    Busatto, Carmita Helena Najjar Abdo 發表時間:2018/01/15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1598-017-17563-z 原文連結:http://t.cn/EL5XGlK 許多先前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報導了大腦形態的性別差異
  • 研究揭示大腦如何形成褶皺 與基因有一定關係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18日文章】題:大腦是怎麼形成褶皺的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之所以布滿褶皺並具有核桃似的形狀,是因為大腦皮層即灰質的快速生長受到了白質的限制。  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皮層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取決於兩個簡單的幾何參數———灰質的生長速度及其厚度。
  • 愛運動的小孩為何腦子好 大腦灰質多多益善
    都知道多運動有益孩子的大腦發育。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運動會讓孩子大腦中9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灰質增多,這些區域關聯認知功能、執行功能、學業表現等。作為「活躍大腦」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格拉納達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掃描了101名8到11歲兒童的大腦。
  • 專家稱網癮致大腦灰質萎縮 與鴉片依賴症類似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雷皓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青少年網癮的神經機制之一是大腦執行與控制功能相關腦區受損。這一最新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我們也採訪了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雷皓教授,請他為我們詳細解讀。
  • 飲食習性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
    原標題:飲食習性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   科技日報華盛頓3月27日電 (記者劉海英 張夢然)人和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其它脊椎動物要大很多。為什麼會這樣?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社會大腦假說,即社會關係因素促使靈長類動物大腦增大。
  • 中國研究證據: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變小
    許多研究表明吸菸可導致腦體積改變
  • 腦科學日報:大腦謀劃作弊背後的神經機制;安慰劑效應有多強?
    4,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基因Val66Met多態性與首次發病未治療抑鬱症患者大腦灰質體積的關聯研究來源:中華精神科雜誌研究擬採用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討BDNF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
  • 長期太空飛行會改變太空人大腦形狀:各腦區灰質有所增減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太空人的大腦形狀在太空中會發生改變。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對近期在國際空間站工作過的太空人大腦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掃描(fMRI),結果發現部分腦區的灰質減少,其它部分則灰質增多。該研究將有助於治療其它影響大腦的疾病,如長期臥床病人易患的腦水腫等。
  • 血氣方剛不在「血氣」,而在大腦
    這是因為老年人積累了更多經驗與智慧,從而傾向規避風險,還是因為他們大腦結構本身發生了變化呢?近日,來自雪梨大學、紐約大學、耶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三一學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給出了答案,大腦右後頂葉皮層(rPPC)灰質體積(GMV)的變化影響著我們對風險的看法。
  • 肚子越大腦越小?研究:胖子腦灰質區域比常人小
    研究:胖子腦灰質區域比常人小) 根據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周三(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過多的腹部脂肪(例如啤酒肚)跟大腦萎縮可能有關連。
  • 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性別差異:這意味著什麼?
    大腦的性別差異  不久前,拉茲納漢的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不僅報告了兩性大腦在某些部位的體積上存在可信的性別差異,而且這些差異與性染色體的直接影響存在聯繫。利用傳統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數據,他們比較了採自男性和女性大腦不同區域的灰質含量。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也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聚集了大多數神經元的細胞體。儘管兩性的大部分大腦區域看起來很相似,但在某些區域,男性或女性似乎各自擁有更多的灰質。
  • 愛發怒或因大腦構造 過激行為與大腦灰質有關
    如果你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動肝火,可能是因為大腦構造與別人不太一樣。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在《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掃描了168名志願者的大腦,這些人中,有57人患有間歇性暴怒障礙(IED)。IED指的是受到外界刺激會出現失控,做出失去理智甚至變態的暴力行為。暴力行為發生後又會感到明顯不安或內疚。
  • 【神經科學】灰質
    兩次掃描的對比結果顯示,新母親大腦中的灰質量出現了明顯的減少。(灰質包含了神經細胞的主幹;大腦的其它成分,白質,包含了大多數用於連接神經細胞的神經纖維。)這個變化可靠到有相當高的精確度用於探測一位女性是否受孕,並且這個變化相當持久,當研究者在兩年之後重新測試這些母親,這個變化依然存在。
  • 殺人魔大腦與常人不同 專家:其腦部灰質少影響同情心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芝加哥大學一組神經科學家公布的最新研究發現,殺人魔的大腦和普通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