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狂歡終於落下帷幕,電商和消費的年度盛宴結束了。但其實,雙十一最初的別名是光棍節,是單身人士們自嘲出來的日子。民政部應景發布了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到了2.4億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處於獨居狀態,並且預計這一數據之後還會不斷上升。單身族群不斷擴大,你是其中一員嗎?
單身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不同於以往所說的這類人極端眼紅有對象的人,每天忍受單身的寂寞,相反,他們是從單身的生活中找到了快樂和趣味,而且可能比兩個人的日子還要好。可央視財經的一份不同情感關係幸福感比例的調查卻「打了臉」,結果顯示單身人士的幸福感低於有戀人但未婚和已婚人士,排在第三。既然單身不那麼快樂,為什麼單身群體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理由。
調查統計顯示,對戀愛的價值觀念不同是不少人單身的主要原因。對於戀愛,不少年輕人的觀念都有巨大的變化。與傳統的戀愛觀相比,他們對戀愛抱有很大的期許和憧憬,認為戀愛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不願將就。也有不少人表示願意單身,他們認為單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過得很好,沒有戀愛的必要。
經濟壓力和工作問題是單身人口數量龐大的另一原因。數據統計的2.4億人口裡,有不少人群有戀愛的意願,但是經濟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難以有時間和精力去好好的戀愛一場。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戀愛的人花銷會比單身人士大很多,但大多數人經濟水平並不高,甚至不少人是月光族,養活自己都難。想要解決經濟問題就得拼命工作,996的工作讓人每天疲於應付,這樣一來就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戀愛。
單身的人變多了,人們對情感的需求就變少了嗎?結果可能正相反,人們對情感的需求有可能增加了。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情感需求是基本需求,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對情感有需求和寄託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期單身的人對情感會有更加強烈的需求。
對情感有著強烈的需求,但為何還是單身呢?有的人對愛情過於理想,過於理想化的「完美愛情觀」,讓其一次次與戀愛擦肩而過。很多常年單身的人,都說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不高,但還是苦惱找不到另一半。確實,他們對外在條件不苛刻,沒有過多的條條框框,但是在兩個人交往相處時卻細緻入微、過於期待,一旦發現不是自己心中的完美愛情就想結束這段感情。這也是很多人單身的原因。
人長大以後,在談戀愛這件事上,會變得越來越難。很多人選擇單身並不是因為不渴望愛情,相反單身的人會對愛情有更美好的嚮往,對情感的需求會更加強烈,但在如今這個快餐式愛情橫行的時代,很難再找到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了。嚮往愛情,渴望被愛,但是不願輕易將就。
誰都希望能擁有一份甜甜的戀愛,也都希望每天下班回家有人在家等你,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孤獨度過每個難熬的夜晚。但是生活的壓力、連軸的工作讓人難以有精力去戀愛。父母的逼婚,身邊朋友對愛情的妥協讓人對愛情失去嚮往。所以即使渴望愛情,也願意單著,總期待著有一天能遇到自己理想中的愛情,遇到對的那個人,而不是隨便找一個人將就著過日子。
願我們都能擁有自己理想中的愛情,你對愛情有怎樣的見解呢,又是如何看待單身人口不斷增多這一趨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