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20公斤、徒步6公裡……淇澳島這場「大練兵」,參與者都是……

2021-01-11 瀟湘晨報

為持續推進我市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規範化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突發事件現場醫學處置能力,11月17日,我市在淇澳島舉辦「2020年珠海市緊急醫學救援隊野外演練競賽」。

據了解,我市2018年成立了18支「裝備優良、訓練有素、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的衛生應急專業救援隊伍,涵蓋了海陸空救援、傳染病、核輻射、心理救援等專業。去年,我市緊急醫學救援隊在廣東省衛生應急演練中應急能力突出,處置技術規範,取得優異的成績。此外,在航展、馬拉松等重大活動中,我市緊急醫學救援隊伍為活動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

當天,全市18支急救隊伍圍繞理論考核、緊急醫學救援基本技能、野外生存能力、個人攜行裝備配置等科目展開激烈角逐。基本技能考核採取模擬災害現場處置形式,主要考核災害相關急症現場緊急處置技術(如心肺復甦、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突發意外現場處置等);野外生存能力考核包括自我生活保障和營地建設;野外演練各隊隊員攜帶20公斤個人裝備徒步行進,全程約6公裡。經過一天的比拼,所有獎項各有歸屬。

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柴宏亮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比賽這種形式,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重視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發現急救技能方面的好苗子,希望各單位將急救培訓工作作為衛生應急的重點工作之一,實行常態化管理,將急救技能培訓和考核作為醫務人員崗位目標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特別是醫院門急診、ICU、兒科、重症醫學科等重點科室和崗位,不僅要掌握常規的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等技術,還要掌握更加先進、更加全面的急救技術。

分享到:0

【來源:珠海市衛生健康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康「健身哥」成亮麗風景線 每天負重22公斤徒步10公裡
    負重22公斤徒步10公裡是他的日常,健碩的胸肌、6塊腹肌和鬢角的白髮形成鮮明對比。但說起自己正式與健身結緣,時間還要回溯到20多年前。1992年,張玉清正在給房間牆上打孔時,不慎被衝擊鑽擊傷右胸,當時感覺像岔了氣,晚上睡覺時胸口疼痛難忍,喘不上氣來。經拍片確診,他的右肺破裂導致氣胸,3個月後左肺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由於手術風險過大,張玉清選擇了保守治療。為了避免復發,張玉清開始了鍛鍊,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
  • 安慶潛山縣森林公安開展徒步越野大練兵活動
    安徽長安網訊 5月10日,安慶市潛山縣森林公安局開展徒步穿越江淮最高峰金紫山大練兵活動,全局除值班、備勤民警外的全體民警參加。  上午9時30分許,拉練隊伍抵達位於駝嶺林場駝嶺管理區獨山尖防火道的起點,隊伍開始徒步穿越。在穿越海拔1539米主峰老佛頂後,沿駝嶺林場壇坂管理區管護山場下山抵達終點壇坂管理區,全程30餘公裡,其間20餘公裡屬人跡罕至的羊腸小徑,道路艱險崎嶇。
  • 天寒地凍日 練兵正當時
    近日,大興安嶺地區最低氣溫已經達到-44.3℃,為全面摔打磨礪隊伍有效處置各類遂行任務處置能力,大興安嶺地區森林消防支隊以北疆寒冷氣溫為契機,紮實開展野營負重拉練,並以實戰化訓練為基準將各項訓練貫穿全過程、各領域。
  • 負重400公斤續航1000公裡,上海研製的無人機全球首發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上海研製的無人機負重400公斤可續航1000公裡。9月13日上午,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上進行了400公斤級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發。
  • 海拔3600米,負重15公斤,這場女兵比武競賽太「硬核」!
    女兵負重15公斤行進面對將戰鬥體能貫穿全程的機動、偵察和打擊,8小時無熱食保障連貫作業,這群女兵要以怎樣的姿態去迎接這場大考?拖拽「重傷員」戰鬥著裝、15公斤戰備小包、10 公裡崎嶇山路……對於女兵來講,這不僅僅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鍊。
  • 早期軍隊真無奈,士兵隨身負重高達120斤,機動能力十分緩慢
    海陸空天電五維空間的戰場環境造成了軍兵種的不斷細化,僅僅步兵這一曾經的單一兵種就分化出了徒步步兵、摩託化步兵、機械化步兵以及裝備基本實現信息化、數位化的新型步兵,這樣的細分化實打實的驗證了那句話:技術改變世界、造就未來。
  • 負重27.6公斤做伏地挺身 洛陽漢子完成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挑戰
    26日上午,在洛龍區定鼎門社區文化廣場上,為挑戰「負重60磅伏地挺身」的金氏世界紀錄,市民王金柱負重27.6公斤,分別在一分鐘時間內,用手掌和手背各做出61、47個伏地挺身,完成挑戰。本周,王金柱會將挑戰視頻發往金氏世界紀錄公司,進行驗證。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 廣東珠海淇澳島旅遊景點和廣東珠海外伶仃島旅遊景點遊記
    廣東珠海淇澳島旅遊景點實拍圖一淇澳島位於香洲市東北方向13公裡處有伶仃島,伶仃島與北面的虎門相隔1.2公裡,伶仃島與南面的唐家大陸相隔也差不多是1.2公裡。淇澳島海港周圍有許多海灣,如二斜灣、關帝灣、金星灣、石井灣、大圍灣和東側灣,這裡的大多數海灣都是淺水灣,基本上都是以淤泥沙質衝積而成的海灘。
  • 90後正擔當丨戰「疫」保供電,90後風電運維隊徒步大山40公裡給大...
    洶洶疫情之下,華能集團澠池風電項目4名90後組成的運維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為了檢修一處「得病」的集電線路,在這特殊時刻保證千家萬戶的用電,他們在荊棘密林中穿越,背著20多公斤的檢修器材,一天往返40餘公裡山路,寒風中遍查45基大風車杆塔。澠池莽莽鳳凰山上,他們用腳步寫下90後的擔當和無畏。
  • 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
    在重大天災之前,父母實在無力拯救自己的子女,只能被迫負重前行,繼續在蒼茫的世間獨自徘徊。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就有一位父親做出令人心酸的壯舉,他背著不幸罹難的孩子,獨自前行了25公裡。他孤身一人穿梭在廢墟之中,滿目瘡痍,但他心中卻只有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願望——帶兒子回家。
  • 俄羅斯美女激情挑戰30公裡徒步 2018舟山國際徒步大會盛況空前
    5月20日,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2018中國旅遊日舟山國際徒步大會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一萬多名徒步愛好者激情參與其中。參與人群情緒高昂,從10公裡的體驗組到20公裡的進階組,以及30公裡的專業組全程都是一路高歌、激情澎湃;從12歲的孩子到65歲的老人,都樂在其中。
  • 80天徒步1800公裡:人類首次僅靠雙腳抵達南極難抵極
    今年1月25日19點18分,她和兩位外籍助理一行三人歷時80天,徒步1800公裡,抵達了南極大陸的「難抵極」。這是人類首次僅靠雙腳到達「難抵極」!抵達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豎起五星紅旗。為了這一刻,她整整奮鬥了5年。那麼,鮮為人知的「難抵極」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存在?馮靜又為什麼要兩次遠徵南極大陸?這期間她克服了哪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呢?
  • 我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開展全員練兵比武活動
    本報吉布地6月28日電 邱浩翰、趙兵兵報導: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某訓練場烈日當空、硝煙瀰漫,「非洲雄獅」小隊每名隊員負重近40斤、奔襲近3公裡,圍繞抬橡皮舟接力、戰鬥射擊、穿越障礙、戰場急救等課目進行激烈比拼。這是該基地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的一個場景。
  • 帶著妹子們去西藏:在香格裡拉腹地徒步穿越雨崩村一睹梅裡雪山
    所以……7月20日早上,我們出發了,一路向西。從西當溫泉開始到雨崩村,上山12公裡,下山6公裡,全程18公裡,還要從海拔2450米翻越海拔3700米的南宗埡口,而且路況極差,要麼坡度太陡,要麼泥濘不堪無處下腳。更要命的是,我們每個人平均負重10公斤以上。
  • 80天,1800公裡,北京姑娘成首次徒步抵達「難抵極」的人
    至今,全世界僅有9名男性探險者,依靠風力以風箏滑雪的方式成功遠徵「難抵極」,徒步遠徵幾乎是天方夜譚。  然而,北京姑娘馮靜,選擇讓自己變成天方夜譚故事的主人公。今年年初,馮靜和外籍嚮導徒步1800公裡,歷時80天,抵達「難抵極」,在這裡豎起五星紅旗。這是人類首次僅靠雙腳到達此地。
  • 戰士苦不堪言,根本走不動,單兵負重高達120斤,光防彈衣就30斤
    軍隊的士兵在執行任務時,通常背負著一個大背包,當然會覺得沉重,但是現階段背著一個大背包又是不可避免的。美國陸軍科學學會在2015年提出建議士兵戰鬥巡邏負重最佳不超過50磅(23公斤左右)。但是2018年美國陸軍研究數據表明,執行戰鬥巡邏的步兵通常負重平均在129磅(58.6公斤)。美軍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單兵平均負重約為120磅(約為54公斤),在中東等地外出執行作戰任務的單兵負重最高可達63公斤。如此之重的背負,讓士兵根本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