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為什麼總能成功?多關注目標,少糾結條件

2020-09-10 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

圖:埃隆·馬斯克

剛剛過去的5月,發生了一件值得被歷史銘記的大事:

瘋狂的馬斯克,把兩名太空人送上了太空。

在他之前,人類也曾多次幹過這事。只不過,當我們翻開歷史時,只會看到:美國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俄羅斯(蘇聯)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中國把太空人送上太空……

在人們的認知中,載人航天飛行,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才有能力做的事情。

而馬斯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成這一壯舉的民營企業家。

但這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震驚世界,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此之前,他曾經用Paypal重新定義了支付方式;用特斯拉重新定義了電動車、甚至重新定義了汽車;用自己控制的民營火箭公司,向太空發射了獵鷹重型火箭。

而在此之後,他還想修建時速1000公裡的超級高鐵;想用4.2萬顆低空衛星組成「星鏈」讓wifi信號覆蓋全球;尤其是,他還想在火星上建立一個百萬居民的人類城市……

也許,很多人會對這些宏偉的計劃將信將疑。但是,看慣了馬斯克創造奇蹟,我卻傾向於相信,也許他真的能成功。

因為,馬斯克有一種能扭曲現實的力場,總能把看起來像天方夜譚的事情變為可能。

馬斯克,並不是一個人。他其實代表著一類人。這類人的名字還包括玄奘法師、毛澤東、賈伯斯、馬雲等等。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1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這句話由於馬雲到處宣揚而出名。馬雲的成功,也給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腳。

而當初他以英語老師出身,投身於網際網路行業,做電子商務先驅的時候,有幾個人認為他能夠成功呢?

大多數人,都以為馬雲是個大忽悠,還有人認為他是搞傳銷的。我們看到,在記錄馬雲早期創業歷程的視頻裡,他滿臉都是被人拒絕和質疑的無奈。

但是馬雲堅定不移地朝這條路走下去,吸引了一批人跟隨他,無數的資源向他聚攏,漸漸地有越來越多的客戶和消費者開始相信他,直到今天發展成無比龐大的阿里帝國。

如果我們不了解馬雲的創業歷程,就很難理解這句話,更別說去踐行。

大多數人的思維是:一個見都沒見過的東西,如何能讓人相信?

這個思維模式,決定了大多數人的做事方法:先看自己擁有什麼,然後再根據現有條件去設定目標。

這樣做,能夠讓人獲得確定感,因為所有事情都在自己現有資源和能力能掌控的範圍之內。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有這樣才能安心。

但也正因為如此,這樣能達到的成就,天花板實在是太低了。原因就在於,個人現有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以此來設定目標,這個目標就高不到哪兒去。


馬雲、馬斯克這類人做事的習慣是:先看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再去創造條件實現這個目標。

他們想要的東西,可能很大很大,大到普通人無法想像。所以當他們說出那個目標時,總是會遭到質疑,甚至嘲笑。因為人們從現有的資源和條件出發,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當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和尚乘著一匹白馬從長安城出發時,沒有人能相信他可以走到天竺,取回真經。

當那群衣衫襤褸的革命者在井崗群峰中躲避著一次又一次的圍剿時,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奪取全國政權,推翻三座大山。

當那個性情古怪脾氣暴躁的叛逆者回到他曾被趕出的蘋果公司時,沒有人相信他能通過一款小小的手機,為人類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但最後,他們都成功了。

儘管出發之時他們一無所有,但在路上,他們不斷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斷地提升自己和團隊的能力,不斷地整合各方面的資源……

他們把一個想像中的、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未來,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來了。

2

從「我能做什麼」到「我想要什麼」,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如果你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話,你的人生可能已經走了很多彎路。

如果今天意識到了,卻仍然不能轉變,你的未來可能還要再走很多彎路。

當你每天想的只是「我能做什麼」時,你可能會錯過那些對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東西。

談戀愛,你只會找你認為自己「配得上」的,而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最後和一個條件湊合、但是卻沒感受過激情的人過一輩子。

買東西,你只會挑選你認為「划算」的,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你可能吃了二三十年的蘋果,卻從來都不知道一個真正美味的蘋果,應該是什麼味道;你可能穿了二三十年的內衣,卻從來都不知道一件真正優質的內衣,穿上去有多麼舒適。這固然取決於財富實力,但也取決於你的消費觀念——例如,很多人情願用5塊錢買5個味道一般的蘋果,而不願意用10塊錢買一個味道很好的蘋果,因為他在乎的是「我能負擔什麼」,而不是「我想要什麼」。

找工作,你只會選自己的專業和證書限定的那一些,而從來不問自己真正想幹什麼。最後,你幹了一輩子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從來沒有從工作中享受到任何樂趣,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被你用來體驗痛苦、吐槽公司、埋怨老闆。

創事業,你只會做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範圍內能做的那些,如果運氣好,家境富一點,資源好一點,你也許能賺一點錢,但是你永遠感受不到幹事創業的真正樂趣,永遠無法把事業做大。

而如果你想的是「我想要什麼」時,事情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談戀愛,你會大膽追求內心真正喜歡的人,並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華、形象、氣質、能力和實力,去匹配他/她。

買東西,你會擯棄「什麼最划算」的思維,節省很多因為貪小便宜而浪費的錢,用於嘗試能給自己帶來美好體驗的物品,並以此為激勵,讓自己更加努力去掙錢,以便有資格更好地享受生活。

找工作,你會首先確定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並且努力學習這個職業所需要的知識,結交這個圈子裡的人脈,最終具備了進入這個職業的能力和資源,把心儀的工作收入囊中。

創事業,你會想好公司的使命和願景是什麼,然後去招納相關的人馬、學習相關的知識、開拓相關的人脈,充滿熱情地創業。由於你的強烈信念和激情,員工、客戶和投資人,都更容易被感染,成功的要素會自動向你聚集,你會更容易把事業做大。

所以你看,這個世界,從一開始就分為兩類人。一類人天天想的是「我能做什麼」,另一類人天天想的是「我想做什麼」。

而人生的殘酷就在於:如果你不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奮鬥,就會有人僱傭你為他想做的事情而奮鬥。


3

也許你會說:「誰不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失敗的概率很高啊。追喜歡的女孩可能會追不上,買想要的東西可能買不起,找喜歡的工作可能找不到,創夢想的事業可能創不成。」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誰也無法保證,你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能得到。況且,有些東西本來就非人力所能及。

例如:時間倒流,超光速飛行,中國足球獲得世界冠軍等,那已經超越目前人類對宇宙物理規律的認知邊界,不是本文說的可以成為我們人生目標的那一類事情。



我們說的是,通過自己提高能力,尋找各種幫助,整合各種資源,在理論上可以達到的彼岸。


追喜歡的女孩、買想要的東西、找喜歡的工作、創夢想的事業,這些都是人力所能及的範圍。古往今來,無數人都做到了。

既然別人可以做到,為什麼你不能?為什麼你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會失敗?

如果嘗試都沒有嘗試,努力都沒有努力,你就這樣想,是不是有點對自己的人生太不負責?

本來你的人生可以有無限可能,但就是因為害怕失敗,因為不願努力,所有的可能全部變成了絕無可能。

那你有什麼好抱怨命運不公,有什麼好羨慕別人功成名就的呢?

在一開始,你就已經選擇了結局。

當然,我也不是說,一個目標在理論上可以實現,在現實中就一定能夠實現。

如果你是一個好高騖遠的人,定了一個誇誇其談的目標,每天也不為此投入什麼,然後看了何加鹽這篇文章,拍著大腿說,「講得太好啦!我就是不管現實條件,只管我想要什麼的人!我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我只能說,你想得太美了!

要履行「我想做什麼」的人生哲學,不是空想一下就行,你需要付出與之匹配的努力,承受與之相應的苦難。

你需要把自己的整個生命都投入到上面,每時每刻想的都是這件事,做的都是這件事。

你需要不斷地在腦海中構建事情成功以後的樣子,越清晰越好。稻盛和夫認為,當你把願景在腦海中描繪得越清晰,實現它的路徑也就會越清晰,你的動力也會越強。他就是這樣創辦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讓日航起死回生。

你需要不斷地在目標和現實之間構建連接的路徑,越具體越好。兩點之間,必有一條路徑相連,你要做的就是把這條路找出來。

你需要不斷思考要達到目標,還欠缺什麼條件,從而去不斷地創造條件。如果是缺能力,你就去鍛鍊能力;缺人脈,你就去開拓人脈;缺資源,你就去尋找資源。如果你已經萬事具備,只是欠缺一個機會,那你就不斷查漏補缺,做好萬全準備,等待機會到來。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馬上行動,而不是讓這件事一直停留在腦海中。想得再好,不行動都等於零。

在行動過程中,你還需要百折不撓地朝著目標前進,碰到困難不退縮,不逃避,咬著牙堅持下去。就像馬雲說的,野豬來了,普通人是打光了子彈掉頭就跑,而企業家是拔出柴刀繼續撲上去拼命。

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是一個偉大的事業,那麼你還需要找到足夠多、足夠牛的人來幫你,並且善於聚攏大量的、關鍵的資源為你所用。而要找到這些人,要靠你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已經付出的努力和已經得到的成績,讓別人可以和你一起相信。

如馬斯克所說:「你說服別人最主要的不是去遊說,而是你需要真的相信這件事情,並做到一個臨界點讓大家能看到希望。」

只有做到這些,你才算是真正地在「做我想做的事」,而不僅僅是「做那一件事」。

真正做到這些的人,哪怕最終沒有成功,整個過程他也是無比享受的,他們更容易感受到充實與幸福,不會覺得虛度了光陰。


4


馬斯克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把100萬人送到火星上去生活。

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荒唐的幻想。但是他心中有自己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當然,世界存在偶然性。也許他會失敗。

但是又如何呢?


他的人生並不需要那個最後的結果才圓滿,實際上,在前往那個結果的路上,他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就算他失敗,他開創的路也還會有人走下去。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古往今來,凡是成就非凡事業的人,無一不是先有一個偉大目標,然後再為實現目標去創造條件。

而就算是普通人,那些過得幸福和充實的,也都是在生活中有明確目標,能夠朝著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的人。

不管是想成就一番偉業,還是想過幸福的小日子。如果你能多問問「我想要什麼」,而不是一直糾結於「我能做什麼」,人生就會截然不同。

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是都是糾結於條件。

只有少數人能專注於目標。

也許正是這一個區別,造就了平庸與卓越、迷茫與充實的分野。

你選擇走哪一條路呢?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人生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中美陳永讀書會,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成為卓越不凡的自己國際夏令營也正在火熱進行中,人生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人生的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為什麼總能成功?多關注目標,少糾結條件
    ​馬斯克為什麼總能成功?多關注目標,少糾結條件AC加速器 8月27日以下文章來源於何加鹽 ,作者何加鹽何加鹽但是,看慣了馬斯克創造奇蹟,我卻傾向於相信,也許他真的能成功。因為,馬斯克有一種能扭曲現實的力場,總能把看起來像天方夜譚的事情變為可能。馬斯克,並不是一個人。他其實代表著一類人。這類人的名字還包括玄奘法師、毛澤東、賈伯斯、馬雲等等。
  • 「火箭狂人」馬斯克為什麼總能成功?
    那麼,馬斯克究竟憑什麼能做到這些呢?一、目標感首次載人飛行之後,馬斯克向全員發布了內部信,不是慶祝,不是感嘆,而是一封「不忘初心」的提醒,告誡他們「戒驕戒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就是馬斯克:偏執,永不滿足,眼裡只有目標。用馬斯克的話說:「如果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堆滿了屎,那就把屎吃掉。」為了完成目標,沒有什麼艱難是不能解決的,沒有什麼困苦是不能承受的。
  • 陳根:馬斯克和他的SpaceX為什麼成功?
    馬斯克突破想像的背後也讓我們好奇,馬斯克為什麼成功?一、SpaceX自下而上的商業成功太空梭,是人類邁向太空,開啟探索的一大壯舉。根據國際統一的定義,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 為什麼是馬斯克的SpaceX?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宇航局(NASA) 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聯手的商業載人航空計劃(CPP)的首次載人試航成功,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NASA數據顯示,逾300萬人在線觀看了直播。而馬斯克本人,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播。
  • 馬斯克成功發射火箭,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我們能做什麼?
    不過,馬斯克在有生之年能否實現其願望,還有待時間驗證。可以預測的是,馬斯克在航天上的成績,必然帶動他創立的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價值的進一步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甚至購買特斯拉。畢竟,能夠成功發射火箭的基因,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自然是高品質的。馬斯克的成功,讓很多人打翻了醋瓶子,甚至抱怨:為什麼我們不能有這樣的成功?
  • 馬斯克為什麼能如此成功?這八本書有幫助
    最近,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造了歷史,其第一架商業火箭獵鷹9號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臺成功發射。成功背後往往是多次失敗的努力,馬斯克一直致力於改變人類旅行的方式,還夢想能將人類送上火星。自小時候開始,書籍就點燃了馬斯克的雄心壯志。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並於北京時間31日晚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此外,國際形勢的變化、多起致死的航天事故等原因,都促使全球宇航事業趨向保守。1972年,最後一次太空人登月之後,人類再未踏足過外星球,載人飛行的目標是近地軌道的太空站。這與阿波羅計劃啟動時的1960年代形成了鮮明對比。
  • 馬斯克一心要去火星,能賺很多錢嗎,答案可能讓人意外
    馬斯克目標是讓人類能夠前往火星,建立可持續的根據地,最終讓人類變成多行星生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創立了SpaceX。在SpaceX的實際運行之中,從它的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將去往火星作為他們的主要目標,並將這一目標貫徹到工作之中。
  • 一席美金8000萬,SpaceX載人航天發射成功,馬斯克真的成了鋼鐵俠
    但你只要對比NASA這敗家玩意原來每年花去的費用,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要選擇外包了。最後,鋼鐵俠SspaceX的進度表夠快。於是就有了這次發射。雖然經歷了5.28日的發射取消,但5.30日發射成功還是成為了裡程碑的事件。這是第一個私人公司成功送人進入太空。埃隆馬斯克跟他的公司前途無量。而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因為送人上空間站這事付給俄羅斯的費用高達35億美金。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你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是什麼嗎?他的目標是送100萬人去火星,一個人大概乘坐費用是20萬美元,這就是他的瘋狂的夢想。 他為什麼要這麼執著於移民火星呢? 所以馬斯克說要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你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是什麼嗎?他的目標是送100萬人去火星,一個人大概乘坐費用是20萬美元,這就是他的瘋狂的夢想。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為了最小化來自 AI 的生存威脅,馬斯克提出了讓 AI 力量變得「民有、民治、民享」的策略,並創辦腦機互聯公司Neuralink。是先知的指引,還是無知的妄想?與目前腦機接口通常所用的電極相比,這種電極非常柔軟,能隨腦的微小活動而活動,因此對腦造成的損傷較小。同時,與目前一般所用的多電極陣列中的電極數相比,多"絲"電極陣列的電極數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每個陣列的96股絲中多達3072個電極。(a)(b)圖2 電極「絲」。每個絲中包括32根電極。(a)電極絲外觀,電極伸出絲外的小片排成一列,小片中心距離為50 μm。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4] 近期目標按照馬斯克創辦公司的一貫策略,Neuralink的近期目標定位於開發醫用可植入的腦機接口,既可以在當前取得實際應用,又能為長期目標做技術準備和籌措資金。與目前腦機接口通常所用的電極相比,這種電極非常柔軟,能隨腦的微小活動而活動,因此對腦造成的損傷較小。同時,與目前一般所用的多電極陣列中的電極數相比,多&34;電極陣列的電極數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每個陣列的96股絲中多達3072個電極。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 馬斯克激動點讚:令人興奮
    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不僅在國內引起熱議,在國外也廣受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今天就在推特上點讚了嫦娥五號。除了點讚外,「鋼鐵俠」馬斯克還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 馬斯克激動點讚:令人興奮
    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國外也廣受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今天就在推特上點讚了嫦娥五號。
  • 馬斯克為什麼這麼厲害?底層有一套強大的思維方式-虎嗅網
    如果問馬斯克,他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他可能會告訴你一個關鍵詞:第一性原理。為什麼第一性原理如此重要?馬斯克在不同的商業領域都非常成功,但他並不是針對不同的領域提煉不同的方法論,而是把同一種底層思維應用到不同的領域。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全球歡呼!科學家:星際移民將實現
    8月上旬,有外媒不斷對馬斯克及SpaceX公司進行跟蹤報導。8月3日,SpaceX旗下的宇宙飛船及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從鏡頭中能看出,馬斯克本人正在祈禱;8月5日,Starship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150米的懸停測試,該事件將具備了人類航天史上裡程碑的意義。
  • 世界首富換人了,馬斯克表示:我的目標不在地球上
    2004年馬斯克通過注入資金成為了特斯拉的董事長,電動汽車的概念已經提出了近百年,但沒有人能造出真正的電動車。此外,美國的汽車巨頭已經統治了幾十年,小公司是無法撼動它們。傳統巨頭們看來,特斯拉不過是一群汽車愛好者的狂歡罷了,可以說是毫無科學原理。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馬斯克瘋了。但馬斯克非常熱情。起初,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兩個或三個工程師就能在蓮花體內安裝一個成熟的電力系統。
  • 為什麼馬斯克是最偉大的汽車推銷員:一直在努力實現不可能的目標
    新的特斯拉汽車來到後,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真的能度過困難時期麼?我們看到的是特斯拉逐漸進入平民化,創新力下降了,但這絲毫不能掩蓋,馬斯克依然是史上最偉大的汽車推銷員的地位。馬斯克在上周Model Y發布,扮演著一位汽車銷售員的角色,他為了整個汽車行業和特斯拉願景方面,都在不遺餘力地努力。
  • 馬斯克把自己逼入絕境,SpaceX的成功無法複製
    可是這一路走來,加諸在馬斯克身上的一切,讓他覺得太難了。雙面馬斯克SpaceX在成立前,就註定會是世界航空領域中一個顛覆性的存在。馬斯克的目標非常明確,SpaceX成立的目的就是降低太空發射成本。畢竟在當時,載人航天技術已經成功了,唯一能阻止人類全面進入太空的阻礙,就是發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