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效應:如何讓自己快速成長?

2021-01-10 衛藍說

經常有人會問我:找工作是去大公司好還是創業公司好;怎樣才能拉開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想要改變自己懶散的性格怎麼做。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內核,並且有跡可循。

生物學上有一個邊界效應,講的是在不同生態環境的邊界上生存的生物,往往多樣性更高,適應性更好。比如說沼澤溼地上的生物多樣性特別高,沙漠和綠洲之間會有很多不同生物,兩棲動物繁殖能力更強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邊界環境往往更多變和多樣,它同時具有多個生態環境的特點,而且比例會隨著時間的改變幅度會很大。這種特點會讓生活在這一邊界的生物發展出更多的適應行為。

這一點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啟發。怎樣讓自己成長地更快,變化更大呢?那就是讓自己進入一個更多變更複雜的環境之中。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必須思考更多的問題,做更多的事情,以及見識更大的世界。

拿我做一個例子吧。很多人認為我是同齡人的佼佼者。大一獲得了各種比賽的獎項。大二組建了創業團隊,成了學院裡的風雲人物。大三完成了一本著作,並且成了暢銷書。畢業不久又入股了深圳的一個酒店。然而我並不是家裡有礦的那種人。

我覺得我能夠比同齡人走得更順利些,主要原因在於我一直讓自己去適應更複雜的環境。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已經做過將近十種不同的兼職,這個過程讓我受益匪淺。我的一些能力也是在這個階段培養起來的,比如說協調能力,計劃能力等。

大一的工作經驗也為我大二做項目做了鋪墊。大二做項目的時候,為了團隊更好的發展,我又學習了很多營銷和管理的知識,這個過程又為我後來的創作打了基礎。而這些收入又為我畢業後入股酒店創造了經濟條件。一環扣一環,基本沒有誤差。

兼職過程中讓我見識到不同的工作環境,讓我在後來管理團隊時,總是有經驗可以借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問題。或者說,這些經驗讓我覺得團隊管理並不複雜,就像我們以前學會了乘法之後,就會覺得加法簡單一樣。所以我在管理團隊中,基本沒出什麼大問題,成長非常迅速。所以有時合作夥伴為一些問題急得團團轉時,我總覺得那是大驚小怪。

相反,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個溫室中,那麼就很難有實質的能力提升。當更為突發的情況發生時,你只能坐以待斃,因為你束手無策。

我們都知道澳大利亞發生過很多次的生物入侵,比如野兔、紅狐狸、小龍蝦、牛蛙等等。生物入侵一輪接著一輪,近乎讓一些本土生物滅絕。因為澳大利亞遠離主體大陸,環境多樣性比較低,又缺乏足夠的競爭,當環境發生改變時,很難快速調整過來。因此很容易出現大規模的物種問題。

同樣的,一個人如果一直生活在非常安逸的環境中,當環境引入新的元素時,他們往往會驚慌失措,沒有應對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對事業單位出來的員工不感冒,因為他們原先的工作環境就是屬於安逸的環境,各方面的競爭力退化了,且需要重新培養,這個回報周期又太長。

總之,你想要獲得某種能力,環境對你的倒逼是最有用的,你會想方設法去解決那些威脅自己生存的問題。這個過程也是進步最快的一個階段。環境越複雜,麻煩也越多,你必須釐清的關係就越多,你為此發展出來的能力和思維也越好。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找工作是去大公司好還是創業公司好?我想說,如果要培養能力就去小公司。他們會給你做不完的事情,給你挖數不清的坑,但是你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習如何見招拆招。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相關焦點

  • 陳春花:形成協同效應需要重構企業邊界
    形成協同效應的第一步,就是重構企業邊界。01 數位化時代,企業要打開邊界企業邊界(enterprise boundary)是企業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之一,它是指企業以其核心能力為基礎,在與市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經營範圍和經營規模,其決定因素是經營效率。
  • 直播乾貨:新人主播如何快速成長?
    但是,作為很多新手主播卻非常茫然,沒人看,沒人留言,直播幾小時都是自己一個人自言自語,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一情況。今天,同泰5G網紅直播基地就給大家說說,新手主播如何才能快速地成長起來!一個星期過後是成長熟練期,這個過程你會慢慢地找到直播節奏和感覺。一個月過後是成熟期,如果都播了一個月了你還是跟剛開播時候一樣樣的,還在問什麼是直播內容,我該說什麼話,該怎麼聊天,那我只能說可能你真的沒有用心,還是抓緊找個班上吧,可能你真不適合做主播。
  • 如何疊加式地快速成長?
    活動筆記•產品運營筆記邀您閱讀前,先思考:如何形成一套完整的戰略思考模式?怎樣找到學習的最佳效率點?5G將會帶給我們哪些挑戰?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產品的戰略思維」,我希望有三個點可以交付給大家。第三,如何獲得疊加式的快速成長。一、如何進行戰略思考?很多人在公司裡面都會遇到「決策一拍頭,團隊抖三抖」。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方法,希望大家在工作中收到一個決策時,可以反向推導這個決策是怎麼制定出來的。1.戰略、戰術和攻略首先是戰略,就是我要去哪裡?
  • 《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卓越的人是如何實現職業通關的?
    接下來,我們用4000多字講述書中精華,幫助我們解決每個成長階段的困惑的三條一級成長曲線。如果用比較俗的說法就是吃飽飯,快發展,走得遠這三個成長過程。一級技能成長曲線:如何快速找到立足於世界的生存技能?
  • 可壓縮湍流邊界層馬赫數效應研究獲進展
    Lett. 109, 054502, 2012),報導了佘振蘇教授研究團隊在可壓縮湍流邊界層馬赫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該研究豐富和發展了可壓縮湍流邊界層的經典Morkovin假設,提出了改進的van Driest新變換,對今後實現可壓縮湍流邊界層平均場的理論預測和航空航天飛行器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 法學專業到底如何學習?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如何才能快速成長?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人問法學專業到底該如何學習呢?畢業後如何才可以快速成長起來呢?等等。對於法學專業來說,自從學習法學開始直到現在,已經快20個年頭了,也有了一點自己的看法與認識。針對上述問題,簡單作如下解釋與說明。
  • 如何讓自己走出低谷期?你需要知道「蘑菇效應」
    在這種境遇之下,自己應該怎麼樣去做呢?如何讓自己走出低谷期?你需要知道「蘑菇效應」。蘑菇效應,是心理學上的著名詞彙。有一個現象是: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會開始被人關注,而此時此刻的它,也可以開始自己去接受陽光雨露了。蘑菇效應所講究的核心,是黑暗時期內所隱藏的正能量。
  • 《EVE星戰前夜》怎麼快速成長 新手快速成型攻略
    EVE星戰前夜怎麼快速成長呢?
  • 如何放大自己的時間效應?
    如何放大自己的時間效應?一份時間出售多次和單位時間出售價格更高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會讓你在單位時間內所創作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因為銷售的收入不確定,但是從上面所說的邏輯,選擇跑滴滴其實僅僅將自己的時間出售了一次,但是如果是銷售或者是作家,那麼在銷售某種產品是所積累的客戶群同時也可以銷售其他產品,作家所創作的作品如果足夠暢銷可以被銷售幾十年,然而你寫一本書的時間可能就是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賣了成百上千次。
  • 家長運用「鏡中我效應」,讓孩子更好成長
    鏡中我效應其實指的就是,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默認是自己最真實的形象,由此來形成自我認識,所以這一現象被稱之為鏡中我效應。其實鏡中我效應家長可以運用到教育之中,家長從小給孩子灌輸一個怎樣的思想,那麼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球球世界》前期如何快速成長
    其實呢,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小球球,在遊戲的前期最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發育快快長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躲避大球的攻擊,並且還要掌握快速發育的技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前期發育的一些小技巧。
  • 「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
    我為你挑選的這段內容,講的是:「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亞馬遜只是一個網上商城,但其實,亞馬遜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家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更多是靠著它的平臺屬性。也有很多企業都想要把自己做成一個平臺,但是,成功的屈指可數。為什麼亞馬遜能夠成功呢?
  • 海底撈(06862):中餐賽道標杆龍頭,未來成長邊界幾何?
    在分析海底撈過往快速擴張核心支撐基礎上,我們更關注海底撈未來成長,核心包括兩個方面:一看未來海底撈餐廳未來連鎖擴張空間;二看公司依託其強大供應鏈平臺體系以及優良的阿米巴管理體系,未來在自建新品牌,併購整合新品牌上的持續擴張潛力,即餐飲業務從單一品牌到多元化的成長;三看公司餐廳-食品業務可能延伸等所帶來的或有新看點。
  • 解析《最初的夢想》:拋開的「成長包袱」,走出「詹森效應」怪圈
    雖然搶救及時,拉格海姆的父親帕塔克卻被醫生告知自己的兒子沒有求生欲。這是帕塔克第一次意識到兒子如此脆弱,面對病床上喪失生存意識的兒子,父親帕塔克為了激發他活下去的欲望,於是他將自己的經歷講述給兒子聽,喚醒兒子的求生欲。
  • 決定你職業定位的2個重要因素,都與心理邊界有關
    心理邊界也被稱作「個人邊界」,是指個人所創造的邊界。 通過這個邊界,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許的行為,以及當別人越界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回應。 心理邊界的外面是外部世界,裡面的就是「自我」。
  • 青蛙效應:讓自己沒有後路就是「最好的出路」
    本文共計6748字,青蛙效應。這是智遠的第0116篇成長筆記的分享。「看到別人獲取的成果,你總是想要卻遲遲開始不了,為什麼」。這就是「我們明明知道自己該奮鬥了」,卻最後遲遲無法行動背後的動機效應,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別人幹涉了「你的動機」,你的主動權被別人掌握偷走了。(配圖方便閱讀體驗)2.我要變革,卻毀在了團隊上。
  • 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明星徐靜蕾,圈內公認的才女,人們都以為她一定經常會受到父母的表揚,畢竟生了一個這麼優秀的女孩,但徐靜蕾的回答讓人驚呆,她從小就是在被打壓的環境下成長,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一直感到非常的自卑,覺得自己無能。
  • 自媒體運營中,帳號如何實現矩陣,達到快速建立自己品牌的目的?
    當今的自媒體行業已經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時代了,但凡你能看到的大V帳號幾乎都是有自己所屬的團隊的,一個團隊通過有幾個或者幾十個大號,他們之間抱團取暖,相互轉發,形成了流量的共享,粉絲的互動,最後共贏,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自媒體行業,很多企業都有這樣的情況。如果你想在自媒體行業做到穩定商業變現,那麼加入一個團隊是最好的也是最快能讓你自己成長的方式。
  • 如何快速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
    很高興看到他們成長,這成長主要是自然規律和個人機緣巧合下的奮鬥,我建的群和經驗、思想只不過是加速了成型而已。引子這麼長,是告訴你緣由,本文就是來讓你先完成第一步:職業定向與定位。【啥是職業定向?】大家看下自己大學四年所學的比如30門課程,裡面所謂的專業課,一般只有10門。英語當中的專業,也是翻譯成「Major」,意為主要課程,其他20門功課則是通用課程,講的常用理論基礎。也就是,大學本科教育側重的是通才培養,而不是專才。再說你自己專業課學到了很多乾貨?都考100分?
  • 3個方法教你避開巴納姆效應陷阱|職場新人如何給自己準確的定位
    也就是因為這種心理傾向的影響,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出現了偏差。那麼巴納姆效應在我們工作生活中有哪些表現呢?二、巴納姆效應的3種表現巴納姆效應在工作生活中,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人們總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第二:為自己想相信的事情找理由;第三:認為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的缺點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