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裔總會舉辦「撤銷種族歧視法令討論會」

2021-01-09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消息:據《印度尼西亞商報》報導,印尼華裔總會(INTI)雅加達分會於11月8日早上在瑪腰蘭美加草埔辦公大廈B棟10樓的總會會堂,就有關國會通過撤銷種族歧視法令舉辦公開討論會。

  這次公開討論會邀請了國會國民使命黨派系撤銷種族歧視法令草案特委會成員Alvin Lie,以及蔡啟智(Wahyu Effendi)代替出國而缺席的瑪爾卓諾(Mardjono)為討論會提供資料員,並由雅加達分會主席許天堂擔任討論會仲裁員。

  討論會開始就由雅加達分會主席許天堂與總主席許世經先後致詞。許天堂在致詞中表示:「這次(10月28日)國會通過了有關撤銷種族歧視法令,當然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像這種法令在世界其他先進國家也不多見,藉此可見我國民主人權又更進一步。但是,論到法令的實質問題,就如同兩刃劍鋒,因為內中有些條款含意複雜,我們有必要真實地了解內容,以免誤解或不明底細而成了法律制裁的犧牲者。印尼華裔總會將努力向全國各階層社會人士通傳這項法令。這項法令其中真義就是作為印尼公民,不分種族人人平等。不單單是為印尼華族而設,也是為全國各民族而立定的。」

  印尼華裔總會總主席許世經也在會中表示:「本會為紀念青年宣誓日80周年,舉辦這次國會於上個月28日剛通過有關撤銷種族歧視法令的公開討論會;以鞏固印尼民族團結為主題,乃是符合本會的異象和使命。但願印尼民族團結在最近全國各地形勢的發展中,能夠更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雖然這項法令在經過了一段漫長與崎嶇不平的坎坷路程之後才通過,也許這項法令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仍需要更完善地再修正,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應該稱謝與感恩,更應該重視它的價值。」

  討論會在提供資料員即該法令草案特委會成員Alvin Lie,以及蔡啟智等先後作了闡釋後,與會者紛紛舉手踴躍提問;其中提到有關印尼華裔被稱呼為「支那」(Cina)的問題,多人認為這是很明顯地對印尼華裔的歧視和侮辱,這問題涉及到遠在新秩序政府以前早已存在的反華意識。對印尼華裔應使用「中華」(Tionghua)或「中國」(Tiongkok)的稱呼是否可行,以及世界公稱中國為China之讀音和印尼文之別,中國駐印尼大使官員們在用印尼文的自稱用語等,討論會對此諸類問題還未能即刻作出答解的結論來。

相關焦點

  • 印尼國會通過撤銷種族歧視法令
    新華網雅加達10月29日電(記者趙金川)印度尼西亞國會全體會議28日通過了有關撤銷種族歧視的法令,表明印尼在促進民族和解與保護公民平等權利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印尼總統蘇西洛對撤銷種族歧視法令獲得通過表示祝賀。他說,該法令將加強民族團結。印尼是多元民族,不能因為部族、宗教、種族和其他區別而分割開來。
  • 印尼地震華裔災民遭「種族歧視」得不到救援
    截至本月3日,印尼政府表面上還沒有做出對屬於少數派的華裔居民的行政援助,「歧視」華裔的陰影若隱若現。華裔居民們目前不得不依靠自身力量進行救援活動。巴東市內約有4.5萬華裔居民,其中90%聚集在2個地區。這些地區中華街內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西式建築和中國寺廟的屋頂在地震中遭到損壞,到處都是瓦礫。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各種族及宗教人士共慶華人春節
    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各種族及宗教人士共慶華人春節
  • 印尼騷亂二十年:華人地位提升 種族標籤依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導,雖然已經過去了20年,但印尼華人仍然對發生在1998年的那場騷亂歷歷在目。這20年中,當地政府撤銷了對華人的很多禁令,華人的地位得到提升。不過,仍然有部分政客和印尼當地人會隨時拿種族問題大做文章。隨著中國和印尼關係日漸密切,印尼華人的角色也愈發重要起來。
  • 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吃瓜群眾:地域歧視比種族歧視更可怕
    引言:自15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人們就發現了一個新的種族群——黑人。在此之前,歐美國家的人幾乎都是白人,他們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直到他們見到黑人,直接將黑人歸為了最底層、最卑賤的下等人。在美國,種族歧視更加嚴格,他們在17世紀專門為黑人制定了法律,並實行種族隔離,黑人沒有資格與白人一同上學,也甚至不能乘坐白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更不能與白人通婚。黑人站在白人人群中,他就像個異類,不會有人同情他,只會傳來刺耳的嘲笑,他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他是黑人,所以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 印尼華人仍面臨種族主義威脅 生存安全不容忽視
    在三十多年的禁錮之後,目前印尼華人已經逐漸擺脫了來自政府和主流社會的歧視,但是仍然面臨著種族主義的威脅。近期在印尼西加裡曼丹省的山口洋市發生了一起種族爭議事件,當地馬來族民眾數次發起針對華人華裔的示威活動,甚至引發了幾起暴徒使用燃燒彈襲擊加油站、惡意縱火燒車的惡性案件,凸顯印尼華人的生存安全不容忽視。
  • 華裔科學家郗小星盼美政府道歉 趙美心等議員力挺
    ,被當作「間諜」起訴,亞裔發起「科學家不是間諜」(Scientists Not Spies)巡迴宣傳,10日從舊金山到洛杉磯舉行,受害人郗小星教授(Xiaoxing Xi)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被控多項罪名、面臨80年監禁和100萬美元罰款,後來被無罪撤銷所有指控的經歷。
  • 印尼種族宗教矛盾升溫跡象令華人擔憂,中國投資增勢未受影響
    印尼種族宗教矛盾升溫跡象令華人擔憂,中國投資增勢未受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實習生 王書嫿 2017-08-15 20:57
  • 孫楊8年禁賽令被撤銷,原因竟是該案法官涉嫌種族歧視!
    據外媒報導,瑞士聯邦最高法院近日撤銷了涉及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的判決。由於在2018年9月的興奮劑檢測中存在違規行為,孫楊今年2月被瑞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裁定禁賽8年。而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撤銷此判決結果意味著,孫楊可以復出參加包括東京奧運會在內的比賽,直到案件再次審理。像被蓋了永無翻身可能烙印的孫楊禁賽令,怎麼就突然被撤銷了?
  • 烏拉圭反嗆英足總:你才是種族歧視
    【環球時報記者 李佳寅 】「英足總的處罰才是種族歧視!」由於涉嫌在社交媒體上使用種族歧視的詞語「negrito(黑色,黑人)」,曼聯前鋒、烏拉圭球員卡瓦尼上周收到英足總的罰單——禁賽3場並罰款10萬英鎊。法新社5日稱,這一處罰引發烏拉圭球員協會不滿,後者4日發表聲明稱,絕對支持卡瓦尼,並要求英足總立即撤銷對卡瓦尼的處罰,恢復其名譽。
  • 美華裔士兵受虐致死案:陳宇暉們為何得不到尊重?
    綜合美國華文媒體報導,美國華裔士兵陳宇暉死亡一案進入正式訴訟階段,相關審理可能會持續到本周六,但從目前的審判過程來看,陳宇暉的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相關責任人可能會輕判,這引起華社的極大不滿。  案件嫌疑人輕判  7月24日開始的審判主要針對首名嫌犯中士霍爾孔。
  • 美民權委員會為華裔學者喊冤 要求調查種族評判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民權委員會23日對媒體發布消息稱,鑑於近年來多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無端遭到「間諜」活動指責,該委員會已向美國司法部長林奇致信表達關切。信中要求林奇就華裔科學家所涉冤案開展調查,確定聯邦調查人員和檢控人員是否在辦案中過度考慮了「種族因素」,警告這樣下去將導致「美國優秀科學家的流失」。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Bacow)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圖片:AFP由麥可·王引出的「哈佛種族歧視案」,以及耶魯大學面臨的種族歧視官司,只是兩個代表案例。這些大學真的在歧視亞裔嗎?02 ////從被保護到被歧視美國高校在錄取大學生時對多種族的考量,跟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有關。
  • 美華裔作家寫小說聚焦跨種族家庭 暢銷歐美
    美華裔作家寫小說聚焦跨種族家庭 暢銷歐美 2015年07月01日 15:09   來源:金陵晚報   參與互動
  • 扭轉種族歧視,美國華人捐物資給醫護協助抗疫
    華輿訊 據維加斯新聞報報導,在新冠肺疫情延燒之際,美國有許多華人面臨種族歧視言論,甚至有部分受到肢體攻擊,但華人正聯合利用他們深厚的社交網路,取得醫療用品幫助醫院抗疫。在紐約及新澤西各地,美國華裔社群中有些人正聯合起來,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即便他們面臨種族歧視言論,甚至有部分受到肢體攻擊。
  • 印尼強硬派煽動反華遭痛批:想用種族問題分裂國家
    【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斌】印尼強硬派穆斯林日前因發表反印尼華裔和中資言論而遭到批評。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4日報導,保守派團體保衛印尼伊斯蘭教士理事會運動主席納西爾12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聲稱,他已經計劃好展開新的「社會運動」以消除經濟不平等現象,打擊對象對準印尼華人和來自中國的外資。納西爾說,佔印尼人口少數的華人卻掌握巨額財富是個問題。
  • 英語不好被判交通違規 美華裔藍領打跑歧視罰單
    因收入相當不錯,成為吃苦耐勞的華裔們首選職業之一。不過,華裔不同於其他族裔,他們還面臨著一個奇怪的「高風險」:英語講不好。因此,他們可能被罰千元(美元,下同)、被剪駕照,至少3、5個月無米下鍋。這就是洛杉磯華裔卡車司機經常遭遇的「歧視罰單」。
  • 出"蝙蝠炒飯"服裝歧視華裔?加拿大品牌:個人行為
    今天,有網友在微博曬出一款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名為「蝙蝠炒飯」的T恤,指責Lululemon的設計師設計侮辱華裔的衣服。有網友認為,這是妥妥的種族歧視。↓  美國「Nextshark」網站:Lululemon藝術總監發帖出售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蝙蝠炒飯」T恤  據介紹,這款名為「蝙蝠炒飯」(Bat F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