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法國設立第二家數學研究所 加強基礎研究

2020-11-23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6月15日消息,華為周二宣布在法國設立數學研究所,擁有研究人員超80人,全部為博士及以上學歷,成為其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又一重要舉措。

華為法國數學研發中心位於法國92省布洛涅市,旨在挖掘法國基礎數學資源,致力於通信物理層、網絡層、分布式並行計算、數據壓縮存儲等基礎算法研究,長期聚焦5G等戰略項目和短期產品,完成分布式算法全局架構設計等。目前,華為在全球建立了16個研究所,其中法國研究所下設設計、數字圖像處理、數學和家庭終端等4個研究中心。

此前華為曾在俄羅斯設立首個數學研究所,並在3G和2G在算法層面帶來了突破。

任正非不久前曾表示,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教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尚未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

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數學是開啟一切的工具,大數據流量疏導的基礎是數理邏輯算法。長久以來,法國誕生了無數世界一流的數學家,笛卡爾、帕斯卡爾、伽羅瓦、傅立葉……如果沒有傅立葉變換,可能就沒有現代通信的發展。今天,這個傳統依然被法國學者們傳承下來,菲爾茨獎得主多達12位,僅次於美國。數學的研究正在為ICT產業帶來全新的突破。」(易科)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華為成立法國第六家研發中心,這次為什麼選擇數學?
    策劃&撰寫:家衡 當地時間10月9日,華為在法國的第六家研究所在巴黎揭牌成立,這家研究所被命名為拉格朗日研發中心,主攻數學和計算的基礎研究。 第二家數學研究中心 拉格朗日,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而巴黎,則是世界上數學家最集中的地方。 據官方資料顯示,法蘭西島大區擁有3000名數學研究人員,並且該大區有三所大學位列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前十。
  • 華為在法國成立第六家研究所 主攻數學與計算領域
    當地時間10月9日,華為在法國的第六家研究所在巴黎揭牌成立。自2013年起,華為在法國已成立五家研發中心,共僱傭了200多名研發人員,到目前為止,在法國共申請了215項專利。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將重點關注數學和計算科學。
  • 在法國的第6家!華為設立巴黎拉格朗日研發中心
    (原標題:華為在法國設立拉格朗日研發中心) 新華社巴黎
  • 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
    數學領域的偶然發現,實現5G的趕超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學科,已成為信息、人工智慧、先進位造、國防安全、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從技術的角度看,IT技術最終拼的是數學能力。一個數學論文的偶然發現,讓華為實現了趕超,一舉成為5G時代的領頭羊。
  • 華為第六家研究在巴黎成立 將聚集人才從事數學與計算領域科研工作
    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華為的第六家研究所拉格朗日研究中心在法國巴黎揭牌成立。該研究所將與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合作,充分挖掘當地人才資源,聚焦數學和計算的基礎研究。 華為一直是研發投入力度極大的公司,數據顯示,華為的研發投入資金為1316.59億元,是國內研發投入資金最多的公司,同時其研發投入資金相當於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從2013年開始,華為已陸續成立了六家研發中心,共僱傭了200多名研發人員,到目前為止,華為在法國共申請了215項專利。
  • 華為5G與數學
    事實上華為多年來持續在數學上投資,從 1995 年起,華為就一直在招聘數學相關的博士和專家,每年都從各大院校招聘一批運籌學、控制論、數理統計、概率論、計算數學的博士,從事分布式計算、密碼學、網絡安全、資料庫、通信協議算法、通訊網絡優化等方向的高精尖工作
  • 再下一城,華為與吉林大學合作成立華為長春研究所,加碼基礎科研
    作為國內科技企業的標杆,華為在經歷了「晶片斷供」、「5G封殺」、「榮耀分離」等一系列科技磨難之後,並未放緩科研的腳步,反而在2020年歲末之際,再次用行動為我們展現了華為堅持基礎科研、技術為先的決心。根據吉林大學官網消息,12月30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長春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
  • 後香農時代,華為提出10大數學挑戰問題,你能看懂嗎?
    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
  • 後香農時代,華為徐文偉提出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IT之家9月15日消息 8月28日,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長沙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辦的 「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進行發言,提出了《後香農時代,數學將決定未來發展的邊界》,並發布了10大待解答的數學挑戰問題。
  •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
  • 華為的700多數學家這次能否助華為走出困境?
    先看兩個華為無線通信領域著名的案例。 案例一 無線通信的不同網絡制式,如2G和3G,基站內部算法不同,不同制式的基站相互幹擾嚴重。2008年,華為俄羅斯研究所一名數學天才,用非線性數學多維空間逆函數,解決了基站多載波幹擾問題,並通過軟體打通了2G、3G的算法。
  • 華為發布: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去年,華為提出了「華為創新2.0」。「創新2.0」的核心是基於願景和假設的基礎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解決從0—1的問題。而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來源於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而數學是基礎之基礎。 華為公司一直非常重視數學,目前已經有700多位數學博士。早在1998年,華為在俄羅斯成立了第一個數學研究所。
  • 華為徐文偉: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數學作為基礎的基礎,將決定未來發展的邊界,數學家越努力,成果越卓著。「創新2.0」的核心是基於願景和假設的基礎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解決從0—1的問題。而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來源於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而數學是基礎之基礎。 華為公司一直非常重視數學,目前已經有700多位數學博士。早在1998年,華為在俄羅斯成立了第一個數學研究所。2016年10月在巴黎成立了第二個數學研究所。
  • 華為長春建研究所:校招不愛「清北」,愛東北?
    根據南京郵電大學教授王玉峰觀察,華為在布局研發中心時,「大致可以分為技術高地和人才富地兩種類型」。在其看來,華為將研發中心設在全球人才聚集的地方,並且針對各個國家的不同人才結構,設置不同的研究中心,匯聚全球智慧和資源,實現全球人才就地接入。LSLEETC-電子工程專輯如今,華為將在東北地區布局,在長春建立研究所,引發網友熱議。
  • 法國「禁足令」加強版出爐!馬賽研究所前上百人排隊求檢測
    法國每天做5000份病毒檢測,德國約為法國的兩倍。 法國將加強檢測力度,除了新型快速病毒測試外,還將採用抽血(是否有抗體)的方式進行檢測。 法國總理菲利普在法國電視一臺TF1晚間新聞上表示,法國正在竭盡全力避免義大利的悲劇在法重演。 因此,法國政府決定加強「禁足令」: 遛狗、溜娃、運動只能在家方圓1公裡內,最長不能超過1小時,一天一次。
  • 華為的八大核心研究所,有力地支撐起了華為的現在與未來!
    華為今天在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和驕人的業績與於華為背後的8家國內研究機構,16個全球研發中心和28個全球聯合創新中心密不可分! 這些機構就像「華為大腦」一樣,利用自己的才能促進華為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替代,並鼓勵華為繼續前進。前言今天,讓我們談談華為在中國的八個國內研究機構,以探索華為的智慧之源!自成立以來,華為經歷了八年的快速發展。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籤署創新合作協議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在深圳籤署創新合作協議,通過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藥物研發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趙健、華為公司Fellow黨文栓、華為雲CTO 張宇昕、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華為雲醫療智能體首席專家喬楠等出席籤約儀式。
  • 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
    第一種是在法國和美國流行的說法:與諾貝爾同時期的瑞典著名數學家米塔格·勒弗列爾,此人曾是俄國彼得堡科學院外籍院士,後來又是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米塔格·勒弗列爾曾侵犯過諾貝爾夫人:諾貝爾對他非常厭惡。為了對他所從事的數學研究進行報復,所以不設立數學獎。
  • 華為風採 八大研究所 華為智慧之源
    華為一直致力於ICT領域的研發,而八大華為研究所,就如同"巨人"的"大腦"一般,用智慧推動華為不斷前進。走進華為,從"頭"開始,讓我們從華為八大研究所開始,去探尋華為的智慧之源。 北京 湖畔靜園 北京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業務範圍包括IP研發、手機核心研發、高端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