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CRISPR-Cas9系統的新風險——破壞DNA-PK依賴的修復...

2020-11-26 澎湃新聞

CRISPR-Cas9系統在基因編輯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並被廣泛用於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其發揮基因編輯的基本原理是,Cas9蛋白與sgRNA形成複合物切割靶位點引入DNA雙鏈斷裂(DSBs),之後由非同源重組修復(NHEJ)途徑誘導插入缺失突變,或在DNA修復模板的存在下通過同源重組修復(HDR)途徑實現精準基因編輯。然而,作為外源性過表達的核酸酶,Cas9很可能有潛在的安全風險。2018年,有研究者指出,CRISPR系統能激活p53而引發DNA損傷(詳見BioArt報導:)【1,2】,之後研究者還發現,CRISPR-Cas9還會在DSBs位點停留而導致大片段缺失乃至各種複雜的染色體結構異常(詳見BioArt報導:)【3】。由此可見,CRISPR-Cas9系統的安全性仍需進一步評估。

2020年3月14日,來自中山大學第八附屬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的付雪梅實驗室與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徐洋實驗室合作在Protein&Cell雜誌上發表了題為CAS9 is a genome mutator by directly disrupting DNA-PK-dependent DNA repair pathway的論文。文章發現了Cas9引發DNA損傷的新機制。研究指出,在沒有外源sgRNAs的條件下,Cas9蛋白依然可直接結合DNA-PK複合物中的KU86亞基,進而抑制DNA-PK複合物依賴的NHEJ修復通路引發DNA損傷。研究還發現,Cas9突變體xCas9和dCas9能通過相同的機制引發DNA損傷。這提示我們,CRISPR-Cas9系統的安全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之前研究者多關注sgRNA存在的條件下,CRISPR-Cas9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Cas9蛋白本身對基因組穩定性的影響依然缺少研究。本文中研究者首先構建出Dox誘導的條件性表達Cas9的人胚胎幹細胞系(hESCs)模型,並在此基礎上分析Cas9蛋白對基因組穩定性的影響。結果發現,Cas9過表達能激活DNA損傷應答通路,誘導DSBs標誌物——γH2AX焦點的形成(圖1);彗星實驗也證實,Cas9本身便可誘導DSBs損傷,進而激活p53下遊靶基因的表達而導致hESCs的死亡和分化。研究者還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hiPSCs)和人成纖維細胞中證實了Cas9誘導DSBs損傷激活DNA損傷應答通路的能力。研究還發現, Cas9誘導DSBs損傷的能力與劑量無關,低劑量的Cas9蛋白便足以引發DNA損傷。

圖1 Cas9過表達誘導γH2AX焦點形成

為探究Cas9誘導DSBs損傷的機制,研究者通過蛋白免疫共沉澱對其相互作用因子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Cas9蛋白能通過C末端結構域直接結合KU86 而破壞DNA-PK複合物的形成。考慮到DNA-PK複合物是NHEJ修復通路的關鍵因子,研究者進一步分析了Cas9過表達對DSBs損傷後修復通路的影響,結果顯示,Cas9過表達能明顯抑制NHEJ修復通路的進行,而對HDR修復通路影響甚微。

最後研究者還發現,Cas9的高保真突變體xCas9及失活體dCas9同樣能結合KU86破壞DNA-PK複合物的形成,幹擾NHEJ修復通路的進行,最終導致DNA損傷和基因組不穩定性。

總體而言,本研究通過一系列實驗證實,Cas9及其各種突變體能直接結合DNA修復通路的關鍵因子KU86,幹擾DNA-PK複合物的形成,抑制NHEJ修復通路介導的DNA損傷修復,導致DNA損傷和基因組不穩定性。本研究提醒我們,研究者對CRISPR-Cas9系統安全風險的認識仍有不足之處,在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時還須保持謹慎態度。

原文連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3238-020-00699-6

參考文獻

1. E. Haapaniemi et al.,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induces a p53-mediated DNA damage response. Nat Med, (2018).

2. R. J. Ihry et al., p53 inhibits CRISPR-Cas9 engineering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 Med, (2018).

3. Michael Kosicki et al., Repair of CRISPR–Cas9-induced double-stranded breaks leads to large deletions and complex rearrangements. Nat Biotechnol, (2018).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BioArt」(BioGossip)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原標題:《【科技前沿】CRISPR-Cas9系統的新風險——破壞DNA-PK依賴的修復通路引發DNA損傷》

相關焦點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在這三項的獨立研究中,科學家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修復對胎兒發育有顯著影響的突變,已知的致盲突變和已知的導致心臟問題的突變在這三個病例中,在靶點附近發現了幾個意想不到的突變位點。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實驗室動物中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以測試其在人類中安全使用的可能性。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該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發生意外的突變。在這三項獨立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分別修復了對胎兒發育有重大影響的突變、已知的致盲突變和已知會導致心臟問題的突變,結果發現,第一個案例的靶位點附近出現了大量不希望發生的變化,第二個案例中出現了染色體的大片段缺失,而第三個案例的靶位點附近也出現了多個意外的突變位點。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系統實現了在基因組特定位點進行精準編輯。不過,以經典的CRISPR/Cas9為例,從基因組中刪除DNA片段相對容易,要用另一段序列替換原有DNA片段則困難得多。
  • 科學家以光為媒介用CRISPR手術刀精準切割DNA 觀察到超高速DNA修復
    6月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實驗結果,不僅揭示了DNA修復過程的新細節,而且,研究人員說,還可能加快和幫助人們了解DNA活動,而這種活動通常會導致衰老和許多癌症。「我們的新基因編輯系統允許在激活後幾秒鐘內對DNA進行定向切割。而採用以前的技術,基因編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是幾個小時。」博士後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團隊成員Yang Liu博士說。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研究人員也發現了 Crispr/cas9 技術存在著脫靶風險,帶來很多不知道的 DNA 編輯,現在的技術用於臨床還存在風險。現有的產前檢測技術,比如體外受精後遺傳篩選可以篩選掉存在先生性疾病的胚胎。生殖細胞基因組編輯主要也為那些需要優化孩子一些性狀基因,如智商,相貌等等提供了可能。處於更多的安全和倫理問題,並不建議將 Crispr/cas9 技術用於人合子基因組編輯合法化。
  • Gene KO Mediated by CRISPR-Cas9 System (Cas9-2hitKO)
    更為重要的是,Ryan願意無償分享cas9系統的全套載體,還可以抽空指導大家實驗。小白們快加入實驗小白微信群和Ryan學習技術吧!What is the CRISPR-Cas9 system?To achieve higher knockout efficiency, vector carrying one cas9 protein and two guide RNA expressing cassettes is generated.
  • 5 分鐘學會 cas9 基因敲除——原來設計方案如此簡單
    CRISPR/Cas9 系統作為細菌和古細菌的獲得性免疫系統, 通過 RNA 介導特異性的切割外源遺傳物質, 用以對抗入侵的病毒和質粒。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
  • CRISPR/Cas9存在致癌風險?放心,這還只是一個猜想
    ,這會使基因編輯變得更加困難,而如果人為去除p53基因,解除這種修復機制,會讓細胞變得更容易被編輯。 兩篇文章所提到的p53被譽為「基因守護者」,專門負責修復DNA的損傷,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會改變DNA序列,在它眼中顯然也屬於「損傷」範疇。中科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輝表示,這兩篇文章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現在,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逐漸進化,並趨於成熟,商業化道路也漸漸明朗起來,然而關於這項技術的專利問題還有待完善。    而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擔心,擁有多項CRISPR專利技術的Broad研究所帶頭加入了CRISPR-Cas9專利技術共享的全球許可平臺,旨在確保這項新技術能夠在市場上廣泛使用。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而生物體自身存在著DNA損傷修復的應答機制,會將斷裂上下遊兩端的序列連接起來,從而實現了細胞中目標基因的敲除。如果在此基礎上為細胞引入一個修復的模板質粒(供體DNA分子),這樣細胞就會按照提供的模板在修復過程中引入片段插入或定點突變。這樣就可以實現基因的替換或者突變。對受精卵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並將其導入代孕母體中,可以實現基因編輯動物模型的構建。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早在2018年末,學霸姐姐就已經小小的預測過2019國自然新風向,其中包括腸道菌群、外泌體、單細胞測序等大熱的方向,另外還有一個就是——CRISPR/Cas9技術,學霸姐姐一直是非常看好的,4月29日,國自然基金的初審結果已經公布了,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
  • CBE單鹼基編輯器的Cas9非依賴型DNA脫靶風險評估及優化
    不過,2019年有研究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指出,除了傳統的Cas9非特異性結合導致的DNA脫靶風險之外,CBE系統還存在Cas9非依賴型的DNA脫靶風險【3-4】,這極大地限制了CBE系統的應用。文章對多種CBE系統的Cas9非依賴型DNA脫靶風險進行了評估並加以優化。文章開發出較全基因組測序更為快速、便捷且經濟的實驗策略,並以此為基礎對CBE系統的Cas9非依賴型DNA脫靶風險進行了有效評估;之後研究者還通過蛋白質工程等策略對CBE系統進行優化,有效地減少了Cas9非依賴型DNA脫靶風險的發生。
  • PNAS:CRISPR-Cas9系統構建心臟衰竭小鼠模型
    最近的CRISPR-Cas9系統對於動物體的遺傳修飾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CRISPR系統首先被發現於細菌抗病毒侵染的免疫系統,通過一類sgRNA的介導,核酸內切酶Cas9能夠被引導到特定的基因序列區域,Cas9的切割會造成基因的雙鏈斷裂,而在基因損傷修復過程中,由於常常會發生錯誤,有可能會造成鹼基的增減突變。
  • 酒精造成 DNA 損傷的新修復通路
    Hodskinson等人[2]在《自然》發表的文章報導了一種乙醛誘導ICL的修復機制,他們發現的這種修復機制比常規機制更安全。ICL修復失效與罕見遺傳病範可尼貧血症(FA)有關。有22個FANC基因可以編碼參與ICL修復的蛋白,任何一個發生突變都會導致這種疾病[3]。FA患者具有基因組不穩定、骨髓衰竭和過早老化的症狀,患癌的風險也偏高。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