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召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華春瑩 資料圖
問:據報導,11月29日,在曼谷閉幕的聯合國亞太婦女權益審議會議,以37:1的投票結果通過《北京宣言25周年——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亞太部長級宣言》。結果一經公布,現場一片歡呼,並且長時間鼓掌。美國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國家。一些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也公開發言,對美國的頑固立場表達失望。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這個報導讓我回想起去年3月在日內瓦發生的一幕。去年3月,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7次會議,以28:1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美國是當時唯一投反對票的國家。這次在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婦女權益審議會議通過《北京宣言25周年——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亞太部長級宣言》,美國再次成為了唯一的一個反對者。我想,這些都非常生動和貼切地說明,美國在國際道義上已經成為「孤家寡人」。
那麼美國拒絕支持《北京宣言25周年——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亞太部長級宣言》有什麼難言之隱呢?根據我看到的權威統計,美國國內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嚴重妨礙婦女人權的實現。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網站發布的調查數據,46%的美國女性受訪者對自己的社會地位表示不滿或者非常不滿。去年1月,美國數百萬人參加了2018女性遊行,對性別政策表示強烈的抗議。美國還阻礙保障和促進婦女權利的國際努力,大家都知道,美國迄今還都沒有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這一聯合國核心的人權公約。大家知道,人權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應該也是具體的和實踐的。那麼,看到美國在這些人權問題上的具體的表現,我想這與它長期自詡為「人權衛士」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是莫大的諷刺。事實說明,美國絕不是什麼它自詡的「人權衛士」,而是人權侵害者,或者說它絕不是什麼「Human rights defender」(人權捍衛者),而恰恰是「Human rights offender」(人權侵犯者)或者說「Human rights abuser」(濫用人權者)。
我們希望美方不要再動輒以人權為藉口,伸長手去幹涉別國的內政,而是要多把心思精力放在真正地踐行保護、保障人權和解決國內自身存在的嚴重的人權問題上。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中國對全球人權治理作出的最新貢獻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3日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有關人士指出,這一決議的通過契合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有助於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人權領域話語權和議程設置權,是中國對全球人權治理作出的最新貢獻。
中方提出的這一決議確認了合作共贏對促進和保護人權的重要作用,重申所有人權都是普遍、不可分割、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強調必須以公正和平等的方式對待所有人權。
同時,這一決議也強調人權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應具有建設性並基於普遍性、不可分割性、非選擇性、非政治化、平等和相互尊重等原則,呼籲所有國家奉行多邊主義並共同促進人權領域的合作共贏。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俞建華在決議通過後表示,決議的通過充分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將有力推動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俞建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是聯合國首次將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同時納入決議,展現了中國的世界情懷和大國擔當,是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對全球人權治理作出的積極貢獻。
俞建華說,這一決議呼籲各方在人權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加強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共同致力於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該決議的通過有助於在人權領域形成合作共贏的氛圍,有助於加強全球人權治理,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國際人權對話與合作,共同促進和保護人權。
據介紹,這一決議在起草和徵求意見階段得到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和擁護。南非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諾齊波·姆克薩託卡-迪塞科在決議表決前的發言中說,這一決議包含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給未來人權理事會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同時,這一決議的精神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的願望,有助於更好地保障他們基本的生存和發展權利。
古巴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佩德羅·路易斯·佩德羅索·奎斯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剛剛通過的這一決議是中國對人權理事會的「重要貢獻」,將有利於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讓全世界所有人「更好地享有人權」。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網友評論、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