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塑料——賽璐珞

2021-02-24 愛億天

19世紀中葉,美國的許多地方流行起玩一種室內撞球,也就是現在盡人皆知的桌球。不過,當時人們玩的桌球大多是用象牙做成的,而且是實心的。由於象牙十分稀缺和昂貴,所以很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來替代象牙。1863年,撞球製造商費倫和卡蘭德在報紙上刊出廣告,懸賞一萬美元,徵求更好、更便宜的桌球。

在當時,一萬美元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紐約一家印刷廠的工人約翰·韋斯利·海厄特被這巨額獎金吸引住了,開始尋找各種可能的材料。有一次,海厄特從一本最新的化學雜誌上看到,有人將普通的棉花放到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液中浸泡,得到了一種特殊的「棉花」-火棉。火棉不溶於水,但是卻能溶解在酒精裡,產生一種膠質。海厄特心想,或許能用這種膠質來做撞球,於是,他找來材料,自己動手做起了試驗。

海厄特根據書上所說的方法,果然得到了火棉。可是,當他把火棉溶解在酒精中時,卻發現得到的膠質太稀薄了,根本無法幹化成形。看來,只有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質,才能使膠液變厚。海厄特找來一些樟腦,把它也溶解在含有火棉的酒精裡,然 後不停地攪拌起來。攪著攪著,溶液變得黏稠起來了,最後變成了一團白色的柔軟物質。

海厄特覺得很好奇,便把這種物質取出來,拿在手上搓捏差沒想到,這種東西在他手上漸漸地變硬了,還沒等海厄特把它搓成圓球形,它已經變得硬邦邦的了。海厄特將它往地上一扔,它居然令人驚奇地彈了起來!

海厄特幸運地找到了理想的象牙替代品,他把這種材料叫做「賽璐珞」。海厄特製作的賽璐珞撞球為他贏得了一萬元獎金,而且,海厄特還在1870年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隨後,他成立了自己的撞球製造公司,並且利用賽璐珞的特點,第一次將桌球從實心球改制成了空心球,使它變得彈性更好,分量更輕。不過,他當時並不知道,賽璐珞實際上還是有史以來人類所發明的第一種塑料呢!

賽璐珞這種塑料問世後,立即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製造業颳起了一陣「賽璐珞旋風」。賽璐珞的強度很高,還防水、耐酸,受熱時會變軟,冷卻後又會變硬,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壓製成各種形狀的物品。所以,賽璐珞被用來製作文具、牙刷、梳子、眼鏡架等,特別是在製作早期的照相底片和電影膠捲時,賽璐珞幾乎是最好的材料。不過,賽璐珞很容易燃燒。出於安全的考慮,賽璐珞最終在許多方面都逐漸被其他新材料所替代,時至今日,賽璐珞的主要用途已回到了它的「誕生」之處--製作桌球。

相關焦點

  • 【材料史話】酚醛塑料——合成材料應用的發端
    從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出現到由這3種材料衍生出的成百上千種合成材料,為人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呈現的多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萌發的不同產業使得人們對「工業」一詞的理解不再泛泛,「工業」更加細化,工人開始專業化。
  • 中國塑料製品產量全球第一 塑料汙染治理呼喚全流程管理
    20世紀初,中國塑料產業在上海起步20世紀初葉,就在利奧·貝克蘭博士在紐約發明酚醛樹脂(俗稱電木),開啟了塑料產業新篇章後不久,德國企業禮和洋行將賽璐珞(最早投入商業生產的合成塑料)及其製品輸入我國,中國塑料產業開始紮根上海,並發展起來。民國時期,社會環境動蕩不安,塑料工業發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
  • 說誰塑料情呢,看不起塑料嗎?
    網上有這樣一個說法:有些人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別假,但是卻永不凋謝。後來的人們常用「塑料情」來形容表面上peace & love,實際上卻勾心鬥角的人際關係。但作為一個高分子專業的人,面對這句話始終保留質疑:你給我站住,說清楚這個塑料情是哪種塑料!塑膠袋是塑料,電視外殼是塑料,隱形眼鏡也是塑料……塑料真的太多了。
  • 5.25萬億顆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上,也許就在你喝的水中
    、塑料水杯、塑料板凳、塑料手機殼、塑料屏保膜、塑料整理箱、塑料水管、塑料臉盆、塑料拖鞋……1868年,人們用樟腦作增塑劑,將天然纖維素硝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塑料品種——賽璐珞,從此人類開始了使用塑料的歷史。
  • 常用塑料的密度表
    塑料的品種不同,其密度也不同,可利用測定密度的方法來鑑別塑料,但此時應將發泡製品分別出來,因為發泡沫塑料的密度不是材料的真正的密度。在實際工業上,也有利用塑料的密度不同來分選塑料的。.20~1.26交聯聚氨酯0.89~0.93高壓(低密度)聚乙烯1.26~1.28苯酚甲醛樹脂(未填充)0.91~0.921-聚丁烯1.26~1.31聚乙烯醇0.9~0.93聚異丁烯1.25~1.35乙酸纖維素0.92~1.00天然橡膠1.30~1.41苯酚甲醛樹脂(填充有機材料:紙,織物)0.92~0.98低壓(高密度)聚乙烯1.30~1.40聚氟乙烯1.01~1.04尼龍121.34~1.40賽璐珞
  • 塑料的起源:現代塑料的出現竟然是因為小小的瓶塞?
    博覽會紀念品包括以博覽會地區的標誌性三角尖塔為模型的彩色塑料(酚醛樹脂)卷筆刀,遊客們還拿起了賽璐珞徽章和摺疊小刀,以及由膠木製成的雷明頓電動剃鬚刀,還有塑料菸灰缸、筆和杯墊。在博覽會結束後的幾個月裡,隨著美國不可避免地加入戰爭,政府越來越擔心美國對軟木塞的依賴,因為這些軟木塞完全來自歐洲的森林。美國的軟木塞進口量佔了全世界產量的近一半。
  • 塑料星球,人類現在是如何毀滅地球的?
    我們喝著塑料裝的飲料、用著塑料製作的東西、穿著塑料製作的衣物、吃著塑料裝的食物……我們完全沒意識到,從塑料瘋狂的行為中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 人類還能存在多久?好吧,這只不過是一個塑料新聞。
  • 好吧,這只不過是一個塑料新聞
    當第一個美國殖民地建立的時候,塑料就已經存在了。殖民者扔出的垃圾到今天仍然漂浮在海洋中,這種現象想起來非常可怕,畢竟,在過去的60到70年裡,塑料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材料。我們喝著塑料裝的飲料、用著塑料製作的東西、穿著塑料製作的衣物、吃著塑料裝的食物……我們完全沒意識到,從塑料瘋狂的行為中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人類還能存在多久?好吧,這只不過是一個塑料新聞。
  • 假如人類不再使用塑料,世界會變好嗎?
    塑料:既偉大又糟糕塑料誕生之初,被認為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甚至,第一種塑料扮演著「大自然的拯救者」這一角色。早期的撞球是用象牙製作,一根象牙只能做5個撞球。隨著撞球逐漸在歐美流行,大象們就遭了殃。那時,只為了給英國做撞球,據說一年要殺死一萬頭大象。
  • 裡奧·貝克蘭發明第一種塑料——電木的故事
    至少有七位其他科學家嘗試了苯酚和甲醛的組合,以試圖製造出商業上可行的塑料,但是沒有人能夠創造出有用的產品。為了利用自然產生的蟲膠(用於在20世紀初期對電纜進行絕緣)的短缺,Baekeland和Thurlow以及其他一些研究人員正在嘗試使用可溶性樹脂。(紫膠是由東亞紫膠蟲分泌的一種樹脂製成的;它是通過勞動密集型工藝從這些昆蟲所居住的樹木上刮下硬化的沉積物而收穫的。)
  • 第一種可無限回收利用的塑料問世
    本報訊 8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一種新型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分解並重新組合成高質量的產品,這可以減少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垃圾數量。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利用,剩下的則被傾倒進垃圾填埋場、焚燒或暴露在環境中。例如在美國只有約10%的塑料垃圾得到回收。
  • 第一種可無限回收塑料問世
    作者:辛雨8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研究稱,一種新型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分解並重新組合成高質量的產品,這可以減少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垃圾數量。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利用,剩下的則被傾倒進垃圾填埋場、焚燒或洩漏到環境中。美國只有約10%的塑料垃圾得到回收。
  • 那些年,塑料吸管席捲全球的「黑歷史」
    1870年,美國人John·Wesley·Hyatt發明了第一批塑料產品,利用名為賽璐珞(Celluloid)的材料製成仿動物製品,例如象牙。隨後的數十年裡,各類塑料化合物層出不窮:應用於日用品的酚醛樹脂;應用於長筒襪的尼龍;應用於軍用飛機的丙烯酸塑料等等。
  • 地球徹底淪陷,世界第一高峰也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但是它所遺留的問題卻是無解的。1950年代全球範圍內塑料的使用量為500萬噸,到2020年塑料已經猛增至3.3億噸。這些塑料不會消失,它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最終會變成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它可能會擾亂整個生態系統。
  • 塑料有多少種?常見的塑料都是哪些材質?最後去了哪?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先觀察一下你周圍,以及你的身上手上,相信一定能找出幾種塑料製品。至少,你手上的手機就有許多部件是塑料製成,如果你身上的衣服是化纖材質,那也是塑料。塑料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沒了塑料,我們的現代文明也不存在。不過,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塑料由於沒有得到妥善處置,造成了一些環境問題。除了從業者外,絕大部分公眾對塑料知之甚少。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1869年,印刷工人約翰•海厄特發現,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他將它命名為「Celluloid(賽璐珞)」。於是,塑料的鼻祖誕生了。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初拯救大象生命的材料,卻因為環保問題,上了人類的「黑名單」。
  • 種在田裡的作物可能也在「吃」塑料
    說起塑料汙染,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廢棄的農用地膜、隨意丟棄的塑膠袋,但其實工業或生活汙水、大海和大氣中,都含有大量的塑料成分,塑料汙染正在成為整個地球表層生態系統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廢棄塑料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造成分裂和體積減小,形成塑料顆粒。研究者把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稱為「微塑料」,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可以從幾微米到幾毫米。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中國首次在南大洋發現微塑料,有種微生物能把塑料降解縮短299年!
    12月25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南大洋太空人海的東經45度斷面進行海洋微塑料拖網取樣作業。這是南極考察隊首次在太空人海開展微塑料調查,並成功獲取樣品。
  • 塑料人不可不知的20種常見塑料耐熱溫度(收藏)
    在塑料材料中,不同品種塑料的耐熱性能不同;有的耐熱很低、有的則較高。耐熱類塑料一般是指熱變形溫度在200℃以上的一類塑料製品。衡量塑料製品耐熱性能好壞的指標有熱變形溫度、馬丁耐熱沮度和維卡軟化點三種,其中以熱變形溫度最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