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萬億顆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上,也許就在你喝的水中

2020-11-02 北京科學中心

你知道嗎?在太平洋上有一個巨大的海洋塑料垃圾堆,它的面積相當於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土地面積的總和!


海洋垃圾汙染有多嚴重?「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或許能給你答案。


上圖為海洋研究所對海洋垃圾的研究,海洋到處都是碎片,它們被洋流輸送,堆積在被稱為垃圾區的區域。該節目描述了與海洋廢棄物有關的問題及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圖中白色的垃圾也就是塑料製品。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海洋垃圾中充斥著各種塑料,我們周圍何嘗不是?


看一看你的周圍,塑料瓶、塑膠袋、塑料餐盒、塑料水杯、塑料板凳、塑料手機殼、塑料屏保膜、塑料整理箱、塑料水管、塑料臉盆、塑料拖鞋……


生活中的塑料製品隨處可見,可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塑料降解」又為何頻頻被提出?「限塑令」又是什麼呢?


塑料是什麼?

塑料,是以石油為原料,通過裂解、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9世紀中期,英國工業快速發展,傳統的木材、琥珀、橡膠、玻璃等許多天然材料因價格昂貴、產量稀少,已無法適應大規模的生產需求。


為了找到替代品,化學家們多次嘗試,終於發現人工合成材料的秘密。1868年,人們用樟腦作增塑劑,將天然纖維素硝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塑料品種——賽璐珞,從此人類開始了使用塑料的歷史。

賽璐珞塑料

來源丨機電之家網

由於賽璐珞是用天然的纖維素加工而成,所以並不能算是完全人工合成的產品。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則是1909年由美國人貝克蘭用苯酚和甲醛合成的酚醛樹脂,又稱貝克蘭塑料、電木。它是第一種熱固性塑料,這意味著它在加熱時不會軟化或熔化。

貝克蘭

來源丨網易新聞

如今,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在短短100多年裡,塑料憑藉著自身種種優點得到人們的青睞。它的密度輕、強度高,具有耐腐蝕性和良好的絕緣性、絕熱性,更適合大規模生產。


目前最常見的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發泡聚苯乙烯(E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尼龍(PA)等。塑料的發現和利用可謂是20世紀影響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塑料夾子

來源丨pixabay


塑料=汙染?

生活中的塑料製品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塑料產品被廢棄後,一部分變成了「白色汙染」,對環境造成威脅。


自然界的物質周而復始,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降解。降解,就是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數目減少、分子量降低的過程。


對於塑料而言,其降解就是指聚合物中分子量和材料的物性下降的過程。塑料發脆、破裂、變軟、增硬,都是其降解過程的反映。但由於塑料結構緊密,要想重新回歸自然循環,則需要200-700年之久。

塑料瓶

來源丨pixabay

塑料自然降解的時間漫長,這導致了生活中大量廢棄塑料的存在。據統計,每年有900噸廢棄塑料會從陸地進入海洋。

漂浮在海洋上的塑膠袋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目前,至少有重達268940噸的5.25萬億顆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上,就連南太平洋的無人島和南極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塑料汙染。

塑料海洋

來源丨網易新聞

很多水族館中也展出了關於海洋塑料垃圾的展覽,圖為柏林動物園水族館中的塑料垃圾展缸

來源丨惠俊博

在地球的海洋中存在著一些海洋垃圾帶,海水中漂流的垃圾碎片傾向於匯集在這些區域。圖中青藍色的小點模擬了海洋垃圾碎片的遷移,顏色越淺表示速度越快。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大量廢棄塑料漂浮在海中,留存於土壤中,被動物誤食,汙染地下水,擠佔著地球上有限的生存空間。塑料對地球的最大的惡意,也許就是它的難降解性,對於這一點,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現代漁網主要採用聚乙烯、尼龍等原料製成,圖為被漁網纏住的海獅

來源丨網易新聞



可降解!塑料的「歸墟」之路

塑料的自然降解周期漫長,而目前人工處理的方法大致分為三種:物理降解、化學降解和生物降解。


>>>>物理降解

在物理降解中,填埋法、簡單再生技術和塑料混凝土處理法的應用較為廣泛。


  • 填埋法最為簡單,但卻會對土壤和水資源造成汙染;
  • 簡單再生技術即廢棄塑料在進行分選、清洗、熔融、造粒等程序後,會被再加工而成為新的產品,但這對塑料本身的要求較高;
  • 塑料混凝土處理法則是在塑料顆粒中摻入混凝土,這種材料雖兼具塑料和混凝土的特性,但卻會對抗壓強度等性能產生一定影響。

>>>>化學降解

化學降解主要包括焚燒技術和資源化處理。焚燒既方便又快捷,但卻會釋放有害氣體,嚴重破壞環境。相比而言,資源化處理更為環保。它利用塑料在不同條件下產生不同產物的特點處理廢棄塑料。


例如,富含苯乙烯單體的廢聚苯乙烯(塑料的一種)的熱降解產物,提純後可再次作為聚苯乙烯的生產原料,如此進行資源回收,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生物降解

相比於上面傳統的降解技術,開發微生物降解塑料更具有生態意義。通過篩選和實驗,分離培養出合適的微生物群,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這種方法對保護環境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解決塑料垃圾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除了降解技術的改進,塑料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為了解決「白色汙染」,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並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行業。這種塑料大致可分為兩類: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澱粉、纖維素等一系列天然可再生的穀物合成的。這種塑料在自然中可被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降解,按性能和降解程度,又可分為完全生物降解型和不完全生物降解型。生物可降解塑料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如口罩、食品袋、覆地膜等,具有較高的環保性。

降解塑膠袋

來源丨網易新聞

光降解塑料是指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可實現降解的塑料製品。這類塑料在光照條件下,內部高分子聚合物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繼而分裂成小分子物質,在氧氣的作用下最終被氧化分解。但因成本較高,且僅適用於光照充足的地方,這種塑料的適用範圍相對受限,無法廣泛推廣和使用。


「限塑令」變「禁塑令」,環保從我做起!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布,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對塑料汙染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截圖

來源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

「限塑令」變「禁塑令」,這關乎我們每一個人。塑料製品的危害不可小覷,生活中的環保小舉動,不僅是一種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更是在為人類的生存環境做出貢獻。

「環保」宣傳圖

來源丨pixabay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對使用過的塑料製品進行合理的垃圾分類。


今天,你環保了嗎?

相關焦點

  • 嗆一口海水 喝下四百多顆塑料微粒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胡定坤)海中遊泳,嗆水難免。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 嚴重低估:海洋塑料微粒數量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 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
  • 一口海水中有四百多顆塑料微粒?海洋汙染比預想嚴重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胡定坤)海中遊泳,嗆水難免。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 地球最深處也沒逃過「塑料災難」 英國海底鯊魚內臟發現塑料微粒
    他們對46條鯊魚進行了檢查,結果其中67%的鯊魚內臟含有微塑料和其他人造纖維,塑料微粒的數量共379顆。這種情況對鯊魚健康有沒有不良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說,這顯示出了「塑料汙染的普遍性」 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除了塑料微粒之外,鯊魚內臟中還有合成纖維素等顆粒物,這種物質最常見於紡織品(包括一次性衛生用品,如面罩)和衣物中。 關於其來源,他們認為各種類型的塑料微粒主要來源應該是釣魚線或漁網。
  • 你喝的瓶裝水中幾乎都含塑料微粒 到底致不致癌?
    喝瓶裝水會咽下塑料顆粒,到底致不致癌?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喝的是瓶裝水,咽下的是塑料顆粒瓶裝水擁有巨大的市場。就在此時,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卻給瓶裝水行業澆了一盆「冷水」:3月中旬,美國華盛頓的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和紐約州立大學弗裡多尼亞分校的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你以為自己在喝「純淨水」,實際上也咽下了不少塑料微粒。這項研究的結果在國際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人們對瓶裝水是否如看上去那樣純淨、健康的擔憂。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多少?它幾乎能包裹整個地球!
    研究團隊在6年時間裡收集了24次數據,其中發現塑料垃圾密度最高的區域,大約每平方千米海面就有10千克塑料——相當於約800個塑料飲料瓶。由此他們估計目前共有5.25萬億片、總重超過26萬噸的塑料垃圾正漂浮在海面上。這種情況將發展到什麼程度呢?根據塑料工業協會的數據,塑料產量從1950年代的平均150萬噸升高到了2013年的2.99億噸。
  • 螢光染料可標示海洋中潛藏的99%塑料微粒
    每一年,都有數百萬公噸的塑料被衝到海裡,而我們根本不清楚它們到底去了哪裡。海洋的腐蝕性力量會讓瓶子等塑料廢棄物破碎,使得追蹤它們的去向變得很難。 不過華威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們發現,「尼羅紅」這種螢光染料可以與漂浮在水中的塑料顆粒相結合。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最新研究稱,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粒正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你的體內!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人類體內。 微塑料——在科學上還缺乏嚴格定義,但常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在塑料無處不在的今天,它不僅出現在了全球海洋、河流等自然水體中,還出現在動物體內、飲用水中。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不論是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還是海底垃圾,塑膠袋、塑料瓶等塑料類垃圾數量都是最多的,約佔海洋垃圾的77.5%-88.7%。除了肉眼看得到的塑料垃圾,年度監測報告還顯示,海洋中存在一些看不見的塑料「pm5.0」微粒。除了在工業生產中直接形成塑料微粒,塑料垃圾在海洋環境中逐步破碎為塑料碎片,這些碎片在環境中受長期的物理化學作用也會形成塑料微粒。
  • 7.9萬噸塑料漂浮太平洋垃圾帶
    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位於荷蘭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科學家研究了處於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巨大海洋塑料堆積區,也就是太平洋垃圾帶。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塑料對海洋的危害,比預想的還可怕
    許多塑料製品在陽光和海浪的衝擊下會分解,最終分解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小。研究人員藉助電腦模擬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後得出了驚人的數字: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直徑從低於1nm的微小粒子到直徑超過20cm的大碎片),海洋塑料汙染物總重量約26.9萬噸。研究者隨後用這些數據修正了一個海洋塑料分布模型[1]。
  • 臺媒:將海洋漂浮塑料微粒吃下肚 海鮮成新食安兇手
    ,有6到8成都是塑料,這些塑料碎裂成無法分解的塑料微粒,吸附和釋放有毒物質,成為魚、蝦、貝類的食物,再經由食物鏈,通通被人類吃下肚,造成新食安危機。50兆件的塑料碎片在海上飄流,再因風化或日曬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塑料微粒。
  • 塑料對海洋的危害,比預想的還可怕
    許多塑料製品在陽光和海浪的衝擊下會分解,最終分解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小。 研究人員藉助電腦模擬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後得出了驚人的數字: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直徑從低於1nm的微小粒子到直徑超過20cm的大碎片),海洋塑料汙染物總重量約26.9萬噸。研究者隨後用這些數據修正了一個海洋塑料分布模型[1]。
  • 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 ,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太平洋上的「第八大陸」3月,荷蘭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科學家研究了處於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巨大海洋塑料堆積區。這是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他們發現,此處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該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
  • 太平洋垃圾帶被稱為「第八大陸」 漂浮超過7.9萬噸塑料
    垃圾漂浮在海洋上 圖片來自網絡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塑料吞咽者」不救海洋
    海洋被大量的塑料汙染。漂浮的垃圾收集器會脫落水面上的塑料部件,應該提供解決方案。因為即使使用了數百個這樣的收集器,他們也只會收集和清除海洋中所有塑料廢物的一小部分。 大量的塑料最終通過海岸,輪船和河流進入海洋。僅在水的表面上就有約5.25萬億個塑料顆粒遊動。浮動塑料的質量目前約為399,000噸-相當於約4,000頭藍鯨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