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一口海水 喝下四百多顆塑料微粒

2020-12-05 環球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胡定坤)海中遊泳,嗆水難免。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但是,傳統的測量方式是用網過濾海水,只能發現體積足夠大的塑料微粒。

據統計,在1971—2013年間開展的11000多次的相關實驗中,90%使用的是同一類型的網,這種網只能捕獲直徑大於333微米(三分之一毫米)的塑料塊。正如布蘭登所說:「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用同樣的方法,用網收集樣品來研究塑料微粒。但比網格還小的東西就都逃脫了。」

於是,布蘭登將研究目標定為直徑在5微米到333微米之間、體積更小的塑料微粒。她採用孔徑只有5微米的聚碳酸酯過濾器過濾海水,並使用特殊的螢光顯微鏡尋找塑料微粒。統計發現,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數量高達830萬顆,是之前測量數據的幾萬倍甚至上百萬倍。

而且按照她在論文中的解釋:「有疑問的顆粒都被排除了,我們的估計是保守的,很可能低估了塑料微粒的總量。」

一般情況下,成人喝下一口水的體積是50毫升左右。按照布蘭登的統計,一口海水中的塑料微粒超過400顆。

更值得注意的是,布蘭登還研究了小型海洋浮遊生物海樽對塑料微粒的攝入情況。她檢查了2009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收集的100份水樣,結果在不同類別、不同海域、不同生命階段的海樽體內,全都發現了塑料微粒。

海樽處於海洋食物鏈的底端,以海洋中的納米級植物、微型浮遊動物等最小的生物為食。其體內的塑料可以沿著食物鏈向上傳播到以其為食的生物,如海龜、石斑魚、帝王蟹等,最終可能進入人體。「沒有人吃海樽,但它與你吃的東西在食物鏈上並不遙遠。」布蘭登表示。

總編輯圈點

海洋產出了地球一半的氧氣,毀了海洋其實就是毀滅自己。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需求使得塑料產量呈指數級增長,時至今日已造成大量塑料湧入海洋,其中體積大的都會分解為微粒。而那些海洋食物鏈底端的物種,就相當於一種載體,「負責」將塑料微粒層層運輸。最終,這些微粒汙染向深海水域、沉積物和動物群落蔓延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預期。如果不能採取行動,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超過魚類;而即便現在開始努力,這場與海洋塑料汙染的抗衡也將是「世紀之戰」,請每個人、每一天,都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一口海水中有四百多顆塑料微粒?海洋汙染比預想嚴重
    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但是,傳統的測量方式是用網過濾海水,只能發現體積足夠大的塑料微粒。
  • 嚴重低估:海洋塑料微粒數量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 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
  • 對不起,你遊泳時嗆下的每一口海水,都含有汽車輪胎微粒
    美國「尤裡卡警報」新聞網站由英國政府出資進行的一個重要研究項目發表研究報告稱,汽車輪胎釋放的很多微粒可能是造成海洋環境中出現微塑料的一個重要源頭這項研究是全世界進行的首批旨在確定輪胎微粒是微塑料主要額外來源的研究項目之一。科學家們此前發現,化妝品的微珠以及購物袋和塑料瓶等較大物品發生的降解會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從深海到北極地區——造成微塑料。
  • 塑料汙染如不儘快治理,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超過魚類
    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但是,傳統的測量方式是用網過濾海水,只能發現體積足夠大的塑料微粒。 據統計,在1971—2013年間開展的11000多次的相關實驗中,90%使用的是同一類型的網,這種網只能捕獲直徑大於333微米的塑料塊。如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將研究目標定為直徑在5微米到333微米之間、體積更小的塑料微粒。
  • 喝一紙杯熱水,同時喝下數百萬塑料顆粒?
    最近,印度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問題,在用一次性紙杯喝熱水的同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吞下了無數塑料微粒,同時還有微量的重金屬可能被一起飲下。研究人員評估了這些薄膜在85–90°C的熱水中降解的情況後發現,在螢光顯微鏡下,約25000個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在15分鐘內釋放到100毫升熱水中;而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每毫升水中有102 + 21.1 × 106 個亞微米大小的顆粒。微塑料我們都不陌生了。
  • 喝一口那的海水會怎麼樣?
    那當我們潛入一萬米深處的海洋,喝一口海水會怎麼樣? 正常情況下,我們只能喝到比海水更鹹的鹽水;運氣不好的話,還會喝到劇毒海水,最後中毒而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上超過10000米的海溝。 海溝是由地球構造板塊俯衝引起的,使深海平原在某些地方,陡然下降到超過1萬米的深度。
  • 喝一口那的海水會怎麼樣?
    在知道海洋有多深之前,我們應該了解海洋通過光照而區分的四層。0-200米照光層:照光層顧名思義光能照進來的海面,常年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陽光充足,海水溫暖,生態環境優越。適合植物生長,海洋生物最豐富,也適合人類潛水娛樂。
  • 你喝的瓶裝水中幾乎都含塑料微粒 到底致不致癌?
    喝瓶裝水會咽下塑料顆粒,到底致不致癌?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喝的是瓶裝水,咽下的是塑料顆粒瓶裝水擁有巨大的市場。就在此時,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卻給瓶裝水行業澆了一盆「冷水」:3月中旬,美國華盛頓的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和紐約州立大學弗裡多尼亞分校的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你以為自己在喝「純淨水」,實際上也咽下了不少塑料微粒。這項研究的結果在國際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人們對瓶裝水是否如看上去那樣純淨、健康的擔憂。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5.25萬億顆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上,也許就在你喝的水中
    海洋垃圾汙染有多嚴重目前,至少有重達268940噸的5.25萬億顆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上它利用塑料在不同條件下產生不同產物的特點處理廢棄塑料。是指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可實現降解的塑料製品。這類塑料在光照條件下,內部高分子聚合物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繼而分裂成小分子物質,在氧氣的作用下最終被氧化分解。但因成本較高,且僅適用於光照充足的地方,這種塑料的適用範圍相對受限,無法廣泛推廣和使用。
  • 在人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 我們正在自食其果
    奧地利環保署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報告,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而源頭很可能是透過生物鏈的循環,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吃下肚了!這份報告指出,奧地利團隊向來自日本、義大利、芬蘭、荷蘭、波蘭、英國以及俄羅斯和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志願者,採集糞便樣本,受測者在提供樣本前1個星期,曾吃下含有塑料包裝食物及喝瓶裝水,其中6人曾吃過深海魚,無素食者,結果報告發現,全部糞便樣本都含有塑料微粒。從這些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中,採集到的塑料微粒最多達9種,而且在每10公克的樣本中,平均發現20粒塑料微粒,相當驚人。
  • 塑料微粒正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你的體內!
    一項科學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粒的雷射直接紅外(IR)光譜的快速化學分析
    傳統的檢測方法花費時間比較長,同時你還需要至少成為一名小小的光譜專家,才能對其進行鑑定、表徵和定量自各種樣品來源(瓶裝水、海水、工業廢物流)的塑料微粒,如今,配備量子級聯雷射器進行雷射直接紅外(IR)成像,就可以進行塑料微粒分析,快速簡便。1.塑料微粒,微不足道卻在改變世界,正所謂顆粒雖小,影響卻甚大。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最新研究稱,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 塑料微粒影響幾何?人類認知仍不足
    更何況,脆弱的嬰兒似乎也在承受著塑料微粒進入體內的潛在影響。 先前研究:每周攝入一張信用卡? 2019年年中,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受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綜合了現有52項研究資料後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其結果向人們發出警告: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重量為5克塑料,大致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 塑料微粒通過飲水進入人體
    2018年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這項研究清楚表明,微塑料已經滲入全世界海洋,並已然侵入許多生物體,也包括我們人類。關於塑料汙染問題,近年來報導越來越多,但沒有切膚之痛總難以引起重視。可有沒有想到,我們正在一口一口吃著塑料,並且塑料微粒已在人體內被發現?
  • 研究發現全球50%人口體內含有塑料殘留,塑料危機已經到來
    在2018年的維也納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誰也沒有想到,我們這麼精明的人類,竟然也正在一口一口吃著塑料。每20隻便含有約90顆塑料微粒。
  • 塑料微粒的雷射直接紅外(IR)光譜的快速化學分析
    傳統的檢測方法花費時間比較長,同時你還需要至少成為一名小小的光譜專家,才能對其進行鑑定、表徵和定量自各種樣品來源(瓶裝水、海水、工業廢物流)的塑料微粒,如今,配備量子級聯雷射器進行雷射直接紅外(IR)成像,就可以進行塑料微粒分析,快速簡便。
  • 深海生物體內被發現大量塑料微粒,科學家:塑料要開始吃人了
    塑料是近代工業的產物,之前是沒有的,塑料一經發明,就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盛行,塑料儘管非常的方便,但是它帶來的後果也是巨大的,因為塑料是不可降解的。前不久,就有科學家在深海生物的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塑料本不可能出現在深海,更不可能出現在深海生物的體內,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幾萬個塑料顆粒,進入身體!
    研究人員介紹,盛有熱咖啡或熱茶的紙杯在15分鐘內,杯內的微塑料層就會降解。它會將25000個微米大小的顆粒釋放到熱飲中。一個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紙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將會攝入75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幾乎看不見的微塑料的直徑一般小於5毫米,如果長期攝入,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