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寫實驗報告,不會寫文章?理工男開始寫作的完全指南

2021-01-08 碼字的陽一

本文共3001字

閱讀大概需要6分15秒

一直都想自己寫點東西,但是始終不知道怎麼開始。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學生,平時寫的最長的東西就是實驗報告了,按部就班的把每一項都寫清楚就可以。然而平常的寫作就不知從何下手,似乎有一萬種方式來開頭,但自己卻連一種都想不出來。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一本書可以給出如何開始寫作的全過程攻略,它就是《成為作家》。

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經典,在1934年出版之後,風行美國文學界80餘年,長盛不衰。我手裡的這本中文譯本也是再版13次,廣受好評。譯者序中說,這是一本奇異的書,它教你如何成為作家。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起步是十分關鍵的。我想了解一般情況下的作家都是怎麼工作的,而我應該如何開始去朝這個方向努力。這本書讓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單純的講理論,羅列例子,給人畫餅打雞血。而是有自己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具體實施的方法與練習。作為理工科的學生,講大道理的誘惑力並不大,我可以很快地了解你的觀點,但是付諸於實踐的時候,我更喜歡實際的操作方法。書中有很多關於成為作家,幫助自己寫作的練習,很多都可以直接拿過來使用並直接從中獲益。

以下幾個練習是我認為在書中非常實用,我自己實操也取得很好結果的幾個:

1:客觀看待自己

具體的做法是:靠近一扇門,告訴自己,跨過這扇門之後,就用一種客觀的眼光觀察自己,把自己當作觀察對象。觀察自己是怎麼坐,怎麼躺著,姿勢怎麼樣?看著自己現在的樣子,能不能推測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徵是什麼,背景怎麼樣?就好像在看一個陌生人一樣觀察自己。之後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做過的一些日常的小事兒,看自己的表現如何?

剛開始這個練習似乎有點奇怪,自己怎麼能像陌生人一樣觀察自己呢?做著做著就會從練習中取得一些收穫。當我進行這個練習時,我發現自己做好多事情時都是無意識的,或者說幾乎沒過腦子,身體就對外面環境做出自己的反應,有一些反應我找到原因,有一些我沒有。從客觀的角度,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比如說我有一天起床,鬧鐘按了三次才起,是我真的困到不行嗎?其實並不是,只是因為上班遲到的代價太低,自己又懶而已。

2:早起寫作

比你平時早起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進行寫作。不要看書或者公眾號裡的任何推送文章,不要讓外界的成型的文字幹擾你的思路,包括你自己之前寫的東西。打開寫作軟體直接開始寫作,寫什麼都行,記錄自己的夢境,昨天夜裡的感受,今天起來的想法,都可以。只要寫就行。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你進行純粹的寫作,讓頭腦裡的無意識多承擔一些寫作的任務。這個練習不僅能夠幫助你輕鬆地進行寫作,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

其實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難的練習。之前我是比較喜歡熬夜的一個人,早起是十分困難的。有人曾說過:熬夜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既不甘心今天就這樣結束,明天又無可期待。曾經我就是這種狀態,白天需要工作,只有晚上的時間屬於自己,總想自己幹點什麼,就是不想睡覺,結果第二天的狀態也不好,慢慢形成惡性循環。但最近我把這個練習做到了,每天會早起一個小時進行寫作,一般情況下是記錄自己的夢境,我是一個做夢很多的人。有的時候也會寫一些別的,比如現在你看到的這篇文章。早起雖然只有一個小時,但是會感覺新的一天很充實,早上的時間也不是那麼緊緊巴巴的了。慢慢的會養成早睡的習慣,不管從寫作的角度還是身體的角度,早點睡覺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更開心的早睡,當然收穫更多的是寫作的素材和感覺。

3:按時寫作

教會自己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寫作,在白天的時候想一下自己這一天的工作安排,給自己找出時間寫作,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都可以。到了預定的時間,放下手頭一切事情去寫作。

最開始我是對這個練習有誤解的,我以為是要讓我每天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去寫作。後來發現其實不是,是讓我自己規定寫作時間,然後時間到了執行。這個練習也是蠻有難度的其實,一天兩天很容易做到,難的是長期的堅持,生活中有太多事兒打亂我們的計劃了。但是難做不代表不能做,按照書中的要求去做就好了,不要找什麼藉口。

4:觀察生活

抽出十五分鐘時間,有意識的觀察生活。即對看到的每一件事和每一樣東西都專心致志。比如公交車上,能看到幾個乘客,他們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顏色是什麼,是翠綠色還是橄欖綠?他們的表情是怎麼樣的?他們手裡拿著什麼東西?手機殼是什麼樣子的,上面寫著什麼?從這個人的神態和穿著你對他了解多少?車子的扶手是什麼顏色?車身廣告是怎麼樣的?專心致志,事無巨細。

真正開始之後發現這是一項很有趣的練習。觀察一會兒之後你可以嘗試著把眼睛閉上,回想一下你看到的這個畫面,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回憶,有遺忘時或者回憶差不多的時候,睜開眼睛,驗證一下自己的回憶,之後繼續觀察。「真正的天才擁有永不枯竭的源泉,這就是一個原因。他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能為他所用」。

5:保持頭腦安靜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儘量保持頭腦安靜,什麼都不去想,保持幾秒鐘。

我應該就是書中提到的幸福那一類人,我可以毫不費力的做到。也許是之前做交易的時候學習的冥想的內容對此有很大的幫助。這個練習就類似於一個短時間的冥想,將自己的思維清空,有意識地保持頭腦安靜,讓自己的思緒從紛繁複雜的世間塵事中暫時脫離出來。這種冥想練習對於開發自己的靈感以及減輕自己的精神壓力有很大的作用。當你最後能保持自己的頭腦長時間安靜的時候,後續還有一個練習,就是當這種類似於冥想的時間持續二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候,這個時間完全自己掌握,有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站起來的衝動,這個時候聽從自己身體的建議,立刻睜開眼睛。這個時候你會處在一種輕微的類似夢遊的狀態,你會有一種世界是全新的的感覺,或者感覺身邊的世界有一點點陌生。這個時候來到你寫作的地方,立即開始寫作。作者認為這個狀態才是藝術家的工作狀態,作者把這種狀態稱作"藝術家的迷醉"。這個時候你與世界上其他的事情都毫無關係,只是專心在自己的寫作上。

書中不僅有這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同樣它也解決了一些寫作者心理上的問題。這本書將一些作家的真實情況展示給讀者,幫想進行寫作的人糾正一些錯誤的想法。

本書先是介紹了一下作家是什麼樣的人,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點就是:當作家需要天賦嗎?天賦如果不夠學習能不能來湊?其實作家是一個太過於廣泛的代稱,寫小說的是作家,寫散文的是作家,寫讀書書評和影評的也是作家,其實只要在寫作,就可以被稱之為作家。在作者的國家,大部分為公眾所知的作家都是「科班出身」,這與我們國內的情況就不太一樣,國內活躍著大量的來自民間各個工作領域的文字創作者。但是作家這個概念對於普通人還是比較神秘。其實寫作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可以傳授的,可以學習的,只是我們沒有機會或者沒有途徑去學習這種理念方法和技巧。各位也不用去擔心所謂的天賦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既然稱之為天賦,我們後天的學習不會對其有任何的增益,那我們還學習幹嘛呢?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增加自己的天賦,而是學會運用自己的天賦。沒有人貧瘠到沒有一絲一毫的天賦,當然也沒有人將自己的天賦發揮到極致。這也是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目的。

譯者序中說「這是一個文學似乎離現實生活漸行漸遠的時代。同時,寫作的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很多人懷著夢想走進大學的課堂,更有難以計數的人活躍在網絡上。」而我也是現在一個渴望寫作,渴望提高自己寫作水平與技巧的人,這本書雖然不涉及具體的寫作技巧,但是它給我寫作指引出方向。讓我真正地開始寫作,真正的把想法付諸於行動。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啟迪與改變。

相關焦點

  • 不會寫?寫不好?《寫作之書》告訴你寫出好文章的法則
    在網際網路時代,寫作變得更加方便了,只需要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始寫。但是,要寫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寫作中,我們難免會去追求華麗、浮誇、流行的文字,以為這樣的文章才顯得更睿智。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
  • 實驗報告寫作範本
    撰寫實驗報告是實驗課程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對實驗過程的重要補充,是檢驗同學從手到腦層層遞進理解該實驗項目的重要手段。
  • 爛片避雷針+專業影評寫作指南=《如何寫影評》
    蒂莫西·J·科裡根是《如何寫影評》的作者,他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文系教授、電影學研究主任。他在電影教育領域貢獻卓越,曾在東京、羅馬、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等地教授電影課程。《如何寫影評》是美國最暢銷的影評寫作指導。不論是簡短的電影評論、課堂上的電影報告,還是長篇大論的研究論文,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起步和深入的訣竅。
  • 共情寫作法,教你寫深入人心的文章
    布蘭登·羅伊爾曾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指出,那些寫作能力出眾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的寫作原則,在寫作的過程中反覆不斷的使用。寫作有方法,能寫出打動人的文章也有方法。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中,作者中野巧也指出,掌握寫作方法,寫出能產生共情的文章,就能打動人。
  • 寫作的黃金圈規則:為什麼,寫什麼,怎麼寫《寫作7堂課》秋葉
    寫作技巧,就像閱讀能力一樣,從我們學會讀和寫起就一直是如影隨形。從開始寫段落、日記、隨筆,到後來寫說明文、議論文,甚至大學的學術論文、下班後的公文這期間,有人寫得開心,有人寫得痛苦,有人寫得敷衍,還有人和我一樣,寫得隨意。是的,自從三年前我恢復了閱讀的習慣,我就開始嘗試事後思考和書評的輸出,以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
  • 「才寫幾篇文章,我就靈感枯竭了。」長期持續寫作到底該怎麼辦?
    今天在寫作群裡有小夥伴在問,「寫了幾篇文章之後,發現自己好像彈盡糧絕了,什麼都寫不出來,我該怎麼辦?」這種情況在寫作者中是很常見的。不要說是新手寫作,哪怕是寫了很多年的資深作者,他們也會有突然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如何能讓我們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讓我們保持一個長期持續輸出的狀態呢?
  • 寫作攻略:不會寫文案的編輯不是好社畜
    我堅持在各網絡平臺寫作有一段時間了,非常慚愧,跟那些短時間就吸粉無數,屢次拿平臺獎勵的大神完全沒法比,但是跟之前的自己還是有些進步的。在學習了一些寫作的基本結構後,我也按照書裡的方法,刻意培養自己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寫作,目前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到了晚上七點,就準時坐在電腦前面開始碼字。
  • 最全面的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寫作指南,教你開題報告如何寫?
    內容結構一、為什麼要寫:正確認識開題報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二、寫什麼:問題、文獻與思路(一)提出問題(二)回顧文獻(三)論證研究設計與思路三、怎樣寫四、開題報告之「開題」環節五、結語一、為什麼要寫:正確認識開題報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本科生畢業要寫本科畢業論文
  • 巧用社會心理學知識寫優質文章
    其實,在工作中,我們更需要寫一些這樣的總結、文案和報告等,如果沒有一套方法,就業會感到無助和無處下手。於是,我就總結了以下原理和方法。一,「社會心理學」跟作業的關係要知道《社會心理學》跟寫文章的關係,我們就要先來看看《社會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一編:社會思維。
  • 研究報告要怎麼寫?
    在實用文體寫作中,論文和報告是一個難點中的難點,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報告。報告有很多種,今天著重說下研究報告,它的特點如下。研究報告:更注重對比,注重數據和證據,還要對證據進行分析。研究報告:主要是指跟自己無關的對象事物和現象的研究結果,如各個智庫的發文,研究報告針對需求非常強,結論一定要清晰,不能因為怕說錯話而模稜兩可。一份專業的研究報告也分為4個要點。①分析要中立、客觀寫論文講究創新,而研究報告注重全面客觀,即使內容會有多處呢,重複也無所謂,千萬不要為了添上新的內容,而把無關要緊的東西都要寫進去。
  • 寫論文出現了問題?這裡有一篇乾貨寫作指南請收好!
    學術論文的寫作有固定的格式和規範,一篇標準的學術論文,必然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及注釋等幾部分內容,有任何的缺項都不能稱為完整的論文。1戰勝懶惰,動筆寫作是起點「李白鬥酒詩百篇」,我們通常認為寫作是從靈感開始的,有了靈感,我們才能寫作出漂亮的論文、報告、項目和專著。
  • 關於寫文章的一點淺顯心得
    我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我知道自己在寫作方面沒有任何天賦,而完全憑藉著喜好、熱愛,和無處發洩的情感,想從文字世界得到表達。一開始的寫作是為了物質生活的需要,想要從這裡得到財富。但是我發現一段時間以來我寫的東西並不能得到平臺的認可和推薦,可是我又不想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自己內心的聲音,於是我知道財富的希望破滅了。我最後的倔強就是繼續保持熱愛寫作,不受物質的支配而寫作,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而寫作,於是我有了一份從容和灑脫。
  • 「理工男用文言文寫論文致謝詞」當事人:藉此表達師友之情
    這則致謝詞被傳至網絡,不少網友點讚,「理工男寫700字文言文答辯致謝」這一話題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致謝詞)還算不上文言文,只能說是四字詞語堆砌了一下,表達我的感情。」張睿男5月21日下午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介紹,自己是農學院2016級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今年就要畢業了。因自己對四年的師友感情很深,所以花了6天時間完成這則致謝詞。
  •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寫什麼?如何寫?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寫什麼?如何寫?碩士論文的開篇報告主要是向指導委員會解釋你的碩士論文要寫些什麼,為什麼和如何寫。這裡有幾個方面:首先,你寫什麼?所以,你在碩士論文中寫的是基於文獻綜述,而不是你想寫的。如果你不做評論,很可能你的主題已經被其他人深深地完成了。其次,為什麼要寫這個?這主要是為了說明你選擇的意義。可以說,在理論上,你發現了別人的缺點和研究差距,所以你做了,有理論價值。然後你需要明確你從文獻評論中選擇的主題在整個研究領域中所佔的位置。這是理論價值。然後你就可以從實際價值的角度來談論它。
  • 任務分解:如何快速寫好一篇2000字的文章?
    之前一個朋友和我說,要寫一篇2000字的文章,他覺得好有壓力,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字也沒寫,總想著往後拖延,但是這件事又不能不做,一直掛在心裡,每天都焦慮。我說,我們可以嘗試著把這個大任務進行分解,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好完成。
  • 申論作文不會寫咋辦?給你一套完整的寫作模板!
    2020江蘇省考筆試就快到了,但是對很多小夥伴來說,申論寫作還是個大難題。人家的文章行雲流水,文採激揚,而自己就連寫出800字都很困難。   時間這麼短,我的申論該怎麼辦?沒關係,不會寫但是你只要會模仿就行。下面看看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為大家準備的申論寫作公式。
  • 如何寫學期論文:這裡是最佳指南?
    大多數學生沒有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寫作技巧來應付繁重的課業,這也到了我們的寫作服務派上用場的時候。 想知道如何寫學期論文(Team Paper)嗎?本期指南想必可以幫助到你!
  • 寫小說、寫書評、寫公文,其實是一回事,只要掌握三個關鍵詞
    文章從哪種角度切入?應該用怎樣的文字結構?文章的篇幅應該多大?對於這些問題,都能夠通過分析他人的作品,找到自己的答案。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是同樣的道理。二、靈感對於寫文章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靈感。勞倫斯·布洛克認為靈感來自於潛意識,它的產生並不怎麼受我們控制,但這並不是說寫作者無法促進靈感的產生。寫小說之前,進行大量的閱讀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激發靈感。
  • 如何應對靈感枯竭——這隻寫作者最大的攔路虎?
    在寫作枯竭的時候寫一篇關於寫作障礙的文章,是一件極其有趣而又極具挑戰性的事。下文選取阿特·馬克曼和鮑勃·杜克所著《一本不正經的大腦》中關於寫作障礙的一章。這是一個作家的思維漫遊、一次大腦的不正經思考,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時不在的寫作困境,以及作家在自我反思的絮語中找到宣洩的出口、繼續前進的動力的有趣過程。 為什麼會遇上寫作障礙?
  • 寫作並不難,與生活緊密相關,就有寫不完的東西
    >總有人覺得要堅持寫作很難,可其實,假如把寫作與你的生活方方面面整合,你會發現,有寫不完的東西,不僅僅寫,還可能會助力你的事業、家庭等等各方面哦。與其報很多寫作技巧課,不如先改變思維,找到自己為什麼要寫的原因。三 方向1 寫作+學習案例:有戰友學習過程中堅持寫,沒畢業就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