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理論大逆轉:研究表明其僅僅是全息圖

2020-11-26 驅動之家

6月1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黑洞是宇宙裡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因為它強大的引力作用導致哪怕是光也無法逃離。

但最新研究表明黑洞可能僅僅是全息圖。這一暗示是基於理論物理學家提出的一種估計黑洞視界以外的混沌狀態的新方法。

他們的計算表明儘管這些強大的天體被認為有三個維度,它們或可能只是二維投影。這項研究結果與名為全息假說的理論相一致,後者認為宇宙本身可能是一個我們無法看見的二維平面。在黑洞裡,所有落入其中的物體都將被包含在這個平面的波動裡。

在這項發表在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的文章裡,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們可以獲得黑洞內引力狀態的新見解。

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達妮埃爾·普蘭澤蒂(Daniele Pranzetti)博士說道:「我們可以利用一個更完整更豐富的模型,並獲得更現實更可靠的結果。這使得我們可以解決影響之前計算的某些模稜兩可的東西。」 為了進行這些計算,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名為量子引力的現象調查黑洞內的紊亂,也被稱為熵。

包括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在內的科學家們進行的先前工作表明,黑洞的熵與它的區域而非容量成比例。量子引力假定時空織布是由名為量子的顆粒組成,它探索了粒子級別引力的效應。研究人員能夠進行計算,調查這些量子集合,也被稱為凝聚態,整體所產生的引力效應。它提供了一種根據它們所產生的引力行為來建模黑洞內部情況的方法。

普蘭澤蒂博士表示:「我們研究的基礎是,均勻的經典幾何產生於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所引入的空間量子凝聚態,目的是描述量子幾何特性。」這項發現將支持全息假說。這或可能意味著為了理解黑洞結構所需的所有信息其實包含在二維表面,物理學家只需要知道如何解讀它。

相關焦點

  • 黑洞?它們就像全息圖
    根據義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和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的最新研究,黑洞可以像全息圖一樣,將產生三維圖像的所有信息編碼在二維表面上。正如量子理論所證實的那樣,黑洞可能是極其複雜的,在兩個維度上集中了大量的信息,就像自然界中一塊超級硬碟。
  • 黑洞是全息宇宙的證據嗎?
    然而,有令人驚訝的新暗示,從我們人類到房間本身,一切都可能只是一種全息圖。我們所看到和體驗的一切以及我們熟悉的三維現實的一部分可以是存儲在薄的遠處二維表面上的信息的投影。就像全息圖的信息存儲在一塊薄塑料上一樣,例如信用卡上的全息圖,因此宇宙中的所有信息都可以是2D宇宙表面上的全息圖。這是我們對空間和現實觀念最深刻的修正之一。這方面的證據是基於太空中非常特殊的物體:黑洞!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全息對偶原理表明,包含引力的高維空間可以從不含引力的低維量子理論中像全息圖一樣產生。這一原理使物理學家們自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宇宙是不是也只是一張「全息圖」呢?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想法;它意味著,我們所處宇宙中的各種豐富現象,大到星系形成、小到電子躍遷,都可以用一個低維的、不含引力的量子場論加以描述。
  • 顛覆性理論:宇宙只是一幅巨大的「全息圖」?
    有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宇宙可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全息圖」,我們對三維空間生活的看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那就是說,我們看到和體驗到的一切,我們所稱的三維空間或許是一種儲存在細薄而遙遠的二維表面信息的投影。這有點像全息圖的信息,它其實是儲存在一片薄薄的塑料上的。但如果說宇宙是全息圖,這可能是對我們設想的空間和現實世界提出的最為慘烈的修正。而證據則來自太空中最怪異的空間,那就是黑洞。
  • 擁抱第五維:這宇宙 只是個全息圖?-宇宙,天文,維度,二元性,弦理論...
    一種是研究更高維度空間(常被稱作「體」)的引力理論。另一種是研究時空「體」邊界(也就是「膜」)的理論。這種關聯性經常被理解為與規範引力理論有一致性,同時也達到了弦理論的二元性極限。請注意,嚴格地說這種一致是難以被證明的,但是一些已被深究且少有爭議的例子表明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經受得住檢驗。
  • 宇宙其實是張巨大全息圖...
    數十年來,全世界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我們的宇宙,曾經或者現在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全息圖的可能性,在這個碩大的全息世界中,傳統物理學的規律只適應二維空間,但是,似乎我們眼前的一切都是三維,甚至多維的。全息圖理論最初20世紀90年代提出,當時企圖統一現代物理學中的兩大無敵的武器——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這個想法描述了一個空間容量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認為是在該區域的二維邊界上編碼的,這類似於我們日常中的二維碼。關於黑洞,一些科學家認為,所有落入黑洞的「信息」實際上保留(或編碼)在它的邊界,形成了事件的視野。
  • 全息的宇宙
    通常的照相底版上只記錄了光的強度,而全息照相不僅能記錄光的強度,還記錄了光的相位,所以可以用相干光從中提取三維物體的全部幾何信息。但你可曾想過,我們身處的宇宙也是張全息圖。   說宇宙是張全息圖,是指宇宙具有類似全息圖的性質。這一發現源於黑洞物理的研究。黑洞是一類特殊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以至於連光也被吸引住了。
  • 全息宇宙中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理論物理學的最新發展回答了其中的一些問題,答案可能是最終現實理論的重要線索。通過研究黑洞的神秘特性,物理學家已經推斷出空間區域或物質和能量的數量可以容納多少信息的絕對限制。相關結果表明,我們認為具有三個空間維度的宇宙可能會被寫在二維表面上,就像全息圖一樣。我們每天對世界的三維認知既可能是一種深刻的幻覺,也可能只是觀察現實的兩種替代方式之一。
  • 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原標題: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本報記者 常麗君 綜合外電 而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加拿大理論物理學周界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普遍認識可能是錯的。   萬有引力如液體   「從本質上說,如果你能把萬有引力放到一個密閉盒子裡,就可能出現漩渦。」周界研究所的路易斯·勒納解釋了為何萬有引力可以作為一種液體。「物理學中有一個假設——全息假設——認為萬有引力可以描述為一種場論。
  • 全息宇宙理論、奇點理論及光速無法超越?
    一,全息宇宙理論。宇宙全息論的基本原理是: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換句話說:1、部分包含整體。一張全息照片每個部分都包含整個照片的全部信息。比如人類所感知的四維時空,可能本身只是一個三維時空,但我們的意識將其解釋為三維空間+一維時間。世界是一張全息圖嗎?
  • 諾獎得主:全息宇宙模型將助力大統一理論的建立
    物理學家提出的宇宙模型中,最令人著迷的要數20世紀90年代,諾獎得主傑拉德.特霍夫特與超弦理論專家萊昂納德.薩斯金提出的全息宇宙模型了全息模型認為宇宙本身的運行模式可能就像全息圖一樣,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三維世界中觀測到的一切現象,可能是發生在遙遠二維表面上的物理過程的全息投影。
  • 我們活在全息宇宙?物理學家獲得實質性證據表明宇宙是幻象
    根據一直在調查宇宙大爆炸「餘輝」的不規則的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可能是一個「龐大複雜的全息圖」,我們對三維生活的感知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這個物理研究小組表示,他們發現了支持全息宇宙理論的「實質性證據」,這將改變我們對整個宇宙的認知。  全息宇宙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首次被提出,該理論認為構成我們的三維「現實」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一個二維表面的邊界。
  • 一項奇怪的新研究表明:黑洞最終將會完全蒸發消失!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一項奇怪的新研究表明
  • 科學家發現黑洞本質是個平面「二向箔」 沒有三維體積
    科學家們早前的研究表明,黑洞的熵與其面積成比例,而與體積無關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是宇宙萬物中最為神秘莫測的天體,它們無法抵禦的強大引力能夠吞噬萬物,甚至光也無法逃脫。然而,最新的調查研究顯示,黑洞或許僅僅只是全息影像而已。理論物理學家開發了一種估算存在於黑洞視界外的混亂狀態的方法。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開放宇宙理論:在距離地球10^10^118米遠的宇宙,存在著包含著另一個地球和另一個自己的宇宙。
  • 在量子理論的表面之下,存在著一個充滿活力的弦理論世界
    根據現代量子理論,能量場滲透到宇宙中,在這些能量場中,當它們呈點狀時被稱為「粒子」,當它們彌散時被稱為「波」,這些能量場是物質和力的組成部分。但新的發現表明,這種波粒圖只提供了對自然成分的膚淺看法。胡安馬爾達塞納於1997年發現了全息二象性,該理論認為,空間中包含重力且由弦理論描述的事件,在數學上等同於該區域表面包含粒子且無重力的事件。馬爾達塞納的發現,被稱為全息二象性,表明內部區域的事件,包括引力,由弦理論描述,在數學上可以轉化為表面上的事件,是無引力的,由量子粒子理論描述。
  • 霍金以新理論破解「信息悖論」
    ,任何物質和輻射都不能逃離黑洞;而量子力學理論表明,落入黑洞的信息可以重新獲取,這個所謂的「信息悖論」已困擾科學界40年。現在,史蒂芬·霍金等人提出了新解釋:落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部分被位於視界線(黑洞邊界)的粒子組成的「柔軟毛髮」所「俘虜」,這些信息並沒有消失,但很難還原和破解。相關研究發表在arXiv上。  去年3月,霍金對黑洞理論進行了修改,宣稱黑洞實際上是「灰色的」。新「灰洞」理論稱,物質和能量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 現實真的是現實嗎,研究表明,人類或許只是宇宙投影
    當物質屈服於黑洞的巨大引力並從其視界墜落時,他指出,物質的熵似乎消失在黑洞內。然而,這將違反熱力學的第二定律,第二定律陳述了兩件事:信息不能被破壞,熵只能增加,因此黑洞的熵必須補償損失。研究認為,黑洞熵不能與黑洞的體積成正比
  • 黑洞理論及幹涉儀理論研究獲進展
    量子引力理論是目前理論物理中的前沿熱點問題,而黑洞熱力學和原子幹涉儀探測引力效應被認為是正在形成的量子引力理論的兩個重要的「實驗區」。
  • 當百科全書被扔進蒸發中的黑洞...
    黑洞信息佯謬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給出在黑洞蒸發過程中的佩奇曲線行為。近一年,對該問題的研究迎來了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第一次在半經典引力框架下實現了對佩奇曲線的計算,表明黑洞在蒸發過程中信息可以被釋放出來,不存在信息丟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