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營養周:膳食蛋白質與免疫力

2021-01-15 澎湃新聞
全民營養周:膳食蛋白質與免疫力

2020-05-18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01

蛋白質對人體免疫有多重要?

膳食營養是機體免疫系統的物質基礎,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蛋白質好比一副鎧甲,其缺乏可以導致機體皮膚、黏膜等物理屏障以及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的結構破壞和功能減弱,進而影響機體的固有免疫。蛋白質營養不足還會通過影響胸腺、淋巴結等免疫系統器官、組織的正常發生發育,削弱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02

哪些人群要補充蛋白質?

兒童、老年人,這兩類人群基礎免疫力相對低下、抵抗力較差,補充蛋白質營養更具特殊意義。充足的蛋白質營養能保障兒童的免疫器官、組織正常發育。而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兒童,會出現皮膚黏膜蒼白、皮下脂肪減少、毛髮脫落等症狀,還可伴低蛋白性水腫、腹部膨脹等的發生。對於老人而言,更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一方面,老年人經常出現進食量明顯減少,易引起膳食蛋白質攝入不足;另一方面許多老年人都有長期慢性疾病、代謝狀況改變等問題,這又使得對蛋白質的生理需求增加。老年人蛋白質營養不良會加劇肌肉衰減症及衰弱症候群,同時,它還與老年人住院時間延長、術後併發症增加、感染以及死亡率增高等不良臨床結局密切相關,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臨床預後以及健康壽命影響重大。

03

什麼是優質蛋白?

人體內的蛋白質始終處於一種不斷合成和降解的動態平衡,任何一種必需胺基酸缺乏或過量,都會破壞這種平衡,影響健康,因此平衡膳食就尤為重要。根據食物來源不同,我們可以大致將膳食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一般要求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佔膳食蛋白質總量的30%~50%。為改善膳食蛋白質質量,在膳食中應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膳食蛋白質中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構成比例被稱為胺基酸模式,越接近與人體蛋白,越能為機體充分利用,其營養價值也相對越高。魚類、肉類、奶蛋類、豆類蛋白等的胺基酸模式因與人類相近,從而被稱之為「優質蛋白」。

04

蛋白質補充越多越好嗎?

不是!蛋白質補充過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某些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控制蛋白質攝入,如腎臟疾病患者為減輕腎臟代謝負擔,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適當減少,且要以攝入優質蛋白為主;尿酸增高及痛風患者為了控制體內的嘌呤含量,也需要控制動物性蛋白的攝入量。部分人群採用高蛋白飲食減肥,盲目攝入過量蛋白質,或者有些健身人士過度追求增加肌肉,大量攝入牛肉、雞胸肉、蛋白粉等,可能存在蛋白質過量的風險。蛋白質攝入過量一般是指長期攝入超過35%總熱量的蛋白質,這會增加機體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腸道內毒素堆積,甚至會影響機體骨密度引起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健身人士或減肥人群,在攝入蛋白質補充劑時,應注意過量問題;建議每天總蛋白質的攝入量在1.5-2.0g每千克體重為宜。對於普通人群,平衡膳食通常不會有蛋白質攝入過量的風險,但保持體內各類胺基酸的充足、平衡仍是維持健全免疫力和強健體魄的關鍵。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應攝入1.0~1.2g蛋白質每千克體重,且動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應佔總的膳食蛋白質攝入量的30%~50%。因而目前推薦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肉類(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禽肉以及動物內臟等)40~75g,水產類40~75g,蛋類40~50g,奶製品300g,全穀類和雜豆類50~150g,堅果類10g。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專科分會

作者:孫建琴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

葉夢瑤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

審核:秦環龍 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膳食蛋白質,營養,免疫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290期】2020全民營養周-礦物元素與免疫力
    【第290期】2020全民營養周-礦物元素與免疫力 2020-05-19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營養周 ∣ 關注營養與免疫力,當心寶寶營養缺乏
    5月17-23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今天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通俗地講,就是人體抵禦外界威脅自身健康的抵抗力。人體的免疫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變化之中。剛出生時免疫力很弱,青春期後達到高峰,中老年時期會急劇下跌。
  • 【2020全民營養周】人體的免疫力是怎麼回事?
    當我們提到機體免疫力時,常有這樣的認識:「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生病,且恢復健康的速度慢」,「免疫力過強的人容易產生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和超敏反應」。免疫力就像一把雙刃劍,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免疫平衡才是我們最健康的狀態。
  • 全民營養周,讓我們聊聊吃什麼對牙齒好
    每年5月第三周為全民營養周,2020年5月17日到23日全民營養周的宣傳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合理的膳食對於口腔健康保健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那麼什麼食物會損壞你牙齒的健康、又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維護牙齒健康呢?哪些食物可以使牙齒更堅固?
  • 關注老年人營養:老年人更需注意蛋白質攝入?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與中青年人相比,在同等的營養條件下,老年人的支鏈胺基酸減低得更為明顯,這直接影響身體肌肉量。有關專家介紹,老年人雖然身體蛋白質含量減低,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並沒有下降,反而因為身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下降,加上老年人胃腸功能下降,食物種類攝取得變少,需要調整或補充蛋白質,否則很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引起的營養不良。如何知道老人是否缺乏蛋白質?
  • 重視免疫力,從補充蛋白質開始!
    在新的一年,免疫力仍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對於人體而言,免疫力就好比是身體裡的防禦軍隊,當遭到外界異物(病毒、細菌)入侵時,就會對其進行識別,開啟防禦模式,與之「作戰」。如果人體免疫能力下降,那就意味自身抵抗危險的能力會有所降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嘴邊的健康」,同時也是提升免疫力的好原料—蛋白質~提高免疫力,為啥要吃蛋白質?
  • 全民營養周:如何正確吃蔬菜水果?
    2019年5月12日—18日是我國第五屆「全民營養周」。5月14日上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以「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為主題,「健康廣西營養先行」為口號的主題義診活動。該院的營養科專家建議,成年人的每日膳食應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那麼,蔬果的攝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張光明:蛋白質供給不足會降低免疫力
    近期,伴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大眾健康意識進一步被喚醒,在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之外,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等營養攝取,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抵禦病毒侵襲更是成為關鍵所在。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明確指出,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藥物是人體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關鍵是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與此同時,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孫建琴同樣表示,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為何蛋白質對於提高免疫力如此重要?
  • 蛋白質有這四大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膳食,保證蛋白質供應?
    那就是合理膳食、加強飲食營養,增強咱們自身抵抗力。可也是這是治本的方法,那麼該如何強化飲食增強自我抵抗力呢?食物中的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的,蛋白質,身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素之一,也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分和成長發育的關鍵物質,甚至被某些人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生命的基石」,缺乏蛋白質,青少年會出現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消瘦、體重過輕;青壯年會現疲乏無力、水腫、傷口癒合慢、脫髮、免疫力不足等症狀;老年人則出現肌肉衰減症候群,導致平衡障礙。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我們想提高免疫力,要多注意補充哪些營養?
    免疫力是我們防禦病原微生物的一種能力,也被稱為「最好的醫生」。所以想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提高免疫力就很重要,而人的免疫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等。特別是發生新冠疫情以來,病毒時不時就在局部發生疫情反彈,大家都很關注如何提高免疫力。
  • 什麼食物蛋白質含量高
    今年的5月第三周是我國第六屆全民營養周,本次營養周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營養是維持生命活動及健康的物質基礎,也是影響免疫力的關鍵因素。不管是細胞免疫,還是分子免疫,其生物構成成分主要還是蛋白質和一些微量營養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關蛋白質的相關知識。
  • 四機構聯合發布《全盤營養與免疫力守護聯合提示》
    11月2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聯合發起,葛蘭素史克支持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全盤營養與免疫力守護)」 項目啟動儀式在京舉辦。
  • 營養專家評出「優質蛋白質十佳食物」,戰勝了90%的食材
    蛋白質是除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人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素之一,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營養專家更是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然而哪些食物能補充蛋白質呢?中國營養學會全民營養周專家組給出了答案。專家,給你列一份食物清單,讓你補足身體所需的蛋白質。
  • 什麼食物蛋白質含量高-新聞頻道-和訊網
    今年的5月第三周是我國第六屆全民營養周,本次營養周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營養是維持生命活動及健康的物質基礎,也是影響免疫力的關鍵因素。不管是細胞免疫,還是分子免疫,其生物構成成分主要還是蛋白質和一些微量營養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關蛋白質的相關知識。
  • 張文宏喊你補足「蛋白質」:它是人體免疫力的生理基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位專家提出,防病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外,加強飲食營養也極為重要。其中,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2002~2012年中國居民能量營養素攝入狀況及變化趨勢》報告,在20世紀50~70年代,缺乏蛋白質導致的營養不良是我國居民的主要營養問題之一。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逐步增加,人均蛋白質攝入量已基本充足。
  • 提高免疫力需要這些營養,也可以看看蛋白粉有什麼作用
    有些人容易感冒發燒,而有些人一年到頭也沒有感冒過一次,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免疫力有強有弱。對於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來說,想要提高免疫力,可以從飲食上入手。補充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它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一旦缺乏,身體的代謝也會出問題,導致免疫力下降。
  • 這些營養和湯臣倍健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片,助力調節免疫力!
    但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其實是比較隱晦的,免疫力低不一定就是經常生病,有可能只是皮膚一碰到就出現淤青、出現傷口難癒合、腸胃比較嬌氣等等,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進行免疫力的調節。尤其是飲食,要特別注意均衡營養,才有助於調節免疫力。如果機體營養不良,將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受損,從而使得機體對病原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與免疫系統的關係都十分密切。1.
  • 優質蛋白質掛帥,多樣化平衡膳食
    ■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汪之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7~24月齡嬰幼兒母乳餵養指南」和「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其中給出的餵養和膳食建議,充分體現了優質蛋白質掛帥的原則
  • 自身免疫力是咋回事?省疾控中心專家是這樣說的……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從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被確定為「全民營養周」。今年的「全民營養周」(5月17日-23日)主題為「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經歷了新冠肺炎的全民抗疫後,大家對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知道了一個名詞——免疫力。
  • 「網紅食品」燕麥究竟多有營養,你真的了解嗎?
    「網紅食品」燕麥究竟多有營養,你真的了解嗎?在2017年中國營養學會以「全穀物營養+」為主題的全民營養周活動中,燕麥更是榜上有名!燕麥的營養成分你真的了解嗎營養成分01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燕麥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含量特別高,它的蛋白質含量可以高達15%-20%、膳食纖維含量則有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