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聞名全國的五大軍校,創始人都是誰

2020-12-06 騰訊網

民國時期,是中國一個戰亂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將星璀璨的時代,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誕生了蔣百裡、白崇禧、瑚璉、彭德懷、粟裕等無數百戰名將。民國時期之所以湧現出如此多的將星,離不開其時代性,更離不開為國家培育英才的軍事學校。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民國六大軍校的創始人。

黃埔軍校(孫中山)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保定軍校(袁世凱)

1902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保定東關外創練新軍,5月在保定東關外開辦「北洋行營將弁學堂」,由馮國璋任總辦。1903年2月袁世凱奏請開辦陸軍小學堂、陸軍中學堂、兵官學堂、陸軍大學堂,進行正規軍事教育訓練,後建成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12年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任命段祺瑞為陸軍總長,當年七月,經陸軍部批准把陸軍預備大學堂搬至北京,並更名為陸軍大學。10月,於保定原址開辦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為段祺瑞親信趙理泰。

雲南講武堂(沈秉經)

晚清編練新軍,計劃在全國編三十六鎮,其中第十九鎮建於雲南。新軍編練亟需新型軍官,清政府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作出統一的規定:各省應於省垣設立講武堂一處。雲南於1899年設立陸軍武備學堂,這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前身。雲貴總督兼雲南藩臺沈秉經向清廷奏準,籌辦雲南陸軍講武堂。校址設在昆明原明朝沐國公練兵處,高爾登為首任總辦。學堂開辦之初,分步、騎、炮、工四個兵科,設甲、乙、丙三班。課程仿照日本士官學校加以調整而成,分為學科、術科兩項。講武堂聘用了一批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日本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任教。

東北講武堂(徐世昌)

1907年8月,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在奉天陸軍小學堂設立東三省講武堂,1908年10月移至奉天省城小東邊門外,校名始為東三省講武堂普通科,選拔巡防營優秀軍官入堂培訓,學期一年。張作霖主政東北後,改名為東北講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講武堂停辦。1919年2月,由張作霖重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張作相為首任堂長,熙洽為首任教育長。1927年9月張學良改稱為東北陸軍講武堂,1928年3月改稱為陸軍講武堂。

天津講武堂(袁世凱)

天津講武堂與雲南講武堂、東北講武堂合稱中國三大講武堂。190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韓家墅創立北洋陸軍講武堂,學員定額180名。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是我國第一座仿西洋式的新型軍事學堂,由當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奏請光緒皇帝批准後徵地400畝,耗銀48萬兩,歷時1年餘建成,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分東西兩大院落。院內設有營房、講堂、食堂、浴室等設施,可容納3000人居住。兩院中間有一小型彈藥庫,另在楊家嘴設有大彈藥庫,院外有靶場。

相關焦點

  • 名人輩出的黃埔軍校,究竟算是什麼學歷?在民國屬專科學校畢業
    年在廣州的陸軍軍官學校,這一時期的黃埔軍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軍事人才。 參照民國時期的縣誌,我們發現民國時期的人對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學歷的看法比較混亂。民國時期的《莘縣誌》對黃埔軍校畢業生的評價最低,和各中學畢業生擺在一起。
  • 近代的黃埔軍校,為中國造就大量人才,它的誕生和一個外國人有關
    民國時期的社會混亂,革命者湧現,封建社會的餘力,甚至還有西方勢力的入侵,導致整個時期一直處於紛爭不斷的狀態,可是這些動亂並沒有影響到當時的人才發展,民國時期對教育非常的重視,不管是人文還是軍事,都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各大著名的學校和軍校,讓煙幕瀰漫的時期多了一絲彩色,看起來不再單調乏味。
  • 民國四大美男都有誰?
    民國四大美男的說法,民國時即已有這種說法。當時的國民黨的考試院長戴季陶曾經分別點評過周恩來、梅蘭芳、張學良、汪精衛四人。當然民初曾有汪精衛梅蘭芳顧維鈞三大美男的說法。四大美男皆才貌雙全,除丰神俊朗外,才華亦甚是了得。周總理的外交才華全世界都知道,無需多講。
  • 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直屬軍委,8任校長都是上將
    ,是我國民國時期一所極負盛名的軍事學院,它為我國培養出諸多優秀的軍事將領,更是蔣介石發家的資本。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黃埔軍校是每一個年輕人心中的軍事聖地、最高學府。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提出了「2110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學科專業和院校,以此為我軍培養現代化軍事人才。而在這重點培養的18個院校當中,有一所院校被稱為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
  • 安師大發現民國時期學生名冊 生源涵蓋全國各省
    安師大發現民國時期學生名冊 生源涵蓋全國各省 2008年06月04日 14:43 來源:大江晚報 發表評論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民國圖書資料時,發現一份《國立安徽大學三十五學年度學生名冊》。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民國的高校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而在民國高校中,名校也是最引人注意的一個方面,關於民國時期的高校,有「四大名校」和「五大名校」的說法。其實,無論是民國五大名校,還是民國四大名校,它們的成員都基本是固定的,主要差別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稱之為四大名校,就是將原本五大名校中的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北京大學當作一所來看待了,但是由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在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當時的私立南開大學實力並不是特別頂尖,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按照民國五大名校來介紹。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大家都知道黃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古往今來,金子一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在上世紀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發行了一種被稱作「黃魚」的金條 ,我們在現代的一些反應民國軍閥時期的影視作品裡面,時不時的會看見土匪軍閥為了賄賂高官,給他們送的一箱一箱的金條,就是大家熟稱的「黃魚」。那麼這是一種啥樣的金條?它現在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
    到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包括34個行省、2個特別行政區和12個直轄市,共計48個地方一級行政機關。第一,行省。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時期都將全國劃分為22個省。1926年為22個省和5個行政特區。抗戰勝利後東三省改為遼寧、遼北、安東、吉林、合江、松江、黑龍江、嫩江、興安9個行省。
  •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土匪頭目,幹出一票大案震動全世界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多,土匪也多。民國時期著名的土匪有很多,比如張作霖、馮德麟、孫殿英等軍閥都當過土匪,還有影視作品中大名鼎鼎的土匪「座山雕」。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匪不計其數,但要論哪個土匪的國內外知名度更高,恐怕非製造了「臨城劫車案」的孫美瑤莫屬。
  • 曾是民國時期的第四大城市,洋務運動的根據地就在於此
    武漢作為今年最被關注的一座城市,因為疫情武漢這座城市被重新啟動,武漢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遙想民國時期,當年洋務運動期間,武漢這座城市就是全國最強的4大城市之一。洋務運動時期,漢陽鐵廠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早的官辦鋼鐵廠,這裡聚集著大量的鋼鐵工廠,漢陽鐵廠的設備還是德國和日本進口的,漢陽鐵廠當年承擔著民國最主要的鋼鐵冶煉。不過好景不長,抗日時期為了逃離日本的侵佔,所以就把漢陽鐵廠遷移到重慶,漢陽鐵廠的舊址就留在了龜山北路這裡。
  • 民國時,全國到底有多少同胞?真的是四萬萬嗎?
    (民國年間,全中國最有名的計程車公司上海祥生公司叫車電話是40000,意為「四萬萬同胞請打四萬號電話」。)在整個民國時期,「四萬萬同胞」絕對是一個熱詞。《抗敵歌》裡有「中華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強虜入寇逞兇暴,快一致永久抵抗將仇報。」照此看來,民國有四萬萬同胞基本就是當時大家共同認可的事實。但問題是1953年,當新中國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調查結果卻是5.4億,而且這一結果還不包括港澳臺,如果一併算上,全國人口當在6億左右。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民國劇中出現最多的貨幣也就是大洋,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社會底層,使用最多的貨幣也無非就是大洋。可以說,大洋已然成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
  • 民國時期的 「國民老公」是誰?他的人生結局如何?
    其實,在民國時期,中國也有這麼一位富二代,他比王思聰有過猶而不及,這位富二代就是少帥張學良。其在父親東北王張作霖的庇佑下,張學良成為中國最富有的富二代,其家庭財富直接秒殺國民政府財政廳。張家到底有多少錢?根據張學良晚年口述,與張學良私交甚好的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將帥府裡的珍寶財物裝滿3列火車開到了北京。
  •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文/老揚歷史說俗話說得好:「兩種東西最值錢,盛世的古董和亂世的黃金」,動亂時期,貨幣往往容易貶值,而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值錢,尤其是在動亂時期。想必大家平時沒少看和民國有關的電視劇,小編經常看到這種情節:在軍火交易的時候,往往用成箱的金條。金條和貨幣相比,自然是不方便攜帶,但它的價值高並且穩定,這一點是貨幣不能比的,所以民國時很多有錢人會在家裡的保險柜裡藏著金條,以備不時之需。金條其實就是指「黃魚」,這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什麼又是「大黃魚」和「小黃魚」呢?
  • 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中華門外的民國老井蓋至今仍在「服役」  80多歲窨井蓋還在南京「服役」  窨井蓋是民國時期的,它們見證了首批喝上自來水、用上電話的南京人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
  • 瀘州民國時期園林建築及名流私家花園,如今還剩幾家?
    沽酒客一個朋友告訴我,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私家院子的情節,我想她這句話是對的。不過沽酒客想說的是,今天的建築和別墅甚至私家花園雖然很不錯,但是跟民國時期那些著名的私人花園比起來,還是差了幾個檔次,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功能性和文化性不可比擬。
  • 「鐵飯碗,包分配」,軍校五大梯隊,陝西這四所軍校考上就是賺到
    讀軍校無需任何費用,每個月都有津貼+衛生費,夥食費,節假日夥食費加倍,寒暑假回家報銷路費。對於許多考生以及家長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尤其是今年國家下達當兵新政策,給了許多福利。周圍鄰居家裡小孩不願意上學的,能吃苦的基本上都加入了當兵大軍。今年給各位在陝西的考生以及家長提供幾所軍校。
  • 民國的時區劃分:不用出國就有時差,全國標準時間不在北京
    不過如今我國國內的時間,都以統一的東八區時間「北京時間」為標準。統一時間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工作和學習上的便利,即便最東西兩極的國土時差近5個小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時間的統一,一般不到出國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感受到有「時差」這個概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