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基金
2019年經濟「陣痛期」,多個分項面臨下行風險。
經濟承壓背景下,基建投資逆周期對衝、結構性發力
基建投資是經濟重要逆周期調節手段,多與財政、貨幣政策配合,協同發力。
2011年前基建投資主要對衝出口需求下降,2012年後主要對衝製造業投資下滑。
圖1:早期基建投資主要對衝出口下滑
圖2:2012年起基建投資主要對衝製造業投資下滑
防風險背景下,地方債務壓力將對基建投資形成壓制
地方債務率持續上升、隱性債務突出,僅存量城投債發行主體表示的隱性債務已超顯性債務,地方債務或掣肘基建投資。
2019年經濟承壓下,基建投資結構性發力,發力空間受債務壓力約束;中性情景下,基建投資增速或回升至10%左右。
圖3:地方政府債務率持續上升
圖4:地方隱性債務較為突出
地產投資也將承壓、幅度或較為有限,較難對經濟形成有效支持
2018年年初以來,三線及以下城市地產投資表現亮眼,是全國地產投資韌性的重要來源;三線及以下地產投資高增長,或與房企加速開工推盤以加快銷售回款、搶佔棚改需求等因素有關;
2018年5月以來,地產調控密集出臺、重心向低線城市下沉,以及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趨降,或對低線地產投資產生滯後影響。
圖5:三線及以下城市地產投資表現較好
圖6:近期地產調控重心,加速向低線城市下沉
2018年年初以來,多數上遊製造業盈利已明顯回落
2017年以來,製造業設備更新升級和產業技術改造的需求已有初步體現,2018年上遊製造業資本開支得到進一步釋放。
伴隨量、價因素雙雙下滑,2018年製造業盈利增長中樞已趨於回落,或難以支持2019年製造業總體投資增速繼續回升。
圖7:得益於盈利改善,部分上遊行業投資增速明顯改善
資料來源:Wind,長信基金
圖8:2018年前3季度,多數上遊行業盈利增速已出現明顯回落
資料來源:Wind,長信基金
企業盈利回落還將對居民收入產生滯後影響,制約居民消費增長
居民收入滯後於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企業盈利回落影響下,2019年居民收入增長或較低迷、制約消費增長。
從央行居民未來信心指數、就業預期指數等景氣調查領先指標來看,2018年年初以來,均已出現顯回落。
圖9:企業利潤增速對居民收入有一定領先作用
資料來源:Wind,長信基金
圖10:未來收入信心、就業預期等領先指標已明顯回落
資料來源:Wind,長信基金
伴隨地產銷售持續承壓,家電等後地產消費品銷量已開始回落;社零中佔比最高的汽車消費,2018年也已明顯承壓。
居民個稅起徵點上調、專項附加扣除等減稅措施,有助於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改善,但對總消費提振相對有限。
中性情境下,綜合考慮居民收入變化、減稅政策等影響,2019年消費增長中樞或較2018年回落、在8.0%左右。
圖11:伴隨地產銷售承壓,家電等後地產消費品銷量回落
資料來源:Wind, 長信基金
圖12:社零中佔比最高的汽車消費,今年已逐漸承壓
資料來源:Wind, 長信基金
伴隨全球景氣加速下滑,出口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PMI新出口訂單指數領先我國出口增速中樞約1-3個季度,2018年年初以來PMI新訂單指數中樞加速回落,未來出口或將承壓;
外需來看,伴隨美國景氣繁榮頂點已現、非美經濟體景氣加速回落,歐、日等代表性出口型經濟體出口增速已趨勢性下滑。
圖13:2018年年初以來,我國出口領先指標中樞回落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長信基金
圖14:2018年年初以來,非美經濟體景氣加速下滑
資料來源:Wind,財政部, 長信基金
前期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影響下,部分貿易商「搶跑」 是2018年2季度以來我國出口高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伴隨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於2018年9月24日正式落地,前期出口「搶跑」的滯後影響或逐步顯現,疊加全球經濟景氣的加速回落,未來一段時間出口或將承壓;中性情景下,2019年全年出口增速或為-8%(2018年1-9月出口累計同比增長12.2%)。
圖15:年初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演化歷程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長信基金
信用收縮滯後影響逐步顯性化,未來至少3個季度內,經濟依然存在下行壓力
轉型過程中,經濟穩增長發力點與以往不同,穩增長效果或弱於傳統周期;同時,考慮到前期信用收縮滯後影響加速顯性化、政策託底效果有待確認 ,2019年我國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全年GDP增長中樞或回落至6.1%左右。
圖16:中性情境下,2019年GDP同比中樞或回落至6.1%左右
資料來源:Wind,長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