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程中永在工地上幹活。
哥哥程中佔在家中用計算器演算數學問題。
沒有學術基礎的民間科學家能否提出科學創見或者實現科學上的重大突破?近日,遼寧省下崗工人郭英森與引力波的話題,再度引起人們對「民科」這一群體和相關話題的關注。在臨沂,就有兩位「農民數學家」,因為用9年時間來推算「費馬大定理」,儘管論證方法正確與否還有待商榷,但他們的學習和探索過程仍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文/片 齊魯晚報記者 高祥
實習記者 邱明
跟著哥哥打工2月24日中午,40歲的程中永從十幾米高的腳手架上下來,與工友們站在一起歇息。得知有記者來採訪,五六個工人紛紛圍攏過來,起鬨說「得好好報導一下這個大科學家」。
這是一處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的一家毛毯廠的廠房工地。程中永原本在另一個工程隊做技術員,工資比普通工種一個月高出1000多元,但那邊的工程還沒有開工。因為這個工地春節後復工早,為了多掙點錢,程中永就抽空到這處工地打幾天零工,鋼筋工、木工,哪個工種缺人,他就幹哪個工種的活。
由於一直從事戶外勞作,程中永的臉膛和工友們一樣,紅中透黑、皮膚粗糙。與工友們不同的是,儘管兩手都是老繭,但程中永放下瓦刀和捲尺後,卻常常捏起支筆,在一張皺巴巴的白紙上划來划去——十幾年來,只有小學文化的程中永一直把研究數學當作自己的工餘愛好。
「1981年我大哥程中佔高考落榜,就到工程隊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當時高中學歷也算比較高了,大哥又愛鑽研,不僅能看懂圖紙,還學會了測繪等技術活,我對數學的愛好就是受大哥的影響。」程中永說起話來不僅語速較快,嗓門也很高。
程中永兄弟姐妹四個,除了51歲的大哥程中佔外,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程中永20歲起就跟著大哥一起打工,痴迷於研究費馬大定理的程中佔常常與弟弟程中永探討各種數學難題,一來二去,兄弟倆都成了「數學迷」。
1995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發表歷史性長文《模橢圓曲線和費馬大定理》,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大的數學成就」,懷爾斯的論證過程共五章130頁。
程中永說,他和哥哥經過了無數次嘗試和失敗後,最終在2012年10月推算出了一種論證方法:只需要兩頁紙的公式就能推算出「費馬大定理」。兄弟倆確信,他們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能解決「代數論」問題,並稱其為「平方坐底法」。
之後,他們又花了接近兩年時間反覆論證,自認為他們的證法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