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程中佔在家中用計算器演算數學問題。齊魯壹點 記者 高祥 攝
沒有學術基礎的民間科學家能否提出科學創見或者實現科學上的重大突破?近日,遼寧省下崗工人郭英森與引力波的話題,再度引起人們對「民科」這一群體和相關話題的關注。在臨沂,就有兩位「農民數學家」,因為用9年時間來推算「費馬大定理」,儘管論證方法正確與否還有待商榷,但他們的學習和探索過程仍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弟弟程中永在工地上幹活。齊魯壹點 記者 高祥 攝
跟著哥哥打工 弟弟迷上「費馬大定理」
2月24日中午,40歲的程中永從十幾米高的腳手架上下來,與工友們站在一起歇息。得知有記者來採訪,五六個工人紛紛圍攏過來,起鬨說「得好好報導一下這個大科學家」。
這是一處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的一家毛毯廠的廠房工地。程中永原本在另一個工程隊做技術員,工資比普通工種一個月高出1000多元,但那邊的工程還沒有開工。因為這個工地春節後復工早,為了多掙點錢,程中永就抽空到這處工地打幾天零工,鋼筋工、木工,哪個工種缺人,他就幹哪個工種的活。
由於一直從事戶外勞作,程中永的臉膛和工友們一樣,紅中透黑、皮膚粗糙。與工友們不同的是,儘管兩手都是老繭,但程中永放下瓦刀和捲尺後,卻常常捏起支筆,在一張皺巴巴的白紙上划來划去——十幾年來,只有小學文化的程中永一直把研究數學當作自己的工餘愛好。
「1981年我大哥程中佔高考落榜,就到工程隊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當時高中學歷也算比較高了,大哥又愛鑽研,不僅能看懂圖紙,還學會了測繪等技術活,我對數學的愛好就是受大哥的影響。」程中永說起話來不僅語速較快,嗓門也很高。
程中永兄弟姐妹四個,除了51歲的大哥程中佔外,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程中永20歲起就跟著大哥一起打工,痴迷於研究費馬大定理的程中佔常常與弟弟程中永探討各種數學難題,一來二去,兄弟倆都成了「數學迷」。
1995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發表歷史性長文《模橢圓曲線和費馬大定理》,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大的數學成就」,懷爾斯的論證過程共五章130頁。
程中永說,他和哥哥經過了無數次嘗試和失敗後,最終在2012年10月推算出了一種論證方法:只需要兩頁紙的公式就能推算出「費馬大定理」。兄弟倆確信,他們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能解決「代數論」問題,並稱其為「平方坐底法」。
之後,他們又花了接近兩年時間反覆論證,自認為他們的證法是正確的。
不可或缺 否則就像炒菜沒放鹽
「剛走親戚回來,過幾天工地要開工了,得把這幾天的草稿整理一下,要不就讓媳婦當廢紙扔了。」2月24日下午,記者見到程中佔時,他正在位於蘭陵縣磨山鎮華巖寺村的家裡整理以前演算過的數學題資料,一張小茶桌及周圍地面散落了幾十頁稿紙。
程中佔上身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深灰色工作服,得知記者要給他拍照,程中佔的妻子拿出一件較新的黑色夾克讓他換上。程中佔用手攏了攏稍顯稀疏的頭髮,笑著問妻子要不要梳一下頭。妻子揶揄地說:「都好幾天沒洗了,梳也是白梳。」
程中佔告訴記者,他對數學的痴迷是源於他工作中常常要接觸到建築測量和數學計算。由於工作需要,程中佔在工地上自學測量建築工程方面的知識,接觸了大量建築類水準、角度、測量、誤差等信息,通過建築測量產生了對數學的濃厚興趣。2005年時,程中佔從一本數學書上看到了輔導課《勾股數引出的思考》,才知道了「代數之父」丟番圖,進而了解到了費馬大定理。
從那時起,從沒有接觸過高等數學的程中佔痴迷上了「費馬大定理」。他打工之餘就拿出隨身裝著的筆和草紙,列出公式進行演算和論證。
在自認為推算出「費馬大定理」後,程中佔與弟弟最近幾年又迷上了趣味數學幻方,倆人沉浸其中樂此不疲。據他們介紹,他倆製作的36階二次完美兼泛對角線幻方國內只有很少的高手能製作出來。
程中佔說,他知道其實憑自己的那點數學知識,想解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可能性不大,但自己就是喜歡解題時苦思冥想的過程,久而久之成了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內容,否則就像炒菜沒放鹽一樣沒有味道。
「白費腦子,對家裡從來不管不問」
程中佔與程中永兄弟倆痴迷數學研究,除了打工掙錢養家餬口,有點空閒他倆就沉浸在自己的數學世界,為此家人對程氏兄弟的抱怨頗多。面對家人的抱怨,兄弟倆從不反駁也不改正。
「白費腦子,對家裡從來不管不問。」程中佔的妻子說,丈夫在家時家務活從來不主動幹,女兒上學直到大學畢業也沒輔導過功課。程中佔說,他有時候看孩子的數學課本是想找題練習,孩子的學習有老師管著,除了沒有時間輔導外,也怕把孩子帶偏了。
程中佔的妻子介紹,他們家裡經她手扔掉的演算稿紙得有幾麻袋。丈夫與小叔子湊一塊,別人基本插不上話,他們聊的都是讓人聽不懂的數學。記者在程中永的手機上看到,從2015年7月底到2016年1月30日,兄弟倆之間共來回發送了31條簡訊,其中有28條是在討論數學題。
在程中永妻子的眼裡,程中永對數學的熱愛有點兒「憨」。「上衣口袋裡天天放著紙和筆,隨時都能掏出來記題、解題。」
十幾年前,程中永的三胞胎子女出生。家裡經濟壓力驟增,程中永在外拼命找活打工,家務重擔全壓在妻子肩頭,他在外奔波數月也難得回家幾趟,即使是這樣,程中永也沒放下自己的愛好。
「大半夜睡不著,各種公式在腦子裡亂飛,有點靈感了趕緊爬起來找本子記下。」程中永說,怕妻子抱怨,每次碰到這種情況他就撒謊說是上廁所,次數多了妻子也就懶得跟他計較。為了減少開支,程中永演算用紙不再買新的,就拿來工地上的廢舊圖紙和資料湊合。
就是一個愛好 別人咋評論無所謂
程中佔與程中永兄弟倆自認為推算出「費馬大定理」後,一直希望找專家驗證他們的論證方法是否正確。
臨沂大學公共數學與物理教學部數學教授傅尊偉說,他聽說有兩個農民兄弟用巧妙且簡易的方法論證了費馬大定理時感到很震驚,如果這個論證法正確的話,將是轟動數學界的大事。
傅尊偉在拿到程中佔兄弟的論證法後,先後聯繫了多位數學博士推算程氏兄弟的論證法,結果認為這個論證法的正確與否有待商榷。儘管如此,他認為,程氏兄弟對知識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和讚揚。
為了方便存儲資料,程中佔曾在4年前花費1200元買了一臺二手的筆記本電腦,並學會了上網。從此,他開始在網絡上跟全國的其他數學愛好者交流。
在一個有關程中佔兄弟「三角數與費馬大定理」的博客網頁上,程中佔與程中永列出了他們關於費馬大定理的證明過程。在該網頁上,有網友對他們的執著表示欽佩和讚許。有網友列舉陳景潤的話「用初等數學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無異於騎著自行車去月球」,認為民間科學家沒有學術基礎,做科學研究這條路註定不好走。
針對網友的評論,程中佔說,「就是一個愛好,不當吃不當喝,別人咋評論我都無所謂。」
談到當前國內「民科」現狀,兄弟倆認為,這個群體目前不太成熟,大多是自己悶著頭搞,缺少一個權威的交流和評判平臺。同時,大眾對他們的認可度也有待提高。
新聞連結
頂級數學家用130頁紙證明 絕大多數同行看不懂
1637年,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費馬在研讀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所著的《算術》一書Ⅱ卷第8問題時,在該題頁邊空白處寫下了令世人困惑不解的一則簡短評註:「將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不同的立方數之和,或一個四次方冪分成兩個不同的四次方冪之和,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於二次的方冪分成兩個不同數的同次方冪數之和,這是不可能的。關於此,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
後人將這稱為「費馬大定理」。此後的350多年間,雖然許多數學家及眾多的業餘數學愛好者確信費馬大定理是正確的,但為之絞盡腦汁都未得出證明。1995年,懷爾斯用現代數學的方法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此事成為轟動全球的重大新聞。不過他的證明深奧而冗長:用到了多種深奧的數學知識,濃縮的論文達130頁;另外,世界上能看懂其證明的頂級數學家寥寥無幾,這與費馬當時巧妙且簡易的證明構想相差甚遠。
(齊魯壹點 記者 高祥 實習記者 邱明)
[責任編輯:劉國棟、李春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9-802511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9-8025117,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