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全球30所大學,來看看有沒有中國

2021-01-13 芝加哥國際教育

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詳列了各個與諾貝爾獎得主有學術關聯的大學。自1901年起至2018年,諾貝爾獎共頒給過904名個人和24個機構。

本列表只考慮每所高校正式的學術聯繫人(official academic affiliates),但個人獲獎者如果與附屬於高校的研究機構(比如,國家實驗室、研究所)有正式學術關聯,獲獎者將被視為與該高校有關聯。正式的學術聯繫人包括:1)校友、2)長期教職員、3)短期教職員。非正式的或非學術性質的聯繫人不予考慮,比如教學顧問(consultants)等。(來自維基百科)

28. 曼徹斯特大學

獲獎人數:25人,英國

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縮寫為UoM)是一所著名的英國大學,世界50強頂尖名校,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第26名。曼大是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首,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的創始成員之一,始建於1824年。大學校園位於英國第二繁華城市曼徹斯特,是英國最大的單一校址大學。

28. 密西根大學

獲獎人數:25人,美國

密西根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Michigan,簡稱:UMich 或 Michigan,縮寫:UM)是美國密西根州的一所世界名校,於1817年建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之一。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安娜堡(主校區,又譯安阿伯)、迪爾伯恩(Dearborn)和弗林特。

28.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獲獎人數:25人,美國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英語: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首府麥迪遜市,是威斯康星大學系統的旗幟性學校。它是美國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

26.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

獲獎人數:27人,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英語: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常用縮寫「UCSD」或「UC San Diego」),簡稱「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或「聖地牙哥加大」,民間多譯作「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是美國一所著名公立學府,成立於1960年,為美國全國性第一級大學(Tier I),隸屬加州大學行政系統。該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城市聖地牙哥以北城鎮拉霍亞,擁有一個所有加州大學中最大,佔地866公頃的校園。

26. 海德堡大學

獲獎人數:27人,德國

海德堡大學,全名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德語: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海德堡市。1385年10月23日海德堡獲得教宗烏爾班六世建立大學的特許,1386年由萊茵普法爾茨選帝侯魯普萊希特一世創建,為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繼布拉格大學與維也納大學之後,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創設的第三所大學。

25. 明尼蘇達大學

獲獎人數:29人,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英語: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是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雙城區(即明尼阿波利斯及聖保羅)的一所公立大學,為明尼蘇達大學系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分校,常被直接稱為明尼蘇達大學。它是美國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機構,在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比為全球第28名,學校亦有公立常春藤之稱。

24.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獲獎人數:30人,美國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英語: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簡稱U of I,亦簡稱作UIUC)位於伊利諾州幽靜的雙子城:厄巴納—尚佩恩市,是一所享有世界聲望的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867年,創始之初稱作伊利諾伊工業大學,後在1885年改稱伊利諾伊大學長達一百年,直至1982年伊利諾州政府決定創建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和春田分校,學校改用現名,但學術界和工業界仍然普遍使用伊利諾伊大學稱呼該校,學校也使用州名(Illinois)作為簡稱及域名。

23.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獲獎人數:32人,瑞士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德語: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或ETHZ,中文簡稱蘇高工(罕用),是瑞士的兩所聯邦理工學院之一,位於德語區的蘇黎世,另一所是位於法語區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世界最著名的理工大學之一,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該校創立於1855年,現有530位教授及來自於120多個國家的分布於16個系的20600多名學生,其中包括約4000名博士生。

22. 倫敦大學學院

獲獎人數:33人,英國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縮寫:UCL)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院最初於1826年,由託馬斯·坎比爾及亨利·布盧姆厄姆以「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之名創立,是倫敦市第一所高等學府,且為全英首間不拘學生性別及宗教背景的世俗高校。

21. 賓夕法尼亞大學

獲獎人數:35人,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簡稱賓大(UPenn)。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學校創建於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從事科學技術和人文教育的現代高等學校。

20. 洛克菲勒大學

獲獎人數:36人,美國

洛克菲勒大學(英語:Rockefeller University)是一所私立大學,主要專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位於紐約曼哈頓。

18.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獲獎人數:37人,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英語: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簡稱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Hopkins或JHU),是一所主校區位於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的研究型私立大學。於1876年根據慈善家約翰·霍普金斯的遺囑用其遺產建立。學校在美國馬裡蘭州、華盛頓特區、中國南京、新加坡、義大利博洛尼亞設有校區或研究機構。

18. 紐約大學

獲獎人數:37人,美國

紐約大學(英語:New York University,縮寫為NYU)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研究型私立大學。主要的校區位於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區域,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學校於1831年成立,今日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機構,在各類大學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把紐約大學均列為全球最頂尖的30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17. 哥本哈根大學

獲獎人數:39人,丹麥

哥本哈根大學(丹麥語:Kbenhavns Universitet),位於丹麥王國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麥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規模第二大的大學之一。

16. 慕尼黑大學

獲獎人數:42人,德國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德語: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簡稱為「慕尼黑大學」或「LMU」,是一所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的綜合性大學。

15. 哥廷根大學

獲獎人數:45人,德國

哥廷根的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德語: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簡稱哥廷根大學,是位於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南端的哥廷根市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因英國國王兼德國漢諾瓦選帝侯格奧爾格二世創建而得名。始建於1734年,於1737年向公眾開放,是下薩克森州最古老和最大的大學。同德國的海德堡大學、佛萊堡大學、圖賓根大學相似,哥廷根大學屬於傳統的大學城,是「沒有校門和圍牆的大學」。

14. 巴黎大學

獲獎人數:50人,法國

巴黎大學(法語: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其授課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中葉。

13. 柏林洪堡大學

獲獎人數:55人,德國

柏林洪堡大學(德語: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學,在米特區中央,於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及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及弟弟亞歷山大·馮·洪堡所創立,並與1810年開學,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從1828年建校到1945年閉校,它的正式名稱為「弗裡德裡希威廉大學」(德語: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t),被世人簡稱為柏林大學。

12. 康奈爾大學

獲獎人數:58人,美國

康奈爾大學(英語:Cornell University /krnl/ kor-nel)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州伊薩卡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另有兩所分校位於紐約市和卡達教育城,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康奈爾大學由埃茲拉·康奈爾和安德魯·迪克森·懷特於1865年所建立,為八個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國獨立戰爭後創辦的。

11. 耶魯大學

獲獎人數:61人,美國

耶魯大學(英文: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於美國紐哈芬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最初於1701年10月9日,以「大學學院」之名成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

10. 普林斯頓大學

獲獎人數:65人,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英語:Princeton University),又譯普林斯敦大學,常被直接稱為普林斯頓,是一所位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現為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9. 牛津大學

獲獎人數:69人,英國

牛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

8. 加州理工學院

獲獎人數:73人,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Caltech)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私立大學,創建於1891年。現有1204名研究生和977名本科生,約有300名教授以及超過600名研究學者。另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噴射推進實驗室也是由加州理工學院管理。

7. 史丹福大學

獲獎人數:83人,美國

小利蘭·史丹福大學(英語: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常直接稱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一所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學術聲譽和創業氛圍而獲評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史丹福大學於1891年由時任加州參議員及州長的鐵路大亨利蘭·斯坦福和他的妻子簡·萊思羅普·斯坦福創辦。

6. 麻省理工學院

獲獎人數:93人,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英語: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於1861年,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美國與日俱增的工業化需求。

5. 哥倫比亞大學

獲獎人數:96人,美國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稱: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上城晨邊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常春藤聯盟成員。她被視作世界上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

4. 芝加哥大學

獲獎人數:98人,美國

芝加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hicago),簡稱芝大(UChicago),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常年位列各大學排行榜世界前十。

3. 伯克利加州大學

獲獎人數:107人,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文: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縮寫:UC Berkeley 或 CAL),簡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又常被譯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許多科系位於全球大學排行前十名,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常被譽為美國乃至世界最頂尖的公立大學。

2. 劍橋大學

獲獎人數:118人,英國

劍橋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座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大學。它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的起源為一群牛津大學的學者,因與牛津市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劍橋。劍橋與牛津這兩所在中世紀建立的英國大學,在校務運作、學術聲望、社會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經常合稱為「牛劍」。

1. 哈佛大學

獲獎人數:158人,美國

哈佛大學(英語:Harvard University)為一所本部坐落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其因歷史、學術影響力、財富等因素而獲評為世上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哈佛於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

很遺憾,沒有中國的學府,中國還需要努力!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編輯整理:芝加哥國際教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第一  Evelyn Zhang • 2020-10-15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
    年以來,諾貝爾獎得主全球最多的30所大學,這些大學堪稱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的指標很多,但是有一項重要指標不可缺失,那就是至少有10位以上諾貝爾獎得主。以下是筆者根據維基百科整理的1901年至2018年間,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全球30所大學: 28.
  • 全球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上榜19所
    而評價一所大學其學生素質的重要指標,就在於其畢業生中獲得諾貝爾獎等國際頂級獎項的人數。維基百科上的一組數據匯總了1901年諾貝爾獎開始頒布以來,所有大學在諾貝爾獎方面的獲得數量,得出了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
  • 2020諾貝爾獎即將揭曉,來看看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是誰?
    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諾貝爾獎成果有哪些?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有哪些?來隨留學君一探究竟吧!全世界大約有10%的夫婦遭受不育症的折磨,這一切都隨著體外受精技術的問世而得到解決,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因此受益。留學關注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從某種程度上看,培養諾貝爾獎得主的數量反映了一所大學的質量。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史丹福大學,現任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經濟學教授,至今還在哈佛大學和MIT授課。那麼諾貝爾獲獎得主最多的是來自哪些學校呢年至2018年之間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來看看是否有你的夢校吧 ↓↓
  • 2020年度六大諾貝爾獎頒布,全球得獎最多的10所大學是哪些
    年首次頒獎以來,諾貝爾獎已經有100餘年歷史。經過百年時間沉澱,該獎項被普遍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的最高榮譽。每年的諾貝爾獎得主,除了收穫不菲的獎金和至高的榮譽外,也會吸引來自全球民眾的關注和探討,關注的焦點,就包括了其所在的大學。
  • 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當之無愧,第二名意外了……
    那麼,到底哪一所大學獲得的諾貝爾數量最多,學術實力最強呢? ........................................ 維基百科發布了1901年-2019年,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 結果如下!
  • 2020諾獎已揭曉,來看看歷史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有哪些?
    從某種程度上看,培養諾貝爾獎得主的數量反映了一所大學的質量。維基百科曾經統計過1901年至2018年之間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以下是TOP10,一起看看吧~芝加哥大學於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素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
  • 全球奪得「諾獎」最多的6所大學,中國這2所大學各出1諾獎得主
    他一生沒有妻子和孩子,他將自己的遺產全部捐出來,以自己的名字創立了「諾貝爾獎」,用來鼓勵世界上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都以能得他的獎為榮。 縱觀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是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一共有377個人,但今天要說的不是哪個國家獲得諾貝爾獎最多,而是哪6個學校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
  • 2020諾貝爾獎相繼發布,這些大學又成贏家
    加州伯克利分校在全球諾貝爾獎得主大學排名第三,此外,學校還培養出14位菲爾茲獎得主和25位圖靈獎得主。可見,伯克利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對國家作出了的非凡貢獻。自1901以來世界範圍內的哪些名校更容易出諾貝爾獎呢?我們先來一睹為快!
  • 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六所美國名校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那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六所美國名。2009年度諾貝爾獎有3位得主與伯克利有關:奧利弗威廉姆森(經濟學獎)、伊莉莎白布萊克本與卡羅爾-格雷德(生理學與醫學獎);2011年度諾貝爾獎同樣有3位得主與伯克利有關:波爾馬特(物理學獎)、薩金特與曾西姆斯(經濟學獎)。
  • 關於諾貝爾獎,還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三位獲獎者。哈維•阿爾特,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麥可•霍頓 ,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 全球人才最多的國家:諾貝爾獎得主383名全球第一,比全歐盟還多
    而究竟如何標定一個人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呢?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
  • 19年19個諾貝爾獎,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教育福利
    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在這其中,日本的諾獎得主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群體。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X光發現者倫琴,他的發現讓人類醫學在20世紀發生重大變革。  ■2001年,諾貝爾獎走過一個世紀。  曾兩次參與諾貝爾頒獎活動的中科院趙忠賢院士說:100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名錄,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20世紀科學發展歷程的縮影。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前10名大學中,美國8所,英國2所,美英兩國完全壟斷了榜單前十名。前30名大學中,美國19所、英國和德國各4所,瑞士、丹麥和法國各1所,均位於北美和歐洲。剛才回顧的是歷史累計數據,更多地反映的是學校的歷史底蘊;現在我們來看看2000年以後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數量,這更能反映各大學當下的學術實力。2000-2019年,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分別是哈佛大學(63)、麻省理工大學(44)和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並列第三,均為37);普林斯頓大學和劍橋大學並列第五名。
  • 日本口出狂言,50年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結果呢?
    有人說,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發展程度如何,那麼不妨看看他們的科學家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科學獎。常言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於科技的發展,幾乎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科技發展計劃,比如日本瘋狂的諾貝爾獎科學計劃:「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結果如何呢?
  • 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周來啦:今年榮譽到誰家?
    資料圖:諾貝爾頒獎儀式現場  歷經百餘年:數百人接受榮譽  據官方統計,1901年至2016年間,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79次,累計獲獎人次為911。其中,物理學獎頒發次數最多,為110次。由於少數個人與機構獲獎次數不止1次,故實際上共有881人以及23個組織獲得諾獎。
  • 諾貝爾獎趣知識;美國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科學家是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群人,沒有之一。 一,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中國哪些大學是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
    屠呦呦沒有留學經歷,她打破了「中國的大學培養不出諾貝爾科學獎項」的「魔咒」。盤點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母校」的中國大陸的大學。她不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沒有留學經歷,她也打破了「中國的大學培養不出諾貝爾科學獎項」的「魔咒」。以下,盤點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母校」的中國大陸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