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四門光學原理您了解多少?

2021-02-24 食品微生物檢測

核心提示: 顯微鏡的四門光學原理,適用於各品牌光學顯微鏡。

光線在均勻的各向同性介質中,兩點之間以直線傳播,當通過不同密度介質的透明物體時,則發生折射現像,這是由於光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當與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線由空氣射入透明物體(如玻璃)時,光線在其介面改變了方向,並和法線構成折射角。

透鏡是組成顯微鏡光學系統的最基本的光學元件,物鏡、目鏡及聚光鏡等部件均由單個和多個透鏡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為凸透鏡(正透鏡)和凹透鏡(負透鏡)兩大類。當一束平行於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相交於一點,這個點稱「焦點」,通過交點並垂直光軸的平面,稱「焦平面」。焦點有兩個,在物方空間的焦點,稱「物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間的焦點,稱「像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像方焦平面」。光線通過凹透鏡後,成正立虛像,而凸透鏡則成正立實像。實像可在屏幕上顯現出來,而虛像不能。

由於客觀條件,任何光學系統都不能生成理論上理想的像,各種像差的存在影響了成像質量。下面分別簡要介紹各種像差。

  

1.色差

色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發生在多色光為光源的情況下,單色光不產生色差。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組成,各種光的波長不同,所以在通過透鏡時的折射率也不同,這樣物方一個點,在像方則可能形成一個色斑。光學系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色差。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觀察都帶有色斑或暈環,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帶有彩色邊緣。

  

2.球差

球差是軸上點的單色相差,是由於透鏡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結果是,一個點成像後,不在是個亮點,而是一個中間亮邊緣逐漸模糊的亮斑,從而影響成像質量。

  

球差的矯正常利用透鏡組合來消除,由於凸、凹透鏡的球差是相反的,可選配不同材料的凸凹透鏡膠合起來給予消除。舊型號顯微鏡,物鏡的球差沒有完全矯正,應與相應的補償目鏡配合,才能達到糾正效果。一般新型顯微鏡的球差完全由物鏡消除。

  

3.慧差

慧差屬軸外點的單色像差。軸外物點以大孔徑光束成像時,發出的光束通過透鏡後,不再相交一點,則一光點的像便會得到一逗點狀,型如慧星,故稱「慧差」。

  

4.像散

像散也是影響清晰度的軸外點單色像差。當視場很大時,邊緣上的物點離光軸遠,光束傾斜大,經透鏡後則引起像散。像散使原來的物點在成像後變成兩個分離並且相互垂直的短線,在理想像平面上綜合後,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斑點。像散是通過複雜的透鏡組合來消除。

  

5.場曲

場曲又稱「像場彎曲」。當透鏡存在場曲時,整個光束的交點不與理想像點重合,雖然在每個特定點都能得到清晰的像點,但整個像平面則是一個曲面。這樣在鏡檢時不能同時看清整個像面,給觀察和照相造成困難。因此研究用顯微鏡的物鏡一般都是平場物鏡,這種物鏡已經矯正了場曲。

  

6.畸變

前面所說各種像差除場曲外,都影響像的清晰度。畸變是另一種性質的像差,光束的同心性不受到破壞。因此,不影響像的清晰度,但使像與原物體比,在形狀上造成失真。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文章僅用於學習交流,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添加微信:18006455374 申請加入微生物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05354956 申請加入實驗室服務綜合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53583840 申請加入實驗室管理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3370946458 申請加入理化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53524609 申請加入儀器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006456954 申請加入LabPTP能力驗證交流群!

相關焦點

  • 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是醫學、分析科學常用的一種光學儀器,在我們七年級學習生物的時候也曾運用過顯微鏡,通過它我們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動植物的細胞。那麼顯微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放大能力呢?它的原理是怎樣的?一種簡單的光學顯微鏡它的主要部件是:反光鏡:用於反光以照亮載玻片上的微小物體;載物臺:放置載玻片;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調節旋鈕:調節物距,使像清晰。
  • 超解析度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了解一下
    受激發射耗竭(STED)顯微鏡STED對於有經驗的螢光顯微鏡使用者來說相對簡單,該方法和普通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的原理相同。STED的原理:顯微鏡透鏡對光的衍射會導致來自單個點的光出現在較大的區域,這稱為點擴散函數(PSF)(見圖1),由於PSF的存在,使得常規顯微鏡無法達到超分辨。
  • 上海締倫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 了解徠卡顯微鏡原理,能更好的操作保養它
    徠卡顯微鏡的光學原理:徠卡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釐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放大率。
  •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告訴您生物顯微鏡與金相顯微鏡的區別
    金相顯微鏡的特點:  金相顯微鏡是將光學顯微鏡技術、光電轉換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的高科技產品,可以在計算機上很方便地觀察金相圖像,從而對金相圖譜進行分析,評級等以及對圖片進行輸出、列印。
  • 光學顯微鏡理論最大放大倍數是多少?
    光學顯微鏡並沒有什麼理論最大倍率,但有一個理論極限解析度,到了這個放大倍數時,再增加放大倍數或者再增加亮度,都看不清細節了!這個極限解析度就是可見光波長的一半!可見光波長範圍:400-760nm顯微鏡極限分辨:200-360nm1000納米(nm)=1微米(um)因此理論極限解析度為0.2um-0.36um對應的放大倍率是多少呢,大約為1000-1500
  • 光學顯微鏡理論上的極限放大倍數是多少?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大約是0.2微米,相當於放大倍數1500~2000倍;要想實現更大的放大倍數,就得使用電子顯微鏡或者隧道掃描顯微鏡。放大鏡可以使光線重新聚焦,從而實現放大效果,使用放大鏡的組合可以得到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極限受波長限制,不可能無限放大。一般地,固定波長的光學顯微鏡分辨極限,是光線波長的一半,可見光波長400~760nm之間,所以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就是200nm(0.2微米)。
  • 電子顯微鏡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796.htm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y)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  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 一組圖文讓您了解「晶體光學器件」
    接下來我們用一組圖文讓您了解「晶體光學器件」!利用晶體的雙折射特性可以製成光學器件 1、光在晶體中分開為o光和e光,它們都是平面偏振光,可以製成偏振稜鏡,以獲得平面偏振光 。 2、晶體中o光和e光的折射率不同,它們的波面是分開的;可以製成相位延遲波晶片,使兩列正交分量之間有一定的相位差。
  • 光學顯微鏡的新發現
    新伊利諾州歐洲經委會項目組的一個新研究正在推進光學顯微鏡技術, 人們經常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或感覺不到納米級的物體?」教科書上的答案是,它們的相對信號很弱,它們的分離度小於阿貝的解析度極限。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光學巡禮|了解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背後的秘密
    光學巡禮|了解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背後的秘密 2020年10月20日 10: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用顯微鏡可以觀測到什麼? 用顯微鏡能觀測到的物體,究竟微小到什麼程度呢?一般來說,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越高,也意味著擁有更大的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的光學顯微鏡能夠看到小到0.2微米的物體,也就是大約0.0002毫米大小的物體。如果人眼能看到的東西被認為是1倍,那麼光學顯微鏡就可以看到比它小1500倍的東西。
  • 國產光學顯微鏡獲突破 談談這個了不起的儀器
    根據新華網近日報導,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於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項目成功驗收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不如就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顯微鏡。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最小的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看到原子?
    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相當於兩個正透鏡成像,原理是把觀察物放在物鏡的一倍焦距附近以外,通過物鏡在目鏡前一倍焦距內成一個初步放大的像,再通過目鏡對這個像成一個二次放大的虛像讓人眼觀察。如果不藉助光學顯微鏡,首先對於很小的物體,其實我們的眼睛中沒有足夠的視錐細胞,而大腦沒有足夠的視神經可以看到如此小的細節,但是這不意味著您的大腦可以分辨不出遠遠超出您的眼睛實際能看到的細節。 對於一個細胞來說,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線粒體、葉綠體、液泡、核仁等大小超過0.2微米的結構。
  • 光學顯微鏡基本知識
    一、 顯微鏡的基本光學原理(一) 折射和折射率  光線在均勻的各向同性介質中,兩點之間以直線傳播,
  • 顯微鏡的歷史:光學顯微鏡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光學顯微鏡的發明:一種通過鏡頭或鏡頭組合使人眼能夠觀察到微小物體的放大圖像的儀器。它讓世界各地的世界變得迷人。1609年,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之父伽利略聽說過這些早期實驗,制定了鏡頭原理,並用聚焦裝置製作了更好的樂器Anton van Leeuwenhoek(1632-1723)顯微鏡之父Anton van Leeuwenhoek荷蘭人,在乾貨商店開始學徒,用放大鏡計算布料中的線。
  • 英國研製出最強光學顯微鏡
    可看到
  • 常用顯微鏡介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做生命研究不可不用顯微鏡吧,但是對於顯微鏡你有多少的了解呢,是不是還傻傻的分不清呢!這次WALINOVA顯微鏡就對我們現在大部分使用的顯微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只講用法和區別,不講一點原理,是不是很乾貨呢,想知道顯微鏡具體原理的可以自己去搜索。
  • 是誰發明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原理解釋
    普通光學顯微鏡通過提高和改善透鏡的性能,使放大率達到1000-1500倍左右,但一直未超過2000倍,這是由於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放大能力受光的波長的限制。有人採用波長比可見光更短的紫外線,放大能力也不過再提高一倍左右。
  • 八成光學顯微鏡是寧波製造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辦,永新光學和上海理工大學承辦,寧波國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委會協辦。從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國產光學顯微鏡八成是寧波製造。國產顯微鏡八成出自寧波「從1997年開始,22年來,我們每年都參加這個國際標準會議,雖然每年都參加,但是常常是點頭不算搖頭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