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2019年即將過完,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裡,公路車內走線將會更為流行,從早期的複雜的專用組件到近一兩年的可調節性越來越高,公路車內走線設計正在朝著一條不歸路繼續前進,從來沒有去考慮過技師感受。
2020年公路自行車發展方向:專有配件越來越多,塗裝越來越簡單
不過,這樣的趨勢所帶來的簡潔外觀和微弱的氣動優勢還是不能忽視的。那麼問題來了,如今全內走線的設計,除了在一些整合度很高的品牌整車上才會出現,而且越來越的品牌也正在這樣做,那麼作為DIY玩家或者是實力沒有那麼雄厚的品牌來說,全內走線是不是就成了痴人說夢了呢?
早些時候的FSA的ACR內走線系統
現在,第三方的廠家正努力地在實現這一目標。近日,token推出了他們為全內走線設計的把立和碗組組件,可以讓更多的品牌設計成為全內走線。而且,可以適應的墊圈高度也是目前所有型號中最低的,墊圈所需的最低高度僅為8mm,幾乎不用擔心因為內走線而影響到自行車的stack值和你的氣動外觀。
從這裡可以看到前叉上管兩側的線管
從外邊完全看不到任何的走線,無論是變速線還是剎車線,全部可以通過把立和碗組然後直達頭管內部。
整個系統也非常的輕量,頂蓋是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承受700kg以上的壓力,完全不用擔心會被壓碎。
為了讓各種線管進入頭管部分,這個設計還需要一個1.5英寸的上軸承,以便為線管預留出進入車架的空間,這也是車架製造商需要跟進的一個標準,不過好消息是,1.5英規格的碗組軸承非常容易獲得(常見的錐形碗組的底部的軸承就是該規格)。前叉上管依然保留原有的1-1/8英寸(目前幾乎所有的前叉都是該規格上管)規格。
所有的組件正確安裝後,不會出現線材過度彎曲影響轉向的情況,車把可以左右自由旋轉至少90°。不過,token推出的組件中並沒有涉及到內走線的車把,所以如果想要完成全內走線,還需要其他配件廠商的配合才可以。不過,我相信憑藉token的影響力和價格優勢,應該很快就會有其他品牌跟進該設計的。
除了全新的內走線組件,token還為105系列的後撥帶來了一款超大導輪的改裝件。去年,他們的後撥改裝件首次亮相,不過僅提供了針對Dura-Ace和Ultegra級別的改裝件。現在,針對105級別(R7000型號)的改裝件更為便宜,但是,相應的後撥擋板的材質也改為了鋁合金材料,上下導輪的齒數分別為12T和19T,重量為66g,比原版的帶有塑料導輪的長腿後撥腿重量還要輕一些。軸承上,上導輪為頂級TBT陶瓷軸承,下導輪TBT不鏽鋼軸承。考慮到價格優勢,這樣搭配也是最為經濟實用的,也非常符合需要改裝105組件的用戶的需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