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
中國所處的位置決定著中國是一個地形地貌複雜的國家。她不僅有山有平原,還有盆地有低洼;她不僅有大江大河,還有湖泊淺灘等,這樣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種多樣的動植物,還讓中國的農牧業得到長遠的發展,讓人們生活在一個繽紛多彩的國度裡!
地形種類
丘陵
丘陵是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一般分布在山地、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也較緩。按相對高度分為 :200米以上為高丘陵,200 米以下為低丘陵 ;按坡度陡峻程度分為 :>25°以上稱為陡丘陵,<25°稱為緩丘陵;按不同巖石特徵組成可分為:花崗巖丘陵,火山巖丘陵,各種沉積巖丘陵;按成因則分為:構造丘陵,剝蝕-夷平丘陵,火山丘陵,風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巖溶丘陵及凍土丘陵等;按分布位置可分為:山間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海底的洋底裡,稱為海洋丘陵。我國由北至南主要有遼西丘陵,江南丘陵和淮陽丘陵等。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中下遊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東和山東兩半島上的丘陵分布也比較廣
平原
陸地上還把高度相對較小的地區稱為平原。一般在沿海地區的海拔多在0~500米。海拔0~200米的稱低平原,200~500米的叫高平原。平原地勢比較低平,起伏不大,相對高度一般不會超過50米,坡度也一般在5°以下。平原它以較低的高度區別於高原,以較小的起伏區別於丘陵。按成因一般可分為:構造平原、侵蝕平原、堆積平原、洪積平原、衝積平原,海積平原全部都屬於堆積平原。侵蝕平原,也叫剝蝕平原,並且根據海拔高度,平原也可分為低平原和高平原。世界平原總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廣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交通發達,是經濟文化發展較早較快的地方。
山地
山地是一個多山地域,它們海拔大都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差也在2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呈脈狀分布。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山地是大陸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廣泛。尤其是亞歐大陸和南北美洲大陸分布最多。我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
西高東低的階梯狀地勢盆地
盆地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地殼的運動。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地下的巖層受到擠壓或者是拉伸,形成四周高、中間低,整體地形就像一個大盆。盆地中常有流域水系、湖泊及巨厚沉積物堆積。按盆地的位置,可以分為內陸盆地、大陸邊緣弧盆地和深海盆地。盆地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的盆地,稱為構造盆地,如我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江漢平原盆地。另一種是由流水、冰川、風和巖溶侵蝕而成的盆地,稱為「侵蝕盆地」 ,如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盆地。
高原
高原是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的海拔區別於山地。它主要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高原海拔高,氣壓也相對較低,含氧量少,按高原面的形態將高原分幾種類型:第一種是頂面較平坦的高原,第二種是地面起伏較大,頂面仍相當寬廣的高原,第三種是分割高原,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陝西黃土高原地層出露完整,地貌形態多樣,是中國黃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