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立西漢後,命他的重臣蕭何監造的大漢帝國的第一宮殿叫「未央宮」。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便成為漢宮的代名詞。除了漢宮的特指外,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物中也有很多有關「未央」的字樣出現,尤其以漢代的瓦當文字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如:「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等;在銅鏡銘文中也大量出現,如:「長相思,毋相忘,常貴福,樂未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等,可見,未央是表示祥瑞長壽等的吉詞。那麼,未央究竟有什麼內在涵義呢?
未央最早出自《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集註:「央,中也。」未央就是未已,未盡,未到一半,沒有完結的意思。那麼,未到一半的「未央」為什麼會是吉詞呢?我們知道,中國文化中,有「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盛極而衰的哲學思想,太陽升到中天,接下來就該偏西了;月亮圓了很快就又缺了,萬事萬物到了最完滿的全盛頂峰,就意味著接下來要走下坡路了,所以,最好的狀態不是「中」,不是「盈」,而是不及一半的「未央」「未滿」,興盛還在後面。由此可知,漢宮命名為「未央宮」,是含有漢室帝祚傳之無窮的祈願,而「長樂未央」「長壽未央」等等,自然是祝福快樂無邊、長壽平安的吉祥話兒。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不就正處於「未央」的狀態!充滿了朝氣和希望,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復興寄托在年輕人身上,小夥伴們可不要辜負「未央」的年華。
文/廣雅
作者/來源:掌上蘭州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