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分為代數和幾何兩個部分,那麼代數和幾何究竟哪個更難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對學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表明更多的學生認為幾何比代數難,而且這一比例在女生中更高。幾何難在什麼地方呢?難在輔助線。
在一些比較複雜的幾何題中,一般是需要做輔助線才能求解或者證明,但是輔助線的做法又是一大難點,甚至很多時候只要作出了輔助線,這道幾何題就算是成功了一半。當然,做輔助線有一些比較常用的方法,比如倍長中線、截長補短等等。本文和大家分享一道經典的初中幾何題。
如上圖,已知∠A=30°,∠B=90°,AB=BC=AD,求∠C的度數。
不少人看到這道題目時會認為很簡單,但是下筆做才發現其實並不簡單,甚至難住了不少學生。那麼這道題究竟該怎麼做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兩個不錯的方法。
方法一:
如上圖,過點D作DE⊥AB於E,作DF⊥BC於F,連接BD,則△ADE為直角三角形,四邊形BEDF為矩形。為了寫起來方便,設AB=BC=AD=2x。
在Rt△ADE中,因為∠A=30°,所以DE=AD/2=x,BF=x=BC/2。
又因為DF⊥BC於F,所以D點在BC的垂直平分線上,所以DB=DC(此處也可以用全等證明),所以∠C=∠DBC。
在△ABD中,∠A=30°,AB=AD,所以∠ABD=75°,所以∠DBC=90°-75°=15°,所以∠C=15°。
在方法一中,如果老師擴展了15°角的三角函數值,那麼還可以用更簡單的輔助線就能做出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一下。
方法二:
如上圖,分別過點A、C作BC、AB的平行線交於點G,則四邊形ABCG為正方形。
因為∠BAD=30°,所以∠DAG=60°。
因為AD=BC,所以AD=AG,所以△ADG為等邊三角形,所以∠AGD=60°且DG=AD=AG,則∠DGC=90°-60°=30°。
在△CDG中,∠DGC=30°,CG=DG,所以∠GCD=75°,所以∠BCD=90°-75°=15°。
這道題的難度實際上還是挺大的,題幹的條件很少,我們需要通過輔助線將題幹中的條件串聯起來,並且作的輔助線比較複雜,文中講到的兩個方法都做了3條輔助線才能求出結果。當然,如果把15°角當成一個特殊角,能記住它的三角函數值,那麼這道題可以在方法一中進行精簡,不需要連接BD也可以求解。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